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五山禅僧汉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歌东 《唐都学刊》 2003年第1期5-10,共6页
长达四百余年之久的五山时期是日本汉诗发展史四分期之第二期,当时,日本汉文学已随着皇纲解纽和武士政权的建立,从皇室贵族王公大臣转到受幕府扶植庇护的五山禅僧手中。五山禅僧或渡宋,或渡元,或渡明,在虔诚向佛、求教传法的同时,担承... 长达四百余年之久的五山时期是日本汉诗发展史四分期之第二期,当时,日本汉文学已随着皇纲解纽和武士政权的建立,从皇室贵族王公大臣转到受幕府扶植庇护的五山禅僧手中。五山禅僧或渡宋,或渡元,或渡明,在虔诚向佛、求教传法的同时,担承起汉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并进而创造出一代文学,为日本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考察五山禅宗及五山代表诗人及其作品,不难发现五山汉诗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日本汉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五山时期 禅僧 汉诗 诗歌
下载PDF
越南北使汉诗与中国湖湘文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詹志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47-150,共4页
14至19世纪间北上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创作的汉诗成就斐然。湖南是绝大多数越南北使往返必经之地,湖南境内的湘江和洞庭湖为越南北使天然地提供了舟行之便,越南北使行舟于湘江和洞庭湖之上创作了大量"湖湘诗",这些诗叙景、抒怀、记事兼... 14至19世纪间北上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创作的汉诗成就斐然。湖南是绝大多数越南北使往返必经之地,湖南境内的湘江和洞庭湖为越南北使天然地提供了舟行之便,越南北使行舟于湘江和洞庭湖之上创作了大量"湖湘诗",这些诗叙景、抒怀、记事兼备,很多是同湖湘文士相与酬唱,其中那些以"潇湘八景"为直接对象或者灵感触媒的诗歌,与日本、韩国的同类诗歌一道,构成了中古、近代东亚文化圈内引人注目的审美-艺术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使 汉诗 湖南 潇湘八景
下载PDF
班固《诗》学渊源试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珏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1-43,共3页
班固在汉代《诗》学存在今古之争,同时官方学术又重视家法的情况下,并不为一家一派之说所拘囿,对三家诗和《毛诗》博览通习、兼收并蓄。班固《诗》学的这一特点,与汉代学术的一些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既是对日见蠹坏的汉代官方今文经学的反... 班固在汉代《诗》学存在今古之争,同时官方学术又重视家法的情况下,并不为一家一派之说所拘囿,对三家诗和《毛诗》博览通习、兼收并蓄。班固《诗》学的这一特点,与汉代学术的一些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既是对日见蠹坏的汉代官方今文经学的反动,同时亦与当日颇为兴盛的"通人"之学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三家诗 毛诗 家法
下载PDF
边缘的意义——新时期彝族诗歌简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柳爱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新时期彝族诗歌是指新时期的彝族诗人们用汉语进行的诗歌创作。新时期彝族诗歌以吉狄马加为代表,在创作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图对他们身处文学边缘,却执著探索的精神以及创作中的优缺点作简单的评述,以期对彝族诗歌的进一步发... 新时期彝族诗歌是指新时期的彝族诗人们用汉语进行的诗歌创作。新时期彝族诗歌以吉狄马加为代表,在创作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图对他们身处文学边缘,却执著探索的精神以及创作中的优缺点作简单的评述,以期对彝族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有一点借鉴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彝族 汉语诗歌 总体特色 边缘意义
下载PDF
汉代哀歌与生死价值观
5
作者 潘筱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第5期54-57,112,共5页
汉代的诗歌具有特别的死亡观,人为何而死?特别是轻易地为何而死?这其中里就隐藏着当时人们对生死的价值观。从先秦《诗经》的"死生契阔"到屈原的"九死犹未悔",再到汉末《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一死反... 汉代的诗歌具有特别的死亡观,人为何而死?特别是轻易地为何而死?这其中里就隐藏着当时人们对生死的价值观。从先秦《诗经》的"死生契阔"到屈原的"九死犹未悔",再到汉末《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一死反压迫",都对死亡有着坚毅、宁死不屈的精神与态度。这样的态度表现了他们对人生与死亡所持的价值观,进而可以看出其所秉持的生存态度价值观。汉代哀歌里反映了强烈地对生存"坚贞"的态度,生固"坚贞",因而"死"亦"坚贞"。以死表达对自我的忠诚与尊严的坚持、以死表示对爱情的忠诚、以死表现英雄傲气与生活无依,三者皆透露出刚毅不屈的生存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哀歌 死亡观 生死价值观
