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评估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菲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84-85,114,共3页
目的比较CT冠脉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CHD)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检查结果并分析CTA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12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均在CTA检查后3个月内行CAG检查并分... 目的比较CT冠脉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CHD)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检查结果并分析CTA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12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均在CTA检查后3个月内行CAG检查并分别判断ISR发生情况,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葑析CTA诊断价值。结果CAG检查显示158枚支架发生ISR者26枚(16.46%),CTA显示ISR发生27枚,两者共同检出23枚,CTA漏诊3枚,误诊4枚,诊断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8.97%,准确率为95.57%,一致性Kappa值为0.841;各级冠脉ISR发生率为LM 1枚(5.88%)、LAD 3枚(1034%)、LCX 7枚(22.58%)、RCA 6枚(15.79%)和PDA9枚(20.93%),CTA对LM、LAD、LCX、RCA和PDA中IS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6.5%、96.77%、94.74%和93.02%;CTA与CAG对冠脉再狭窄程度检查结果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用于CHD患者PCI术后ISR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且对病灶位置和狭窄程度判断与CAG检查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置入 支架内再狭窄 128层螺旋CT CT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药依从性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倪水妹 叶家薇 张诗吟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方法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表评价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40例服药依从性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差与年龄、文化程度、支架...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方法采用MORISKY问卷评价表评价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40例服药依从性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差与年龄、文化程度、支架植入时间、家庭月收入、医疗报销、药物费用、服药种类相关。结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知觉压力现状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路晓琳 刘丽丽 +2 位作者 于洋 闫旭 金永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知觉压力现状与焦虑、抑郁状况相关性研究,为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锦州市某一家三甲医院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3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 目的了解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知觉压力现状与焦虑、抑郁状况相关性研究,为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锦州市某一家三甲医院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3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知觉压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焦虑、抑郁发生率为36. 6%、37. 2%,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 421,0. 481,P均小于0. 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状态能够相互影响,加强对焦虑、抑郁、知觉压力三者管理,能够减缓冠心病病人疾病发展进程,促进病人心脏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知觉压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18
4
作者 曹小翠 王艳明 +3 位作者 梁慧心 温利方 梁丹 刘晓红 《护理学报》 2006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探索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法,满足患者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运用认知、角色、需求理论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2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探索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法,满足患者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运用认知、角色、需求理论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2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疾病认知程度、健康观、角色适应、健康教育内容方法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其中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或以下学历患者各30例。结果患者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认知较缺乏,只有45例病人知道如何适应生活、工作的应激,56例病人知道康复保健知识;“角色”部分,有39例病人认为自己即使进行了手术,也不是健康人;病人普通对术后康复知识的需求很大,病人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讲解和演示。结论规范健康宣教,让患者掌握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方法,提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用药预防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泽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29-832,83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用药预防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144例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支架置入术后给予即刻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用药预防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144例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支架置入术后给予即刻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治疗至术后6个月,观察2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脂、相关炎性因子、冠脉血管内超声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6个月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中薄层纤维帽硬化斑块(TCFA)比例、斑块体积、钙化组织比例、纤维组织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普通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能够显著调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反应,降低高凝状态,抑制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发展进程,降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出院计划模式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娄兰兰 甘秀妮 +1 位作者 朱继芳 辛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评价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在冠脉支架置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冠脉支架置入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和随访,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心血管事件... 目的评价出院计划服务模式在冠脉支架置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冠脉支架置入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和随访,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遵医行为、相关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出院计划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相比,前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低于后者(P<0.05);出院计划组戒烟率、每周康复运动次数及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出院计划组左室射血分数、血脂达标率及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出院计划干预可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改善心室功能、提高其遵医行为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计划 冠心病 支架植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五记 《现代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13-14,23,共3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采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6例经股动脉穿刺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试验组47例经桡动脉穿刺后行冠状动脉造影,且...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采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6例经股动脉穿刺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试验组47例经桡动脉穿刺后行冠状动脉造影,且两组均于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假性动脉瘤及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TCA及特殊引导管使用率显著高于常规组,造影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但X线暴露及血管穿刺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支架植入术可缩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
下载PDF
