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耿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2,共9页
翻译话语指的是在翻译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有关翻译的陈述。本文从副文本视角考察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催生的丰富的翻译话语,发现它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6至18世纪是传说期:汉诗英译翻译话语产生于西方想象中国之精神需... 翻译话语指的是在翻译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有关翻译的陈述。本文从副文本视角考察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催生的丰富的翻译话语,发现它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6至18世纪是传说期:汉诗英译翻译话语产生于西方想象中国之精神需要,它形式上多来自正文,内容上为道听途说来的汉诗之特点。19世纪是典范确立期:西方殖民事业需要了解中国,以德庇时、理雅各和翟理斯为代表的三种翻译话语典范得以形成,内容涵盖译者的文化立场、翻译目的、选材标准、翻译方法和读者对象。研究表明,为回应理解中国这一实际需要,汉诗英译最重要的不在于诗歌形式,而是如何忠实传达中国人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翻译话语 古典汉诗英译 理雅各 翟理斯
原文传递
翟理斯与《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海军 彭劲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85,共4页
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在《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首先,他于1880年翻译出版了《聊斋志异》首个英译本,该译本出版后在西方代表蒲松龄达一个世纪之久,成为《聊斋志异》的经典英语译本;其次,他在自己编撰的... 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在《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首先,他于1880年翻译出版了《聊斋志异》首个英译本,该译本出版后在西方代表蒲松龄达一个世纪之久,成为《聊斋志异》的经典英语译本;其次,他在自己编撰的、在英语世界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学史》里用大量篇幅对《聊斋志异》作了介绍。所有这些都推动了《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聊斋志异》 英语世界 经典化
下载PDF
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瑞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2-96,共5页
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汉学家翟理斯对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尝试将译者主体性这个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输入"和"补偿... 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汉学家翟理斯对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尝试将译者主体性这个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输入"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以期证实在这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翟理斯的主体性作用在四个具体步骤中得以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翟理斯 斯坦纳翻译四步骤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翟理斯与亚瑟·韦利:早期译介陶渊明及作品的路径和价值
4
作者 侯晶岩 《北方论丛》 2023年第4期142-146,共5页
英语世界早期译介陶渊明有两位重要译者,一位是最早将陶渊明译入英语世界的翟理斯,另一位是最具传播影响力的亚瑟·韦利。通过分析二者译介过程中的选文及翻译手法,发现翟理斯的译介略去了陶渊明在本土文化中的“自然”与“农隐”属... 英语世界早期译介陶渊明有两位重要译者,一位是最早将陶渊明译入英语世界的翟理斯,另一位是最具传播影响力的亚瑟·韦利。通过分析二者译介过程中的选文及翻译手法,发现翟理斯的译介略去了陶渊明在本土文化中的“自然”与“农隐”属性,而韦利的选文主题相对全面,试图还原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陶渊明形象。从中可见,英语世界早期译介陶渊明便已形成两种不同路径,翟理斯所译介的陶渊明更贴近于西方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形象,而亚瑟·韦利的译介使之更贴近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陶渊明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亚瑟·韦利 陶渊明 形象
下载PDF
副文本视角下《洗冤集录》翟理斯译本译者行为研究
5
作者 叶柳倩 曹雨薇 赵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1-315,319,共6页
本文基于副文本视角,对《洗冤集录》翟理斯英译本内的“显性”和“隐性”副文本展开研究,从译者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角度揭示翟理斯的译者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认为译本中,“显性”副文本显露翟理斯个人翻译动机、社会... 本文基于副文本视角,对《洗冤集录》翟理斯英译本内的“显性”和“隐性”副文本展开研究,从译者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角度揭示翟理斯的译者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认为译本中,“显性”副文本显露翟理斯个人翻译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其译者行为的影响;“隐性”副文本表现翟理斯顺应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的翻译行为特征。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社会时代环境影响译本内容,底本版本影响译本框架,译者文化属性影响翻译策略,副文本赋予译文更多交流能量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冤集录 副文本视角 翟理斯 译者行为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翻译动机——翟理斯英译《聊斋志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乔媛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167-171,共5页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是西方译者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译案。