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八旗制度兴衰的一个历史见证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玉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7-45,共9页
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下,原本同是汉人出身的包衣汉姓与汉军,本来各成体系,迥然有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它们又非常接近,甚至难分彼此,以致人们产生许多误识,直至今日。它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变化,反... 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下,原本同是汉人出身的包衣汉姓与汉军,本来各成体系,迥然有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它们又非常接近,甚至难分彼此,以致人们产生许多误识,直至今日。它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八旗制度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制度 包衣汉姓 汉军 抬旗 出旗 清朝
下载PDF
窝阔台汗己丑年汉军万户萧札刺考辨──兼论金元之际的汉地七万户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小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42,共7页
窝阔台汗己丑年始置的汉军三万户中之萧札刺,不是萧也先之子萧查刺,而是于甲戌年投降蒙古的金中都 军首领札刺儿,增立四万户的时间不在壬辰年而在甲午年。汉军三万户与七万户的设立都与蒙古忽里台大会的召开有关,甲午年增立的七万... 窝阔台汗己丑年始置的汉军三万户中之萧札刺,不是萧也先之子萧查刺,而是于甲戌年投降蒙古的金中都 军首领札刺儿,增立四万户的时间不在壬辰年而在甲午年。汉军三万户与七万户的设立都与蒙古忽里台大会的召开有关,甲午年增立的七万户,汉人有四:刘黑马、史天泽、严实、张柔;契丹人有三:萧札刺之子重喜、塔不已儿、石抹李迭儿。蒙古统治者设置汉军三万户或七万户的目的,是按照蒙古军制,重新编制汉军,以便于军事指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地 汉军万户 三万户 七万户 金末元初 窝阔台汗己丑年 军制
下载PDF
元益都诸万户府考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广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5,共9页
元代汉军万户府中,共有13个以益都为名号的万户府组织,其中多名异实同,实际只有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府、益都新军万户府(2个)、益都旧军万户府、益都淄莱新军万户府等5个万户府建制。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府组建于至元六年,其后逐渐分... 元代汉军万户府中,共有13个以益都为名号的万户府组织,其中多名异实同,实际只有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府、益都新军万户府(2个)、益都旧军万户府、益都淄莱新军万户府等5个万户府建制。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府组建于至元六年,其后逐渐分化出两个益都新军万户府和1个益都旧军万户府。益都淄莱新军万户府组建于至元七年。各万户府是在宋元襄樊之战开始后逐渐成立的,兵源地主要来自益都、淄莱等地,将领大都有益都背景。全国统一之后,各翼万户府北撤至沿江重镇或省会如杭州、建康、龙兴等地驻守。各万户府军事任务及镇戍地的变动,是元朝不同时期战略目标变化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益都 汉军 万户府
原文传递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 被引量:6
4
作者 范传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3期9-17,共9页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草率裁撤,而是有选择地按地域和军种批次出旗,并尽力加以安置。综合起来,限定汉军出旗的标准包括:禁旅还是驻防的八旗汉军,降清时间先后及归降后的功绩多寡,出身地位及日常表现情况,出旗后的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汉军出旗"是清代八旗制度的重大调整,它所引发的旗民之间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生计问题 出旗标准 旗民分治
原文传递
辽代汉军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旭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5,共5页
辽代汉军是以俘降过来的汉族士兵和辽境内的汉人编制而成的军队,作为辽王朝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辽政权疆域的开拓和社会的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由于"汉军"特殊的身份,契丹贵族一方面对其不信任而加以防备,另一方面又笼... 辽代汉军是以俘降过来的汉族士兵和辽境内的汉人编制而成的军队,作为辽王朝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辽政权疆域的开拓和社会的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由于"汉军"特殊的身份,契丹贵族一方面对其不信任而加以防备,另一方面又笼络以发挥汉军的军事作用,成为此期辽朝军事体制中的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汉军 社会地位 历史作用
下载PDF
元代“亳州万户府”的形成与演变——兼论汉军万户府体系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翠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2,共8页
亳州军团最初是以张柔所统领亳州万户府为中心形成的万户集团。忽必烈即位后,施行“祖述变通”的治国方针,亳州军团和亳州万户府被逐渐拆建,张柔家族成员亦被剥夺亳州万户的职位。南宋灭亡后,元政府在江南地区建立了以汉军万户府为中心... 亳州军团最初是以张柔所统领亳州万户府为中心形成的万户集团。忽必烈即位后,施行“祖述变通”的治国方针,亳州军团和亳州万户府被逐渐拆建,张柔家族成员亦被剥夺亳州万户的职位。南宋灭亡后,元政府在江南地区建立了以汉军万户府为中心的镇戍体系。到至元晚期,保定万户府经过重建和移镇,逐步恢复了张柔家族对本翼部队的控制,并且得到世代承袭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汉军 万户府 亳州万户府
下载PDF
黑龙江城汉军八旗简论
7
作者 沈一民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5-28,共4页
黑龙江城汉军八旗从1692年设置伊始,兵额一直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但始终未超过200人。水师营兵额则始终徘徊在500人左右。尽管兵额较少,却名将辈出。咸丰朝以后,黑龙江城汉军八旗开始崛起,先后出了5名将军。
