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哲学基础、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慧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2,共7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提供哲学基础,其秉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本体论,继承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从自然到社会的认识论,接续追求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提供哲学基础,其秉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本体论,继承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从自然到社会的认识论,接续追求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出发,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坚持把生态化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实践路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 生命共同体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包容性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着力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献芝 王新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58,共7页
包容性发展是基于当下人类社会时空双维的实然发展境况、集五大新发展理念与一体、以谋求人类社会全要素彼此交融、综合实现和多主体建设为目的的发展模式、理念和路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包容性绿色发展为基本着眼点。兜住包容性... 包容性发展是基于当下人类社会时空双维的实然发展境况、集五大新发展理念与一体、以谋求人类社会全要素彼此交融、综合实现和多主体建设为目的的发展模式、理念和路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包容性绿色发展为基本着眼点。兜住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底线,才能呈现其决定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的极端重要性。就当下人类社会时空双维的实然发展境况而言,以包容性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共赢、政治自主、文化互融、社会安全和生态共建,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邓明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的持续动力,也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诠释了习近平绿色...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的持续动力,也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诠释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逻辑规律;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践行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有机统一,营造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充满活力的发展方式;“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彰显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准确定位,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蕴含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绿色发展理念 时代价值 生活方式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两山”理念的陕西实践研究
4
作者 徐菁蔚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两山”理念的陕西实践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陕西省6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基础、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以50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陕西省重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两山”理念的陕西实践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陕西省6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基础、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以50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探索实践“两山”理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与解决方法。为陕西省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差异化比较优势,把握秦岭创建国家公园战略机遇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国家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构建以县域为基础的区域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形成富有陕西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政策启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陕西省 重点生态功能区 绿色发展 县域经济共同体
下载PDF
论工程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5
作者 唐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工程科技创新必须以相应的工程伦理规范及核心原则作为价值指引。所有国家工程职业领域伦理规范核心原则都包含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工程科技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工程科技创新必须以相应的工程伦理规范及核心原则作为价值指引。所有国家工程职业领域伦理规范核心原则都包含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工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层面的广义工程共同体,应在跨文化、跨地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达成和践行工程生态文明责任的工程伦理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工程伦理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森林生态文明引领林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探析
6
作者 潘立 陆燕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锻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生态文明,推动中国林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有助于更好应对生态危机,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揭示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阐述森林生态文明的内涵。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建构森林生态文明理论体... 锻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生态文明,推动中国林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有助于更好应对生态危机,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揭示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阐述森林生态文明的内涵。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建构森林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从深刻把握森林生态文明的哲学方法、科学制定林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应用绿色先进技术和优化林业功能布局等方面设计中国林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文明 林业现代化 绿色发展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7