国内的翟理斯英译本研究偏重分析译本内在特质,关注社会、文学等外部因素与译本的制约关系,而忽略翟理斯作为翻译主体的个人意识与他的翻译行为之间的关联。...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是西方译者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译案。国内的翟理斯英译本研究偏重分析译本内在特质,关注社会、文学等外部因素与译本的制约关系,而忽略翟理斯作为翻译主体的个人意识与他的翻译行为之间的关联。通过细读翟理斯《聊斋志异》初译本和译者序,考证翟译本与同时代其他译本的异同,结合翟理斯其他译、著中有关中国的观点,分析和判断翟理斯英译《聊斋志异》的翻译动机,本文作者提出翟理斯个人意识中的中国文化认同倾向是其翻译《聊斋志异》的重要翻译动机,而译本的注释是表述认同倾向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聊斋志异》 中国文化认同倾向 动机 注释
原文传递
批评之批评: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之“去秽亵”的再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靳振勇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7,共9页
翟理斯英译之“去秽亵”策略是国内《聊斋志异》翻译研究讨论的重要话题,引发了译介学人各种解读、分析与批评。本文回顾了翟理斯中国文学纯洁观、以儿童为目标读者、维多利亚时代语境论等三种代表性观点,指出其错误、片面或不足之处。... 翟理斯英译之“去秽亵”策略是国内《聊斋志异》翻译研究讨论的重要话题,引发了译介学人各种解读、分析与批评。本文回顾了翟理斯中国文学纯洁观、以儿童为目标读者、维多利亚时代语境论等三种代表性观点,指出其错误、片面或不足之处。以丹纳艺术生产整体观为指导,从历时、共时两个维度拓展翻译比较与描写研究,从翟理斯的翻译活动、维多利亚时代的翻译与出版规范、英语文学中性欲书写的历时变化等三方面进一步探讨翟理斯的“去秽亵”策略,认为这种策略是其《聊斋》英译出版、走向读者的必然选择,为后来的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与接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翟理斯 去秽亵 描写研究
原文传递
无心插柳还是有意嫁接?——基于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的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雷炳浩 马会娟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5期85-95,共11页
本文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讨论翟理斯所译《聊斋志异选》深受英语读者喜爱的原因,发现《聊斋志异》的英译并不是译者的无心之举,而是主、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为之。19世纪英国汉学发生求实转向,小说成为汉学家们了解中国现实的... 本文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讨论翟理斯所译《聊斋志异选》深受英语读者喜爱的原因,发现《聊斋志异》的英译并不是译者的无心之举,而是主、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为之。19世纪英国汉学发生求实转向,小说成为汉学家们了解中国现实的窗口。在这一背景下,翟理斯出于个人兴趣,同时为了角逐象征资本,最终选择翻译《聊斋志异》。受熟稔中国文学文化、了解英国文学传统和读者阅读期待的学者惯习影响,翟理斯放弃了全译《聊斋志异》的计划,而是从中挑选了164篇质量最好、最具代表性的篇目,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纯洁化、调整结构、增添注释等策略,以使《聊斋志异》符合当时英国的诗学规范和读者的阅读期待,从而使《聊斋志异》这朵中国文学的奇葩成功嫁接到英国文学这棵异株上,并开出了别样的花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惯习 资本 《聊斋志异》 翟理斯
下载PDF
从翟理斯到宋贤德:《聊斋志异》英译本比较研究
9
作者 张淑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40-144,共5页
翟理斯与宋贤德的《聊斋志异》英译本相距一百多年,其翻译思想、译介特征、文化信息传递的忠实度各不相同。翟译本归化策略明显,译文中出现大量改写与删减。宋译本以异化策略为主,正文本的英译与书名、标题、注释等副文本的英译“将直... 翟理斯与宋贤德的《聊斋志异》英译本相距一百多年,其翻译思想、译介特征、文化信息传递的忠实度各不相同。翟译本归化策略明显,译文中出现大量改写与删减。宋译本以异化策略为主,正文本的英译与书名、标题、注释等副文本的英译“将直译进行到底”,同时从多模态翻译视角出发,采用近百幅全新插图,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两个译本的差异之大与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宋贤德 翻译策略 正副文本 历史文化语境
下载PDF
霍里斯《醉翁亭记》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娟 谢志超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期136-137,共2页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许多中外翻译家将其译成英文。但是,对其译本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从隐喻角度将其进行分析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该文以霍里斯的译本为例,从彼...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许多中外翻译家将其译成英文。但是,对其译本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从隐喻角度将其进行分析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该文以霍里斯的译本为例,从彼得·纽马克对隐喻的划分去分析译文中的隐喻翻译。指出译文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功能之间的转换,从而才能使目标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言相近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隐喻翻译 霍里斯 彼得·纽马克
下载PDF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1842—1949)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振武 杨世祥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1期74-89,共16页
