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水透湿性老年心脏监测服装的创新设计
1
作者 郝学峰 《纺织报告》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智慧化趋势显著,广泛渗透于老年服装设计等领域,为服装设计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解决老年群体关怀护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面对老年用户对心脏监测服装防水透湿功能的现实需求,文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智慧化趋势显著,广泛渗透于老年服装设计等领域,为服装设计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解决老年群体关怀护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面对老年用户对心脏监测服装防水透湿功能的现实需求,文章遵循良好的力学性能、界面相容性、绿色环保性、耐磨耐用性、符合老年人审美5项原则,考量人机、面料、结构、细节4类要素,开发、测试老年心脏监测服装防水透湿膜,并以此为材料设计防水透湿性老年心脏监测服装,以期为老年智能服装设计提供有益启示,满足老龄化社会消费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 老年服装 心脏监测
下载PDF
Patient Centered Real-Time Mobil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2
作者 Won-Jae Yi Jafar Saniie 《E-Health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2016年第4期75-94,共20页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a patient centered mobile health monitoring (PCMHM) system that deploys different sensors to determine patients’ activities, med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ause of ...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a patient centered mobile health monitoring (PCMHM) system that deploys different sensors to determine patients’ activities, med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ause of an emergency event. This system combines and analyzes sensor data to produce the patients’ detailed health information in real-time. A central computational node with data analyzing capability is used for sensor data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medical sensor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sensors are also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and to improve medical diagnosis. The PCMHM system ha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on-demand health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via the Internet, track real-time daily activities and patients’ health condition. This system also includes the capability for assessing patients’ posture and fall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ient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Real-Time Sensor Data Processing Wireless Body Sensor Network Fall Detection heart monitoring
下载PDF
基于优化后的稀疏k-means算法的心脏健康状况分类
3
作者 杨帆 段瑾瑶 王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0年第4期333-338,347,共7页
基于稀疏k-means非监督学习的聚类算法,就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突发性心脏死亡及健康心脏电信号进行了分类研究。相比传统k-means算法,非监督学习的聚类算法能将数据从RAM中直接加载并分类,有效节省了分类时间和内存。... 基于稀疏k-means非监督学习的聚类算法,就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突发性心脏死亡及健康心脏电信号进行了分类研究。相比传统k-means算法,非监督学习的聚类算法能将数据从RAM中直接加载并分类,有效节省了分类时间和内存。通过优化稀疏k-means算法中分类输出的迭代方法,构建了有望应用于人体的分类器心脏检测仪。实验表明,经优化的稀疏k-means算法在截取时间为6 s时,处理数据时间短至0.34 s,精确度高达98.52%。并利用Silhouette侧影聚类,对优化后的稀疏k-means算法进行分类校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心脏健康状况实时快速精确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k-means算法 心脏监测 快速监测
下载PDF
胎心监测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窘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宋学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5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S/D)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产科足月及过期妊娠的280例住院产妇进行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58例),胎... 目的:分析研究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S/D)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产科足月及过期妊娠的280例住院产妇进行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58例),胎心异常组(21例),S/D值异常组(33例),双异常组(68例),观察四组孕妇胎心监护及脐血流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结果: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监测均出现异常的孕妇中,其发生羊水过少(66.2%)、脐带绕颈(35.3%)、羊水污染(79.4%)、Apgar评分<7(50.0%)及宫内胎儿窘迫(44.1%)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5,x^2=13.54,x^2=66.34,x^2=11.90,x^2=8.37;P<0.05)。结论: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监测进行预测胎儿窘迫,与单用一种诊断方法相比其效果更好,可减轻孕妇心理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测 脐动脉血流检测 胎儿窘迫
下载PDF
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秀玲 贯国京 +4 位作者 宋学婷 牛琪 付艳岭 杨连杰 丁洁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3010-3012,共3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分流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胎儿宫内窘迫孕妇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体检孕妇80例为对照组,所有胎儿...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分流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胎儿宫内窘迫孕妇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体检孕妇80例为对照组,所有胎儿均行胎心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S/D值,并计算静脉导管分流率(VCSR)。结果观察组胎心监护的敏感性为63.75%(51/80)、特异性为78.75%(63/80)和阳性率为68.75%(55/80),均低于胎心监护联合检测的92.50%(74/80)、96.25%(77/80)和93.75%(75/8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UA的RI[(0.91±0.13)vs(0.76±0.08)]、PI[(2.23±0.27)vs(1.74±0.31)]和S/D值[(6.85±1.52)vs(5.04±1.21)]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MCA的RI[(0.63±0.09)vs(0.78±0.11)]、PI[(1.13±0.23)vs(1.57±0.28)]以及S/D值[(3.12±0.54)vs(4.35±1.01)]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CSR为(61.28±5.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21±7.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分流率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静脉导管分流率 胎心监护
