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文桂 朱佑明 王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26,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变化。方法:将疫苗分别采用鼻腔内接种和口服灌胃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常规ELISA测定血清中IgG... 目的: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变化。方法:将疫苗分别采用鼻腔内接种和口服灌胃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常规ELISA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鼻腔内接种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 ̄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10、4和6周达最高水平;血清IgG1、IgG3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 ̄18周降低,分别在免疫后8、12和10 ̄12周达最低水平。口服免疫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 ̄18周增加,分别在免疫后14、8和8周达峰值;血清IgG1、IgG3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 ̄18周下降,分别在免疫后8、6和16 ̄18周达最低水平。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在免疫早期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BCG-EG95疫苗 igg及其 IGE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方法免疫BALB/c鼠,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常规ELISA测定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方法免疫BALB/c鼠,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常规ELISA测定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免疫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10、4和4周达最高水平,ELISA A值分别为0.097±0.030、0.024±0.003和0.022±0.003;血清IgG1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显著降低,分别在免疫后4周和18周达最低水平,A值分别为0.022±0.005和0.181±0.011;血清IgG3水平在免疫后10-12周增加,在免疫后12周达最高水平,A值为0.212±0.008。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在免疫早期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igg及其 IGE
下载PDF
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小鼠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叶艳菊 李文桂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34-36,76,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变化。方法热絮凝法提取转Eg95-EgA31基因苜蓿疫苗叶蛋白,配成浓度为20μg/μl。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00μl(约含1μg融合抗原)口服... 目的动态观察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E的变化。方法热絮凝法提取转Eg95-EgA31基因苜蓿疫苗叶蛋白,配成浓度为20μg/μl。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00μl(约含1μg融合抗原)口服灌胃和10μl(约含0.1μg融合抗原)滴鼻接种分别免疫小鼠,每3d1次,连续免疫2个月。末次免疫后0、2、4、6、8、10、12、14、16、18和20周各组随机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结果口服灌胃组小鼠血清IgG、IgG2a、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末次免疫后2~14、2~14、4~20、6~12、6~12和4~16周升高,分别在末次免疫后4、4、6、8、8和10周达最高水平;滴鼻接种组小鼠的血清IgG、IgG2a、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末次免疫后2~14、2~18、4~10、6~14、8和6~12周升高,分别在末次免疫后4、4、6、12、8和6周达最高水平。结论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在免疫早期(2~12周)可诱导小鼠产生Th1和Th2混合型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转基因植物 苜蓿 igg及其 IGE
原文传递
青年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艳艳 董鸿瑞 +6 位作者 孙丽君 张贺佳 张建荣 赵晓毅 孙占山 程虹 谌贻璞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研究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IMN的病例,比较≤35岁(A组)和>35岁(B组)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IMN患者... 目的研究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IMN的病例,比较≤35岁(A组)和>35岁(B组)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IMN患者537例,占同期肾活检病例的25.8%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5%,其中A组占IMN的20.9%。(2)与B组比较,A组患者病程较短,呈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的比例较低,而呈无症状性蛋白尿的比例较高(P<0.05);此外,A组患者伴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较低(P<0.05或P<0.01)。(3)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Ig G4亚类及PLA2R沉积的阳性率分别为95.0%及91.8%,A、B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4%肾小球无PLA2R沉积的患者中,肾小球THSD7A沉积阳性,A、B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疗效相似(P>0.05)。结论青年IMN患者的肾小球内致病抗体与抗原沉积及治疗疗效与中老年患者相似,提示二者不存在实质性区别。两组患者的某些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不同可能为年龄因素及并发症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年轻人 igg4 磷脂酶A2受体 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转印技术(EITB)在检测人类脑囊虫病患者血清IgG和IgG_4抗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静 李雅杰 +1 位作者 刘平 王慧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试验对 4组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总 Ig G和 Ig G4亚类抗体水平进行研究。第 1组由未经治疗的 ,通过寄生虫学及临床表现确诊的感染者组成。第 2 ,3,4组由经过 1~ 3,4~ 6和 7~ 9疗程治疗的治疗后患者组成(每一疗程为 10天 ,吡喹酮治... 本试验对 4组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总 Ig G和 Ig G4亚类抗体水平进行研究。第 1组由未经治疗的 ,通过寄生虫学及临床表现确诊的感染者组成。第 2 ,3,4组由经过 1~ 3,4~ 6和 7~ 9疗程治疗的治疗后患者组成(每一疗程为 10天 ,吡喹酮治疗 ,剂量为 30 m g/kg.d)。用植物亲和层析纯化抗原 ,通过 EITB,检测 4组共 2 4 1份血清样品中的 Ig G和 Ig G4含量。对照组为采用健康个体的 36份血清。另外还检测了 2 7份肝包虫和肝吸虫患者血清。通过与对照组比较 ,4组中的总 Ig G和 Ig G4抗体水平分别为 96 .3%和 97.5% ,93.3%和 78.6 % ,88.0 %和 38.0 % ,86 .1%和 13.9%。4组中的 Ig G水平无显著差异 ( P>0 .0 1)。相对的 ,治疗后患者的 Ig G4抗体水平低于治疗组。对有症状的治疗后患者 ,检测其特异的抗体水平发现 77.1%的患者 Ig G4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 P<0 .0 0 1) ,而只有 2 1.8%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对于这四组而言 ,被 Ig G识别的抗原没有一种是独特的。许多患者的 Ig G最常识别 GP4 2和 GP2 4这两条带 ,但在最后两组中 ,Ig G4能特异识别 18k Da和13k Da低分子量抗原。36份阴性对照均为阴性。2 7份其他寄生虫感染中有 2例总 Ig G阳性 ,而 Ig G4均为阴性。这些观察结果表明 ,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igg igg4 EITB 酶联免疫转印技术 检测
