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历史进程、使命与改革 被引量:120
1
作者 黄亚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体育社团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依托。中国体育社团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下,体育社团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特质,寻求与国家权力保持平衡。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社团出现了三次发展的高峰期,每一次高峰的出现都与国家... 体育社团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依托。中国体育社团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下,体育社团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特质,寻求与国家权力保持平衡。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社团出现了三次发展的高峰期,每一次高峰的出现都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力的确定,终将使体育社团走出"同构"体制,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团 历史进程 使命 改革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 被引量:126
2
作者 王文光 徐媛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4,共5页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突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未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指南。因此必须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突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未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指南。因此必须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各民族的团结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利益,而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历史过程
下载PDF
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21
3
作者 鲍明晓 李元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3,70,共16页
从历史与现实、矛盾与冲突的视角,探讨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矛盾冲突、转变思路以及与转变有关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改革,认为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1)项目发展的偏态结构;2)项目绩效的马太效应;3)优势项... 从历史与现实、矛盾与冲突的视角,探讨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矛盾冲突、转变思路以及与转变有关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改革,认为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1)项目发展的偏态结构;2)项目绩效的马太效应;3)优势项目的含金量不足,有金牌少明星;4)普及与提高的传导机制阻滞;5)社会办和市场办的空间难以打开;6)后备人才持续短缺;7)运动员文化教育和退役安置更加困难;8)金牌至上的庸俗业绩观的不断抬头。针对这些问题,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主要应包括从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六个转变"做出战略调整,以适应已经步入建设体育强国新阶段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以期为新一轮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思路和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转变 改革 历史演进 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单项协会实体化 全运会 后备人才 培养体制
原文传递
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 被引量:82
4
作者 王曙光 邓一婷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6A期69-79,共11页
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演进道路,指出在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网络变革、社会体制变革以及政府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间金融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展,社会性功能逐渐减弱,经济性... 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演进道路,指出在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网络变革、社会体制变革以及政府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间金融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展,社会性功能逐渐减弱,经济性功能逐渐增强。本文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民间金融正规化的趋势,但是很多民间金融组织的成本优势尚未完全发挥,政府不应急于通过强制性政策取缔所有的民间金融组织。此外,在推动部分条件成熟的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接轨的时候,政府应当鼓励民间金融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不要给予过多的行政干预,以免使得转轨后的民间金融成为附庸于政府的"盆景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历史进程 演进路径
原文传递
福寿螺在中国的入侵历史、扩散规律和危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3
5
作者 杨叶欣 胡隐昌 +6 位作者 李小慧 汪学杰 牟希东 宋红梅 王培欣 刘超 罗建仁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5-250,共6页
福寿螺是全球性的入侵水生动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迅速扩散至中国南方各省,成为危害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恶性入侵水生动物。此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调查了中国福寿螺引种和扩散的历史过程... 福寿螺是全球性的入侵水生动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迅速扩散至中国南方各省,成为危害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恶性入侵水生动物。此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调查了中国福寿螺引种和扩散的历史过程、入侵危害区域和防治现状等内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引种和水产养殖活动是加速福寿螺在各地入侵和扩散的主要原因。引种养殖期间,对福寿螺引种养殖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导致福寿螺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危害,对当地生态系统也产生严重影响。显示出中国对外来物种引入及管理的薄弱,以及加强对外来物种监测预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入侵历史 扩散规律 危害 调查
下载PDF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创新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53
6
作者 龚斌磊 张启正 +1 位作者 袁菱苒 刘晓光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9,共14页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系统回顾革命老区发展历程,总结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总...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系统回顾革命老区发展历程,总结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总体上呈现出体系化、全面化、层次化的特征。在党的坚强领导和老区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下,老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重点革命老区实施振兴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发展政策的创新举措,本文利用2000~2018年县、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老区振兴规划进行政策评估。研究发现,以5个重点革命老区国家级振兴规划为代表的支持政策,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旅游业发展以及城镇化,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加快增长,并通过促进三农事业、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途径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规划的内涵,为下一阶段全面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更大范围内针对欠发达地区赶超发展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振兴发展规划 历史进程 成功经验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47
7