授权教育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小春 许灵娇 钱银芬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12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观察授权教育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9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授权教育,并随访3月,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在授权教育前和教育3月后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授权教育后,患者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 目的观察授权教育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9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授权教育,并随访3月,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在授权教育前和教育3月后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授权教育后,患者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结论授权教育能提高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 自我管理能力 授权教育
下载PDF
NT-proBNP、cTnI、CK-MB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预测心衰发生风险的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茜 张浩 程景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NT-proBNP、c TnI、CK-MB水平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慢性心衰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心衰分为... 目的 探讨血浆NT-proBNP、c TnI、CK-MB水平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慢性心衰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心衰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和非慢性心力衰竭组(ICHF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和出院前患者血浆中NT-proBN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cTnI、CK-MB水平;采用心脏超声观察记录患者的LVEDD、LVESD、LVEF、LVM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浆NT-proBNP、cTnI、CK-MB水平与LVEDD、LVESD、LVEF、LVMI的相关性;采用ROX曲线分析血浆NT-proBNP、cTnI、CK-MB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慢性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F组患者比较,术前ICHF患者血浆中NT-proBNP、cTnI、CK-MB水平及LVEDD、LVESD、LVEF、LV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ICHF患者血浆中NT-proBNP、c TnI、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t=6.629、5.662、4.168,P<0.05),LVEDD、LVESD、LVMI值明显降低(t=2.532、4.412、2.003,P<0.05),LVEF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cTnI、CK-MB水平与LVEDD、LVESD、LVMI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COX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cTnI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慢性心衰的AUC分别为0.847、0.811,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浆中NT-proBNP、c TnI水平对于术后是否会发生慢性心衰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冠脉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晓旭 王芬 +3 位作者 王毓 张彬 胡同秀 赵文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0-34,39,共6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静坐部分对154例CAS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AS...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静坐部分对154例CAS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AS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总均分为(40.27±4.6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饮酒情况、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首次支架植入术后住院次数、血清总胆固醇情况、近一周存在久坐行为与CASI术后患者的运动恐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状态、血清胆固醇情况和近一周存在久坐行为是CAS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CAS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与其饮酒状态、血清胆固醇和久坐行为密切相关,建议医务人员从影响因素入手,帮助患者应对运动恐惧,促进其积极参与术后的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运动恐惧 久坐行为
下载PDF
中医药参与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脏康复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光瑞 王朝亮 +3 位作者 姚建斌 闫变丽 于峰 范洪亮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参与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 96例心脏支架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康复(按照出院医嘱口服药物,健康宣教,开出运动处方)。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心脏康复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体质辨识软... 目的探讨中医药参与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 96例心脏支架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康复(按照出院医嘱口服药物,健康宣教,开出运动处方)。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心脏康复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体质辨识,分为气虚血瘀型、阳虚型、痰湿型三型,给予中药汤剂口服、穴位针刺、穴位艾灸、刮痧治疗。观察8周后两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和SF-36量表各项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心率、心律、ST-T)、心脏超声结果(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E/A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六分钟步行试验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除生理机能、情感职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之外,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参与的综合心脏康复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体现了对患者全面的服务和关爱,是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模式转变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后 中医药 心脏康复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芬 王全良 +2 位作者 张青云 孙丹丹 赵文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0期2667-2673,共7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CAS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CAS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行动自我效能量表、锻炼阶段诊断量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锻炼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ASI术后患者的锻炼行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8.32±3.42)分,处于低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随访频率、运动恐惧和锻炼社会支持是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0.9%。结论: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处于低等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加强针对性的锻炼指导,以提高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的锻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锻炼行动自我效能 锻炼社会支持 运动恐惧
原文传递
LERANS模式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秦国民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LERANS模式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临床护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LERANS模式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临床护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患者予以LER A NS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并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教育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均明显提高,研究组患者自护能力总评分为(149.82±24.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1.03±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均明显提高,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35.84±6.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25±5.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402.43±98.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8.12±7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R ANS模式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提高,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后 LERANS模式
下载PDF
步行联合关节体操提高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功能性体适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丁雪茹 李新琳 +3 位作者 林梅花 张慧娜 陈晓琴 董正惠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9期84-87,共4页
