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achyplesin on the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BGC-823 被引量:19
1
作者 Li QF Ou Yang GL +1 位作者 Li CY Hong S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76-680,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and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human gastriccarcinoma cell line BGC-823 after being treatedwith tachyplesin.METHODS Tachyplesin was isolated from acidextracts of Chinese horsesh...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and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human gastriccarcinoma cell line BGC-823 after being treatedwith tachyplesin.METHODS Tachyplesin was isolated from acidextracts of Chinese horseshoe crab(Tachypleustridentatus)hemocytes.BGC-823 cells and thecells treated with 2.0mg/L tachyplesin wereexamined respectively under light microscope,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RESULTS BGC-823 cells had undergone therestorational alteration in morphology andultrastructure after tachyplesin treatment.Thechanges were as follows:the shape of cells wasunanimous,the volume enlarged and cellsturned to be flat and spread,the nucleo-cytoplasmic ratio lessened and nuclear shapebecame rather regular,the number of nucleolusreduced and its volume lessened,heter-chromatin decreased while euchromatinincreased in nucleus.In the cytoplasm,mitochondria grew in number with consistentstructure relatively,Golgi complex turned to betypical and well-developed,rough endoplasmicreticulum increased and polyribosomedecreased.The microvilli at cellular surfacewere rare and the filopodia reduced whilelamellipodia increased at the cell edge.CONCLUSION Tachyplesin could alter themalignant morph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effectively and have a certain inducing differen-tiation effect o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neoplasms/ultrastructure horseshoe crabs STOMACH NEOPLASMS TACHYPLESIN microscopy electron cell MORPHOLOGY
下载PDF
鲎保育的三赢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蕙莲 范航清 +5 位作者 廖永岩 关杰耀 邱广龙 林吴颖 陈瑞芳 陈章波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509-515,共7页
鲎有活化石之称,不仅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医药试剂的原料,保育鲎不仅维系了人类生存,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跃升。但近年来,鲎被人类大量捕食、采血及破坏栖息地,种群大规模下降,迫切需要得到保育。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 鲎有活化石之称,不仅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医药试剂的原料,保育鲎不仅维系了人类生存,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跃升。但近年来,鲎被人类大量捕食、采血及破坏栖息地,种群大规模下降,迫切需要得到保育。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南,鲎的物种保育工作以划设鲎保护区、增加鲎的种群量以及促进大众参与保育为重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南部沿海,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与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的稚鲎共同栖息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河口,这两种鲎的食物中大约60%的碳源来自海草衍生的食物;在户外养殖条件下,稚鲎与方斑东凤螺(Babylonia areolata)混养能够加速稚鲎脱壳率并提高存活率,因而可以获得大量适合放流的稚鲎(3龄)。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鲎保育的三赢策略:支持有效的海岸及河口保护区经营管理,在保护区内维系鲎的种群,对大众与小区进行鲎资源的明智利用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圆尾鲎 保育策略 生态文明
下载PDF
Shorebirds, Stakeholders, and Competing Claims to the Beach and Intertidal Habitat in Delaware Bay, New Jersey, USA 被引量:1
3
作者 Joanna Burger Lawrence Niles 《Natural Science》 2017年第6期181-205,共25页
