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魏六朝时期对颜回的接受及其原因浅析
1
作者 周春艳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对颜回的接受显示出从关注不多到极力推崇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到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二是汉代大儒扬雄对颜回的极力推崇。文献记载显示,当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时,人们对颜回的关注随之... 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对颜回的接受显示出从关注不多到极力推崇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到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二是汉代大儒扬雄对颜回的极力推崇。文献记载显示,当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时,人们对颜回的关注随之高涨。其次,扬雄对纯儒学的提倡使得其极度推崇颜回,而这种推崇又引导了东汉及魏晋六朝人对颜回的接受,从而奠定了颜回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典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回 汉魏六朝 接受 社会政治背景 扬雄
下载PDF
汉魏六朝咏琴文学的艺术学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自然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咏琴文学是指专门咏琴的文学作品,而不包括为琴曲所撰写的歌辞以及琴学著作。据现存文献来看,真正以琴作为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至迟在西汉就已出现。从内容来看,汉魏六朝时期的咏琴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歌咏作为具体的"... 咏琴文学是指专门咏琴的文学作品,而不包括为琴曲所撰写的歌辞以及琴学著作。据现存文献来看,真正以琴作为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至迟在西汉就已出现。从内容来看,汉魏六朝时期的咏琴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歌咏作为具体的"物"的琴,属于咏物文学;一类是描写弹琴、听琴等表演或欣赏之类的艺术活动。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艺术思想内涵,属于重要的艺术文献。用今天的学科分类标准来看,汉魏六朝咏琴文学中所体现的艺术思想涉及设计艺术学、文学和音乐学等多个学科。从艺术学的角度看,这些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文人是如何认识古琴与古琴艺术的,可以看出时代生活与艺术接受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传统琴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琴文学 艺术文献 汉魏六朝 造物思想 情感表达 音乐思想 琴德
下载PDF
试论汉魏六朝以后俗赋的传承
3
作者 马丽娅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6-18,共3页
阐述了汉魏六朝以后俗赋的发展轨迹,认为唐代俗赋承继汉魏六朝俗赋,比较兴盛;宋元时期,随着通俗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俗赋又渐渐隐去;明清赋崇雅复古,俗赋成为别调,但源于魏晋的讽刺赋仍保留了俗赋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俗赋在其发... 阐述了汉魏六朝以后俗赋的发展轨迹,认为唐代俗赋承继汉魏六朝俗赋,比较兴盛;宋元时期,随着通俗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俗赋又渐渐隐去;明清赋崇雅复古,俗赋成为别调,但源于魏晋的讽刺赋仍保留了俗赋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俗赋在其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其"有机元素"被其它通俗文学吸收同化,并以其它通俗形式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赋 通俗文学 艺术风格 中国 通俗语言
下载PDF
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的统计与研究
4
作者 刘秀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92-96,共5页
汉魏六朝石刻记录了大量的复音词,以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起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数据库,然后对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进行定量统计,并分别从语法构成和语义构成两方面对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进行描述。
关键词 汉魏六朝石刻 复音词 数据库 定量 定性
下载PDF
汉魏六朝时期女史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谢翀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6-20,共5页
女史是中国古代在宫廷中任职的女官。根据相关记载,女史最早可能出现在周代,在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设置。女史在宫廷中承担协助后妃处理事务、参与典礼、掌管文书、进行宣传教化等职责。女史的地位不高,一般选拔具有文学基础的女... 女史是中国古代在宫廷中任职的女官。根据相关记载,女史最早可能出现在周代,在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设置。女史在宫廷中承担协助后妃处理事务、参与典礼、掌管文书、进行宣传教化等职责。女史的地位不高,一般选拔具有文学基础的女性担任。考察这一时期女史的职能、选任、地位,以便进一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职官制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女史 女尚书
下载PDF
汉魏六朝纪行赋考论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允亮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4,共4页
纪行赋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兴盛的一种文体,它可以被分为因地及史类纪行赋,军征类纪行赋,摹写山水类纪行赋三种。这三种纪行赋在汉魏六朝的不同时期先后兴盛,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史地类纪行赋呈现出厚重深沉之美,军征类则为昂扬高蹈之... 纪行赋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兴盛的一种文体,它可以被分为因地及史类纪行赋,军征类纪行赋,摹写山水类纪行赋三种。这三种纪行赋在汉魏六朝的不同时期先后兴盛,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史地类纪行赋呈现出厚重深沉之美,军征类则为昂扬高蹈之美,山水类则为婉约清丽之美。它们彼此间的消长变化,体现了汉魏六朝时期时代氛围和审美精神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纪行赋 美学意蕴