关键词 黑龙江城 瑷珲 驻防八旗 汉军
下载PDF
罗马军团与汉朝军队兵器比较研究
8
作者 郑钧丹 《数码设计》 2018年第5期197-197,206,共2页
设计是以功用性为首要原则,兵器的存在就在于它的有用之中。文章在确定了汉朝军队与罗马军团在事物目的性一致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两军团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发现两者在不同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实现了相同的目的,同时发现在不同的外部因... 设计是以功用性为首要原则,兵器的存在就在于它的有用之中。文章在确定了汉朝军队与罗马军团在事物目的性一致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两军团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发现两者在不同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实现了相同的目的,同时发现在不同的外部因素作用下,两主体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而在某些共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两主体的内部因素也会有所相似。这些均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都是为了满足相似的需求,实现相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 汉朝军队 罗马军团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新出土高昌墓砖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铭心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0,共5页
本文从铭文格式、书法风格等角度对近年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新出土的5方墓志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铭文内容,对隋唐时期生存在交河地区的粟特人的状态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交河地区粟特人与高昌地区粟特人的不同等。
关键词 交河沟西墓地 高昌墓砖 粟特人 胡人武装
下载PDF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静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清朝 八旗制度 满族
下载PDF
《元史·刘黑马传》“七万户”蠡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文坦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6-32,共7页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伊始即设汉军“三万户”分统汉军 ,《元史·刘黑马传》又有增立“七万户”的记载。以往学者对“七万户”的考证 ,皆认为是在“三万户”的基础上增置了四个万户 ,只是对四个万户人选的考证略有差异。实则“七万户”...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伊始即设汉军“三万户”分统汉军 ,《元史·刘黑马传》又有增立“七万户”的记载。以往学者对“七万户”的考证 ,皆认为是在“三万户”的基础上增置了四个万户 ,只是对四个万户人选的考证略有差异。实则“七万户”并非在“三万户”的基础上增置了四个万户 ,而是耶律朱哥、刘黑马率领的宣德、西京、河东方面军中增置了六个汉军万户。其中五人为张札古带、奥屯世英、夹谷龙古带、田雄、“纪侯” ,另一人待考。“七万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刘黑马传》 “七万户” 元朝 历史考证 刘黑马 耶律秃花
原文传递
论清初八旗汉军词人
12
作者 张晴 张佳生 《满语研究》 2024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自清初开始八旗词坛崛起,并逐渐形成声势,成为清代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八旗词坛兴起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汉军词人,他们是八旗词坛之开先河者,在八旗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顺康时期重要的汉军词人的词作内容和词风特点颇具特色,... 自清初开始八旗词坛崛起,并逐渐形成声势,成为清代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八旗词坛兴起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汉军词人,他们是八旗词坛之开先河者,在八旗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顺康时期重要的汉军词人的词作内容和词风特点颇具特色,尤其是他们在词作中所表现出的旗人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汉军词人 八旗汉军
下载PDF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7,共7页
在八旗组织中,汉军与满洲在政治权利、经济待遇、社会生活与舆论宣传等领域的差异是非常突出的。乾隆时期令汉军出旗为民是旗内满、汉差异发展之极致,也是“首崇满洲”这一根本政策支配与驱动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八旗 汉军 满洲 差异性
下载PDF
八旗文化与满洲认同边限:以八旗汉军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晙永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清代八旗是多民族群体,因而八旗内共存女真、蒙古、汉族等多元文化。该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八旗文化。八旗文化的形成过程,相当于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入关后,八旗汉军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逐渐边缘化,到乾隆时期,乾隆帝... 清代八旗是多民族群体,因而八旗内共存女真、蒙古、汉族等多元文化。该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八旗文化。八旗文化的形成过程,相当于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入关后,八旗汉军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逐渐边缘化,到乾隆时期,乾隆帝实行八旗汉军旗的出旗政策,但汉军旗人的出旗并不意味着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排除整个汉军旗人。八旗有明显阶层区分的性质,该阶层区分逐渐固定化而成为世袭身份。国初编入八旗汉军的旗人仍然是满洲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可以享受朝廷的优待。清代旗人族谱是表示身份认同的重要凭证。因此,在《清代满族家谱选辑》中利用汉军旗人家谱,探讨满洲多民族共同体的演变中如何看待汉军旗人,以及在族谱中可发现的八旗共同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满洲认同 八旗文化 沈阳甘氏