Birds have specific habitat needs as a function of their life cycle and reproductive stage. Migrant shorebirds that may fly from the Arctic to the southern tip of South America have foraging and habitat requirements a... Birds have specific habitat needs as a function of their life cycle and reproductive stage. Migrant shorebirds that may fly from the Arctic to the southern tip of South America have foraging and habitat requirements at sites where they stop to refuel before continuing their migration north or south. Throughout the world, shorebirds mainly forage on mudflats at low tide. Red knots (Calidris canutus rufa) are threate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and it is critical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might contribute to their decline. This paper uses Delaware Bay as a case study to examine shorebird (and red knot) use of the intertidal habitat, and competing claims to habitats they require during their northward migration, as well as some of the key stakeholders that play a role in protecting red knots. Shorebirds are drawn to Delaware Bay to feed on the eggs of Horseshoe Crabs (Limulus polyphemus) that are concentrated at the high tide. But they also feed on the intertidal mudflat. We examined intertidal habitat use on 17 beaches in an extensive study in 2015, and 5 key beaches in 2016. Most of the beaches were longitudinal, but four were more complex, and were used extensively for resting as well as foraging;numbers there were higher than on the longitudinal beaches. On foraging beaches, some shorebirds were present on over 85% of the intertidal censuses, and red knots were present on over 48% of the intertidal censuses. Average numbers of red knots on the longitudinal beaches varied from 0 to 354 ± 116 when any shorebirds were present, but averaged up to 1184 ± 634 when knots were present in 2015. Some beaches in 2015 had no knots (a beach with long-term aquaculture). Tide, intertidal location, and beach (name) determined the number of knots (and all shorebirds). Numbers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mean high tide line. The average number of knots present in the intertidal mudflats two hours before or after low tide when knots were present (e.g. no censuses with zeros) was 2040 (=maximum flock size, in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ssment Aquaculture Monitoring Red KNOT SHOREBIRDS INTERTIDAL Recreationists horseshoe crabs Competing CLAIMS
下载PDF
中国鲎鲎抗脂多糖因子的提取、纯化及其活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英 许伟群 苏东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 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鲎抗脂多糖因子并初步鉴定其活性。 方法 采用超滤、浓缩、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中国鲎鲎抗脂多糖因子 ,应用鲎变形细胞溶解物抑制试验测定其活性。 结果 初步纯化得到的鲎抗脂多糖因子经 SDS- P... 目的 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鲎抗脂多糖因子并初步鉴定其活性。 方法 采用超滤、浓缩、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中国鲎鲎抗脂多糖因子 ,应用鲎变形细胞溶解物抑制试验测定其活性。 结果 初步纯化得到的鲎抗脂多糖因子经 SDS- PAGE鉴定其纯度达 90 %以上 ,分子量为 1 5 .6 8k D,在体外可中和脂多糖 (L PS)凝固鲎溶解物的活性 ,其中和比例约为 5 0 0∶ 1。 结论 初步纯化的中国鲎鲎抗脂多糖因子具有中和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脂多糖类 内毒素类 鲎试验
下载PDF
鲎素抑制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涛 伍俊 +1 位作者 汪亚君 郭黠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鲎血细胞来源的多肽鲎素是否能够抑制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细胞的生长。方法:HL-60细胞采用持续低浓度和逐渐增加长春新碱(VCR)浓度间歇诱导,建立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及鲎素对HL-60/VCR细胞和HL... 目的:探讨鲎血细胞来源的多肽鲎素是否能够抑制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细胞的生长。方法:HL-60细胞采用持续低浓度和逐渐增加长春新碱(VCR)浓度间歇诱导,建立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及鲎素对HL-60/VCR细胞和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VCR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的表达水平。结果:HL-60/VCR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HL-60/VCR细胞表面P-gp、MRP表达上调,分别为78.3%和58.3%(P<0.01)。鲎素无论对HL-60/VCR细胞还是对HL-60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HL-60/VCR细胞和HL-60细胞对鲎素具有相似的敏感性。鲎素能增强HL-60/VCR细胞对VCR的敏感性,但不影响HL-60/VCR细胞表达P-gp和MRP。结论:鲎素具有抗HL-60/VCR细胞耐药性并增加其对VCR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实验性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鲎素 HL-60细胞