下载PDF
鼠肺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 卫礼 +1 位作者 刘佐民 贺争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7-79,共3页
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株抗鼠肺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它们分别是BA11,BD7和B612.试验表明:3株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均属IgG1亚类,都是鼠肺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与多种其它支原体无交叉反应。
关键词 鼠肺支原体 单克隆抗体 igg1 杂交瘤技术 肺支原体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IgG亚类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继豹 卢学勉 +1 位作者 叶家鹤 林峰 《浙江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和感染后的体液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及高亲和力的IgG亚类多克隆抗体 ,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 血清IgG水平单纯糖尿病组和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分别P<0.05和&l...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和感染后的体液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及高亲和力的IgG亚类多克隆抗体 ,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 血清IgG水平单纯糖尿病组和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分别P<0.05和<0.01) ,并以IgG1 下降为主 ;血清IgG、IgA水平感染组比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升高 (P<0.05) ,而IgG亚类及IgM水平感染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糖尿病及并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igg1 血管病变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天疱疮发病机理的新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卫兵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8年第4期206-209,共4页
天疱疮抗原是桥粒性钙粘素超家族的成员,对介导细胞的粘附功能起重要作用,天疱疮是一种抗钙粘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抗原的特异性、结构和功能及桥粘素、纤维粘连蛋白在天疱疮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天疱疮抗体是天疱疮... 天疱疮抗原是桥粒性钙粘素超家族的成员,对介导细胞的粘附功能起重要作用,天疱疮是一种抗钙粘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抗原的特异性、结构和功能及桥粘素、纤维粘连蛋白在天疱疮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天疱疮抗体是天疱疮发病的关键因素,众多研究表明,天疱疮抗体IgG4亚类是天疱疮的病原性抗体。天疱疮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磷脂酶C、1,4,5三磷酸肌醇介导了细胞内的信息传导,细胞产生蛋白溶解酶,破坏细胞间粘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发病机理 钙粘素 igg4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水平 被引量:88
9
作者 朱晓萍 尹文艳 +1 位作者 蒋红雨 费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RRTI患儿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0±1.44)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8±1.18...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RRTI患儿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0±1.44)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8±1.18)岁。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IgM及IgG亚类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CD19及CD16+56的表达。结果RRTI患儿血清IgG﹑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gM水平低于对照组(Z=3.149,P<0.01);RRTI患儿血清IgG2和IgG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107,Z=2.916;P均<0.05);RRTI患儿淋巴细胞CD3﹑CD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319,2.44,P均<0.05),余CD分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RTI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对RRTI患儿同时检测总IgG、IgG亚类及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球蛋白 igg CD分子
下载PDF
黄芪对哮喘患儿IFN-γ、IL-4及IgG亚类体外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赵晓东 杨锡强 +1 位作者 李成荣 王莉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5-346,共2页
为探讨中药黄芪对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加入黄芪水提剂后,13例哮喘患儿及1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IL-4及IgG亚类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黄芪明显促进PHA诱导... 为探讨中药黄芪对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加入黄芪水提剂后,13例哮喘患儿及1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IL-4及IgG亚类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黄芪明显促进PHA诱导的PBMC产生IFN-γ及PWM诱导的PBMC产生IgG1、IgG2和IgG3;但对PBMC产生IL-4及IgG4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黄芪可调节TH1及TH2细胞的部分功能,具有预防哮喘的感染诱因及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儿童 哮喘 IFN-Γ igg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指标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王萍 周戎 +2 位作者 何永涛 江文凛 姜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554-3556,共3页