下载PDF
胎心监护异常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27
6
作者 叶文凤 姚长芳 +2 位作者 吕艳 张凌 黄哲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141-142,145,共3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胎心监护异常孕妇65例,其中35例设为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3. 4,血流搏动指数(PI)<1. 3,阻力指数(R...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胎心监护异常孕妇65例,其中35例设为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3. 4,血流搏动指数(PI)<1. 3,阻力指数(RI)<0. 6]; 30例设为对照组(胎儿大脑中动脉S/D> 3. 4,PI> 1. 3,RI> 0. 6)。比较2组分娩方式、羊水污染状况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S/D、PI及R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脐动脉的PI、RI及S/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胎心监护图形异常时,结合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准确判断胎儿宫内缺氧状况,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异常 大脑中动脉 脐血流 剖宫产 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
下载PDF
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戚田进 孙彦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符合纳入要求的120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单独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分别计算... 目的探究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符合纳入要求的120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单独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分别计算各项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两种监护方法所示结果胎儿及新生儿的预后转归。结果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高,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单一检查高,宫内窘迫组羊水Ⅱ~Ⅲ度粪染、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胎儿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能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率,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原文传递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蒲杰 张刚 +6 位作者 蒋庆源 杜晓红 罗晓菊 曾泽英 姚岳红 余静 蒲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在医院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及孕期管理服务模式。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招募孕32周及以上孕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G1组为院内医生操作远程胎心监护和传统胎心监护设备且同时进行,G2组为院内医生操作... 目的:探索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在医院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及孕期管理服务模式。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招募孕32周及以上孕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G1组为院内医生操作远程胎心监护和传统胎心监护设备且同时进行,G2组为院内医生操作传统胎心监测设备与孕妇操作远程胎心监测设备且同时进行,G3组为院外孕妇操作远程胎心监护设备,之后到医院由医师操作传统胎心监护设备。评价两种监测设备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自行设计问卷对受试对象对远程胎心监护的接受度和需求进行调查。结果:3组远程胎心监护和传统胎心监护无应激实验(NST)结果总一致率为91.3%,院内组(G1组+G2组)两种胎心监护NST结果总一致率为95.0%,两种仪器监测NST结局一致性较好(κ值分别为0.806与0.828),两种监测方法对基线、基线变异和加速等胎监图基本要素的判读结果一致性较好(κ>0.75);院外组(G3组)所有孕妇均能在家正常判读,孕妇在家操作远程设备进行胎心监护和在医院用传统胎心仪进行监护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0.05=1.96,P>0.05)。问卷调查96.3%孕妇认为胎心监护很重要,59.3%(178/300)孕妇每次到医院路费花费至少20元以上;71.3%的孕妇每次去医院做胎心监护需要时间1小时以上。96.0%的孕妇认为远程胎心监护容易掌握,98.3%的试用者表示愿意或在医生推荐下使用远程胎心监护设备。56.0%希望与传统胎心监护相同价格,44.0%的可接受40元/次以上的价格。对于支付方式的调查,47.7%接受手机远程支付,37.0%接受单次刷卡或电子支付方式。结论:应用远程设备不影响胎心监护结果,远程胎监设备由孕妇自己在家操作后上传数据的服务模式在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同时缩减了孕妇来院做胎心监护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接受度高,也减轻了医护资源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远程胎心监护 传统胎心监护 无应激实验 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胎儿电子胎心监护在妊娠晚期孕妇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贾红知 马玉红 +2 位作者 刘欢 肖建华 张瑶瑶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远程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在妊娠晚期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至东莞康华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3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 目的分析远程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在妊娠晚期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至东莞康华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3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远程EFM,比较两组监测结果、妊娠不良心理、分娩方式和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动、胎心、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异常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两周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远程EFM能够提高妊娠晚期不良事件检出率,缓解妊娠期不良心理,改善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电子胎心监护 妊娠晚期 胎儿 围生儿预后
原文传递
胎心监护与胎儿MCA和UA对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昇 沈晓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结合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各项阻力指标比值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6例胎儿宫内窘迫的孕晚期孕妇为观察组,318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采用胎...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结合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各项阻力指标比值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6例胎儿宫内窘迫的孕晚期孕妇为观察组,318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采用胎儿监护仪检测两组胎心监护情况,并用彩超检查两组胎儿的UA、MCA各项阻力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胎心监护异常率为6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2%(χ~2=84.21,P<0.01)。观察组胎儿UA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80、10.70、20.35,均P<0.01);MCA中S/D值、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87、12.29、10.55,均P<0.01);MCA与UA各项阻力指标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01、13.91、14.86,均P<0.01)。胎心监护结合胎儿MCA与UA各项阻力指标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1,且敏感度和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95.15%、80.68。结论胎心监护结合彩超检查胎儿MCA和UA各项阻力指标比值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窘迫 胎心监护 胎儿 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彩超参数MCA、UA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仇萌萌 李功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4期621-625,共5页