下载PDF
鲎抗脂多糖因子对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体外效应的拮抗作用
6
作者 吴林青 许伟群 +3 位作者 张秋玉 胡海霞 祝先进 苏东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12-214,218,共4页
目的观察鲎抗脂多糖因子(LALF)对小鼠巨噬细胞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功能的拮抗效应,探讨LALF对晚期内毒素血症动物的保护机制。方法用HMGB1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或不加LALF,迁移实验检测巨噬细胞趋化作用,ELISA检... 目的观察鲎抗脂多糖因子(LALF)对小鼠巨噬细胞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功能的拮抗效应,探讨LALF对晚期内毒素血症动物的保护机制。方法用HMGB1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或不加LALF,迁移实验检测巨噬细胞趋化作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巨噬细胞迁移指数的增加呈HMGB1剂量依赖性,HMGB1刺激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浓度显著增高。LALF与HMGB1预混合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迁移指数和培养上清液TNF-α浓度。结论LALF可能通过抑制HMGB1而发挥其对晚期脓毒症动物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 脓毒症 鲎抗脂多糖因子 趋化作用
下载PDF
基于鲎试剂需求的中国鲎资源保护的迫切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颉晓勇 钟金香 +1 位作者 关杰耀 贾晓平 《中国渔业经济》 202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鲎试验法作为国内外内毒素检测的一种标准方法,其地位短期内无可替代,中华鲎资源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普通公众对于中华鲎属于渔业经济种类还是特殊保护物种,及其保护等级方面的认知盲点,导致公众参与的鲎资源保护行动无法满足鲎... 鲎试验法作为国内外内毒素检测的一种标准方法,其地位短期内无可替代,中华鲎资源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普通公众对于中华鲎属于渔业经济种类还是特殊保护物种,及其保护等级方面的认知盲点,导致公众参与的鲎资源保护行动无法满足鲎资源量变化的要求。中华鲎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缺乏明确的管理依据,鲎血采集尚未得到有效监管。近30年来中华鲎自然资源量快速下降,鲎试剂产业安全隐患迫在眉睫。建议相关监督和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和企业联合,组建国家级鲎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中心,对鲎试剂产业链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探索中华鲎养殖利用新途径,通过适宜的管理方式实现中华鲎保护和利用之间良性互动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鲎 鲎试剂 资源保护
下载PDF
中国食鲎中毒及其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0
8
作者 廖永岩 李晓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经过近 3年食鲎中毒的调查和研究发现 :我国南方沿海居民食鲎中毒主要是由于误食圆尾鲎而导致河豚毒素中毒 ;有少部分人食中国鲎后产生类似食虾、蟹过敏的症状 ,服扑尔敏后能使症状逐渐消失。预防食鲎中毒的有效方法是不食鲎 ,特别是象... 经过近 3年食鲎中毒的调查和研究发现 :我国南方沿海居民食鲎中毒主要是由于误食圆尾鲎而导致河豚毒素中毒 ;有少部分人食中国鲎后产生类似食虾、蟹过敏的症状 ,服扑尔敏后能使症状逐渐消失。预防食鲎中毒的有效方法是不食鲎 ,特别是象圆尾鲎一样大小的小鲎。据说中国鲎无毒 ,可以食用 ,但中国鲎的幼体和有剧毒 (河豚毒素 )的圆尾鲎非常相似 ,对鲎的分类不太清楚的人 ,容易因混淆造成误食而中毒。食鲎中毒治疗方法和河豚毒素中毒治疗相似 ,主要以脱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食鲎中毒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鲎血细胞多肽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海涛 祝其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观察鲎血细胞中提取的多肽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酸抽提法和 Sephadex G- 5 0凝胶层析从鲎血细胞中分离出含有一低分子量的肽类组分的提取物。用不同浓度的多肽分别与生长状况良好的 HL- 6 0细胞、K5 6 2细胞、He ... 目的 :观察鲎血细胞中提取的多肽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酸抽提法和 Sephadex G- 5 0凝胶层析从鲎血细胞中分离出含有一低分子量的肽类组分的提取物。用不同浓度的多肽分别与生长状况良好的 HL- 6 0细胞、K5 6 2细胞、He L a细胞、SPCA- 1细胞培养 2 4h,用甲基噻唑蓝 (MTT)显色法测细胞活性。结果 :提取物经 SDS- PAGE显示一条分子量低于 144 0 0 Da蛋白区带。该多肽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生长的表现不同的活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抗肿瘤 生长 肿瘤细胞
下载PDF
中国鲎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军 王德祥 +1 位作者 苏永全 梁军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4,共6页
用人工授精方法获取中国鲎的受精卵 ,室温下完成胚胎发育。实验结果表明 ,①中国鲎成熟卵为黄色或浅黄色 ,卵径 2 7~ 3 5mm ,扫描电镜下厚而韧的卵壳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微孔 ,精子头部椭圆形 ,具一盘状顶体囊 ,尾呈鞭毛状 ;②中国鲎... 用人工授精方法获取中国鲎的受精卵 ,室温下完成胚胎发育。实验结果表明 ,①中国鲎成熟卵为黄色或浅黄色 ,卵径 2 7~ 3 5mm ,扫描电镜下厚而韧的卵壳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微孔 ,精子头部椭圆形 ,具一盘状顶体囊 ,尾呈鞭毛状 ;②中国鲎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形成期、附肢原基形成期、组织分化期和快速生长期 ,从受精到孵出三叶幼体约需 55d ;③中国鲎胚胎发育具有发育期长、个体差异大、部分胚胎发生滞育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胚胎发育 繁殖
下载PDF