目的分析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RRTI)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的关系,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32例为RRTI组;选择同期于门诊及住院... 目的分析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RRTI)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的关系,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32例为RRTI组;选择同期于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7例为感染组;同时选择1~4岁35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儿童免疫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间CD_3^+、CD_4^+、CD_4^+/CD_8^+、CD_(19)^+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患儿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46.88%,单项缺陷以IgG4检出率最高,为40.00%,联合缺陷以IgG2+IgG4检出率最高,为26.67%。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兔疫功能紊乱关系密切;IgG亚类(IgG2、IgG4)可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敏感指标,应注意监测患血清IgG亚类及各项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细胞免疫 免疫球蛋白 igg
原文传递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凤敏 王爱华 +2 位作者 张海燕 朱冬梅 耿文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2-1413,共2页
目的: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用IgG液体稳定试剂进行IgG定量分析,IgG亚类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100例RRTI患儿中IgG偏低的有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5例正常儿童作... 目的: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用IgG液体稳定试剂进行IgG定量分析,IgG亚类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100例RRTI患儿中IgG偏低的有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IgG亚类测定。IgG1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IgG2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IgG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gG4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观察组男女IgG亚类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男性IgG1、IgG2和IgG4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IgG3和IgG4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RTI患儿诱因很多,尤其与IgG亚类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igg
下载PDF
孕妇血清中抗-A(B)IgG亚类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玫 毕晓琳 +2 位作者 叶萍 胡荣花 于卫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抗A(B)IgG亚类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方法用洋地黄放散法制得人源IgG抗-A(B)后,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夫妇血型不合且血型为O,RhD(+)的孕妇血清及孕妇所生新生儿血样的抗-A(B)IgG亚类含量。结果孕妇血清中IgG亚类浓度检测结果为... 目的探讨抗A(B)IgG亚类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方法用洋地黄放散法制得人源IgG抗-A(B)后,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夫妇血型不合且血型为O,RhD(+)的孕妇血清及孕妇所生新生儿血样的抗-A(B)IgG亚类含量。结果孕妇血清中IgG亚类浓度检测结果为:在HDN和非HDN组中IgG1的平均含量有显著性差异,HDN组的平均值要高于非HDN组;而其他3种亚类的平均含量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溶血病检测阴性组与阳性组80%以上的IgG1的含量>90%,而其他3个亚类的含量较低。结论孕妇体内抗-A(B)IgG1的含量可以预报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其他3个亚类的含量及孕妇血清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溶血病 新生儿 igg ELISA
下载PDF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及IgG亚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唐秀英 李莉 +3 位作者 席向红 苏荣 张玉蓉 廖国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73-876,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与免疫球蛋白(Ig)及IgG亚类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RRTI的诊断标准,收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诊断为RRTI的患儿组80例和不同年龄对照组60例,检测血清免...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与免疫球蛋白(Ig)及IgG亚类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RRTI的诊断标准,收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诊断为RRTI的患儿组80例和不同年龄对照组60例,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IgG亚类(G1、G2、G3、G4)。结果 各年龄组患儿与正常组相比,0~2岁患儿:IgG、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4明显降低(P〈0.05);3~5岁患儿:IgG、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明显降低(P〈0.05),IgG2、IgG4明显降低(P〈0.05);6~12岁患儿:IgG、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1、IgG2、IgG3、IgG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IgG、IgA有明显增长的趋势,IgM变化不明显。RRTI儿童存在IgG亚类缺陷,检出率42.5%,其中单项缺陷以IgG4为主占35%,联合缺陷以IgG2、IgG4为主占41%。结论 RRTI儿童存在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缺陷,临床应重视IgG亚类检测,IgG2、IgG4缺陷可能是儿童RRTI的发病原因之一,它能更敏感地反映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球蛋白 igg
原文传递
