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1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机理——基于生态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 被引量:217
1
作者 黄建欢 吕海龙 王良健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2-545,共14页
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在中国许多城市持续大面积出现,这敲响了提升区域发展绿色度的警钟。金融可以也应该在促进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四个机理,利用生态效率反映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 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在中国许多城市持续大面积出现,这敲响了提升区域发展绿色度的警钟。金融可以也应该在促进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四个机理,利用生态效率反映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各机理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现有:相对而言,企业监督效应和资本配置效应的作用更显著;前者对当地绿色发展的积极影响相对最大,但长期中才会对周边区域的绿色发展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后者对当地绿色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金融危机后资本支持效应和长期贷款的监督效应得到了加强,但证券市场的监督效应则反而具有负面影响;绿色金融效应及其空间溢出均不明显,暗示着有必要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力度。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重点可能在于加强资金使用监督,而不仅是加大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绿色发展 生态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机理 金融危机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3
2
作者 周亮 车磊 周成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7-2044,共18页
绿色发展作为化解自然环境约束、破解经济转型难题、支撑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关键。正逐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经济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指导理念。在梳理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模... 绿色发展作为化解自然环境约束、破解经济转型难题、支撑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关键。正逐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经济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指导理念。在梳理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测度与刻画,并进一步耦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定量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 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稳步提升,由0.475增加到0.523,总体提高了10%,时序上呈现“W”型波动增加的阶段性演变特征。②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区域差异规律,不同类型城市群具有“国家级>区域性>地方性”倒金字塔式集群增长特征,形成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稳定等级规模结构。③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效率城市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低效率城市则负向溢出影响,“高高集聚、高带动低”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较为凸显,不同类型城市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与时空惯性。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人文社会因素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程度大于自然本底要素,其中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和城市气温呈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效率 空间马尔科夫 时空演变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绿色效率研究 被引量:160
3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李小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42,共8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增强。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绿色高效是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反映城市经济增长、社会效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效率体系,并利用DEA作为工具来监测长江经济带...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增强。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绿色高效是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反映城市经济增长、社会效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效率体系,并利用DEA作为工具来监测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效率。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但是有逐步改善的趋势。将城市绿色综合效率进一步分解为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技术效率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绿色城市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长江经济带城市要改变目前效率低下的现状关键在于提高技术效率,推进城市的创新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对投入产出的冗余度与不足度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低效率的根源。从资源投入的冗余度来看,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技术>资本>水资源,长江经济带资源利用率低,存在高投入、高消耗的问题,加快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应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从期望产出不足度来看,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长江经济带目前总体发展模式还是追求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经济运行的质量与社会效益。绿色效率不高主要集中在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物过度排放方面,其中环境问题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提高绿色效率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共同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改革创新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推行环境保护市场化,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和治理,这关系着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绿色效率的提高与生态文明示范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资源环境约束 投入产出 绿色效率 DEA-undesirable outputs模型
下载PDF
绿色低碳视角下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37
4
作者 曹霞 于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9,共10页
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有效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以及改善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模型处理高维数据的特点,对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改... 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有效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以及改善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模型处理高维数据的特点,对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改进,从而构建了更加有效的估算创新效率的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用2005-2011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区域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平均创新效率约为0.645,虽然超过0.5,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创新效率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且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同时,环境规制强度与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表明环境规制初期,由于成本的增加,会对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又会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区域开放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和政府资助这三个因素对绿色创新效度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较高的区域开放程度能够显著拉动中国创新效率向更高水平发展,成熟的技术市场有利于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并推动创新效率的提高,政府资助可有效降低区域绿色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发其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想有效提高中国及各区域的创新效率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重视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推进绿色创新技术,一方面要均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并学习国外先进绿色创新技术,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来调控各区域创新能力的失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低碳 创新效率 投影寻踪模型(PP)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
下载PDF
“绿色”政策与绿色金融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3
5
作者 王凤荣 王康仕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共14页
