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缸柴油机怠速噪声及声品质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国强 陈晓东 +4 位作者 孙柏林 罗浩锋 卫海桥 刘岳文 张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1,86,共5页
针对高压共轨4缸柴油机进行了怠速噪声测试、噪声源识别、降噪以及声品质优化研究工作。通过改变转速、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轨压和主喷正时,研究了这些参数对怠速噪声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值。通过燃烧噪声分析和噪声源识别,采取怠速噪... 针对高压共轨4缸柴油机进行了怠速噪声测试、噪声源识别、降噪以及声品质优化研究工作。通过改变转速、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轨压和主喷正时,研究了这些参数对怠速噪声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值。通过燃烧噪声分析和噪声源识别,采取怠速噪声降噪措施。对怠速噪声优化前后的结果进行声品质比较,采取的电控标定优化和屏蔽措施能有效改善怠速声品质。研究结果表明:该4缸柴油机经过电控优化标定后的主要怠速噪声源为机械噪声,通过对齿轮室罩盖、气缸盖罩盖等薄壁件采取屏蔽措施,能有效降低怠速噪声,改善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怠速噪声 降噪 声品质
下载PDF
油液减振器空程异响发生的过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盛学 李著信 +1 位作者 陈鑫 雷飞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油液减振器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空化发生的力学模型,分析空程性畸变产生的过程,利用开发的减振器异响测试设备进行减振器异常检测判断,研究了几种减振器异常噪声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发生空程性畸变后活塞与油液间的间隙... 对油液减振器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空化发生的力学模型,分析空程性畸变产生的过程,利用开发的减振器异响测试设备进行减振器异常检测判断,研究了几种减振器异常噪声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发生空程性畸变后活塞与油液间的间隙碰撞、活塞与空蚀后的缸筒摩擦力增大导致对活塞的巨大冲击,进而产生异常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空程 异响
下载PDF
汽车燃油泵噪声传递路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有忠 刘焕广 +1 位作者 刘芳 李宗保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59,共5页
为有效降低整车怠速噪声水平,运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对某车型怠速车内噪声开展了系统性测试和分析,识别出传递到车内噪声的重要成分是燃油泵的阶次噪声,且其主要通过结构路径传递,并根据噪声传递函数(NTF)分析获得该车型传递路径... 为有效降低整车怠速噪声水平,运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对某车型怠速车内噪声开展了系统性测试和分析,识别出传递到车内噪声的重要成分是燃油泵的阶次噪声,且其主要通过结构路径传递,并根据噪声传递函数(NTF)分析获得该车型传递路径中最敏感的环节为油箱隔离软垫与车身间的传递,提出增加该处阻尼和选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隔离软垫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降低燃油泵传递到车内的阶次噪声,从而显著降低整车怠速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泵噪声 传递路径分析 怠速噪声 噪声传递函数
下载PDF
重型卡车驾驶室怠速噪声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欢 庄超 苏俊收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为降低某型重型卡车怠速噪声,建立驾驶室声-振耦合有限元模型,测试驾驶室四个悬置点被动侧加速度数据,以此作为仿真激励载荷计算驾驶室司机耳旁声压,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针对怠速工况32 Hz、64 Hz和96 Hz峰值频率,计算各... 为降低某型重型卡车怠速噪声,建立驾驶室声-振耦合有限元模型,测试驾驶室四个悬置点被动侧加速度数据,以此作为仿真激励载荷计算驾驶室司机耳旁声压,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针对怠速工况32 Hz、64 Hz和96 Hz峰值频率,计算各频率的模态参与因子,对模态参与因子较高的模态阶次进行叠加,获取各峰值频率对应的模态应变能分布,作为怠速噪声的控制区域。对32 Hz峰值频率,采用局部结构加强的方式进行降噪处理,单频噪声衰减量5.2 dB;对64 Hz和96 Hz的峰值频率,采用在模态应变能集中区域布置阻尼材料的方式进行降噪处理,单频噪声衰减量分别为2.2 dB和3.5 dB。通过试验测试,怠速工况驾驶员耳旁声压级降低3.2 dB,表明降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怠速噪声 模态参与因子 模态应变能 阻尼布置
下载PDF
某混合动力汽车怠速排气噪声研究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尚锦 刘淑玉 +1 位作者 庞士明 黄名宗 《汽车科技》 2021年第6期73-77,共5页
某混合动力汽车怠速工况下排气噪声比传统燃油车大,且噪声波动范围大,须找出排气噪声波动大的影响因素,细化混动车型排气噪声测试方法,制定设计优化方案降低怠速排气噪声。研究表明,该混动车型怠速充电标定对排气噪声影响较大,经过设计... 某混合动力汽车怠速工况下排气噪声比传统燃油车大,且噪声波动范围大,须找出排气噪声波动大的影响因素,细化混动车型排气噪声测试方法,制定设计优化方案降低怠速排气噪声。研究表明,该混动车型怠速充电标定对排气噪声影响较大,经过设计优化后怠速排气噪声有很大改善。该研究对后续混动车型怠速排气噪声测试方法和设计优化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怠速噪声 混动怠速 CAN跟踪 排气消声器
下载PDF
