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傅斯年与郭沫若 |
王戎笙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
|
试析郭沫若在大跃进年代的诗歌活动——从《百花齐放》到《红旗歌谣》 |
邢小群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
2003 |
5
|
|
3
|
郭沫若诗歌的“神话转型题旨”与文学想象意义——以《女神之再生》与《凤凰涅槃》为例 |
吴翔宇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6
|
|
4
|
郭沫若研究述评 |
刘勇
李春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5
|
郭沫若的先秦美学史研究成就 |
吴功正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6
|
|
6
|
郭沫若的墨学研究 |
解启扬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7
|
郭沫若诗歌创作所受外国文学影响探源 |
朱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8
|
郭沫若的“人民本位”史观及儒家民本思想意蕴 |
徐国利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9
|
“合”与“离”——郭沫若文艺思想管窥 |
张宁
|
《陇东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鲁迅、郭沫若对悲剧理论的贡献 |
刘晓平
刘立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1
|
论郭沫若文化身份的嬗变——从《女神》到《屈原》 |
魏红珊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2
|
从女性创世神话走出的《女神》——《女神》与日本文化 |
蔡震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3
|
|
13
|
论郭沫若与东方文学 |
吴定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4
|
成就与不足——浅议郭沫若的《周易》研究 |
魏晓丽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5
|
叛逆和道德伦理碰撞中的女性呐喊——浅析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
张振华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6
|
对“球形天才”的再思考──世纪之交看郭沫若研究与评价 |
刘悦坦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7
|
郭沫若早期美学观与雪莱《为诗辩护》 |
顾国柱
王志清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
2
|
|
18
|
郭沫若“五四”时期诗歌翻译选材及策略 |
张玥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19
|
论郭沫若自传文学创作的特征 |
叶志良
|
《河北学刊》
|
2002 |
1
|
|
20
|
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郭沫若文学观嬗变新论 |
王俊虎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