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黄岛区饮用水源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仝锁 郑西来 +3 位作者 许延营 邹英杰 马玉杰 李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为研究青岛市黄岛区的饮用水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Strenge等提出的计算模型,结合山东地区人群状况,对该区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 为研究青岛市黄岛区的饮用水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Strenge等提出的计算模型,结合山东地区人群状况,对该区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评价。2006年黄岛区各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最大为1.54×10-4a-1。其中化学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从大到小排列为:铬、砷。而非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从大到小排列为:氟化物、铅、铜、氨氮、氰化物、挥发酚。并且化学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另外,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要远大于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饮用水源 健康风险 评价 模型 致癌物质
下载PDF
High cadmium pollution risk on vegetable amaranth and a selection for pollution-safe cultivars to lower the risk 被引量:11
2
作者 YihuiZHOU Meng XUE +4 位作者 Zhongyi YANG Yulian GONG Jiangang YUAN Chunyan ZHOU Baifei HU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A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growing 29 different genotypes (Amaranthus spp.) of vegetable amaranth under low- (0.12 mg. kg-1) and middle- (0.40 mg · kg-1) cadmium (Cd) exposure. The result showed ... A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growing 29 different genotypes (Amaranthus spp.) of vegetable amaranth under low- (0.12 mg. kg-1) and middle- (0.40 mg · kg-1) cadmium (Cd) exposur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maranth was vulnerable to cadmium (Cd) contamination in soil. Variations of Cd concentrations in both roots and edible parts among genotypes were significant (P 〈 0.001) in both treatments. Cd concentrations in edible parts of the tested genotypes grown under low- and middle-Cd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p 〈 0.01), implying that Cd- accumulating property of amaranth is genotype-dependent. Differences in Cd chemical forms between cv. Nanxing- dayemashixian (cv. Nan), a selected typical pollution-safe cultivar (Cd-PSC), and cv. Pennongjianyexian (cv. Pen), a selected typical non-Cd-PSC, under different Cd exposure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lternation of Cd in FNaC1 (Cd form extracted by 1 mol.L-1NaC1) may be a key factor in regulating Cd accumulation of different amaranth genotypes and that the protein-binding Cd is consid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Cd transloc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aranth is capable of enduring high level of Cd pollution when grown as vegetable crop, and accordingly, consuming vegetable amaranth would bring high health risk. Therefore, adopting Cd-PSC strategy would help reducing the risk of Cd pollution in amaranth. In this study, cv. Nan was identified as a Cd-PSC and recommended to be applied productio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RANTH Cadmium (Cd) Cd accumulation pollution-safe cultivar (PSC) Cd chemical forms healthrisk
原文传递
饮用水细菌内毒素污染的风险识别与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灿 刘文君 张明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分子或者热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某些蓝藻细胞壁组分,主要由菌体死亡解体后释放.内毒素是常见的外源性致热原,属于强免疫刺激剂,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由于饮用水中会滋长微生物,因此内毒素污染在饮用水中普遍...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分子或者热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某些蓝藻细胞壁组分,主要由菌体死亡解体后释放.内毒素是常见的外源性致热原,属于强免疫刺激剂,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由于饮用水中会滋长微生物,因此内毒素污染在饮用水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国外研究中饮用水的细菌内毒素污染开始受到关注,成为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本文概述了细菌内毒素的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了细菌内毒素在饮用水中的存在形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地表水源、地下水源、管网末梢水和深度处理水的内毒素污染调查状况,分析了传统水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饮用水消毒技术对内毒素的控制效果,探讨了饮用水中内毒素的血液暴露、呼吸暴露和胃肠暴露途径导致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安全阈值和相关标准,并对饮用水细菌内毒素污染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微生物安全性 内毒素 脂多糖 健康风险.