下载PDF
论日本汉诗中梅和樱的意象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芬霞 《唐都学刊》 2005年第3期31-35,共5页
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 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日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古诗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梅花 樱花 咏花诗
下载PDF
论《韩诗外传》的《诗》学性质及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边家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关于《韩诗外传》与《诗》学的关系,东汉班固、南宋陈振孙、明代王世贞均认为与解《诗》无关,特别是王世贞"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之语,影响很大。清代汪中更提出此书为"《荀卿子》之别子",对当... 关于《韩诗外传》与《诗》学的关系,东汉班固、南宋陈振孙、明代王世贞均认为与解《诗》无关,特别是王世贞"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之语,影响很大。清代汪中更提出此书为"《荀卿子》之别子",对当代研究者亦有一定影响。但笔者经过仔细考察,并从经学史的视角加以观照,认为《韩诗外传》是一部说《诗》之作,且带有比较显著的今文经学通经致用的特点。此书注重阐释微言大义,力图起到积极的政治作用,同时也便于启发、教育学《诗》的经生,满足他们修身、议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婴 《韩诗外传》 孔门《诗》学 今文经学 通经致用
下载PDF
海上箕封礼义乡,曾修职贡荷龙光——朝鲜历代汉诗概观(1) 被引量:1
8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0-35,共6页
朝鲜半岛与中国渊源极深。历史上,朝鲜人民用汉字写诗作文,与中国并无二致。朝鲜的汉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箕子在朝鲜立国后,回访故国所作"麦秀"之歌。《箜篌引》《黄鸟歌》等为四言诗,沿用中国《诗经》的体式。其后,则... 朝鲜半岛与中国渊源极深。历史上,朝鲜人民用汉字写诗作文,与中国并无二致。朝鲜的汉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际箕子在朝鲜立国后,回访故国所作"麦秀"之歌。《箜篌引》《黄鸟歌》等为四言诗,沿用中国《诗经》的体式。其后,则与中国一样,流行五言诗、七言诗。新罗作为唐属国,前往长安求学的士子众多,汉诗兴盛,崔致远是其杰出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汉诗 新罗 崔致远
下载PDF
兴感苍凉神鬼泣,可无铁版换红牙——日本历代汉诗概览(2)
9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镰仓幕府成立后,奖励武艺,汉诗文继续衰落。一些文人退隐山林或遁入空门,汉诗文也由宫廷转入禅院及道观,形成所谓五山文学。受中国元末明初禅林文学影响,日本五山文学出现古林派和大慧派。"应仁之乱"后,五山文学盛极而衰,接... 镰仓幕府成立后,奖励武艺,汉诗文继续衰落。一些文人退隐山林或遁入空门,汉诗文也由宫廷转入禅院及道观,形成所谓五山文学。受中国元末明初禅林文学影响,日本五山文学出现古林派和大慧派。"应仁之乱"后,五山文学盛极而衰,接下来的战国时代,群雄并起,一些武将也不乏儒雅之气,留下不少别开生面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五山文学 武士诗
下载PDF
国祚如藤络,南天理太平——越南历代汉诗概说(1)
10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9-53,共5页
自秦至清,越南有约一千二百年作为中国郡县,约九百年作为中国藩属。作为中国郡县的越南,经过多年的教化,已渐"通诗书,识礼乐,为文献之邦";作为中国藩属的越南,继续用汉字,立孔庙,兴科举,崇尚儒学,兼容佛老,中国文化仍然大行... 自秦至清,越南有约一千二百年作为中国郡县,约九百年作为中国藩属。作为中国郡县的越南,经过多年的教化,已渐"通诗书,识礼乐,为文献之邦";作为中国藩属的越南,继续用汉字,立孔庙,兴科举,崇尚儒学,兼容佛老,中国文化仍然大行其道。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首越南人作的诗,是廖有方《题旅榇》,载于《全唐诗》。安南立国后,丁、黎、李,直到陈朝前期,由于佛教势力影响巨大,禅诗盛行三百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汉诗 禅诗 政教合一
下载PDF
日本近代咏史诗的三个文明世界
11
作者 高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180,共14页
