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
曾德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58
|
|
2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
刘宣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80
|
|
3
|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 |
任俊
叶浩生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7
|
|
4
|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 |
张艺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3 |
51
|
|
5
|
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岳惺菡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4 |
26
|
|
6
|
积极心理学述评 |
饶丛权
曹蓉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0 |
19
|
|
7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 |
车文博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3 |
18
|
|
8
|
从人本主义需要谈医学人文关怀 |
方明
吴萍
肖蕾
张欢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8 |
15
|
|
9
|
积极心理学:批判与反思 |
孟娟
印宗祥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0
|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中国道家思想 |
何群群
丁道群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1
|
高校朋辈辅导员人本主义培训模式研究 |
钟向阳
|
《社会工作》
|
2010 |
14
|
|
12
|
现代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心理学基础及其问题——“经济人”假设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比较 |
朱富强
|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3
|
“人本的积极心理学”与“实证的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
孟娟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4
|
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探新 |
车文博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0 |
7
|
|
15
|
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
徐静娟
李秋萍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
6
|
|
16
|
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 |
方双虎
郭本禹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7
|
探析全身反应法与新《标准》的整合 |
贺亚丽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7
|
|
18
|
初任民警实用警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若干理念与方法 |
季菊兰
|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7
|
|
19
|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朱雅丽
宋荣君
孙晔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1 |
7
|
|
20
|
心理主体的回归——重新评价冯特 |
周宁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