作者 魏丽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7-53,共7页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黄河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和修复难度更大,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和应用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交易机制不成熟,资金支持力度较弱等共性困境在...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黄河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和修复难度更大,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和应用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交易机制不成熟,资金支持力度较弱等共性困境在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具有特殊意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提高黄河流域优质公共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性制度;加快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黄河流域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交易机制;加大沿黄生态走廊经营性生态产品开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产业化;完善财税和金融手段,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金支持政策;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区域协同绿色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修复与治理 公共生态产品 生态补偿制度 绿色发展共同体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绿色转型实践——以四川省阿坝县藏族旅游村寨神座村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段雨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乡村共同体是村民情感和利益的共同体,也是村民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载体。生态脆弱地区因为乡村共同体的解体和终结,致使环境恶化进而陷入生态性的贫困之中。破解乡村共同体之困,是生态脆弱地区完成绿色转型的关键,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 乡村共同体是村民情感和利益的共同体,也是村民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载体。生态脆弱地区因为乡村共同体的解体和终结,致使环境恶化进而陷入生态性的贫困之中。破解乡村共同体之困,是生态脆弱地区完成绿色转型的关键,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所在。地方能人和政府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改变了生态破坏—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进而实现了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的转变。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经济发展"的新集体意识逐渐在村民群体中得到认同。因此,在经济与生态互惠互利新的集体观念基础上,乡村共同体得到了重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也被成功阻断,最终走上了生态、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平共处的和谐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生态旅游 乡村共同体 生态脆弱地区
原文传递
推绿色教育促城市绿色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裴雪姣 谈尧 《城市观察》 2012年第6期67-75,共9页
教育对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已较早地开始了以推行绿色教育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概述了绿色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内涵,重点总结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在发展... 教育对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已较早地开始了以推行绿色教育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概述了绿色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内涵,重点总结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在发展绿色教育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对中国城市绿色教育发展的概况和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绿色教育经验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教育 城市绿色发展 全民绿色教育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视野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栋 饶旭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且有突出的实践特质。系统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视野,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满足世界人民的生态福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且有突出的实践特质。系统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视野,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满足世界人民的生态福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价值。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实践新视野,要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体系、生态家园、绿色共同体四个维度加以深入探析:从绿色发展之维看,要着力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道路;从生态文明体系之维看,须构建以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法治、生态安全、责任目标为核心的五大体系;从开拓生态家园之维看,要凝聚党.制度、政府、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的合力推进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从构建绿色共同体之维看,要从世界视角出发,兼顾国际与国内,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绿色发展 生态家园 绿色共同体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共建绿色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效峰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40-46,共7页
绿色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增长点,也为全球治理转型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新着力点。构建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双方首先需要凝聚绿色价值共识,制定彼此更为融通、接轨性强的绿色发展政策。从建设主体来看,本地区需... 绿色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增长点,也为全球治理转型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新着力点。构建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双方首先需要凝聚绿色价值共识,制定彼此更为融通、接轨性强的绿色发展政策。从建设主体来看,本地区需要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格局,构建多维复合的区域性绿色发展与治理体系。从内容看,中国与东盟需要把握环境、绿色产能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走深走实。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海上丝绸之路 绿色发展 低碳共同体
下载PDF
包容性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基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忠 张维香 +1 位作者 何骅 梅德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4期19-25,共7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鲜明的人与自然的辩证一体性关系的理论主旨;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展开,可以表述为异化劳动—物质变换的断裂—资本逻辑的扩张—资本扩张悖论—制度变革五方面依次铺展的逻辑进路。不论是人与自然的辩证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鲜明的人与自然的辩证一体性关系的理论主旨;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展开,可以表述为异化劳动—物质变换的断裂—资本逻辑的扩张—资本扩张悖论—制度变革五方面依次铺展的逻辑进路。不论是人与自然的辩证一体性关系,还是通向制度变革的五方面逻辑进路,都为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因,体现鲜明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绿色化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包容性的发展取向。彰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空双维进路的包容性绿色发展,必然要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所昭示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制度变革道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建设与探索
13