鲎的保护与族群恢复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章波 陈昭伦 +2 位作者 杨明哲 叶欣宜 林柏芬 《福建环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从1997年开始在金门进行鲎的保护与族群恢复之研究,内容包括人工培育稚鲎、成鲎引入野外产卵复育试验、人工栖息地复育试验。同时,关于鲎的地理亲缘关系的研究,对探讨西太平洋地区生物多样性成因及三棘鲎的保护遗传问题都具有相当的价值。
关键词 保护 族群恢复 遗传 生物多样性 西太平洋地区
下载PDF
亚洲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被引量:9
12
作者 廖永岩 刘金霞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90,共6页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和恒河河口印度东北部以东的海域。中国鲎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中国海域、日本濑户内海、九州岛北岸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侧以东和苏拉威西岛以西的海域。南方鲎分布于越南西贡以南、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的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恒河印度东北部以东的印度洋海域。以前有关中国北部湾海域和香港海域有南方鲎的报道是错误的,把中国鲎的幼体及成体误当成了南方鲎。中国海域只有中国鲎和圆尾鲎2种鲎分布。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西部和香港(可能还包括台湾)等是圆尾鲎分布的海域。其沿岸要严禁食鲎,以防误食圆尾鲎而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 ldicauda 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 种类 分布 亚洲
下载PDF
食鲎中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金霞 周明文 廖永岩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36-638,共3页
地球上有4种鲎,只有圆尾鲎体内共生有能产生河豚毒素的海洋弧菌。圆尾鲎成体及幼体的卵、肌肉、黄色结缔组织均富积有河豚毒素,人食后易造成河豚毒素中毒。现就鲎的种类及毒性,食鲎中毒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食鲎中毒 河豚毒素 预防
原文传递
中国鲎血蓝蛋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洪水根 胡友川 +2 位作者 李祺福 夏传武 李筱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63-768,共6页
应用超离心和柱层析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电镜技术,研究中国鲎血蓝蛋白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经SephadexG-100纯化的血蓝蛋白在PAGE电泳中出现4条带.纯化的血蓝蛋白再经DEAE-32纤维素柱层... 应用超离心和柱层析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电镜技术,研究中国鲎血蓝蛋白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经SephadexG-100纯化的血蓝蛋白在PAGE电泳中出现4条带.纯化的血蓝蛋白再经DEAE-32纤维素柱层析得到5个洗脱峰,每个峰在PAGE电泳下可分辨出4条带.在电镜下,血蓝蛋白分子出现环形、五角形、十字形和蝴蝶结形等构型并与其他解离的中间的构型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血蓝蛋白 电子显微镜 PAGE
下载PDF
鲎源抗菌肽的研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海伟 代建国 +1 位作者 金刚 郭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3期530-533,共4页
鲎血细胞来源的抗菌肽,在鲎天然免疫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外源病原菌具有抗性作用,降低了外源病原菌对鲎活体的致病性,增强了鲎的天然免疫能力。鲎源抗菌肽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来源的抗菌肽的优势,对鲎源抗菌肽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实用意... 鲎血细胞来源的抗菌肽,在鲎天然免疫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外源病原菌具有抗性作用,降低了外源病原菌对鲎活体的致病性,增强了鲎的天然免疫能力。鲎源抗菌肽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来源的抗菌肽的优势,对鲎源抗菌肽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概述了鲎源抗菌肽的性质、分子结构、基因序列及其制备,并对它们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鲎血淋巴系统的特点及其功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翁朝红 谢仰杰 洪水根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1,共6页
鲎的血淋巴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淋巴液组成.心脏和血管系统非常发达,而且血液量巨大.血淋巴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主要含有血蓝蛋白、α2-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等.对鲎血细胞的种类,看法不一,其主要的血细胞类型为颗粒性血细胞,其... 鲎的血淋巴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淋巴液组成.心脏和血管系统非常发达,而且血液量巨大.血淋巴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主要含有血蓝蛋白、α2-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等.对鲎血细胞的种类,看法不一,其主要的血细胞类型为颗粒性血细胞,其胞质中含有特征性的大小颗粒.鲎的血淋巴中含有50种以上的免疫因子,大都位于大小颗粒中,它们在鲎的天然免疫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淋巴系统 心脏 血管 血淋巴液 颗粒性血细胞 免疫因子 海洋底栖动物 节肢运动
下载PDF