本文以各种史料为基础,对建国前《聊斋志异》的百年英译历程做历时性描述研究,同时从共时的维度宏观分析翟理斯译本出现前后的两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并从深层接受心理的维度诠释《聊斋》在英语世界得以经典化的成因。作为中国文学作品走... 本文以各种史料为基础,对建国前《聊斋志异》的百年英译历程做历时性描述研究,同时从共时的维度宏观分析翟理斯译本出现前后的两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并从深层接受心理的维度诠释《聊斋》在英语世界得以经典化的成因。作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典范,《聊斋》在英语语境中的经典化对当下的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但也让我们对英语世界普遍存在之东方想象导致的文本误读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英语世界 翟理斯 东方主义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下载PDF
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与马丁·布伯德译本之对比探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俊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与奥地利一以色列犹太宗教思想家马丁·布伯不约而同地选译了《聊斋志异》,这两位身份迥异的译者,所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翻译《聊斋志异》上彰显出来的翻译行为、翻译策略和翻译范式上都存在较...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与奥地利一以色列犹太宗教思想家马丁·布伯不约而同地选译了《聊斋志异》,这两位身份迥异的译者,所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翻译《聊斋志异》上彰显出来的翻译行为、翻译策略和翻译范式上都存在较大区别,尤其是其背后潜藏的翻译动机和旨趣有着明显差异。尽管如此,两个译本“和而不同”,对后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巨大影响,成为所在语言世界的经典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翻译 翟理斯 马丁·布伯
原文传递
维多利亚意识形态下翟理斯英译《聊斋志异》的操纵与重构
13
作者 陈琦 苏晏琳 《外国语言文学》 2023年第2期95-105,136,共12页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汉学家赫伯特·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获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因译者大量的改写行为而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通过考察翟理斯对蒲松龄“异史氏曰”的删改、对译注等副文本空间的利用,以...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汉学家赫伯特·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获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因译者大量的改写行为而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通过考察翟理斯对蒲松龄“异史氏曰”的删改、对译注等副文本空间的利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重塑等,深入剖析其翻译行为背后所受维多利亚时代意识形态规范的译者意志、翻译动机及相关文化价值和道德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聊斋志异》 操纵理论 意识形态 维多利亚主义
原文传递
翟理斯译《聊斋志异》的古代中国形象建构及其在西方世界的影响
14
作者 王树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1,共9页
翟理斯译《聊斋志异》不仅是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志怪和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建构了客观、真实的古代中国形象。对此,本文通过两个途径来研究:(1)根据注释分析十个侧面的中国人和社会形象;(2)根据对性、暴力、污秽叙事的改写,分析他对中... 翟理斯译《聊斋志异》不仅是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志怪和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建构了客观、真实的古代中国形象。对此,本文通过两个途径来研究:(1)根据注释分析十个侧面的中国人和社会形象;(2)根据对性、暴力、污秽叙事的改写,分析他对中国形象的美化。整体上,翟理斯建构的是一个虽有贪腐愚昧,却是孝悌仁爱、睿智旷逸、古香淳朴的中国(人)形象。翟理斯译文及其中国形象建构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在于:(1)得到当时西方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同;(2)被多种语言转译乃至英语回译;(3)影响后世三位汉学家的文化立场和诗学策略。通过后两个机制,翟理斯建构的中国形象绵续传播于今天的西方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聊斋志异》 中国形象 西方影响
下载PDF
《聊斋志异》英俄译本注释中的形象建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晔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18-124,205,共8页
文学译本,尤其是古典文学译本的注释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比较互鉴的活跃场。与文学作品的注释相比,译本注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重塑功能,译者在进行文化解读的同时,也在以"自我"的视角构建文化他者形象。本文通过对《聊斋... 文学译本,尤其是古典文学译本的注释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比较互鉴的活跃场。与文学作品的注释相比,译本注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重塑功能,译者在进行文化解读的同时,也在以"自我"的视角构建文化他者形象。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英俄译本注释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原理,考察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和阿理克(ВасилийМихайловичАлексеев,1881—1951)两位汉学家建构的中国文化形象之异同,揭示形象塑造背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译注 翟理斯 阿理克 形象建构 “自我”与“他者”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期西方汉学家关于《方氏墨谱》“函三为一”的诠释与争论
16
作者 梁栋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9,共15页