目的提高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功能性体适能,降低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将60例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包括步行及关节体操,专人指导与随... 目的提高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功能性体适能,降低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将60例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包括步行及关节体操,专人指导与随访。连续1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肢体柔韧性及有氧耐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肌肉酸痛、心慌胸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步行联合关节体操运动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患者功能性体适能,降低运动过程中肌肉酸痛、心慌胸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冠心病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功能性体适能 步行 关节操 不良事件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与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惠波 邵一兵 +1 位作者 刘玉昊 许文亮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与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指导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有冠脉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三组。FFR指导组17例,共41处病变,行FF... 目的评估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与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指导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有冠脉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三组。FFR指导组17例,共41处病变,行FFR测定(其中FFR≤0.80的冠脉狭窄处行支架植入术);IVUS指导组19例,共43处病变,行IVUS检查(其中冠脉病变处最小管腔面积<4 mm^2行支架植入术);CAG指导组18例,共40处病变,不作FFR测定和IVUS检查(根据CAG结果,狭窄>70%的病变处常规行PCI支架植入)。比较三组支架植入数目、1年后胸痛发作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FFR指导组支架植入数目[(1.71±0.47)个]分别少于CAG指导组[(2.33±0.49)个,P<0.01]和IVUS组[(2.00±0.33)个,P<0.05];而IVUS指导组支架植入数目少于CAG指导组(P<0.05)。三组患者均获随访1年,心绞痛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与FFR均可应用于冠脉多支病变患者PCI治疗的指导,FFR可降低支架植入数目,使血运重建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血管内超声检查 血流储备分数 冠脉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 血运重建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欢 周小燕 +1 位作者 张露丹 段淋佳 《现代医学》 2018年第7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MI)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H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MI行HSI治疗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MI)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H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MI行HSI治疗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行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1.30%,对照组为7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3,P=0.007)。术前两组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98.87±43.82)×109L-1和(397.73±71.54)g·L-1,对照组分别为(178.32±38.14)×109L-1和(473.49±79.23)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观察组为4.35%,对照组为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8,P=0.004);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5.65%,对照组为7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1,P=0.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MI行HIS的患者,可以预防术后血栓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心脏支架置入术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补气活血汤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燕 陈晓光 杨学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93-1994,共2页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常规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组配合口服补气活血汤,服用2个月。对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常规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组配合口服补气活血汤,服用2个月。对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再狭窄率为6.67%;对照组再狭窄率为16.67%,治疗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补气活血汤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补气活血中药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证候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娇娇 苏羚子 +3 位作者 王傅喆 黄枫 顾伟 李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证候积分的影响,探索其对血瘀证的改善作用。方法观察病人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狭窄程度等因素对PCI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的影响;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与血瘀证积分的...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证候积分的影响,探索其对血瘀证的改善作用。方法观察病人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狭窄程度等因素对PCI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的影响;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与血瘀证积分的关系;观察冠心病血瘀证病人PCI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病人年龄越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严重,血瘀证积分越高;有临床症状或心电图异常者,血瘀证积分越高;PCI治疗后能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降低狭窄程度,减少病变支数,改善异常的心电图。结论 PCI治疗后能迅速改善冠心病血瘀证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异常的心电图,降低血瘀证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血瘀证 心电图
下载PDF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不同抗凝方法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三联与二联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86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三联抗凝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目的对比分析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三联与二联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86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三联抗凝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照组给予二联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抗凝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变化、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PLT、CRP、D-D及FIB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得到恢复,观察组改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为6.98%,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三联抗凝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但会增加出血风险,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抗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心病 冠脉 支架置入 三联抗凝 二联抗凝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小板活化的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在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纳入观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在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3.6±2.8)岁。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受试者为对照组。使用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压积(PCT),手术前后不同时段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可溶性P-选择素(CD62P)、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时间与CD62P及PAC-1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PadT、PagT、MPV及PDW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33±3.22)% vs.(40.69±3.08)%],[(66.25±4.17)% vs.(57.38±3.89)],[(11.43±1.16)fL vs.(9.74±1.03)fL],[(17.08±1.42)%vs.(12.13±0.72)%],PLT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7.49±23.64)×109/L vs.(224.38±46.33)×109/L],[(0.16±0.06)%vs.(0.25±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的CD62P及PAC-1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术后4 h、8 h、12 h及24 h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时间与CD62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33,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虽可较好地改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但仍需预防血栓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变化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