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现实状态与政策框架 被引量:83
1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4,共17页
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粮食市... 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实施、协调运用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粮食储备吞吐与进出口调节手段以及粮食市场管理与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制度框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下载PDF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娟 王雅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粮食储备政策制度和粮食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粮食形势,最后从粮食储备体系、承储主体、农户储备这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粮食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备 功能作用 调控体系 市场价格 粮食安全
原文传递
浅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胜鹏 曾福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29,437,共4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粮食安全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粮食供给价格、粮食安全保障的法律规范,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粮食安全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粮食供给价格、粮食安全保障的法律规范,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不协调性;提出了提高产粮区经济收入、加大粮食高产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增强国家储备能力、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门法律,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高产适用技术 粮食储备 农民增收
下载PDF
我国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现状、影响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洪洋 胡小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4,187,共9页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政府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布局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当前...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政府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布局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当前我国政府粮食储备主要布局在粮食主产区,而居民粮食消费主要集中在粮食主销区,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安排与居民粮食消费区域分布并不契合。这种粮食储备布局安排会造成粮食产区向销区“倒补贴”、销区“搭便车”现象频发以及时段性集中运输矛盾突出等深刻影响。基于此,借助宏观调控理论、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博弈理论和流通理论,从完善政府粮食储备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粮食储备产销区资金保障机制、构建粮食储备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建立产销区完善的粮食流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的路径,充分发挥政府粮食储备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价格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我国粮食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粮食储备 区域布局 宏观调控 利益协调机制
下载PDF
季节性流动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储备规模估算——基于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普蓂喆 陈希 +1 位作者 钟钰 甘林针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共21页
粮食储备是应对粮食安全风险挑战的“稳压器”,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是加强国家储备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将粮食储备规模的研究思路从传统的平抑粮食生产年际波动调整为应对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提出一个新的粮食储备规模估算框架。... 粮食储备是应对粮食安全风险挑战的“稳压器”,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是加强国家储备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将粮食储备规模的研究思路从传统的平抑粮食生产年际波动调整为应对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提出一个新的粮食储备规模估算框架。在主要考虑粮食国内产销和生产受灾减产的前提设定下,本文识别出目前粮食季节性流动过程中存在常规缺口、产区受灾、连续受灾三类风险断点,进一步组合不同风险情境,估算得出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的储备消费比区间分别为16.67%~33.83%、16.67%~34.83%和16.67%~40.00%;依据概率中的数学期望计算出稻谷、小麦、玉米的储备消费比分别为19.82%、20.00%和20.92%。综合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研判粮食产销流动风险、优化储备结构、明确储备主体分工、完善储备应急保障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储备规模 风险识别 粮食产销
原文传递
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挑战、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小平 陈世林 李军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137,共6页
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粮食安全缺乏正确的认识,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供需不平衡问题开始显现等。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主要有: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统筹解决"三农... 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粮食安全缺乏正确的认识,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供需不平衡问题开始显现等。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主要有: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以自求省内平衡为目标,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粮食安全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预警能力,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粮食生产 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市场预警 甘肃省
下载PDF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倪智伟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9期57-60,共4页
粮食储备是关系国计民生、维持社会稳定、调节粮食供求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粮食危机对粮食安全的深刻影响,进一步梳理了粮食储备的概念并简要回顾了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发展历史;然后... 粮食储备是关系国计民生、维持社会稳定、调节粮食供求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粮食危机对粮食安全的深刻影响,进一步梳理了粮食储备的概念并简要回顾了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发展历史;然后根据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现状,在肯定我国粮食储备作用的同时对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最后从加强管理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监管、强化立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储粮 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
下载PDF
试论粮食检验与储备粮的质量管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玉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4期7-9,共3页
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物资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检验和储备粮的质量管理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粮食检验和储备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在粮食产业中的重要性... 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物资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检验和储备粮的质量管理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粮食检验和储备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在粮食产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检验 储备粮 质量管理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北宋粮食储备与流通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姜锡东 季发玲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7,共12页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压力,影响了当时的粮食安全标准。北宋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繁重,富民、地主粮食储备较为可观,官方与民间的粮食储备总量存在差距,具备藏粮于富民的特征。宋朝廷利用制度性和市场性的手段,将粮商作为国家的后备粮仓,灵活地缓解了官民粮食储备差距悬殊的矛盾。粮食流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粮食来源和运输距离揭示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南、北救荒上的不同分配,北方地区的灾荒救济以官方力量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民间力量为主,粮食的性质、流通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着救荒效果。以北宋时期为鉴,当前我国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耕种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区域性粮食流通,完善重大灾情下的粮食供给体系;树立科学粮食储备观,全方位增强社会戒奢从俭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粮食储备 区域流通 粮食安全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对完善我国储备粮监督管理机制的立法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凌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为核心,以地方储备分级管理为辅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我国粮食储备立法现状提出实证方案,在储备粮的决策权、中...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为核心,以地方储备分级管理为辅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我国粮食储备立法现状提出实证方案,在储备粮的决策权、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法律定位、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制度、储备粮补贴政策和粮食信息管理制度等五方面给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粮 监督管理机制 实证方案 法律条文 法律建议
