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9
1
作者 闫志民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0,共7页
1917年以来,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成为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传统社会特征,可以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 1917年以来,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成为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传统社会特征,可以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经典社会主义在发展程度上是有重大区别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主要有两种典型形态,即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近百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出现了由以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当代社会主义的转变,世界社会主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社会制度形态的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高校“四史”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宾波 郭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3期50-53,共4页
“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同的本质属性、共同的理论指导、一致的教育目标和契合的教育内容,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内在依据。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任务要求,从完善组织机制、... “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同的本质属性、共同的理论指导、一致的教育目标和契合的教育内容,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内在依据。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任务要求,从完善组织机制、创新育人模式、提高整体效能、打造育人平台出发,构建了高校“四史”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四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路径
下载PDF
高职院校“四史”学习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广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1期37-4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发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指示,在全党乃至全国掀起了学习“四史”的高潮。其中,高校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四史”学习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发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指示,在全党乃至全国掀起了学习“四史”的高潮。其中,高校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四史”学习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江苏省为例,全面比较分析省内高职院校“四史”教育现状、优势和不足,提出推进江苏省高职院校“四史”学习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四史”学习教育 江苏省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第二课堂“四史”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良敏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1期68-70,共3页
通过分析“四史”的主要内容,从设计“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体系、分级递进式实施“四史”教育以及创新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育人形式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载体。提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 通过分析“四史”的主要内容,从设计“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体系、分级递进式实施“四史”教育以及创新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育人形式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载体。提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网络育人功能和实践育人功能。将“四史”融入第二课堂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拓宽思政育人有效半径、利于“四史”与现实相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四史”教育 思考
下载PDF
李季《社会主义史》马克思章的译介问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运麒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8期61-70,共10页
作为早期传播社会主义的白话文著作,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在20世纪20年代热销一时,毛泽东同志曾将其列为影响他接受并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本书之一。受20世纪中国文化需求的驱动,李季选定《社会主义史》着手翻译。该著在马克思... 作为早期传播社会主义的白话文著作,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在20世纪20年代热销一时,毛泽东同志曾将其列为影响他接受并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本书之一。受20世纪中国文化需求的驱动,李季选定《社会主义史》着手翻译。该著在马克思主义专业术语的译介上兼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特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鲜明特色。但在一些重点词汇的译介上,李季更倾向于从汉语中选择新的对应词来取代日语词。这一方面体现了译介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译者将中华文化中心化的趋势。胡贻谷《泰西民法志》是克卡朴《社会主义史》的第一个中译本,与李季《社会主义史》在翻译动机与风格方面十分迥异,但在马克思的观点阐释和翻译策略方面却存在相似性。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早期译介的规律以及“归化”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社会主义史》 李季 译介 归化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
6
作者 关旭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5期36-39,共4页
“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建设的运用与创新,是我党和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经验,更是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历史印记。从“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依据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建设的运用与创新,是我党和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经验,更是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历史印记。从“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依据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价值,普遍认为“四史”学习教育不但能够使全国人民从历史发展中汲取营养,更能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未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指导意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思想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实效性
下载PDF
现代化建设视角下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蒲国良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5-50,共6页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范围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国政权后 ,以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为宗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范围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国政权后 ,以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为宗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同时又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大胆探索 ,力求对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以及前沿和争议问题 ,做出积极回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三个代表 教材编写 与时俱进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高校 “两课”教学
原文传递
也说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昌英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70-75,共6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既有研究提出了多种说法,其中, 1987年至今,主流说法是1898年。1898年说认为,英人克卡朴著、胡贻谷受广学会李提摩太委托译的《泰西民法志》出版于1898年,其中提到了马克思。但是,这一说法实际上证据... 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既有研究提出了多种说法,其中, 1987年至今,主流说法是1898年。1898年说认为,英人克卡朴著、胡贻谷受广学会李提摩太委托译的《泰西民法志》出版于1898年,其中提到了马克思。但是,这一说法实际上证据不足,《泰西民法志》出版时间也不是1898年,而是1912年;且围绕这一说法,存在几处小错误。迄今为止发现的材料表明,马克思的名字最早出现于中国报刊和书籍是在189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1898年说 《泰西民法志》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社会主义著作的互文性探析——以岛田三郎《社会主义概评》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裴植 孙代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90-98,共9页
岛田三郎所撰《社会主义概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社会主义著作中值得关注的一部。该书在对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思潮、流派和运动的介评中,存在大量对既有文献"吸收和转换"的互文现象,主要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本特别是儒家... 岛田三郎所撰《社会主义概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社会主义著作中值得关注的一部。该书在对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思潮、流派和运动的介评中,存在大量对既有文献"吸收和转换"的互文现象,主要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本特别是儒家经典和中国诗文佳作的援引和化用、对欧美文化文本特别是欧美社会主义文献资料的译述和撷取,以及对本土文化文本特别是日本社会主义相关文献的抄录和思想内容的取鉴。互文现象的存在赋予了《社会主义概评》社会主义知识"小百科"的性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作者无意"择定一派"的立场也制约了该书对20世纪的社会主义学说作出更多理论贡献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史 《社会主义概评》 互文性
原文传递
2017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
10
作者 徐觉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63,共37页
2017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综合各国学者一年来的研究成果,报告了以下11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解读经典文本,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及其自我调适,全球左翼运动态势,国内外学界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有感,对社会主义内涵的... 2017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综合各国学者一年来的研究成果,报告了以下11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解读经典文本,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及其自我调适,全球左翼运动态势,国内外学界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有感,对社会主义内涵的独特阐释与实践路径的重新探索,在世界各地游荡的左翼激进思潮,全球政党政治发生的变异及其遭遇的挑战,解答社会主义思想史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留下的鸿爪,解密的文献档案还原历史真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度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思想史 资本主义困境