作者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5-1514,共20页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线,在梳理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其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提炼其演变动力。发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对"地"的认知先后经历了"混沌未知、天人合一、人地相称、人定胜天、人地和谐共生"的演变历程。与此相应,中国历史人地关系经历了从萌芽到以土地为核心的一元化关系再到以土地、水、能矿等资源为核心的无序多元化关系以及现如今重新探索有序多元化人地关系的总体历程。从历史视角看,中国人地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动力,促进了人对"地"作用能力的发展;人口是最活跃的动力,人口需求及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人和"地"作用的紧密程度;生产关系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及资源所有权而间接影响人地关系演变;战争和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均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面作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人地关系研究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中国现代人地矛盾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以史为鉴,提升人对"地"的科学认识,实施因地制宜,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方式转型是破解中国当下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历史演变 过程 机制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敬朴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9-105,共7页
今天 ,中国农村教育观正经历从“工具论”到“本体论” ,即从“功利性”到“教育性”、从视教育对象为“手段人”到“目的人”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质”的变革。这一历史进程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 192 1— 1977年 ,为农村教育... 今天 ,中国农村教育观正经历从“工具论”到“本体论” ,即从“功利性”到“教育性”、从视教育对象为“手段人”到“目的人”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质”的变革。这一历史进程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 192 1— 1977年 ,为农村教育受“教育工具论”主导 ;第二个时期为 1978年之后的 2 0年 ,“工具论”遇到挑战 ,但仍没有摆脱“教育工具论”的制约 ;第三个时期为跨世纪时期 ,农村教育开始向“主体论”回归。农村教育从“阶级斗争的工具” ,到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作为根本目的 ,这是农村教育从“功利性”到教育性回归的质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教育观 历史进程 工具论 本体论 改革 农村教育
下载PDF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春艳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8,共7页
美国的城市化始于1690年,随后经历了酝酿期、初步完成期、郊区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内生的自我发展性、跳越性、流动性;总结了美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城市化 历史进程 启示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33
10
作者 唐皇凤 梁新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6,共11页
中国共产党是最富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的现代政党,自我革命是锻造强大政党的核心秘诀。自我革命的政治话语彰显出党的崇高革命理想和旺盛革命斗志,持续唤醒每个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重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身份和革命理想,将新时代&qu... 中国共产党是最富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的现代政党,自我革命是锻造强大政党的核心秘诀。自我革命的政治话语彰显出党的崇高革命理想和旺盛革命斗志,持续唤醒每个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重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身份和革命理想,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革命目标引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双重制度身份。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以持镜自检态度强化党的自我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制度建设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的纵深推进,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也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党 自我革命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0年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娟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2,158,共11页
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同步发展,分别经历了初步建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的起步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结合"的发展阶段、"两型"社会中多元治理体制的深化阶段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 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同步发展,分别经历了初步建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的起步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结合"的发展阶段、"两型"社会中多元治理体制的深化阶段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成熟阶段。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市场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目标责任制是落实生态文明制度的根本保障;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制度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国际借鉴是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外生动力。在新时代,我国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需要把握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垂直管理与统一监管、生态制度与生态文化三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制度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未来展望
原文传递
论我国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春日 沈英淑 《东疆学刊》 2006年第4期54-60,共7页
我国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始于清代,经民国、伪满、解放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后成为我国公民。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道,在开发东北边疆和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患难与共,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不... 我国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始于清代,经民国、伪满、解放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后成为我国公民。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道,在开发东北边疆和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患难与共,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朝鲜族人民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我国56个民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历史过程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与动力结构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建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85,共7页
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过程来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分为上海经济区时期、浦东开发时期以及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从要素禀赋、产业分工、制度变迁、组织协调、地区博弈、区位条件等因素的时间序列变化分... 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过程来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分为上海经济区时期、浦东开发时期以及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从要素禀赋、产业分工、制度变迁、组织协调、地区博弈、区位条件等因素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入手,可以揭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及其结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一开始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地方分权的经济管理模式的伴生物和制衡器,其有两个发动机,一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来的市场化力量,二是由政府主导的区域协调机制。要素和产品的跨区域流动,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被解释变量;而由产业转移和集聚体现的分工和规模经济因素、空间距离所导致的地理因素、社会网络表现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制度成本,则是一体化的主要解释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一体化 历史进程 动力结构
原文传递
论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西方舶来品 被引量:26
14
作者 高蒙河 郑好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
