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空间隐喻与身份认同
1
作者 刘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9-87,共9页
在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空间不只是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场所,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属性和象征隐喻功能。不论是农民进城前对城市空间的想象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追寻,进城后在城乡对峙的社会环境中所处的边缘地位以及对城市人身份的建构,还... 在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空间不只是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场所,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属性和象征隐喻功能。不论是农民进城前对城市空间的想象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追寻,进城后在城乡对峙的社会环境中所处的边缘地位以及对城市人身份的建构,还是他们返乡的艰难以及由认知错位带来的身份再次分裂,既表明了这类小说明显的空间隐喻性,也意味着农民工对公平正义的渴求及对自我身份归属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题材小说 空间隐喻 身份认同 返乡叙事
下载PDF
重回当下的乡村——林白《北流》的返乡叙事
2
作者 萧映 史婉莹 《写作》 2022年第6期52-62,共11页
林白的《北流》是一部书写新时期乡村巨变、重新反思城乡关系的返乡叙事小说。具有长期城市生活经验的知识分子李跃豆返回家乡北流,以“在场”姿态观察和记录着家乡亲友如今在物质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先进。在城市/乡村双重身份的内在精... 林白的《北流》是一部书写新时期乡村巨变、重新反思城乡关系的返乡叙事小说。具有长期城市生活经验的知识分子李跃豆返回家乡北流,以“在场”姿态观察和记录着家乡亲友如今在物质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先进。在城市/乡村双重身份的内在精神架构之外,林白借助具体可感的北流方言/普通话的双重话语叙事搭建起了文本的外部架构,呈现了乡民剪不断的内在情感联系,也让饱含质朴乡土气息的北流方言焕发出生机。林白以重回当下乡村的叙事,召唤着更多人重返乡村、重构乡村,重新思考乡村在时代剧烈变动中的处境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流》 林白 返乡叙事 城乡关系 方言写作
下载PDF
《回家》中的身体叙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晶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6,共7页
品特的戏剧《回家》中的身体叙事分为静态身体叙事、显性动态身体叙事和隐性动态身体叙事。这三个层次互为补充,彼此依托,形成复杂的立体叙事结构。身体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内容和媒介,承载戏剧主题的表述,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身体主... 品特的戏剧《回家》中的身体叙事分为静态身体叙事、显性动态身体叙事和隐性动态身体叙事。这三个层次互为补充,彼此依托,形成复杂的立体叙事结构。身体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内容和媒介,承载戏剧主题的表述,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身体主动参与到两性权力争夺,两性身体的对峙、对抗与女性身体的流动性革命展现了两性权力博弈的图景,诠释了身体的主动性、生产性和流动性。身体和权力关系得以改写,身体和身份得以重塑。戏剧文本因身体而躯体化,身体因戏剧文本而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家》 身体叙事 权力 性别 身份
原文传递
空间的时间性审美——鲁迅《故乡》论
4
作者 霍士富 胡莉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6,共9页
《故乡》以“相隔两千里”、阔别“二十余年”开篇,一举确立了时间与空间并肩前行的叙事构架。整部小说就在空间位移与历史时间的理念中展开叙事:相比“过去”的幻想与“现在”的悲凉,对“未来”的期待更具现实意义。“我”原以为闰土... 《故乡》以“相隔两千里”、阔别“二十余年”开篇,一举确立了时间与空间并肩前行的叙事构架。整部小说就在空间位移与历史时间的理念中展开叙事:相比“过去”的幻想与“现在”的悲凉,对“未来”的期待更具现实意义。“我”原以为闰土“崇拜偶像”是无可救药,可自己期盼的“希望”不也是“手制的偶像么?”由此突破主客相关的世界认知意识,实现了“自我”的世界观变革。它承接《狂人日记》中寄“希望”于“孩子”的主题,拓展历史时间的认知理念,开启了一系列“归乡”叙事模式的新篇章。同时,以空间的时间性审美叙事为线索,对开辟鲁迅文学不断超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哲学命题,具有奠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时空审美 “故乡”叙事模式 审美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