下载PDF
孙可望及其家族 被引量:1
15
作者 绵贯哲郎 《满语研究》 202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获义王爵位。康熙时,清廷取消孙氏家族异姓王爵位,准其降等承袭,并将其家族编入八旗汉军,承管两个勋旧牛录,使其保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通过分析孙氏家族爵位和身份变化,可揭示清朝规范八旗世爵的措施。
关键词 孙可望 慕义公 八旗汉军
下载PDF
清初福州、广州八旗驻防的哗变事件
16
作者 潘洪钢 郭福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发生在康熙、雍正时期福州、广州的两次八旗驻防汉军哗变事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八旗内部民族关系不和谐的状况,以及地方官员对驻防官员的监督。事变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驻防的汉军八旗兵丁生计所面临的困难和所受到的歧视。
关键词 八旗驻防 汉军 哗变
下载PDF
顺治朝汉军官员入旗缘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铭志 薛柏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清军统一中原的战争中,顺治朝编入八旗汉军的中原汉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满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中原汉官被编入八旗汉军的缘由主要有降清时间、受降者身份的不同,降清前后的政治军事表现,自身经历与拥有的军事... 在清军统一中原的战争中,顺治朝编入八旗汉军的中原汉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满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中原汉官被编入八旗汉军的缘由主要有降清时间、受降者身份的不同,降清前后的政治军事表现,自身经历与拥有的军事资源,个人意愿等。这些入旗缘由,一方面是继承关外传统,另一方面是为应对入关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治朝 入旗 八旗汉军 政治群体
下载PDF
试论清代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基于汉军旗人家谱研究
18
作者 张德玉 李恕 王桂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0-18,共9页
清入关前编制八旗,汉军八旗即是其中之一。汉军八旗皆由汉人组成,但在八旗组织内深受满族文化影响,在汉满民俗文化持续交往交流过程中,在汉族民俗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满兼融的八旗汉军民俗文化。文章... 清入关前编制八旗,汉军八旗即是其中之一。汉军八旗皆由汉人组成,但在八旗组织内深受满族文化影响,在汉满民俗文化持续交往交流过程中,在汉族民俗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满兼融的八旗汉军民俗文化。文章以八旗汉军家谱为例,从清代晚期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形成的渊源、文化要素及特征诸方面,对八旗汉军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实质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八旗汉军 家谱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八十年代以来汉军万户研究述评
19
作者 董云飞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1期145-146,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汉军万户作了全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其焦点主要集中在汉军万户设立的时间、人员及目的等方面。尽管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歧还很大,但也得出了一些被学术界认同的观点。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汉军万户作了全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其焦点主要集中在汉军万户设立的时间、人员及目的等方面。尽管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歧还很大,但也得出了一些被学术界认同的观点。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只有正视这一问题研究中的缺陷,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研究,如此,方能深化此课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前期 汉军万户 三万户 七万户
下载PDF
八旗汉军鼓乐文化之源考
20
作者 王丽娟 关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1-68,141,共9页
八旗汉军是清王朝统治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为汉人,但随着被编入旗,其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得以改变和提升。然而,在满人统治的天下,汉军旗人依然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这种尴尬的生存境遇下,烧香祭祖便是其寻求慰藉的唯一途... 八旗汉军是清王朝统治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为汉人,但随着被编入旗,其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得以改变和提升。然而,在满人统治的天下,汉军旗人依然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这种尴尬的生存境遇下,烧香祭祖便是其寻求慰藉的唯一途径。因久与满人杂居,汉军旗人或客观熏染或主观模仿,其传统的祭祖习俗逐渐融入大量满人原始萨满的信仰元素,简单、淳朴的奠祭之仪披上了华丽而神秘的外衣,形成了一种既异于满又别于汉的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鼓是该仪式的核心祭器,从鼓之形制至贯穿始终的鼓乐中,均蕴含有许多满族原始萨满信仰的痕迹,但真正传递的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承袭下来的“中和”的处事智慧与“孝亲”的伦理观念,这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鼓乐 “中和”思想 “孝亲”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