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建中汤抗疲劳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曙光 任杰 +2 位作者 潘亚磊 谢培 周永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km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予每天0.5 mL蒸馏水灌胃,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量为0.154 g·...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km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予每天0.5 mL蒸馏水灌胃,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量为0.154 g·mL^(-1)、0.308 g·mL^(-1)、0.616 g·mL^(-1)的水煎剂0.5 mL/d灌胃,给药30 d,除空白组外,对各组小鼠干预1 h之后测试运动能力(疲劳转棒仪观察运动时间和掉落次数);测量肝脏以及肌肉的ATP和糖原含量,测量血浆中的尿素氮、乳酸脱氢酶、乳酸和SOD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建中汤各剂量组治疗后,小鼠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 <0.01),掉落次数也明显减少(P <0.01),其耐力运动时间与剂量成正比,掉落次数与剂量呈反比。其中,模型组小鼠肝脏和肌肉的ATP、糖原,血清SOD、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 <0.01),血清乳酸和尿素氮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 <0.01)。黄芪建中汤各剂量组小鼠肝脏和肌肉ATP、糖原,血清SOD、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升高(P <0.01),血清乳酸和尿素氮含量明显下降(P <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促进机体能量代谢可能是其抗疲劳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抗疲劳 能量代谢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常庆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5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组患者经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组患者经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经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单一四君子汤治疗效果62.86%,两组比较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胃部虚寒体征,提高胃炎的病情好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黄芪建中汤 四君子汤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对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昭敏 陈楚华 吴志雄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对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院接诊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对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院接诊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分别为(10.17±3.26)mg·L^(-1)、(13.54±4.86)ng·L^(-1)、(10.35±3.17)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雷贝拉唑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疗效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淑莲 刘睿姝 王振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使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组(50mg/kg)、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8g/kg)、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4g/kg)和黄芪建中汤低剂量...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使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组(50mg/kg)、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8g/kg)、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4g/kg)和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2g/kg);实验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黄芪建中汤组三个剂量组MDA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维生素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黄芪建中汤组三个剂量组SOD、GSH-Px活性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维生素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可提高小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D-半乳糖 衰老模型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治疗CAG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红梅 曾韦苹 曾斌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系统、全面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及其加减治疗CAG的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万方数据库、PUBMED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黄芪建中汤及其加减治疗慢... 目的系统、全面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及其加减治疗CAG的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万方数据库、PUBMED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黄芪建中汤及其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今(除外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外)。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资料选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试验,涉及535例CAG患者满足纳入标准。未发现双盲实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对比(OR=8.25,95%CI[6.10,10.40])。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其他方法相比,黄芪建中汤治疗CAG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中医药疗效设计需要严谨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予以证实,特别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及临床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黄芪建中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永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和卡拉霉素,治疗组口服黄芪健中汤。两组均以8周为1疗程。结果 8周后复查胃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3.0%,... 目的观察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和卡拉霉素,治疗组口服黄芪健中汤。两组均以8周为1疗程。结果 8周后复查胃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愈合病例1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17.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脾胃虚寒型 黄芪健中汤 西药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军礼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方法:将135例确定为慢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方法:将135例确定为慢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胃黏膜组织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约91.18%,对照组约80.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的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辨证论治 黄芪建中汤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下载PDF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8
8
作者 袁振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比组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比组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上腹疼痛、反酸、胃灼热)缓解时间,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临床疗效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前2组胃脘隐痛、泛吐酸水、舌质胖大、畏寒肢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脘隐痛、泛吐酸水、舌质胖大、畏寒肢冷积分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上腹疼痛、反酸、胃灼热缓解时间短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云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 疗效对比
下载PDF