鲎血细胞多肽诱导HL-60细胞凋亡时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海涛 张海风 +1 位作者 祝其锋 蔡康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讨鲎血细胞多肽诱导HL 6 0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关系。方法 :鲎血细胞多肽 0、12 .5、2 5、5 0、10 0 μg ml,分别处理HL 6 0细胞 2、4、6、8、10、12、14小时 ,罗丹名 12 3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 目的 :探讨鲎血细胞多肽诱导HL 6 0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关系。方法 :鲎血细胞多肽 0、12 .5、2 5、5 0、10 0 μg ml,分别处理HL 6 0细胞 2、4、6、8、10、12、14小时 ,罗丹名 12 3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不加鲎血细胞多肽组处理 0~ 14小时 ,线粒体膜电位稳定。鲎血细胞多肽 12 .5~ 10 0 μg ml各组均出现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与鲎血细胞多肽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结论 :鲎血细胞多肽诱导H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鲎血细胞多肽 细胞凋亡 线粒体 膜电位 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下载PDF
海洋活化石——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文静 张敬 +1 位作者 崔林青 赵辉 《生物资源》 CAS 2022年第4期344-354,共11页
海洋活化石——鲎(hòu)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科研、经济、生态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鲎作为古老的海洋底栖动物被过度捕捞,现已到了枯竭的程度,2021年2月,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更新和发布,我国海域的中... 海洋活化石——鲎(hòu)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科研、经济、生态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鲎作为古老的海洋底栖动物被过度捕捞,现已到了枯竭的程度,2021年2月,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更新和发布,我国海域的中国鲎和圆尾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推动鲎研究和有效制定实施鲎资源的保护措施,本文主要从鲎的生物学研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入手,瞄准鲎的分类学问题、鲎的生物学前沿问题包括神经系统、视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与发育和共附生微生物等、生态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明确研究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扩大对鲎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研究 资源利用 生态保护
原文传递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鲎中毒体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达林 林一勤 张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鲎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急性重度鲎中毒临床表现和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均在食鲎后0.5~3.0h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鲎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急性重度鲎中毒临床表现和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均在食鲎后0.5~3.0h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血压不稳定和意识障碍。人院后在补液、利尿、导泻、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稳定循环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口唇麻木及四肢无力症状缓解,呼吸肌麻痹致呼吸衰竭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24±5)h,意识障碍者在中毒后48~72h意识转清。无死亡患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2)d。随访1个月,未见后遗症。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能迅速地改善急性鲎中毒患者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疗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血液净化 河豚毒素
下载PDF
鲎血细胞多肽诱导HL-60细胞凋亡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海涛 蔡康荣 祝其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研究鲎血细胞多肽(下称鲎血多肽)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鲎血多肽对HL-60细胞的毒性和HL-60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荧光显微镜观察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凋亡和分析细... 目的:研究鲎血细胞多肽(下称鲎血多肽)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鲎血多肽对HL-60细胞的毒性和HL-60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荧光显微镜观察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凋亡和分析细胞周期,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的改变。结果:鲎血多肽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IC50值为24 μg/ml;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固缩,荧光染色增强。50-100μg/ml的鲎血多肽处理6h, HL-60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凋亡;而鲨血多肽浓度为200 μg/ml时主要为细胞坏死。50 μg/ml鲎血多肽处理 HL-60细胞0~12 h,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细胞亚二倍体峰出现,细胞周期分析 G1期细胞减少,G2期细胞增加。鲎血多肽浓度为25-100μg/ml时,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鲎血多肽为200 μg/ml时,则主要为细胞坏死,凋亡细胞减少。扫描电镜观察发现,HL-60细胞用鲎血多肽处理后,细胞膜损伤,出现空洞。结论:鲎血细胞多肽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凋亡的发生较早,与细胞膜受损有一定的关系;G1期细胞对鲎血多肽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鲎血细胞多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