下载PDF
汉魏六朝檄文形式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麦婕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43-45,共3页
作为一种公文,檄文由纯军事性文告演变成文学欣赏的对象是在汉魏六朝时期。从文体学角度考察这一演变的过程,可以发现六朝时期文学的骈俪化趋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公文的体式和骈俪的语词交叉渗透,使檄文发生了创造性的转化,演变成... 作为一种公文,檄文由纯军事性文告演变成文学欣赏的对象是在汉魏六朝时期。从文体学角度考察这一演变的过程,可以发现六朝时期文学的骈俪化趋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公文的体式和骈俪的语词交叉渗透,使檄文发生了创造性的转化,演变成了注重“辞令之妙”、具有“移人”效果的美文。檄文的形式也由散体到骈散结合,最终发展为完全的骈体文。同时,檄文功利性的淡化和审美性的凸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风尚和时代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檄文 创造性转化 文体和文类
下载PDF
汉魏六朝望族与郡望形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德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27-30,100,共5页
汉魏六朝是望族发展和大姓郡望形成的关键时期。望族发展固然与时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的变迁、宗族势力的兴衰、望族与皇族之间及望族与望族之间的婚姻等关系密切,但望族是否具备内在的自觉、自立精神与文化优势,这才是决定其兴衰的根... 汉魏六朝是望族发展和大姓郡望形成的关键时期。望族发展固然与时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的变迁、宗族势力的兴衰、望族与皇族之间及望族与望族之间的婚姻等关系密切,但望族是否具备内在的自觉、自立精神与文化优势,这才是决定其兴衰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望族 内在精神 郡望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叙事 被引量:3
9
作者 阳清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8,共4页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预验休咎"的故事类型,它既凸显出"神道设教"的传统内涵,又展示出佛道"自神其教"的叙事策略;而从根本意义上看,它表达出了人们探知命运和前途的生命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志怪 预叙叙事 故事类型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文体视域下的赋与骈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高强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9-47,共9页
赋与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两种文学样式,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皆为"一代之文学"。虽然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体式特点和发展轨迹,但同是介于韵文与散文的它们又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由于在汉魏六朝时期赋与骈文相继达到发... 赋与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两种文学样式,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皆为"一代之文学"。虽然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体式特点和发展轨迹,但同是介于韵文与散文的它们又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由于在汉魏六朝时期赋与骈文相继达到发展的鼎盛期,二者不仅于此时各自确立了文体特征、奠定了文学成就,而且在彼此的演进过程中又存在着相应的文体交互性。所以在汉魏六朝时期的文体视域下进一步梳理赋与骈文的互动关系,能够更好地把握二者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文体 骈文
下载PDF
汉魏六朝“行马”建筑政治功能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骏 《阅江学刊》 2010年第3期95-100,共6页
行马是建筑物周围或门前的一种空间屏障设施,它本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防御设施,至汉魏六朝逐渐演变成都城诸门、宫城诸门、公卿府邸等建筑物门外的空间屏障物,其功能也转化成分隔建筑物内外空间及政治权限的实物标志。例如宫城内外的监察... 行马是建筑物周围或门前的一种空间屏障设施,它本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防御设施,至汉魏六朝逐渐演变成都城诸门、宫城诸门、公卿府邸等建筑物门外的空间屏障物,其功能也转化成分隔建筑物内外空间及政治权限的实物标志。例如宫城内外的监察权限通常是用"行马"这一特定概念来表述的,"行马内外"实际成为区别宫城内外两个不同空间管辖权的特定语言。都城门外、公卿府邸门外等设置的行马,其政治特权亦然。行马建筑设施的强化突出了统治者在城市空间划分和对主体"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两方面的控制,凸显了皇权政治行为空间的等级性和文化象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行马 宫城
下载PDF
汉魏六朝碑刻疑难文字考释五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汉魏六朝碑刻存在不少形体怪异的文字,有些是受文字形旁类化的影响,如"■";有些是隶古定字,这些形体大多是战国文字或小篆的转写,形体复杂,如"■"字、"■"字等。本文摘录了有代表性的五则疑难文字,加以... 汉魏六朝碑刻存在不少形体怪异的文字,有些是受文字形旁类化的影响,如"■";有些是隶古定字,这些形体大多是战国文字或小篆的转写,形体复杂,如"■"字、"■"字等。本文摘录了有代表性的五则疑难文字,加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碑刻 疑难文字
下载PDF
汉魏六朝舞赋史料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心乐 严可 张薇 《枣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乐舞赋,其中的多篇舞赋中有很多对舞蹈描述的文字,这些文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汉魏六朝时期所存的七篇舞赋为主体,从舞蹈研究的角度出发,总结和探讨了汉魏六朝时期舞蹈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形式及功用。...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乐舞赋,其中的多篇舞赋中有很多对舞蹈描述的文字,这些文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汉魏六朝时期所存的七篇舞赋为主体,从舞蹈研究的角度出发,总结和探讨了汉魏六朝时期舞蹈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形式及功用。这些研究有益于我们了解汉魏六朝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乐舞赋 舞赋 史料研究