下载PDF
HPLC-MS/MS法检测自来水中34种新污染物及健康风险评估
4
作者 曹艺璇 苑仔薇 +8 位作者 穆哓茜 吕琛山 崔海燕 王涛 尉志文 陈中兵 邹红艳 贠克明 胡萌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建立了同时检测自来水中34种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并对43个自来水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富集提取后,40℃氮吹至近干,... 目的建立了同时检测自来水中34种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并对43个自来水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富集提取后,40℃氮吹至近干,用甲醇-水溶液(95∶5,V/V)复溶至0.5 mL后测定;质谱采用AJS ESI电离源,MRM采集模式。使用标准品建立了34种ECs的母离子、子离子及保留时间的信息库。结果34种ECs在线性范围内平均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9。检出限为0.01~0.60 ng/L,回收率为60.7%~119.8%,批内精密度为0.05%~9.89%,日间精密度为0.20%~14.40%。应用该方法在43个自来水样品中共检出15种物质,其中咖啡因检出率最高(84%),浓度范围为ND~74.42 ng/L;检出浓度最高的ECs是1,2,3-苯并三唑,浓度范围为ND~361.15 ng/L,检出率为44%。人类通过饮用自来水可能存在暴露风险。对其中检出的12种ECs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发现统计的ECs风险熵值均<0.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能满足自来水中痕量ECs的检测需求,且利用该方法对43个自来水样品进行分析,检出的ECs对人体健康均不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环境科学 自来水 新污染物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某市矿泉水水质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岩 吕占禄 +4 位作者 郭辰 王先良 梁豹 吴家兵 张金良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明确黑龙江某市泉水水质所包含的主要成分,对可能存在的超标物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出治理建议。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对泉水水质进行监测和判定,采用NAS提... 目的:明确黑龙江某市泉水水质所包含的主要成分,对可能存在的超标物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出治理建议。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对泉水水质进行监测和判定,采用NAS提出的四步法模式对泉水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矿泉水中除含有钙、钾、钠等常见元素外还包含偏硅酸、锂、锶、硒等微量元素,在6例样品中发现1例砷含量超标,5例氟含量超标,砷的最大浓度为0.02mg/L,氟的最大浓度为1.41mg/L。经计算,砷的超额健康风险值为:4.34×10-5,氟为:0.25×10-6。结论:泉水中含有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作为销售矿泉水饮用,水中的砷和氟化物不会对人体产生超额的健康风险。考虑到部分人群可能会将此矿泉水作为生活用水使用,建议矿泉水生产企业在该泉水出厂前对其进行降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泉水 健康风险 评价
下载PDF
E-noise: An increasingly relevant health risk 被引量:1
6
作者 Chun-song Hu Tengiz Tkebuchav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11-314,共4页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m NCDs), definition of e-noise, its possible link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other m NCDs, and pro...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m NCDs), definition of e-noise, its possible link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other m NCDs, and proposes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hypotheses on that link, and how to control e-noise in the future. E-noise is defined as signal from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instruments that emit radi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t includes not only the acoustic but also non-acoustic noise. Just like road traffic and aircraft noises, e-noise may not only lead to hearing loss and health problems such as fatigue,stress, irritability, headache, and insomnia, but may also endanger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result in hypertensi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oke;brain and metabolic problems such as obesity and diabetes;mental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as well as changing of humans’ long-evolved cortisol and circadian rhythms after long-term exposure. Even shortterm exposure to excessive e-noise may lead to heightened stress responses and low quality of life. In conclusion, e-noise is a potential danger in our world,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of its effects on mechanisms of aging, disease, and human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 E-noise healthrisk LIFESTYLE LONG-TERM EXPOSURE
原文传递
某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健康风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毕艳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5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陕西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健康风险。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油田野外作业人员和现场体检采样方法检测现场野外作业员的年龄及患病情况,分析油田野外作业人员健康风险。结果:外派员工总样本例数中≥40岁员工占比90.9%,现场体检采样... 目的:探讨陕西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健康风险。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油田野外作业人员和现场体检采样方法检测现场野外作业员的年龄及患病情况,分析油田野外作业人员健康风险。结果:外派员工总样本例数中≥40岁员工占比90.9%,现场体检采样例数中可达97.1%;≥50岁外派员工和现场体检人员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高于<50岁的员工;现场体检人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外派员工;现场体检各年龄段员工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回顾体检。结论:陕西油田野外作业员的年龄结构不稳定,高龄员工比例过大,≥50岁的员工的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发病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野外作业员工 健康风险 分析
下载PDF
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对周围环境中二噁英含量及附近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安志鹏 张恒博 +2 位作者 李加付 朱士坚 吴瑕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典型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对周围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含量及附近不同年龄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周围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浓度,分析其组成和潜在来... 目的了解我国典型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对周围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含量及附近不同年龄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周围环境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浓度,分析其组成和潜在来源,并评估其对附近不同年龄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结果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附近空气中二噁英的质量浓度和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1. 925~2. 731 pg/Nm3和0. 076~0. 114 pg I-TEQ/Nm3。土壤中浓度分别为20. 535~44. 925 ng/kg和0. 693~2. 30 ng I-TEQ/kg。高氯代二噁英(七氯和八氯)是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周围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单体。空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的F/D值分别为0. 69~3. 28(1. 14)和0. 70~2. 11(0. 95),表明燃烧源是附近空气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但对土壤中的二噁英影响有限。空气和土壤中的二噁英通过4种暴露途径对成人、青年和儿童的总致癌风险分别为3. 98×10-6,8. 21×10-7和1. 03×10-6。结论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周围环境空气和土壤中的二噁英对青年的致癌风险可以忽略,对于成人和儿童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但处于可接受水平; 4种暴露途径对成人、青年和儿童的总非致癌风险均远<1,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协同处理废物装置 二噁英 空气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环境影响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山东省某城市近郊生活垃圾堆场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永霞 黄莹 +4 位作者 王宁 杨健 徐民民 孙博 高甫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76-1483,共8页
