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建斌 王玲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早期人们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方法:将《内经》中有关篇章,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得出其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结果:在《内经》中,与脑有直接联系的经络主要有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督脉和跷脉;经络... 目的:探讨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早期人们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方法:将《内经》中有关篇章,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得出其对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结果:在《内经》中,与脑有直接联系的经络主要有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督脉和跷脉;经络出入大脑的部位主要有眼系、巅顶部、风府穴和顑部;大脑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经络通路。结论:《内经》对大脑与经络联系的认识是比较丰富的,在临床诊治脑病时值得重视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 经络 《内经》 中医生理学
下载PDF
因地制宜思想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蔡明财 吕伟凤 +2 位作者 于晓 严雪梅 郭霞珍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1085-1088,共4页
因地制宜是中医学主要的治疗原则之一。其强调在临床诊治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中医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与应用源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地域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它直接影响人体体质,形... 因地制宜是中医学主要的治疗原则之一。其强调在临床诊治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中医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与应用源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地域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它直接影响人体体质,形成区域性的病邪、病证与发病特点以及用药的不同,说明人和环境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医学因地制宜的治疗理念蕴含着大量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治疗原则 《黄帝内经》 天人相应
下载PDF
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的三因制宜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青松 王庆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65-2067,共3页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其核心理念在于人与天地的辩证统一。三因制宜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说明天地人三因的特殊性对人的疾病特点与治疗方面的影响。从三才的角度,简论了三才思想在三因制宜思想中的...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其核心理念在于人与天地的辩证统一。三因制宜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说明天地人三因的特殊性对人的疾病特点与治疗方面的影响。从三才的角度,简论了三才思想在三因制宜思想中的应用和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才 黄帝内经 三因制宜
下载PDF
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探讨2020年气候变化及对人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雪茹 王博瑶 《河南中医》 2020年第2期174-177,共4页
2020年(庚子年)年岁运为金运太过,为燥金之年;在主运中,初运为木运不及,二运为火运太过,三运为土运不及,四运为金运太过,终运为水运不及;主气: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 2020年(庚子年)年岁运为金运太过,为燥金之年;在主运中,初运为木运不及,二运为火运太过,三运为土运不及,四运为金运太过,终运为水运不及;主气: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客气:初之气为太阳寒水,二之气为厥阴风木,三之气为少阴君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少阳相火,终之气为阳明燥金。肺属金,在此燥金之年,极易出现咳、痰、喘等肺系疾病。五运中金克木,故亦可出现肝脏疾病,应该通过助长火气以抑制燥金,防止肺系疾病的发生,并在饮食上多食五谷以顾脾胃、避虚邪。但由于火气与燥金均为阳性,助长火气太过,会损伤人体阴气、阴液,因此,在助火的同时稍食咸性食物,以抑制火热上炎,或者可以食苦性、酸性食物来收涩火气,以保护人体气血津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学说 2020年 庚子年 气候 人体 燥金之年 肺系疾病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饮食疗法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范玉义 戴增强 赵玉英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1-12,共2页
对《黄帝内经》中饮食疗法,如热饮疗法,冷饮疗法,食补疗法,食泻疗法,食忌疗法,饥饿疗法,醪酒疗法,药膳疗法进行分别论述,提示该疗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饮食疗法 饥饿疗法 药膳疗法
下载PDF
“四关”辨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艳梅 高树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0-342,共3页
“四关”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继《内经》之后,诸代医家有引用“四关”者,并对“四关”一词给予解释。但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四关”一词的理解都与《内经》原意不符。本文提出对《内经》中“四关”一词的认识以供同道参考... “四关”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继《内经》之后,诸代医家有引用“四关”者,并对“四关”一词给予解释。但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四关”一词的理解都与《内经》原意不符。本文提出对《内经》中“四关”一词的认识以供同道参考,并指出正确理解“四关”一词的含义对治疗五脏病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中医名词 考证 医学 中国传统/历史
下载PDF
基于“肺主皮毛”探析汗与肺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星 马月香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31-335,共5页
汗出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而病理状态下的汗出异常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同时也伴随他病而出现,汗理论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即有“汗为心之液”的理论,进一步研读文献发现,肺与汗出在生理和病理上均相... 汗出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而病理状态下的汗出异常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同时也伴随他病而出现,汗理论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即有“汗为心之液”的理论,进一步研读文献发现,肺与汗出在生理和病理上均相关,如“肺主皮毛”理论为汗出之根本、玄府理论为汗出之基础、肺为汗出之司及肺病可致汗出等。基于此,本文还阐述了肺与汗在临床诊病、治疗及保健上的重要联系,以期对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出 肺病 汗证 《黄帝内经》 汗为心之液