基于2010-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政府"绿色"政策是否提高了绿色金融配置效率以及不同政策工具是否存在成效差异。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低效率的配置水平,未对污染企业形成显著的融资约束;从整体来看,"绿色"政... 基于2010-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政府"绿色"政策是否提高了绿色金融配置效率以及不同政策工具是否存在成效差异。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低效率的配置水平,未对污染企业形成显著的融资约束;从整体来看,"绿色"政策提高了绿色金融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财政政策对绿色金融配置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绿色"监管政策的缺失抑制了金融发展对绿色金融配置效率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配置效率 财政政策 监管政策
原文传递
《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2
6
作者 刘强 王伟楠 陈恒宇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12,共13页
绿色金融政策作为政府环境规制在金融信贷资源配置层面的具体应用,正渐渐影响着企业的财务行为,但是现有关于绿色金融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存在缺口。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切入点,通过对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开展... 绿色金融政策作为政府环境规制在金融信贷资源配置层面的具体应用,正渐渐影响着企业的财务行为,但是现有关于绿色金融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存在缺口。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切入点,通过对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开展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检验和考察了绿色金融政策影响重污染企业创新行为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信贷指引》实施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对创新投入并无明显影响,这表明企业创新效率显著提高;(2)创新产出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但主要聚焦在非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3)实施《绿色信贷指引》对国有和金融欠发达地区的重污染企业创新产出和效率提升更为显著;(4)《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重污染企业的创新产出显著降低了其贷款融资成本。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推动绿色信贷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实施,是加快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有效改革举措,也为其他领域绿色金融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重污染企业 创新投入 创新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8
7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1 位作者 沈威 荣培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增长明显,2010—2014年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十余年间中国低碳经济动态绩效变化实现了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的转变;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掣肘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变化的因素随研究时段、地区的变化而变化;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碳排放总量始终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发展 能源消费 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绿色效率的综合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62
8
作者 刘阳 秦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东部沿海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核心区,其均衡与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理论界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绿色效率是衡量区域绿色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水平。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 东部沿海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核心区,其均衡与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理论界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绿色效率是衡量区域绿色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水平。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综合测度四大沿海城市群绿色效率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在剥离外部环境及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各地区的绿色效率发生较大变化,36个城市中除10个城市的绿色效率达到效率前沿面,其他城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导致效率不足的因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明显。②外部环境变量中,人均GDP、政府规划与城市绿色效率负相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开放程度与城市绿色效率正相关。③不同城市群的绿色效率等级存在异质性,四大城市群发展并不均衡,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绿色效率一直领先于其他三个城市群,城市群内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衡。④未来要继续加强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劳动力就业水平,减少劳动力集聚造成的人员闲置;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城市化所造成的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把握城市化的速度,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政策,加强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化流动,以推进沿海四大城市群的绿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沿海 城市群 绿色效率 三阶段DEA
下载PDF
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49
9
作者 胡博伟 周亮 +2 位作者 王中辉 车磊 张梦瑶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3-393,共11页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静态效率、动态...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静态效率、动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城市发展周期、主导资源类型分类特征以及动态变化视角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特征规律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静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0.932),且城市间效率值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吕梁、延安和庆阳等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按照主导资源类型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石油类(0.995)>综合类(0.958)>金属类(0.908)>煤炭类(0.904)规律特征,金属类城市和煤炭类城市变化趋势相似且都处于较低状态;依据城市发展周期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成长型(0.978)>再生型(0.945)>成熟型(0.920)>衰退型(0.882)的规律特征,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明显滞后。③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动态效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在2006-2016年整个时期呈现出"逐步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④根据ML指数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增长型和波动增长型城市占比为65%。大同、包头和白银等城市动态效率值较高,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整体上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统筹管理下,绿色发展水平正逐步得到改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发展 经济效率 时空分异 干旱区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艳军 华民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4年第2期36-52,共17页
作者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考虑环境污染时中国275个1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的经济效率,称之为"绿色效率"。结果显示,中部城市的绿色效率表现最差。如果提高"坏产出"权重,绿色效率的测算结果显著下降... 作者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考虑环境污染时中国275个1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的经济效率,称之为"绿色效率"。结果显示,中部城市的绿色效率表现最差。如果提高"坏产出"权重,绿色效率的测算结果显著下降,且东、中部城市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西部城市。随后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城市规模的内生性,检验中国城市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绿色效率与其规模呈现U型关系,U型曲线拐点对应的城市人口规模约为399万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等则会对绿色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减轻高投资率对绿色效率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经济 绿色效率 SBM模型 IV-Tobit
原文传递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杨亦民 王梓龙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156,196,共7页
以湖南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DEA评价视角,全面评价湖南工业生态效率。选取科技投入、规模程度、环境监测、政府管制、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6项工业生产指标,采用DEA评价法测算湖南省14个市州的工业生态效率,对选取指标进行多元线... 以湖南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DEA评价视角,全面评价湖南工业生态效率。选取科技投入、规模程度、环境监测、政府管制、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6项工业生产指标,采用DEA评价法测算湖南省14个市州的工业生态效率,对选取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显示:规模程度、政府管制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性,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找到提高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限制湖南工业企业盲目扩张,规范政府管制行为,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节能环保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工业 生态效率 湖南省