作者 卢自勇 谭晋 +1 位作者 朱玲 李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6-28,73,共4页
贵阳市有93个社区,27个社区达到了贵阳市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要求。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社区特色仍不突出,建设内容的针对性不明显。通过对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机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生态文明理念建设、... 贵阳市有93个社区,27个社区达到了贵阳市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要求。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社区特色仍不突出,建设内容的针对性不明显。通过对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机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化系统建设、垃圾处理、排污系统及创建实施保障建设进行探索研究,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绿色社区
下载PDF
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期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作者 张合营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1-35,共5页
浙江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期,在领导浙江人民绿色发展的施政中,坚持问题导向,统筹顶层设计,强化内生动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加强制度保障... 浙江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期,在领导浙江人民绿色发展的施政中,坚持问题导向,统筹顶层设计,强化内生动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加强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探索形成了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尊崇自然规律、统筹推进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以“社会革命”等为核心内容的“两山”理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绿色发展 “两山”理念 共同体意识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贤金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自然";分析了美丽中国所体现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秩序国土以及新型绿色化等方面的格局特征;基于上述认识,尤其是国土空间是美丽中国的载体性质,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融合机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绿色发展共享机制以及生态资本富民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支撑美丽中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视域下的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16
作者 周兰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绿色发展理念的要义是要解决好、实现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是生成性的,贯穿绿色发展理念的全过程。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对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光辉典范意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指... 绿色发展理念的要义是要解决好、实现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是生成性的,贯穿绿色发展理念的全过程。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对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光辉典范意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国际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绿色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日本公共住宅的绿色低碳实践——以荻窪住区再生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姗 蒋洪彪 +1 位作者 赵铮 王姗姗 《城市建筑》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日本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公共住宅实践,逐步推动其设计和建造向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型转变。本文简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本公共住宅发展,对绿色低碳建设理念进行论述,并以日本近期公共住宅典范—荻住区再生设计为例,从... 日本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公共住宅实践,逐步推动其设计和建造向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型转变。本文简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本公共住宅发展,对绿色低碳建设理念进行论述,并以日本近期公共住宅典范—荻住区再生设计为例,从其整体规划、建筑体系、集成技术等各方面对上述理念的实现进行具体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宅 绿色低碳建设 可持续发展 绿色住区 长寿型SI住宅 绿色集成技术
下载PDF
广阳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岳 罗德成 黎海霞 《风景园林》 2021年第S02期10-15,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阳岛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绿岛和重庆生态岛,生态价值不可计量,其由大开发到大保护的生态蝶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阳岛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绿岛和重庆生态岛,生态价值不可计量,其由大开发到大保护的生态蝶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在理论、规划和实践方面开展了探索创新。理论方面,凝练形成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理论、乡野化理论、智慧生态“双基因融合、双螺旋发展”理论;规划方面,探索建立了“生态规划图”模式;实践方面,系统总结了从机制保障、系统施策、生态工法到技术集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这些探索都已取得较好的示范效应,可为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修复 生态规划 绿色发展 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 乡野化 智慧生态 广阳岛
下载PDF
新学科:中国-东盟学(上)
19
作者 周华楣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18,共12页
研究10+1概况及其国际关系,新学科的科定位及10+1共同体战略定位,催生新学科的条件,回归中国人文哲学传统,新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未来展望与研究不足七个问题。主要学术观点是中国-东盟是一个名词,一个国家间的区域联盟组... 研究10+1概况及其国际关系,新学科的科定位及10+1共同体战略定位,催生新学科的条件,回归中国人文哲学传统,新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未来展望与研究不足七个问题。主要学术观点是中国-东盟是一个名词,一个国家间的区域联盟组织,而中国-东盟学则是一门新学科。10+1从对抗、怀疑走向"共同体"是产生新学科的历史条件,邓小平发展理论、学者理论勇气和学科间聚合、分化则是催生新学科的理论基础。从和平发展绿色学、国家战略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国际关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新学科均是以上成熟学科的四级分支学科,其学理借鉴理论表现为新学科积极向已成熟学科靠近,形成纵向性和横向性学理借鉴两种关系,同时,成熟学科也积极向新学科渗透和扩张。一切科学归根到底都是哲学,哲学是一切科学共享的理论财富。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内地的专家、学者至今未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主要原因是教育战略思想不对头、缺乏良好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素质不高和思维定势作怪"四共振"发挥了作用。建议中社院和中科院合并统称中科院,改中社院学部委员制为院士制;"为发现真理而读书"是中国-东盟学院院训,实行宽进严出,大学生研究生知识、能力、创造和人文四合一齐驱发展。读本四年,读硕两年,淘汰率各50%,读博五年,淘汰率40%,为出一流大学、出顶尖人才办好中国-东盟学院。海洋大开发是国家战略思想的新举措,中国要冲出三大岛链的环圈海域就必须建造航母和建设蓝水海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学 和平发展绿色学 国家战略学 国际关系学 10+“1共同体” 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 诺贝尔奖 学术个性 大学体制改革 海洋开发 “三大岛链” 蓝水海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