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与IgG抗体亚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侯玉涛 童书青 +2 位作者 刘凯 李超楠 苗天红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Rh-HDN)与IgG抗体亚类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孕妇产前抗体鉴定为Rh系统同种抗体,患儿出生后抽静脉血做Rh血型、直接coombs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直抗IgG亚类检测,将抗-D存在时分为1组与其他抗体组比较血清胆... 目的探讨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Rh-HDN)与IgG抗体亚类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孕妇产前抗体鉴定为Rh系统同种抗体,患儿出生后抽静脉血做Rh血型、直接coombs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直抗IgG亚类检测,将抗-D存在时分为1组与其他抗体组比较血清胆红素值,将IgG1、3同时存时分为1组与IgG1或IgG3单独存在时比较血清胆红素值。结果 Rh血型系统5种抗原D、C、c、E、e的相应抗体均可以引起Rh-HDN,其中抗-D(34%)、抗-E(28%)是最常见的抗体,抗-D较其他Rh抗体引起的HDN严重。新生儿直接coombs试验≥2+,游离抗体试验W+-3+,直抗IgG亚类主要为IgG1(38%)或IgG1、3(48%),IgG1、3同时存在时较单种IgG引起的HDN严重,同时发现IgG2和IgG4也能通过胎盘,结合在红细胞上引起HDN。结论抗-D、抗-E是最常见的引起Rh-HDN的Rh抗体,抗-D引起的HDN较严重;引起HDN的IgG亚类主要为IgG1或IgG1、3,IgG1、3同时存在时引起的HDN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RH血型 igg 溶血病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IgG亚类及维生素A水平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钱力 鲁继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7-558,共2页
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与维生素A缺乏,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该研究检测了RRTI患儿IgG亚类及维生素A水平,并对该类病人维生素A缺乏与IgG亚类缺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采用ELISA方法... 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与维生素A缺乏,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该研究检测了RRTI患儿IgG亚类及维生素A水平,并对该类病人维生素A缺乏与IgG亚类缺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G亚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Miller改良法进行维生素A的测定。结果RRTI患者血清IgG2,4水平及维生素A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RTI患者虽IgG正常,但是可能存在IgG亚类异常。RRTI患者存在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而且IgG2,4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维生素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igg 维生素A 儿童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G亚类缺陷与呼吸道疾病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锡强 《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3-4,共2页
1960年Dray 发现免疫球蛋白(Ig)是多种球蛋白组成的复合体,4年后明确了这些球蛋白的分子量和生物学活性,并命名为IgG 亚类.1970年Schur 首次报道IgG 亚类缺陷并发反复化脓性感染以来,已证实与多种临床疾病有关,尤其与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 1960年Dray 发现免疫球蛋白(Ig)是多种球蛋白组成的复合体,4年后明确了这些球蛋白的分子量和生物学活性,并命名为IgG 亚类.1970年Schur 首次报道IgG 亚类缺陷并发反复化脓性感染以来,已证实与多种临床疾病有关,尤其与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此作一简述,以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系统疾病 igg缺陷
原文传递
小儿哮喘与IgG亚类低下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玮 张满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9-160,共2页
为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机理,采用Papdea酶联免疫吸附略加改良的方法,对38例哮喘患儿的IgG亚类进行检测,结果12例有不同程度的IgG1、IgG2、IgG3低下,其中以男性多见;IgG1低下明显,其次为IgG2... 为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机理,采用Papdea酶联免疫吸附略加改良的方法,对38例哮喘患儿的IgG亚类进行检测,结果12例有不同程度的IgG1、IgG2、IgG3低下,其中以男性多见;IgG1低下明显,其次为IgG2和IgG3。本研究表明,部分哮喘患儿反复发作与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gg 免疫学 儿童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IgG亚类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廷孝 孙福廷 冀宝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IgG亚类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8月诊断为温抗体型AIHA(排除单纯C3d型)34例免疫复合型(IgG+C3d)和单IgG型的患者。其中原发性26例,继发性8例;男11例,女23例;平...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IgG亚类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8月诊断为温抗体型AIHA(排除单纯C3d型)34例免疫复合型(IgG+C3d)和单IgG型的患者。其中原发性26例,继发性8例;男1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8(0.5-79)岁。健康对照者30名,男15名,女15名,平均年龄42.8(18-55)岁。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健康对照者、34例AIHA患者及其中的32例患者红细胞放散液进行IgG亚类检测。结合患者血细胞部分参数,分析患者IgG亚类水平与血细胞部分参数的关系。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测,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方法。结果:34例AIHA患者IgG1-4平均值高于30例健康对照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1:t=-4.88,P<0.01;IgG2:t=-3.06,P<0.01;IgG3:t=-5.39,P<0.01;IgG4:t=-3.16,P<0.01)。而2组各亚类所占IgG的百分比比较显示,除IgG4外,其余3个亚类所占IgG的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IgG1:t=-4.03,P<0.01;IgG2:t=7.38, P<0.01;IgG3:t=-3.03,P<0.01;IgG4:t=1.73,P>0.05)。对34例AIHA患者血浆中IgG亚类与部分血细胞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gG1与Hb、RBC、HCT呈正相关(Hb:r=0.358,P<0.05;RBC:r=0.426,P<0.05;HCT:r=0.363,P<0.05),IgG1、IgG2与WBC计数呈负相关(IgG1:r=-0.437,P<0.05;IgG2:r=-0.487,P<0.01),IgG2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436,P<0.05)。患者血浆和放散液中各亚类所占百分比比较显示,除IgG2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3个亚类的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IgG1:t=6.528,P <0.01;Ig G2:t=1.544,P>0.05;Ig G3:t=-8.488,P<0.01;Ig G4:t=-9.434,P<0.05)。结论:AIHA与Ig G1和Ig G3相关,IgG亚类检测对研究AIHA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理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球蛋白G igg
下载PDF
营养不良及低血锌患儿IgG亚类缺陷及T细胞亚群改变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曾柏锦 杨锡强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营养障碍 低血锌 ig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