下载PDF
一位经济学家的社会正义理想——理查德·伊利的资本主义批判
11
作者 彭小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共14页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利在20世纪初参与创办的《美国经济学评论》曾经是进步的社会科学学者的重要阵地。伊利本人曾经因为深入研究欧洲和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支持社会改革遭受无理的迫害,不过他并未因此停止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利在20世纪初参与创办的《美国经济学评论》曾经是进步的社会科学学者的重要阵地。伊利本人曾经因为深入研究欧洲和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支持社会改革遭受无理的迫害,不过他并未因此停止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并未因此改变他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审慎的肯定,并未因此改变他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贪婪的厌恶和批判。在充满敌视社会主义氛围的美国,伊利坚守了他对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进行科学研究的学术取向,以温和同时又顽强坚韧的态度反驳了资本势力主导下的污名化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他明确提出“作为一种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在道德上完全无可指摘”,而认为私企一定比公营企业优越的看法只是“一种民间传说”。在整个世界都面临重大挑战和转折关口的今天,人们不妨重新阅读和讨论伊利的经济学著述,感受一下他对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充满希望的乐观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批判 社会主义历史 美国研究 理查德·伊利
下载PDF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谢迪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当今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课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今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课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大原则,以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与实践智慧,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政治实践、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措施,着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这一新思想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下载PDF
新时代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多维逻辑
13
作者 韩剑锋 潘鑫蕊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作为“四史”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启示。从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汲取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史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 作为“四史”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启示。从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汲取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史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史 “四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支部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艺术院校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明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73-75,共3页
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在于党建育人,夯实理论功底,坚定政治信仰;立德树人,秉承党的领导塑造校园政治文化。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灵活学习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教... 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在于党建育人,夯实理论功底,坚定政治信仰;立德树人,秉承党的领导塑造校园政治文化。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灵活学习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做到“五个聚焦”,开启线上和线下成果转化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亲和学生党员;建立四史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宣讲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我院作为艺术院校,除在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中把握文件精神、学习方向外,还应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让“四史”教育入脑入心,增进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 智慧党建 艺术院校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意义与实施路径
15
作者 程铭莉 袁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0-135,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有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增进政治认同、承担责任使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学研究、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课堂、拓展“大思政课”的实践课堂、连接线上线下的网络课堂等,是“四史”教育有效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政课教学
下载PDF
高校学生“四史”学习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
16
作者 潘晓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4-67,共4页
“四史”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发挥好“四史”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四史”育人方式,强化“四史”文化育人效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 “四史”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发挥好“四史”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四史”育人方式,强化“四史”文化育人效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对“四史”教育的重视加强,高校学生对“四史”的学习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与思政课程融合不够、教育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不足等多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十月革命与李大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
17
作者 吴汉全 魏文芳 《唐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为中国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人民革命的政治实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联系起来,揭示了十月革命在科学社会主义思...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为中国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人民革命的政治实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联系起来,揭示了十月革命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十月革命的宣传,李大钊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并以实际行动来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由此,李大钊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十月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的书写——方法论视域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树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6,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大理论成果。同7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值得大书特书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根据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经验,特别提出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大理论成果。同7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值得大书特书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根据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经验,特别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书写的方法论问题。本文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方法论原则是:把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总体”、实现理论存在形态的合理转化、重视“理论事件”的理论发展意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 书写方法论
下载PDF
“源流”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逻辑再认识
19
作者 易棉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0-36,F0002,共8页
从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源流”关系视角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发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于苏联,发展于中国,出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从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源流”关系视角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发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于苏联,发展于中国,出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两种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个新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的历史研究,第二步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中抽象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 历史逻辑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若干问题
20
作者 沈升良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明确并树立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对于按照教学设...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明确并树立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对于按照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和一般要求,做好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初中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