日本近代咏史诗从吟咏对象看,可分为日本、中国、西洋这三个不同的文明世界。吟咏本国史者高度重视敬祖忠君的主题,突出表现在讴歌勤王英雄楠木正成的诗歌上,而将传说中建立琉球王国的舜天王、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纳入本国史吟咏范围,高度... 日本近代咏史诗从吟咏对象看,可分为日本、中国、西洋这三个不同的文明世界。吟咏本国史者高度重视敬祖忠君的主题,突出表现在讴歌勤王英雄楠木正成的诗歌上,而将传说中建立琉球王国的舜天王、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纳入本国史吟咏范围,高度评价侵略朝鲜的丰臣秀吉,则彰显了近代日本崇尚武力、竭力海外扩张的国家思想。吟咏中国史者儒学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道德倾向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洞察力。这以角田春策的《咏史绝句》为代表,其对君臣观念、人物命运与历史境遇的思索辩证深邃,在思想境界、艺术成就上并不逊色于中国诗家。吟咏西洋史者以河口宽的《海外咏史百绝》水平最高。该诗集批判性地审视西方文化,否定了排斥异己的宗教思想、诉诸武力的国际政治理念,赞美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发明,并在评价德国首相俾斯麦之时表达了走民族道路的独立精神。日本近代咏史诗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的探索蕴含了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对考察日本的国民性和东亚汉文学新气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诗 日本汉诗 东亚汉文学
原文传递
只觉枯肠充锦绣,岂知风骨化神仙——日本历代汉诗概览(3)
12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9-36,共8页
江户时代二百六十余年,日本汉诗的发展呈现全盛景象,产量多且质量高。江户前期有载道派。江户中期,受抗清失败而流亡日本的中国大儒朱舜水的影响,出现了主张诗言情的古义学派和主张"文秦汉,诗盛唐"的古文辞派。江户后期,明末... 江户时代二百六十余年,日本汉诗的发展呈现全盛景象,产量多且质量高。江户前期有载道派。江户中期,受抗清失败而流亡日本的中国大儒朱舜水的影响,出现了主张诗言情的古义学派和主张"文秦汉,诗盛唐"的古文辞派。江户后期,明末公安派"性灵说"大盛,汉诗不再附属于儒学。而赖山阳等的一些诗篇,抒写偏执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后来的军国主义分子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江户时期 赖山阳
下载PDF
帝掬昆仑雪,置于扶桑东——日本历代汉诗概览(1)
13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6-43,共8页
日本汉诗是中国古诗流播海外衍生出来的一大支脉。日本汉诗诞生于天智天皇时代,其后一千多年的日本汉诗史被分为王朝、五山及战国、江户、明治后四个时期。天智天皇时代起,及整个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这五百余年被称为日本汉诗的王朝时... 日本汉诗是中国古诗流播海外衍生出来的一大支脉。日本汉诗诞生于天智天皇时代,其后一千多年的日本汉诗史被分为王朝、五山及战国、江户、明治后四个时期。天智天皇时代起,及整个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这五百余年被称为日本汉诗的王朝时期。《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汉诗总集,多临摹之作。平安之初,相继出现了三部汉诗总集,即《凌云集》、《文华秀丽集》和《经国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王朝时期 怀风藻
下载PDF
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越南历代汉诗概说(2)
14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从宗藩关系的角度看去,越南汉诗不过两大倾向:即对于宗主国的离心或向心。表现离心倾向的作品,是争战、分裂和对抗的产物,是其民族独立意识的结果,以李常杰《南国山河》和邓容《感怀》为代表,作品尽管很少,却颇有分量和杀伤力。其抗元... 从宗藩关系的角度看去,越南汉诗不过两大倾向:即对于宗主国的离心或向心。表现离心倾向的作品,是争战、分裂和对抗的产物,是其民族独立意识的结果,以李常杰《南国山河》和邓容《感怀》为代表,作品尽管很少,却颇有分量和杀伤力。其抗元之诗则让人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汉诗 争战 离心力
下载PDF
别有天成难学得,青莲风格少陵心——日本历代汉诗概览(4)