本文探讨了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的彩超参数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选取孕妇400例,根据有无胎儿宫内缺氧分为病例组(72例)和对照组(328例),比较了两组的MCA与UA阻力指标比值(MCA/UA),包括阻力指数(RI)、搏... 本文探讨了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的彩超参数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选取孕妇400例,根据有无胎儿宫内缺氧分为病例组(72例)和对照组(328例),比较了两组的MCA与UA阻力指标比值(MCA/UA),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分析各参数对胎儿宫内缺氧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病例组MCA的RI、PI、S/D小于对照组,而UA的RI、PI、S/D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MCA/UA各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胎心监护提示病例组胎心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提示MCA/UA的RI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曲线下面积为0.628,PI的曲线下面积为0.661,S/D的曲线下面积为0.598。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宫内缺氧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检验值为0.661,彩超联合胎心监护评估的一致性Kappa检验值为0.798。将彩超参数MCA、UA与胎心监护联合用于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能提高评估准确性,便于尽早采取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缺氧 胎儿大脑中动脉 胎儿脐动脉 胎心监护
下载PDF
脐血流S/D值测定高预测危妊娠孕晚期胎儿窘迫的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易媛媛 周晓霞 福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85-487,492,共4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测、脐血流S/D值测定预测高危妊娠孕晚期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09-2015-09我院收治的单胎高危妊娠孕晚期孕妇200例,所有孕妇产前均行胎心监测及脐血流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手段与联合检测的预测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胎心监测、脐血流S/D值测定预测高危妊娠孕晚期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09-2015-09我院收治的单胎高危妊娠孕晚期孕妇200例,所有孕妇产前均行胎心监测及脐血流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手段与联合检测的预测结果。结果:S/D值〈3与胎心监测有反应型比较,差异不显著;S/D值≥3与胎心监测无反应型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胎心监测异常者羊水Ⅲ度混浊、Apgar≤7分、低体重新生儿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二者比较,P〈0.05;S/D值异常者羊水Ⅲ度混浊、Apgar≤7分、低体重新生儿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二者比较,P〈0.05;联合检测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6.0%,明显高于另两种检测手段,P〈0.05;胎心监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0%,脐血流检查为21.0%,两种检测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排除了单项监测时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新生儿预后不良的诊断率,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有助于为早期预测新生儿预后不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脐血流 S/D值 新生儿
下载PDF
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器对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妇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14
13
作者 熊琴 张建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8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器对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产妇3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73例。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胎心监护仪...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器对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产妇3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73例。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胎心监护仪进行胎心监测,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生后1、5、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未窒息率和轻度窒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分娩期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联合胎心监护仪器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充分反映胎儿在分娩期宫内情况,在准确评估胎儿状况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胎心监护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勉勤 李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2期86-88,124,共4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均经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根据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均经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者均异常组(13例)、S/D值异常组(9例)、胎心监护异常组(6例)、均正常组(32例)。比较四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情况;与临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间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其中脐动脉血流S/D值及胎心监护均异常组上述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均P<0.05)。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单一的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和胎心监护。结论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结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防止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围产儿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脐动脉血流检测 S/D值 胎心监护
下载PDF