下载PDF
“对分课堂”在《内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庆祥 颜培正 相光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91-993,共3页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与老师对分教学学时,在课堂中开展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演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甚至创造力。通过在中医经典《内经》教学中应用对...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与老师对分教学学时,在课堂中开展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演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甚至创造力。通过在中医经典《内经》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促进了学生学习经典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内经》 经典学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的气化理论(一)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登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8-12,共5页
气化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气机理论蕴涵于其中。气化、气机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状态,脏腑经络是其发生的场所,脏腑经络的机能是其具体体现,脏腑阳气为其动力源泉。气化、气机失调是人体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之一,扶助阳气,... 气化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气机理论蕴涵于其中。气化、气机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状态,脏腑经络是其发生的场所,脏腑经络的机能是其具体体现,脏腑阳气为其动力源泉。气化、气机失调是人体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之一,扶助阳气,调理气化和气机就成为临证干预此类病证的重要方法,也是研究这一命题的指向和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理论 气化 气机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治疗骨质疏松经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凤林 张宝瑜 周洪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24-426,共3页
根据《黄帝内经》中“骨痿”“骨枯”“骨极”等内容和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探究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思路。认为肝肾不足、脾肾亏虚、气滞血瘀是骨质疏松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以补肝益肾、健脾补... 根据《黄帝内经》中“骨痿”“骨枯”“骨极”等内容和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探究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思路。认为肝肾不足、脾肾亏虚、气滞血瘀是骨质疏松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以补肝益肾、健脾补肾、行气活血为主;《黄帝内经》论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证候虚实,调整病邪性质辨证施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为临床优化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有效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骨质疏松症 骨痿 筋骨互用
下载PDF
脉以胃气为本——《内经》脉学探析之一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发祥 司富春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内经》中论脉气之形成 ,强调胃气乃五脏六腑之本 ,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 ,说明胃气是脉气形成的重要部分。临症诊脉 ,先辨胃气 ,胃气的有无可测知疾病之轻重缓急 。
关键词 胃气 《内经》 脉学 五脏六腑
下载PDF
解读《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与情志改变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绍林 王玉来 +3 位作者 王爱成 赵永烈 刘子旺 杜雅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295,共3页
五精所并,是五脏之虚所造成,虚而郁,郁而并,证候由虚转实。脏实则其所主之志彰显,分别出现喜、悲、忧、畏、恐等情志改变。故此,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情志随五脏虚实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 内经 五精所并 情志改变
原文传递
张景岳之“君相二火”探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春妹 苏颖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君相二火",乃君火、相火的统称。君火、相火首见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中医学认为"火"有自然之火、人体之火之分,人体之火又分少火、壮火,其中少火具有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功能,分为君火、相... "君相二火",乃君火、相火的统称。君火、相火首见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中医学认为"火"有自然之火、人体之火之分,人体之火又分少火、壮火,其中少火具有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功能,分为君火、相火。对"君相二火"的认识历代医家各有不同,探讨纷呈,歧义颇多。明代医家张景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对"君相二火"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有深刻阐发,即午为君火,子为相火,光明之气为君火,形之质为相火;君相之义,无脏不有,"君相二火"乃正气;君道惟神,相道惟力,君火于人属心,相火于人属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君火 相火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伤寒论》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文元 郭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了解《伤寒论》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情况。方法:分别梳理《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框架,并进行比较,发掘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变化。结果:《伤寒论》在阴阳学说哲学思想、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病证... 目的:了解《伤寒论》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情况。方法:分别梳理《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框架,并进行比较,发掘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变化。