20世纪初期,西方汉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方氏墨谱》中一幅题为“函三为一”插图的广泛争论。翟理斯认为插图的主题为“三位一体”,图中人物分别为耶稣基督和两位景教牧师;劳费尔、夏德、庄延龄、马伯乐、沃纳等人认为插图主题为“三教... 20世纪初期,西方汉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方氏墨谱》中一幅题为“函三为一”插图的广泛争论。翟理斯认为插图的主题为“三位一体”,图中人物分别为耶稣基督和两位景教牧师;劳费尔、夏德、庄延龄、马伯乐、沃纳等人认为插图主题为“三教合一”,图中人物分别为孔子、老子和佛陀。中国学者黄伯禄也参与其中,并带来了具有相当解释力的材料和观点。这场争论虽然并未形成关于景教东传另一历史遗迹的共识,但最终推进了西方汉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核心问题的理解。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20世纪初期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面貌,也揭示了此时处在发展转型过程中的西方汉学所具有的鲜明阶段特征,理应成为汉学发展学术史和中西文明互鉴史上值得重视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三为一” 翟理斯 劳费尔 庄延龄 《方氏墨谱》
原文传递
晚清英国来华外交官与近代对外汉语教学——以威妥玛、翟理斯为中心 被引量:5
17
作者 卞浩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年第6期75-82,共8页
在晚清众多来华外交官中,无论从个人汉语水平而言,还是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说,英国来华外交官威妥玛和翟理斯均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佼佼者。尤其是威妥玛编著的《语言自迩集》(1867)以及翟理斯编写的《汉言无师自明》(1872)和《华英... 在晚清众多来华外交官中,无论从个人汉语水平而言,还是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说,英国来华外交官威妥玛和翟理斯均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佼佼者。尤其是威妥玛编著的《语言自迩集》(1867)以及翟理斯编写的《汉言无师自明》(1872)和《华英字典》(1892),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当时汉语教材匮乏之不足,成为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不仅有力推动了西方人汉语学习的整体进程,对当时的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探索也具有相当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外交官 威妥玛 翟理斯 对外汉语教学 历史借鉴
下载PDF
“求真”与“务实”的权衡——翟理斯《洗冤集录》英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田田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翟理斯的《洗冤集录》英译本是中国法医学在西方世界传播的重要译作。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下,从翻译外与翻译内层面来考察《洗冤集录》英译本的译者行为,钩沉译者身份、以及译者对底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剖析译者对中医文化和中国古... 翟理斯的《洗冤集录》英译本是中国法医学在西方世界传播的重要译作。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下,从翻译外与翻译内层面来考察《洗冤集录》英译本的译者行为,钩沉译者身份、以及译者对底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剖析译者对中医文化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阐释,考察译者行为合理度、文本求真度和效果务实度,发现翟理斯《洗冤集录》英译本呈现了译者翻译外的社会化行为与翻译内的务实行为的共同考量。还原翟理斯对《洗冤集录》的翻译过程,可以为中医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英译本 翟理斯 译者行为 翻译研究
下载PDF
《三字经》翻译策略选择的跨文化视角研究——以汉学家翟里斯的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建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本文以《三字经》翟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历时地考察《三字经》跨文化传播的情况,试图探讨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跨文化研究的密切关系。从案例分析得出的较具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将有助于深挖典籍英译的翻译策略研究... 本文以《三字经》翟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历时地考察《三字经》跨文化传播的情况,试图探讨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跨文化研究的密切关系。从案例分析得出的较具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将有助于深挖典籍英译的翻译策略研究,从而对推动中华典籍外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三字经》翟译本 典籍翻译
下载PDF
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的中国形象建构
20
作者 周若雯 周德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6-113,共8页
翟理斯寓华20余年,一直致力于汉学研究和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传播,其所译《聊斋志异》是英译本中的经典之作。翟理斯译本对《聊斋志异》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为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研究分... 翟理斯寓华20余年,一直致力于汉学研究和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传播,其所译《聊斋志异》是英译本中的经典之作。翟理斯译本对《聊斋志异》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为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研究分析他对原文的选取、译介语言的使用、注释的使用,能够看到翟理斯译本呈现出较为客观与真实的中国形象;但受其身份、所处时代和思想所限,其中仍不免带有译者主观的想象与对中国文化的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理斯 《聊斋志异》 译介语言 中国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