消隙齿轮降低柴油机怠速噪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民 陈烨龙 +2 位作者 庞建武 杜慧勇 徐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柴油机噪声影响着农业机械操作者的身心健康,该文为了解决某型柴油机在怠速工况下的异响噪声问题,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声强和声压测试确定了噪声的主要产生部位;然后,基于Hypermesh和Abaqus软件建立了曲轴及... 柴油机噪声影响着农业机械操作者的身心健康,该文为了解决某型柴油机在怠速工况下的异响噪声问题,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声强和声压测试确定了噪声的主要产生部位;然后,基于Hypermesh和Abaqus软件建立了曲轴及整机零部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基于Excite软件建立了配气正时传动系统和整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发动机整机振动计算时考虑了缸内燃气压力、正时系统及配气机构全阀系激励和活塞敲击激励。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齿轮的反向敲击出现时,齿轮工作面的接触力消失,进排气齿轮在背隙侧发生接触产生冲击力,进而造成发动机在怠速时产生"哒哒"的异响噪声;整机振动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消隙齿轮可以消除进/排气凸轮轴齿轮的反向敲击,在1 000~2 500 Hz范围内,使得齿轮室盖和缸盖罩的振动速度级降低了7 d B左右。最后在半消声室的发动机台架上,对有无消隙齿轮的柴油机进行了振动加速度、噪声和声品质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怠速工况下,使用消隙齿轮后,前端发出的"哒哒"异响噪声消失,齿轮室盖振动降幅很大,前端1 m噪声声压级降低了5~9 d B(A),声品质也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当内燃机其它齿轮传动部位出现齿轮反向敲击声时,可考虑使用消隙齿轮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振动 齿轮 怠速工况 消隙齿轮 噪声
下载PDF
增压发动机怠速敲缸噪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圆 杨瑞文 +2 位作者 陈红兵 黄春生 王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78,83,共5页
通过研究某增压发动机的怠速敲缸噪声,总结了活塞总成系统的噪声分类,研究了活塞偏心量、连杆大头油孔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对怠速敲缸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活塞偏心量和连杆大头的油孔对于改善怠速敲缸噪声有很好的效果,而活塞冷却喷... 通过研究某增压发动机的怠速敲缸噪声,总结了活塞总成系统的噪声分类,研究了活塞偏心量、连杆大头油孔以及活塞冷却喷嘴对怠速敲缸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活塞偏心量和连杆大头的油孔对于改善怠速敲缸噪声有很好的效果,而活塞冷却喷嘴不仅能起到冷却活塞的作用,还对怠速敲缸噪声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活塞冷却喷嘴的开启压力,在怠速时开启,可以完全消除怠速敲缸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发动机 怠速 敲缸 噪声
下载PDF
怠速高压油泵噪声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少康 乔佳伟 +3 位作者 翟若愚 王义夫 姜坤 乔闯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5年第4期23-26,共4页
某款发动机在试验中发现怠速时高压油泵噪声大,影响了NVH性能。通过分析高压油泵结构和测量数据表明,噪声来源为油泵工作时溢流阀开关时所产生的撞击声。针对该问题,采取加装隔声罩和增加ECU内部的降噪策略实现降噪。试验结果表明:加装... 某款发动机在试验中发现怠速时高压油泵噪声大,影响了NVH性能。通过分析高压油泵结构和测量数据表明,噪声来源为油泵工作时溢流阀开关时所产生的撞击声。针对该问题,采取加装隔声罩和增加ECU内部的降噪策略实现降噪。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隔声罩盖能够降低噪声1.63 d B(A);开启降噪策略后,高压油泵的噪声降低1.47 d B(A),通过优化策略,噪声进一步降低2.08 d 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怠速 噪声 隔声罩 降噪策略
下载PDF
手动变速器总成故障问题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思华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第10期200-201,216,共3页
变速器总成在整车上扮演着发动机与车轮之间最关键的动力传递的桥梁角色,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平稳性、舒适性有直接影响。异响为变速器的常见故障之一,通过主观经验及客观的科学设备进行诊断分析,找出故障根本原因并解决。
关键词 异响模式 怠速异响 异响故障分析
下载PDF
大型客车怠速进气噪声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仕捷 张攀登 +1 位作者 卓建明 陈海建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前公路客车多采用侧置进气布置,怠速时人耳高度位置容易听到一种类似打鼓的声音。本文通过频谱分析确定噪声源,应用CAE计算传递损失,在空压机进气管上设计扩张型消声器,降低进气噪声,解决了打鼓声问题。
关键词 大型客车 怠速状态 进气噪声 消声器 空压机
下载PDF
A K-means clustering based blind multiband spectrum sensing algorithm for cognitive radio 被引量:2
11
作者 LEI Ke-jun TAN Yang-hong +1 位作者 YANG Xi WANG Han-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451-2461,共11页
In this paper,a blind multiband spectrum sensing(BMSS)method requiring no knowledge of noise power,primary signal and wireless chann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K-means clustering(KMC).In this approach,the KMC algorith... In this paper,a blind multiband spectrum sensing(BMSS)method requiring no knowledge of noise power,primary signal and wireless chann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K-means clustering(KMC).In this approach,the KMC 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occupied subband set(OSS)and the idle subband set(ISS),and then the location and number information of the occupied channel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s in the OSS.