结果:《伤寒论》在阴阳学说哲学思想、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治法方面对《内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以三阴三阳辨证理论体系加以概括总结。结论:《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体系是在深刻吸纳《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加以临床实践总结与创新而建立的。中医理论的创新需要加深对经典理论框架的理解并洞悉其演变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黄帝内经 理论体系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从五脏生克制化角度探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资化源”的内涵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宇奇 刘津 +5 位作者 张茜 朱博 张少强 李晓凤 王晓霏 杜武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0-724,共5页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资化源"即资取化生之源,历代医家对其理解不一,有认为"资化源"为资取该年司天在泉之所胜者,有认为"资化源"即为资其母气者,亦有学者认为"资化源"为滋补脾肾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资化源"即资取化生之源,历代医家对其理解不一,有认为"资化源"为资取该年司天在泉之所胜者,有认为"资化源"即为资其母气者,亦有学者认为"资化源"为滋补脾肾等脏腑化生之源。本文综合历代医家对"资化源"的理解、发展及发挥,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出发,着重对"资化源"进行了分析探讨。从"五脏生克制化"角度解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资化源"的内涵,不仅联系了当年司天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并由此选取具体月份资取化源,还从五脏生、克、复关系进行考虑,顾及了五脏的整体平衡,开辟了"资化源"新的解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生克制化 黄帝内经 资化源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气街探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冠书 《河南中医》 2019年第7期985-988,共4页
气街之气不是单一的经气、脉气或营卫之气,是人一身之气,是身体某一部位具有不同生理意义的气;气街之街为气之持续存在的径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气街在本质上就是气升降出入的径路。经络作为气的循行路径,也是气街的组成部分... 气街之气不是单一的经气、脉气或营卫之气,是人一身之气,是身体某一部位具有不同生理意义的气;气街之街为气之持续存在的径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气街在本质上就是气升降出入的径路。经络作为气的循行路径,也是气街的组成部分;气街之门户是气街之气聚集出入处,是气街循行分布于体表的关键点,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点。气街在人体中分不同层次普遍存在、持续存在,与中医肾、经络等概念一样,并不拘于某一解剖形态,而是同类现象和相同功能的综合。气街过体表,且在体表有门户若干,但气街并不仅通于体表,并不能用穴位连线方式说明其位置和走向。人体内以气街为载体的气的多向多维交通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户 气街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痛证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浩 任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68-1872,共5页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有关针灸治疗痛证的论述颇多,但多散见于各篇论述之中,现将与针灸治疗痛证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述进行归类总结,从《黄帝内经》的角度对痛证的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法作以探讨,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有关针灸治疗痛证的论述颇多,但多散见于各篇论述之中,现将与针灸治疗痛证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述进行归类总结,从《黄帝内经》的角度对痛证的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法作以探讨,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痛证 针灸
下载PDF
《黄帝内经》艾灸疗法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元春 李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
根据《黄帝内经》有关艾灸条文,分析归纳艾灸疗法的起源、适应症、临床运用、禁忌症、补泻操作和壮数等。
关键词 艾灸疗法 黄帝内经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略论《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可兴 张晓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9,共6页
阴阳理论是《黄帝内经》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其理论建构过程中应用了分类、归纳、推类、比较以及分析与综合等多种逻辑方法,呈现出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融贯并存的方法论特征。从逻辑的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深入解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 阴阳理论是《黄帝内经》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其理论建构过程中应用了分类、归纳、推类、比较以及分析与综合等多种逻辑方法,呈现出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融贯并存的方法论特征。从逻辑的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深入解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理论本质,为传统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理依据,而且还可以从文本意义上为中国逻辑史研究增添思维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理论 逻辑方法
下载PDF
基于顺势思维探讨《黄帝内经》中痈疽的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连政 王小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17-321,共5页
顺势思维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天人合一”世界观下“因循天道”的具体方法论。顺势思维被引入《黄帝内经》(《内经》)后形成了顺势而治的治疗思想,《内经》顺势思维借鉴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判... 顺势思维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天人合一”世界观下“因循天道”的具体方法论。顺势思维被引入《黄帝内经》(《内经》)后形成了顺势而治的治疗思想,《内经》顺势思维借鉴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治疗手段。顺势思维贯穿于整个《内经》治疗学,如对痈疽顺邪气外出之势选择治疗手段或顺正气恢复之势施以调补,具体来说,前者包括顺病势轻重选择祛邪方式、顺病位所在选择祛邪通路、顺邪气性质选择祛邪手段;后者包括扶助阳气和调补脾胃。此为后世医家治疗痈疽提供了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顺势思维 痈疽 扶助阳气 调补脾胃 邪气外出 正气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