思密达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儿童腹泻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虞斌 汤英贤 邓睿园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4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思密达与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口服治疗儿童腹泻的疗效。方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儿科门急诊部就诊的腹泻儿童中选出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组患儿给予思密达和黄芪建中汤加减口服... 目的研究思密达与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口服治疗儿童腹泻的疗效。方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儿科门急诊部就诊的腹泻儿童中选出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组患儿给予思密达和黄芪建中汤加减口服,就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疗程、随访1年复发率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治疗3d,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与对照组的10.0%差异不显著,且均为较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疗程和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且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复发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口服治疗儿童腹泻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治疗疗程的缩短,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密达 黄芪建中汤加减 儿童腹泻 复发率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冠华 陈竞纬 《四川中医》 2019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给予常规标...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给予常规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15天1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效果,治疗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悸、气短气喘、咳嗽/咳痰、胸闷/痛、怕冷/喜温、浮肿6项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且其中第1、2、4项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均较好,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并未增加副反应;随访6个月~1年,平均随访(9.4±2.1)个月,随访总有效率96.43%(81/84)。两组心因性死亡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心因性再住院率5.00%(2/40)、心血管事件率7.50%(3/40)分别低于对照组19.51%(8/41)、24.39%(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可有效缓解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和优化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同时能降低近期心因性再住院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黄芪建中汤 中医症候积分 疗效 随访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明达 谢腾飞 《大医生》 2019年第24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0 d、20 d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10~20 d 2组SF-36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3.68%(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可降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型 慢性胃炎 黄芪建中汤 艾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德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治疗组40例辨证分型,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大枣13g,黄芪20g,白芍15g,桂枝9g...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治疗组40例辨证分型,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大枣13g,黄芪20g,白芍15g,桂枝9g,炙甘草9g,白术12g,延胡索12g);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川芎9g,柴胡12g,炙甘草6g,郁金、延胡索各10g,白芍12g);肝胃湿热-化肝煎(黄连、青皮各9g,牡丹皮12g,佛手、陈皮各10g,白芍15g,甘草6g);1剂/d,水煎500m L,早晚口服,250m L/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胃痛、胃胀、呕吐、胃出血等)。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胃溃疡 腹痛 胃脘痛 辨证分型 脾胃虚寒 黄芪建中汤 肝郁气滞 柴胡疏肝散 肝胃湿热 化肝煎 多潘立酮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8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姗姗 徐升 张念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A组(正常对照组)、B组(COPD模型组)、C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D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E组(黄芪建...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A组(正常对照组)、B组(COPD模型组)、C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D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E组(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F组(金水宝胶囊组),每组20只。后五组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加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药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动脉血mtDNA ATPase6、ATPase 8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A组的荧光生长曲线呈明显阳性;B组大鼠mtDNA ATPase 6、ATPase 8荧光反应较A组明显下降(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E组、F组荧光反应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次序为C组>D组>F组。C组与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D组与E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C组、D组与F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型组大鼠mtDNA ATPase 6、ATPase 8基因表达量减少,黄芪建中汤对mtDNA ATPase 6、ATPase 8的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保护与恢复作用,疗效优于金水宝胶囊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黄芪建中汤 MTDNA ATPase6、 8
下载PDF
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红 郑小伟 +3 位作者 王颖 包素珍 李荣群 蒋朱秀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trin,G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黄法、游泳力竭法、饥饿法三因素复合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加味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trin,G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黄法、游泳力竭法、饥饿法三因素复合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加味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在用药后不同时间(7d、14d、21d),用RT-PCR方法检测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胃窦GAS mRNA表达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黄芪建中汤中、高剂量组血清GAS水平升高(P<0.05,P<0.01)、胃窦GAS mRNA表达上调(P<0.05,P<0.01);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剂量组为佳。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上调GAS mRNA表达可能是其治疗脾气虚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加味黄芪建中汤 大鼠 胃窦 血清胃泌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脾虚证肺癌小鼠VEGF的表达及MVD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包素珍 张誉引 陈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脾虚证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多因素法建立脾虚证小鼠模型后,进行分组并接种Lewis肺癌。第10天后,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VEGF表达及MVD计数水平。结...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脾虚证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多因素法建立脾虚证小鼠模型后,进行分组并接种Lewis肺癌。第10天后,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VEGF表达及MVD计数水平。结果脾虚证小鼠造模成功;脾虚病机使VEGF表达与MVD计数水平增加(P<0.01);加味黄芪建中汤使VEGF表达MVD计数水平降低(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可能通过降低VEGF的表达及MVD,进而发挥对脾虚小鼠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脾虚 加味黄芪建中汤 VEGF MVD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一诺 杨斯洋 +2 位作者 于丹 刘文俊 刘春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73-1676,I0029,I0030,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中Smad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分别计算5%高、中、低剂量和10%高、中、低剂量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黄芪...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中Smad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分别计算5%高、中、低剂量和10%高、中、低剂量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黄芪建中汤最佳含药血清(10%中剂量,48h)联合最佳顺铂(5μmol/mL,48 h)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技术检测肺癌A549细胞内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mad3、Smad7蛋白表达。结果:①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作用于A549细胞株48h的(IC50)为10%中剂量。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作用于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两单药组和空白组(P<0.05)。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3、Smad7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与其它组相比在中西药联合组(HuangQi+Cisplatin)中Smad3蛋白表达棕黄色颗粒最少,Smad7蛋白表达棕黄色颗粒最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mad3与Smad7的表达。与其它组相比,中西药联合组Smad3表达下调,Smad7表达上调(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mad7蛋白表达,下调Smad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A549细胞 SMAD3 SMAD7 黄芪建中汤含药血清 顺铂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0例总结
18
作者 石伏香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155-155,共1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纽各6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纽各6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两组比较,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中医药治疗 黄芪建中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