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BMSS method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heoretic criteria(ITC),the new method shows mo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the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and the small sampling number scenarios,and more robust detection performance in noise uncertainty or unequal noise variance applications.Meanwhile,the new method performs more stablely than the ITC-based methods when the occupied subband number increases or the primary signals suffer multi-path fading.Simulation result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CR) blind multiband spectrum sensing(BMSS) K-means clustering(KMC) occupied subband set(OSS) idle subband set(ISS) information theoretic criteria(ITC) noise uncertainty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的发动机正时皮带怠速噪声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善飞 郭丰 +3 位作者 张勇刚 马冠钦 杨万里 王瑞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5,共5页
以某3缸增压直喷汽油机正时皮带怠速低频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锁定噪声源和噪声频段,并对该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针对该噪声源和噪声频段,通过一维动力学仿真的方法来优化正时皮带系统的布置参数,寻找到降低该噪声的方法,并最终通... 以某3缸增压直喷汽油机正时皮带怠速低频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锁定噪声源和噪声频段,并对该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针对该噪声源和噪声频段,通过一维动力学仿真的方法来优化正时皮带系统的布置参数,寻找到降低该噪声的方法,并最终通过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试验验证了提高皮带刚度和增加小惰轮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该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时皮带 怠速噪声 动力学仿真 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试验 汽油增压直喷
下载PDF
怠速空调车内噪声问题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林 匡芳 +2 位作者 严辉 王成 李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7-31,35,共6页
针对某自主品牌乘用车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大的问题,详细分析诊断后,根据车内噪声频率及空调压缩机工作特性查找出压缩机是噪声源;通过传递路径分析及实验验证,确定空调管路安装点是主要传递路径;结合样车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空调管路安装... 针对某自主品牌乘用车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大的问题,详细分析诊断后,根据车内噪声频率及空调压缩机工作特性查找出压缩机是噪声源;通过传递路径分析及实验验证,确定空调管路安装点是主要传递路径;结合样车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空调管路安装点管夹隔振并在低压软管上加装质量块的方案;实验验证表明,优化方案有效减小了车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怠速噪声 车内噪声 路径分析
下载PDF
车辆怠速噪声分析验证与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国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5,共5页
以某车型车身与车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声学有限元方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车辆车身与车架的声学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车辆驾驶员右耳怠速振动噪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好,... 以某车型车身与车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声学有限元方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车辆车身与车架的声学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车辆驾驶员右耳怠速振动噪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好,证明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数值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态贡献量分析,指出了特定频率贡献较大的模态阶次,提出降低噪声的措施。通过这些降噪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驾驶员耳旁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怠速噪声 噪声优化措施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某发动机怠速工况电磁式GDI喷油器降噪分析
15
作者 冯永超 尹建东 +3 位作者 刘新宇 陈浩 魏庆山 侯越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64-66,共3页
某顶置直喷喷油器发动机在NVH试验过程中发现,怠速时发动机顶部有明显的“哒哒音”噪声;为了解决此问题,通过对故障发动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原因并进行数据优化,最终锁定原因为电磁式GDI喷油器工作过程中针阀撞击产生的声音。为了降低... 某顶置直喷喷油器发动机在NVH试验过程中发现,怠速时发动机顶部有明显的“哒哒音”噪声;为了解决此问题,通过对故障发动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原因并进行数据优化,最终锁定原因为电磁式GDI喷油器工作过程中针阀撞击产生的声音。为了降低喷油器“哒哒音”噪声,对喷油器的驱动信号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通过试验验证可以改善发动机噪声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GDI喷油器 怠速噪声 驱动信号
下载PDF
燃烧过程对轻型车用柴油机怠速噪声的影响
16
作者 罗福强 丁鑫华 +3 位作者 吴少喆 金天宇 王楚翘 伍子旭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6,72,共9页