原文传递
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面板VAR模型 被引量:46
12
作者 廖筠 胡伟娟 杨丹丹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
本文选取10家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银行的经营效率状况,与银行绿色信贷比建立面板VAR模型,进行二者间的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有长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 本文选取10家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银行的经营效率状况,与银行绿色信贷比建立面板VAR模型,进行二者间的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有长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短时间内会逐渐增大,长期将趋于平稳。这表明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经营效率,银行应抓住绿色信贷的机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经营效率 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面板VAR模型
下载PDF
财政分权、节能环保支出与绿色发展 被引量:44
13
作者 和立道 王英杰 张鑫娜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5,共11页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既充分考虑中国的财政分权模式,又纳入政治体制因素,在运用能源消耗、环境质量、空气污染多维指标衡量"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节能环保支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既充分考虑中国的财政分权模式,又纳入政治体制因素,在运用能源消耗、环境质量、空气污染多维指标衡量"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节能环保支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现有财政分权模式下,财政分权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大节能环保支出,进而影响整体环境质量,但也存在支出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在地方政府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政治体制下,官员出于"政绩"提升的考虑,加上政府与居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将进一步影响节能环保支出的效率。根据以上结果,在现有的财政分权和政治体制下,应尽快建立更为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审核体系,并逐步完善地方环保支出效率评价体系,以提高节能环保支出效率,促进"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节能环保支出 绿色发展 支出效率
下载PDF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魏丽莉 杨颖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以"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为动力与保障。通过梳理绿色金融政策,厘清其演进逻辑及节点性政策,以2012年颁发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准自然试验,应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政策的环境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中国绿色金...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以"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为动力与保障。通过梳理绿色金融政策,厘清其演进逻辑及节点性政策,以2012年颁发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准自然试验,应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政策的环境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发展经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政策对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正向效应,而对节约能源无显著影响;绿色金融政策能够通过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污染产业的贷款门槛来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其传导机制主要来自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和三次产业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双重差分 节能减排
下载PDF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林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DEA分析视角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译 熊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效率 林业 DEA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屋顶绿化节能热工评价 被引量:40
16
作者 唐鸣放 郑澍奎 杨真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0,共4页
研究了屋顶绿化的节能热工评价方法,通过室内环境为空调控制和自然室温2种状态下的屋顶绿化节能热工对比测试,得到主要结果:在夏季空调期间,绿化屋顶热流减少70%左右,附加当量热阻为1.0 m2.k/w;自然室温环境下绿化屋顶热流方向与对比屋... 研究了屋顶绿化的节能热工评价方法,通过室内环境为空调控制和自然室温2种状态下的屋顶绿化节能热工对比测试,得到主要结果:在夏季空调期间,绿化屋顶热流减少70%左右,附加当量热阻为1.0 m2.k/w;自然室温环境下绿化屋顶热流方向与对比屋顶相反,绿化屋顶的冷却效率为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节能 当量热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17
作者 孙中瑞 樊杰 +1 位作者 孙勇 刘汉初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3,共11页
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对网络结构特征及网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效... 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对网络结构特征及网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效率增长相对平稳,中部地区增长较大,而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②中国已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网络关系数、网络密度波动增长,网络效率不断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小世界性。③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上海、北京、浙江处于中心位置,中介作用显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偏远省份处于边缘位置。④四大板块内部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紧密,溢出效应较强。⑤相邻矩阵、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矩阵、开放程度差异矩阵显著正向影响空间关联,而地理距离、知识基础差异矩阵显著负向影响空间关联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科技 创新效率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生产函数 块模分析 创新发展
原文传递
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和不协调来源——基于CREE-EIE分析框架 被引量:37
18
作者 黄建欢 杨晓光 胡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30,共14页
资源、环境和经济(REE)复杂系统的协调问题备受关注,但以往文献未深入其内部全面考察区域REE不协调的来源。本文提出CREE-EIE分析框架。利用绿色效率反映REE协调度,利用无效率反映不协调程度,从长期变迁视角考察了中国30个省份REE协调... 资源、环境和经济(REE)复杂系统的协调问题备受关注,但以往文献未深入其内部全面考察区域REE不协调的来源。本文提出CREE-EIE分析框架。利用绿色效率反映REE协调度,利用无效率反映不协调程度,从长期变迁视角考察了中国30个省份REE协调度并分析其不协调的来源。本文认为,各子系统具有内在的投入产出联系,从效率视角可以更深入地研究REE协调,深入到系统内部分析不协调来源才能找到薄弱环节并予以改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REE协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和两极分化等特征,经济发达并非协调的前提条件。REE不协调的首要来源是环境无效率,但资源无效率和经济无效率也不容忽视;环境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烟尘和固体废物的产出无效率,两者贡献度合计超过60%,而碳排放无效率的贡献相对最低,仅约13.5%;资源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耕地、人力资源和水的投入无效率,三者贡献度合计接近70%。为改善不协调,本文建议以REE协调为区域发展导向,实施绿色效率"锦标赛",进行倒逼式管理和差别化约束,重点治理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优先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和经济 协调度 绿色效率 效率-无效率分析框架
原文传递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孙佳媚 张玉坤 +1 位作者 隋杰礼 周术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当今绿色建筑发展的新阶段。总结和对比分析世界各国和地区现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阐述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并指出其作用及不足。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 奥运 环境效率
下载PDF
绿色金融、融资效率和产业链企业价值 被引量:32
20
作者 贺正楚 刘思思 周永生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3,共8页
在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整合度两项指标为核心解释变量,企业价值为被解释变量,依据2013-2019年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对产业链企业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绿色金融对产业链企业发展的... 在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整合度两项指标为核心解释变量,企业价值为被解释变量,依据2013-2019年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对产业链企业融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绿色金融对产业链企业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出,绿色金融与产业链企业是引航人与践行者的关系,绿色金融引导产业链企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为对象,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产业链企业价值这两者呈现倒N形关系,而企业融资效率能够显著调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融资效率 企业价值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