15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5-43,共9页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脱亚入欧",追捧西方文化,冷落中国传统。日语诗歌,除了传统的和歌、俳句,又有自由诗崛起,汉诗则逐渐边缘化。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随着日本的国语改革,文言文被人遗忘,汉诗更进入冷宫。不过,由于一千多年...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脱亚入欧",追捧西方文化,冷落中国传统。日语诗歌,除了传统的和歌、俳句,又有自由诗崛起,汉诗则逐渐边缘化。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随着日本的国语改革,文言文被人遗忘,汉诗更进入冷宫。不过,由于一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惯性使然,雅好汉诗者仍然不少,明治初期一度甚至空前繁荣。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人常以汉诗写其侵华野心。当然,也有诗见其民族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明治后 军歌
下载PDF
人间似隔红尘外,错认桃源有路通——琉球汉诗概述(1)
16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9-44,共6页
自明初至清末五百余年,琉球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明代琉球汉诗今已不存,清代琉球汉诗,自顺治年间开始,风行二百年。琉球汉诗大致有两大主题,一为有国之乐,二为亡国之痛。琉球汉诗的黄金时期正值中国的康乾盛世,一时诗... 自明初至清末五百余年,琉球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明代琉球汉诗今已不存,清代琉球汉诗,自顺治年间开始,风行二百年。琉球汉诗大致有两大主题,一为有国之乐,二为亡国之痛。琉球汉诗的黄金时期正值中国的康乾盛世,一时诗人辈出,程顺则是其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汉诗 有国之乐 程顺则
下载PDF
扶持自有宗祧力,会见松都业更昌——朝鲜历代汉诗概观(4)
17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4-51,共8页
谚文诗歌的兴起打破了汉诗一统天下的格局,但对于汉诗的继续繁荣却并无大碍。李氏朝鲜五百年的汉诗,多关注民生疾苦之作,不乏讽刺暴政之声,在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更关切国家民族的命运,较之前朝作品,现实主义色彩更为浓重。以风格论,... 谚文诗歌的兴起打破了汉诗一统天下的格局,但对于汉诗的继续繁荣却并无大碍。李氏朝鲜五百年的汉诗,多关注民生疾苦之作,不乏讽刺暴政之声,在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更关切国家民族的命运,较之前朝作品,现实主义色彩更为浓重。以风格论,李朝诗坛初期学宋崇尚苏黄,中期仿唐推崇李杜,后期受清人影响兼宗唐宋。现代朝鲜,谚文取代汉字,汉诗创作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汉诗 李氏朝鲜 壬辰倭乱
下载PDF
欲寄相思泪,不知何处流——琉球汉诗概述(2)
18
作者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4-66,共3页
清光绪五年,日本趁中国衰弱列强瓜分之机,非法吞并中国的附属国琉球。此后的琉球汉诗,多抒写亡国之痛。
关键词 琉球汉诗 中国衰弱 亡国之痛
下载PDF
日本汉诗西传举隅——以《杨文公谈苑》为例
19
作者 蔡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日本汉诗的西传,虽在学界几乎无人染指,但却是体现中日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课题。宋代杨亿《杨文公谈苑》中所收日僧寂照诗一首,可谓日本汉诗西文公谈苑》的这首汉诗实现了对故乡的回流。日本汉诗的西传,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着不可... 日本汉诗的西传,虽在学界几乎无人染指,但却是体现中日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课题。宋代杨亿《杨文公谈苑》中所收日僧寂照诗一首,可谓日本汉诗西文公谈苑》的这首汉诗实现了对故乡的回流。日本汉诗的西传,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认知意义,自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西传 《杨文公谈苑》 《参天台五臺山记》
下载PDF
荀子传《韩诗》考辩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苹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各种典籍资料中,《韩诗外传》征引《荀子》最多,不少学者因而认为荀子与《韩诗》之间存在一定传授上的渊源关系。综合韩婴对荀子引《诗》的态度以及《韩诗外传》征引《荀子》的体例来考察,荀子与《韩诗》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渊源关系,韩... 在各种典籍资料中,《韩诗外传》征引《荀子》最多,不少学者因而认为荀子与《韩诗》之间存在一定传授上的渊源关系。综合韩婴对荀子引《诗》的态度以及《韩诗外传》征引《荀子》的体例来考察,荀子与《韩诗》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渊源关系,韩婴只不过是将《荀子》作为原始素材来诠释自己对《诗经》的理解。《外传》大量征引《荀子》,与荀子著述比较丰富及西汉初年荀子学术地位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韩婴 《韩诗》 传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