下载PDF
汉魏六朝江海赋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允亮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汉魏六朝江海赋创作繁荣,当时的作品编集选录和文学批评对此有所体现。汉魏六朝江海赋的兴盛既和秦汉时期的"君子必观大水"的观念有密切关系,也与当时江海地理知识的繁荣有直接关系。江海赋显现独特的美学趣味,包括兼具游仙... 汉魏六朝江海赋创作繁荣,当时的作品编集选录和文学批评对此有所体现。汉魏六朝江海赋的兴盛既和秦汉时期的"君子必观大水"的观念有密切关系,也与当时江海地理知识的繁荣有直接关系。江海赋显现独特的美学趣味,包括兼具游仙与诡诞的神话特性,涵盖婉约与雄浑的诗学特性,富含政治文化意义的社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江海赋 美学特质
下载PDF
论“史识”对汉魏六朝小说叙述的干预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50,共6页
史学家在选择、编撰历史事实时,不可避免主观因素的介入。深受史传文学影响的汉魏六朝小说,在小说观念上表现出强烈的"拟史"意识。以这种"史识"编选、著录小说,逐渐演变成小说家对作品叙述的干预:史传"实录&qu... 史学家在选择、编撰历史事实时,不可避免主观因素的介入。深受史传文学影响的汉魏六朝小说,在小说观念上表现出强烈的"拟史"意识。以这种"史识"编选、著录小说,逐渐演变成小说家对作品叙述的干预:史传"实录"的叙事原则,使汉魏六朝小说以"求真"为旨归;史家要求对历史事实有独立见解,使小说编撰者以爱憎分明的思想意识,弘扬佛道儒教;"资于政道"的历史使命感,让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补史阙"的汉魏六朝小说,发挥了"广见闻"的社会功能。"史识"对主体意识的肯定,使汉魏六朝小说逐渐从"集体创作"向作家独立创作演进。发展至唐代,小说家自主创作意识的觉醒和加强,才使小说真正成为有意识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小说 “史识” 干预
下载PDF
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
16
作者 李泽需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59-64,共6页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小说 虚构意识 小说创作 实录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概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亚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6,共7页
汉魏六朝诗相比较于先秦诗而言,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在探讨它的总体面貌、总体特征和繁荣原因时,诗美观念的确立、儒道玄佛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文学价位的升举、“属文好为新变”等几... 汉魏六朝诗相比较于先秦诗而言,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在探讨它的总体面貌、总体特征和繁荣原因时,诗美观念的确立、儒道玄佛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文学价位的升举、“属文好为新变”等几点是必须看到的。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也都颇有成就和特色。汉魏六朝诗为唐诗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圆满地完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诗 总体特征 重要作家
下载PDF
先蚕礼影响下的汉魏六朝蚕桑文赋研究
18
作者 王海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7期140-143,共4页
祀先蚕是古代中国吉礼中的一种。先蚕礼作为国家祭典,从政治层面规范和推动着民间蚕桑习俗的形成,为蚕桑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渊源。蚕桑在古代农耕社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蚕桑文学的出现展现出当时自上而下各阶层关... 祀先蚕是古代中国吉礼中的一种。先蚕礼作为国家祭典,从政治层面规范和推动着民间蚕桑习俗的形成,为蚕桑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渊源。蚕桑在古代农耕社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蚕桑文学的出现展现出当时自上而下各阶层关于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普遍意识:关注女性劳作之美、维护政治统治、思亲怀人等等。其对后世作品影响甚远,从文体、文学意象、文学思想、文化内涵诸方面确立起"蚕桑"这一新的文学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蚕礼 蚕桑文赋 汉魏六朝 文学思想
下载PDF
汉魏六朝赋论略述
19
作者 陈功文 《镇江高专学报》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赋论。这些赋论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多针对于赋的渊源、创作、文体特点及地位等方面的概括与评价,具有早期的文...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赋论。这些赋论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多针对于赋的渊源、创作、文体特点及地位等方面的概括与评价,具有早期的文章辨体意识与论赋的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赋论
下载PDF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的总体特征
20
作者 侯迎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8,共4页
汉魏六朝的公文批评在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主体、批评意识、批评范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总的来说,汉魏六朝的公文批评观念是从泛文化观念转向泛文学观念,最后转向公文观念的一个不断更迭的过程;批评标准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 汉魏六朝的公文批评在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主体、批评意识、批评范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总的来说,汉魏六朝的公文批评观念是从泛文化观念转向泛文学观念,最后转向公文观念的一个不断更迭的过程;批评标准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化标准;批评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学者、作家及帝王均成为此期公文批评的主体,而主体的批评意识则在自觉化、科学化等方面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公文 批评观念 批评标准 批评主体 批评意识 批评范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