发动机噪声是车辆怠速噪声的主要来源。为研究某轻型卡车怠速开空调时车内噪声增大的问题,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试验对象为一台4缸、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试验测量了柴油机的气缸压力、声功率及近场噪声,通过比... 发动机噪声是车辆怠速噪声的主要来源。为研究某轻型卡车怠速开空调时车内噪声增大的问题,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试验对象为一台4缸、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试验测量了柴油机的气缸压力、声功率及近场噪声,通过比较声功率级,分析了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噪声变化。基于气缸压力计算了放热率、压力升高率等燃烧特性参数,基于近场噪声信号计算了近场噪声频谱,进一步研究了燃烧特性参数变化对不同频率近场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液温度小幅度降低时喷射策略确定的喷油正时提前,导致气缸最高燃烧压力及预喷燃油燃烧引起的压力升高率峰值显著增大,怠速噪声增大;750 r/min时喷射策略确定的喷油正时较早,压力升高率较大,最高燃烧压力在更靠近上止点的位置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燃烧过程较780 r/min与820 r/min时更为剧烈,这是该转速下噪声较高的主要原因。开空调时循环供油量增加,燃烧过程更加剧烈,产生更高的压力升高率及最高燃烧压力,也会导致怠速噪声增大。此外,频率在1000 Hz左右噪声的变化对该柴油机整体噪声水平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怠速 噪声 燃烧过程 频谱分析
下载PDF
汽车燃油泵怠速噪声问题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世荣 周伟 宛银生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
针对某车型NVH开发过程中怠速关空调工况下,车内噪声声压级偏高、声品质较差的问题,对样车进行试验诊断分析,通过试验诊断明确怠速噪声偏大的原因是燃油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通过结构传递路径传至车内;通过对燃油泵转向器和进、出... 针对某车型NVH开发过程中怠速关空调工况下,车内噪声声压级偏高、声品质较差的问题,对样车进行试验诊断分析,通过试验诊断明确怠速噪声偏大的原因是燃油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通过结构传递路径传至车内;通过对燃油泵转向器和进、出油板进行优化降低燃油泵的振动和噪声,实车试验验证表明优化后的燃油泵在怠速关空调工况下车内噪声比改进前降低了4.9 dB(A),改进效果明显;同时主观评价车内舒适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怠速噪声 试验诊断 燃油泵 NVH
下载PDF
基于OTPA方法的怠速噪声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鲜敏 赵阳阳 陈才慧 《中国汽车》 2021年第1期4-8,58,共6页
某车型怠速时因拍频产生的嗡嗡声影响到车内声品质和舒适性,本文运用OPTA从源-路径-响应的技术路线分析车内怠速10阶噪声,采用模态试验方法验证OPTA分析结果。通过结构分离和结构优化,验证优化方案对车内10阶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某车型怠速时因拍频产生的嗡嗡声影响到车内声品质和舒适性,本文运用OPTA从源-路径-响应的技术路线分析车内怠速10阶噪声,采用模态试验方法验证OPTA分析结果。通过结构分离和结构优化,验证优化方案对车内10阶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气系统结构噪声对车内10阶嗓声起主要贡献,通过排气吊耳和车身脱开及更改排气吊耳硬度(刚度)可降低车内怠速10阶噪声,车内嗡嗡声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PA 模态试验 怠速 10阶嗓声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包信包提取的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诊断算法
19
作者 龙恩深 班光泽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9-1934,共6页
针对车辆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其诊断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压缩机的异常并提供更加舒适的开车、乘车环境,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信包提取的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诊断算法。先利用小波包信包提取空调制冷... 针对车辆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其诊断难度较大的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压缩机的异常并提供更加舒适的开车、乘车环境,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信包提取的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诊断算法。先利用小波包信包提取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信号特征,再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将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信号特征分类,最后根据噪声信号特征分类结果实现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的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的空调制冷压缩机怠速噪声幅值更接近实际怠速噪声幅值,ROC曲线的面积较大,说明该算法对压缩机怠速噪声的诊断结果具有理想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制冷压缩机 怠速噪声 小波包信包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自动挡轿车怠速工况后排噪声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传龙 吴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针对自动挡轿车怠速工况车内后排噪声高于前排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车内噪声的主观评价、摸底测试和排气噪声源的分离测试,发现发动机结构噪声通过后悬置传递到车内,导致怠速工况下车内后排噪声高于前排。通过优化后悬置,后排怠速噪声... 针对自动挡轿车怠速工况车内后排噪声高于前排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车内噪声的主观评价、摸底测试和排气噪声源的分离测试,发现发动机结构噪声通过后悬置传递到车内,导致怠速工况下车内后排噪声高于前排。通过优化后悬置,后排怠速噪声单独降低2 dB,后排怠速轰鸣声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怠速 噪声 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