超声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龚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20-21,9,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末期流速(D)的比值(S/D)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160例孕妇进行超声脐血流S/D检测联合胎心监护,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末期流速(D)的比值(S/D)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160例孕妇进行超声脐血流S/D检测联合胎心监护,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12例),S/D值异常组(14例),胎心监护异常组(10例),均异常组(24例)。观察4组孕妇脐血流及胎心监护结果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结果 160例孕妇经超声脐血流S/D检测及胎心监护,检出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占87.50%,无反应型占12.50%;S/D值≥3占11.25%,S/D值<3占88.75%。脐血流S/D检测及胎心监护均异常组的孕妇中,发生羊水污染(87.50%)、新生儿窒息(50.00%)及胎儿宫内窘迫(70.83%)的比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超声脐血流S/D检测联合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比单用一种诊断方法准确性更高,能防止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围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流检测 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值 胎心监护 胎儿宫内窘迫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转兰 杨香芳 白媛媛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孕妇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脐血流测定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孕妇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脐血流测定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值≥3的38例孕妇设为实验组,S/D值<3的44例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脐血流情况、胎心监护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监测结果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脐血流中阻力指数、S/D、搏动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胎心监护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pgar评分正常者占52.63%,异常者占47.37%;对照组Apgar评分正常者占97.73%,异常者占2.27%(P<0.05)。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胎心监护异常及S/D值≥3者最高,胎心监护正常及S/D值≥3者次之,胎心监护异常及S/D值<3者较低,胎心监护正常及S/D值<3者最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宫内缺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脐血流 胎心监护 宫内缺氧
原文传递
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100例胎心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阎臻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0期124-125,129,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胎心监测结果,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孕妇100例,对其进行胎心监护,分析胎心监护的结果,并分析其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并与同期...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胎心监测结果,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孕妇100例,对其进行胎心监护,分析胎心监护的结果,并分析其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非羊水过少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波形分类级别的增加,羊水粪染Ⅱ~Ⅲ度的比例逐渐增加,剖宫产率也逐渐增加,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的比例逐渐增加。羊水过少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过期妊娠率及妊高征率均高于非羊水过少组(P<0.01)。结论对晚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孕妇进行胎心监测,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羊水过少 胎心监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阴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婷 张宏玉 符红珊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928-930,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有效改善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es test,NST)阴性的安全简便干预方法,确定吸氧时的呼吸方式。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行产前NST,孕34周及以上,初次NST评分为6~7分且胎儿脐动脉血流... 目的寻求一种有效改善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es test,NST)阴性的安全简便干预方法,确定吸氧时的呼吸方式。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行产前NST,孕34周及以上,初次NST评分为6~7分且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正常的单胎低危孕妇4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腹式深呼吸吸氧(A)组、正常呼吸吸氧(B)组和腹式深呼吸(C)组各150例,分别在复查NST时采用腹式深呼吸吸氧、正常呼吸吸氧和腹式深呼吸。比较再次复查NST时胎心率变异、胎动时胎心率加速的阳性反应。结果 24 h内复查NST,三种方法干预后比干预前NST评分均有提高,B组评分改变最低,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复查NST仍为阴性的A组最低,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急诊剖宫产术5例,B组2例和C组3例,新生儿出生阿氏评分均10分,存活,三组间急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式深呼吸吸氧有利于改善NST阴性,降低假阴性反应率,减少医疗干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胎心监护 无应激试验 假阴性率 腹式深呼吸 吸氧
下载PDF
不同胎心监护图型与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娅娟 张小欣 张秀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3104-310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胎心监护图型与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胎心监护的3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不同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者的异常胎心监护... 目的探讨不同胎心监护图型与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胎心监护的3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不同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者的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不同时间段的新生儿NABA评分异常者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高于NABA评分正常者,Apgar评分重度窒息者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及正常者,Apgar评分轻度窒息者发生率高于正常者,NABA评分、Apgar评分与胎心监护图型异常率有密切的相关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异常者的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明显较高,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图型 新生儿NABA评分 APGAR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妊娠并发脐带异常301例胎心监护图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淑进 姜梅 +1 位作者 邢淑敏 王扬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分析自1984年11月~1988年6月妊娠并发脐带异常301例的胎心监护图,试图从中找出发生脐带异常时胎心图表现的一些规律,并预测胎儿受损程度。本文对异常胎心图的类型、出现频率及与羊水、胎儿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重度可变减速和心... 本文分析自1984年11月~1988年6月妊娠并发脐带异常301例的胎心监护图,试图从中找出发生脐带异常时胎心图表现的一些规律,并预测胎儿受损程度。本文对异常胎心图的类型、出现频率及与羊水、胎儿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重度可变减速和心动过速常预示胎儿窘迫,应积极中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胎心率 脐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