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纯净的完型——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 |
梅青
薛求理
贾巍
|
《新建筑》
|
2010 |
12
|
|
2
|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再解读 |
禹航
|
《华中建筑》
|
2013 |
7
|
|
3
|
1962年前的陈其宽“游”与留白的艺术 |
徐明松
黄玮庭
|
《时代建筑》
|
2020 |
7
|
|
4
|
青出于蓝——从密斯、康到贝聿铭 |
汤凤龙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5
|
贝聿铭和他的MIHO美术馆 |
胡惠琴
周旭宏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6
|
当代设计视角下贝聿铭建筑作品解析与设计策略 |
袁岳
|
《时尚设计与工程》
|
2023 |
0 |
|
7
|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丹下健三及贝聿铭的建筑思想为例 |
王天爱
|
《城市建筑》
|
2023 |
0 |
|
8
|
西方现代艺术背景下的贝聿铭建筑实践 |
李智玮
|
《建筑与文化》
|
2023 |
0 |
|
9
|
贝聿铭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美学 |
董怀建
董惠贤
|
《鞋类工艺与设计》
|
2022 |
1
|
|
10
|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在建筑中的运用 |
顾大治
徐震
|
《安徽建筑》
|
2006 |
2
|
|
11
|
“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建筑生涯回顾 |
万璐
赵志青
|
《建筑与文化》
|
2019 |
2
|
|
12
|
1959年前的张肇康 乌托邦的寻回与想象的中国性 |
徐明松
黄玮庭
|
《时代建筑》
|
2020 |
2
|
|
13
|
两个“事件”之二 早年东海大学校园的乌托邦 |
徐明松
|
《时代建筑》
|
2016 |
2
|
|
14
|
窗景与景窗 试论现代建筑中的“尺幅窗” |
刘琳璠
|
《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21 |
1
|
|
15
|
历史演变中的校园现代性从中国十三所教会大学到东海大学 |
徐明松
黄玮庭
|
《时代建筑》
|
2020 |
1
|
|
16
|
美秀美术馆 |
本刊编辑部
|
《当代美术家》
|
2016 |
1
|
|
17
|
定义贝聿铭建筑空间的现在完成时态 |
赖德霖
|
《建筑遗产》
|
2019 |
1
|
|
18
|
适地配形——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
黄健敏
|
《建筑师》
|
2019 |
1
|
|
19
|
浅谈儒家原生文化在贝聿铭建筑理念中的渗透与融合 |
耿沙沙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20 |
1
|
|
20
|
建筑的消隐性--以贝聿铭的设计为例 |
胡梦璐
|
《设计》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