中国公众考古是西方舶来品还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考古学学科建设及其发展史问题。中外公众考古的兴起和发展,各具有原发性和同归性等特点,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西方舶来品。中国公众考古有其发生、形成... 中国公众考古是西方舶来品还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考古学学科建设及其发展史问题。中外公众考古的兴起和发展,各具有原发性和同归性等特点,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西方舶来品。中国公众考古有其发生、形成及发展阶段,缘起于向社会大众传播、普及考古学知识与理念,以图书报刊、图录挂图、考古教育、现场参观、陈列展览、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乃至影片摄制等范式向社会公众传播,以专家倡导、政府支持、社会和大众参与的方式与社会公众结合,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更广泛地吸引大众参与和互动为主要走向。今天,我们提倡和实践公众考古,在追求将考古成果转化为可为社会公众利用的成果时,仍需要强调考古学专业学术研究层面的利用,以提高作为普及的前提,以启迪民智作为普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考古 中国考古 传播普及 历史过程 舶来品
原文传递
鱼菜共生发展历史、典型模式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15
作者 徐琰斐 张宇雷 +2 位作者 顾川川 刘晃 倪琦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利用水产养殖排放水为植物提供营养,由一种氮源(鱼饲料)生产两种农产品(鱼和蔬菜),具有水和氮源利用效率高、不使用化肥和抗生素、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将鱼菜共生的发展历史进程分为... 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利用水产养殖排放水为植物提供营养,由一种氮源(鱼饲料)生产两种农产品(鱼和蔬菜),具有水和氮源利用效率高、不使用化肥和抗生素、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将鱼菜共生的发展历史进程分为理念起源阶段(1970年之前)、萌芽阶段(1970—1990年)、全球拓展阶段(1990—2010年)以及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4个阶段。分析了鱼菜共生3种典型模式;提出了鱼菜共生系统构建向解耦类型发展,系统布局向城镇化、立体化发展,硬件设施向生态型、智能化发展的3个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氮磷转化机制研究、建立系统理论模型、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加强商业规模系统研究4条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循环水养殖 水耕栽培 历史进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南京城市全面跨江发展初探 被引量:22
16
作者 夏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南京是我国长江尾闾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始筑"越城"至今已有2 482a的历史。在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历代在此建设城廓,都以江南向西北开口的簸箕形盆地作为基础... 南京是我国长江尾闾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始筑"越城"至今已有2 482a的历史。在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历代在此建设城廓,都以江南向西北开口的簸箕形盆地作为基础,而向北跨江发展自历史上以来都非常缓慢。在实地踏勘研究区和梳理分析历史地理资料的基础上,重建了南京城市跨江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出4个发展时期:沿江发展期、跨江发展的萌芽期、跨江发展的初期、跨江发展的全面和加速推进期。基于城市跨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等理论,分析论证了当前南京选择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可行性。依据国内外跨江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南京实施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主要策略是:(1)加快构建合理的跨江交通格局;(2)处理好江北新市区与南京城市整体功能的互补性与独立性关系;(3)做到空间布局优化与开发重点突出并举,江北老城镇保护性改造与新市区开发建设并重;(4)充分利用大型产业项目的非树型效应;(5)实施沿江岸段的合理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6)省市政府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跨江发展 门槛理论 历史过程 可行性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公元1194年以来黄河河口延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许炯心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以近 50年来的观测资料和公元 1 1 94年以来苏北废黄河和现代黄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 ,在宏观时间尺度上 (1 0 2 ~ 1 0 3年 )研究了人类活动对黄河口延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废黄河口的延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1 94~ 1 578年为... 以近 50年来的观测资料和公元 1 1 94年以来苏北废黄河和现代黄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 ,在宏观时间尺度上 (1 0 2 ~ 1 0 3年 )研究了人类活动对黄河口延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废黄河口的延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1 94~ 1 578年为第一阶段 ,河口延伸速率较慢 ;1 579~ 1 855年为第二阶段 ,河口延伸速率大大加快。 1 855年以来现代黄河河口延伸速率的变化曲线可以分为 3个阶段 ,分别用 3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来拟合。 3条直线之间的两个转折点可以代表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发生改变的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延伸 人类活动 历史过程 黄河 延伸速率
下载PDF
历史图景的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严飞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37,共18页
历史社会学有两种研究取向,分别是强调社会结构性条件的结构分析和强调历史关键时期行动者能动性的过程事件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点,其解释效力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情境。本文重点考察过程事件分析,以厘清这一研究方法的要素和内核。本... 历史社会学有两种研究取向,分别是强调社会结构性条件的结构分析和强调历史关键时期行动者能动性的过程事件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点,其解释效力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情境。本文重点考察过程事件分析,以厘清这一研究方法的要素和内核。本文指出,过程事件分析重在关注事件的时间性、事件的濡染和扩散效应、历史情境的风险和模糊性,以及行动者的回应性选择和互动。要深刻理解历史迭变的动力机制,就需甄别关键事件的转捩点,并将深嵌历史风暴眼中的行动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复杂变动的历史情境下,大众行动者倾向于通过不同方式策略性地回应外部信号的不确定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事件节奏。选择引向行动,行动又塑造出新的身份认同,并外溢出历史发展的非期然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社会结构 动态过程 行动者 政治选择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克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第一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到"第二次结合"的提出并取得积极成果而又遭至严重挫折,再到"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始及成功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第一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到"第二次结合"的提出并取得积极成果而又遭至严重挫折,再到"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始及成功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则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改造";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又到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从否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到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三次大的转换。认真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主题 经验
下载PDF
瓦楞子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陶明宝 张乐 +3 位作者 王智磊 陈林 刘友平 陈鸿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6-221,共6页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瓦楞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查阅三国至清朝时期本草原著30部,并查阅《中国药典》9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中药...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瓦楞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查阅三国至清朝时期本草原著30部,并查阅《中国药典》9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2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瓦楞子炮制方法加以归纳、总结。瓦楞子炮制历史悠久,历代的炮制方法有生品研碎、火煅、煅醋淬、煅醋煮、煅盐水煮等,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煅法。现行的炮制规范中对煅制工艺和火候的表述过于广泛,缺乏定性定量指标和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而且现行的质控标准主要以碳酸钙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需进一步对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包括煅制火候、温度、时间、煅淬次数、粉碎粒度等具体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炮制工艺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发挥瓦楞子的最佳药物疗效。另外应进一步对瓦楞子中有机质类成分及某些微量元素进行研究,以增加其质控指标或方法,从根本上全面控制瓦楞子的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子 炮制方法 历史沿革 碳酸钙 煅法 工艺参数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