以山东省某城市近郊生活垃圾堆场为研究对象,采集堆场内和边界共21个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通过与不同基准值(背景值)的比较,探析环境介质中13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就成人和儿童在不同暴露途径下的重金属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以山东省某城市近郊生活垃圾堆场为研究对象,采集堆场内和边界共21个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通过与不同基准值(背景值)的比较,探析环境介质中13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就成人和儿童在不同暴露途径下的重金属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堆场土壤和地下水中检出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分别为:Zn>Cr>Ni>Cu>Pb>As>Hg和Cr>Ni>Zn>Cu,致癌总风险和对成人的非致癌总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对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超过了安全阈值.产生不利健康风险的重金属主要是As、Cr,主导暴露途径为土壤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堆场 土壤 地下水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贵屿表层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的水平与儿童健康风险 被引量:6
10
作者 娄素芳 王欣欣 +2 位作者 姜子岸 陆少游 余应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在广东省贵屿镇采集了12个地点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其中14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同系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了PBDEs的污染,PBDEs浓度在76.5~13354.0ng/g干重之间,远高于国内外其... 在广东省贵屿镇采集了12个地点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其中14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同系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了PBDEs的污染,PBDEs浓度在76.5~13354.0ng/g干重之间,远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BDE209为最主要的同系物,其次为BDE47,BDE99和BDEl83,说明该地区污染主要源于十溴工业品,其次为五溴和八溴工业品.通过总日摄入量和日吸收量来评估儿童通过土壤暴露PBDEs的量,并采用非致癌危险商数(hazard quotient,HQ)对其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通过皮肤接触和口服暴露的PBDEs的平均日摄入量分别为31.1~5430.0和7.7~1335.0ng,皮肤接触摄入是其暴露人体的主要途径;若考虑到吸收率,则平均日摄入量降到0.3~54.3和1.3~184.0ng,H服摄入是其主要暴露途径.在两种情况下,HQ值均小于l,表明土壤中的PBDEs并不会给当地儿童带来显著的非致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表层土壤 日暴露量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水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1
作者 李雨浓 温东辉 《环境工程》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67-179,共13页
污水处理厂(WWTPs)是连接物质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的枢纽。现代WWTPs能够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但是残留污染物及菌体仍随排水进入自然环境,对受纳水域造成很大干扰。微生物驱动着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纳水域的微生物群落是响... 污水处理厂(WWTPs)是连接物质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的枢纽。现代WWTPs能够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但是残留污染物及菌体仍随排水进入自然环境,对受纳水域造成很大干扰。微生物驱动着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纳水域的微生物群落是响应排水干扰的先锋生物。从群落结构、响应策略、致病菌与抗生素抗性传播3个方面总结了WWTPs尾水排放对受纳水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尾水排放显著改变了受纳水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群落通过改变营养利用策略与种间关系以响应排放干扰,使污染物代谢功能在微生物群落中富集。尾水是向水环境输入致病菌与耐药菌的重要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致病菌与抗生素抗性在微生物群落中的传播。充分理解WWTPs排水对受纳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是开展WWTPs排水管理和健康风险控制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群落结构 功能组成 生态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土壤含水层处理出水的回用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爽 赵庆良 +2 位作者 张翼鹏 王丽娜 魏亮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通过土壤柱实验,研究了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的处理效果。初步讨论了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评价了不同回用途径再生水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二... 通过土壤柱实验,研究了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的处理效果。初步讨论了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评价了不同回用途径再生水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对大肠菌和粪大肠菌的去除率大于99.9%。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再生水的健康风险主要来自致癌物质,终生致癌风险在10-6数量级,而非致癌物质的健康危害风险在10-9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下水回灌 土壤含水层处理 二级处理出水 再生利用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贵阳市西郊水厂所供管网末梢水重金属污染物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雅柔 秦好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697-2701,2704,共6页
目的研究贵阳市西郊水厂所供管网末梢水10种重金属含量,并评价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依据2013年3月的水质检测数据,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0种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贵阳市西郊水厂... 目的研究贵阳市西郊水厂所供管网末梢水10种重金属含量,并评价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依据2013年3月的水质检测数据,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0种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贵阳市西郊水厂所供管网末梢水中10种重金属的浓度均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铬未检出;经口暴露的致癌风险关系为Cd>As,经皮肤暴露的致癌风险关系为As>Cd,经口暴露的非致癌风险关系为Hg>Se>Pb>Zn>Mn>Ni>Cu,而经皮肤暴露的非致癌风险关系为Hg>Zn>Se>Mn>Cu>Ni>Pb;成年人和儿童2类人群经口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值均大于皮肤暴露,致癌风险均大于非致癌风险,成年人的综合风险大于儿童的,数值分别为1.08×10-5、0.465×10-5。结论贵阳市西郊水厂所供管网末梢水中,10种重金属污染物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未超过最大可接受水平,未对贵阳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西郊水厂 管网末梢水 重金属污染物 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