下载PDF
浅谈粮食储备浅圆仓工作塔工艺设计
11
作者 张琛朕 《现代食品》 2024年第9期4-8,15,共6页
本文主要从粮食储备浅圆仓工作塔工艺设计角度,分析各种不同类型工作塔的优缺点、适应场景及各功能设计要点。
关键词 粮食储备 浅圆仓 工作塔工艺设计 优缺点 适用场景
下载PDF
关于地方储备粮承储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2
作者 尤子敬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4期41-43,共3页
储备粮质量管理贯穿于粮食入库至轮换出库全过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本文以解读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和粮油库存质量检查内容为重点,结合库存检查所发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粮食储备 质量管理 粮食安全 扦样
下载PDF
关于加强地方粮食储备档案管理的探讨
13
作者 周鑫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地方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其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对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地方粮食储备档案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旨在探讨加强地方粮食储备档案管理工作的路径,提出一系列管理措... 地方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其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对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地方粮食储备档案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旨在探讨加强地方粮食储备档案管理工作的路径,提出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包括数字化档案管理和监管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为提高粮食储备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粮食储备 档案管理 路径
下载PDF
湖北省农户家庭粮食经营及供给能力动态跟踪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5-712,共8页
农户是最基本的经营决策单元和粮食生产单位,其粮食生产经营行为及粮食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湖北省典型区域农户进行的3期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经营行为及粮食安全供应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农... 农户是最基本的经营决策单元和粮食生产单位,其粮食生产经营行为及粮食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湖北省典型区域农户进行的3期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近1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经营行为及粮食安全供应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农户层面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粮作经营参与度较高,农户家庭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未出现明显的"非粮化"趋势,且经营规模越大,农户粮作经营的积极性也越高。2)农户粮作经营的绝对收益在提升,但相对效益在减弱。重点开发区粮作经营的绝对和相对效益较低,而粮食主产区粮作经营则持续保持着对于经作经营和非农经营的比较优势,但差距在缩小。且均存在着经营规模越大,农户粮作经营的比较效益越高的特征。3)重点开发区和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时空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重点开发区农户家庭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在降低,而粮食主产区则保持相对平稳,两区农户家庭层面粮食供给能力的差距在日益拉大,粮食主产区在区域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建议引导土地流向种田大户以发挥规模效益,加强粮食主产区粮作经营政策扶持力度,在稳固粮食主产区粮作经营能力的同时,实现农户家庭粮作经营规模化和粮食供给稳定增长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作安全 粮作经营 粮食储备 粮食商品化 重点开发区 粮食主产区 农户
原文传递
我国粮食结构性问题及其消解方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亨明 黄锦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66-74,共9页
粮食安全是事关强国复兴的头等大事,而粮食结构性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解决十四亿人的温饱和粮食安全问题,才能让社会长治久安。国内外粮食供需、国内区域间粮食供需、不同种类粮食供需的现状说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粮食安全是事关强国复兴的头等大事,而粮食结构性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解决十四亿人的温饱和粮食安全问题,才能让社会长治久安。国内外粮食供需、国内区域间粮食供需、不同种类粮食供需的现状说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紧平衡”状态。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速,使粮食消费健康化、多样化趋势明显,粮食种类供需失衡;粮食主销区土地资源有限,单产提高难度大,主产区增产压力增大,粮食区域供给不平衡矛盾突出;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闭环管理主要靠政策调控,供应链体系不完善;国际时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使国际粮食稳定性差,我国粮食进口面临挑战。只有把握粮食安全和粮食进口主动权、优化区域供给和粮食供应链保障性措施,才能解决我国粮食的结构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粮食结构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粮食储备
原文传递
粮食储备和加工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开州区储备粮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东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3期110-114,共5页
本文以重庆市开州区储备粮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生产管理现状,指出企业在粮食储备和加工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围绕上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企业生产管理的对策,并强调数字技术将全面赋能粮食储备和加工,有助于促进粮食... 本文以重庆市开州区储备粮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生产管理现状,指出企业在粮食储备和加工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围绕上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企业生产管理的对策,并强调数字技术将全面赋能粮食储备和加工,有助于促进粮食行业安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粮 粮食加工 生产管理 质量安全 数字化
下载PDF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下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小兰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4期17-18,共2页
农户粮食储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对南京市农户粮食储备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考察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动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户 粮食储备 动机 粮食安全
下载PDF
辽宁省农户储粮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钢霞 《干燥技术与设备》 CAS 2010年第2期56-60,78,共6页
通过对辽宁省的调研,针对目前农户储粮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适合我省农户储粮减损的新装具,旨在解决目前我省农村储粮损失巨大的问题,为农户安全储粮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达到农户储粮减损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农户 储粮 新装具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我国粮食储备主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颖 武小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7-24,共8页
作为我国粮食储备承储主体的农户和地方粮企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常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进行储备粮的逆向操作,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针对不同粮食承储主体分别构建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农户主体的储粮行为有着极大模仿性... 作为我国粮食储备承储主体的农户和地方粮企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常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进行储备粮的逆向操作,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针对不同粮食承储主体分别构建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农户主体的储粮行为有着极大模仿性和趋同性;农户对未来粮食价格的非理性预期是导致其逆向操作行为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引导农户形成对未来粮价的理性预期,并通过实施满足一定条件的储粮补贴政策来影响农户收益水平最终影响农户决策。对于粮储企业主体,证明了其逆向操作行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必然选择结果,无外界干预下的博弈最终会导致粮食储备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政府应鼓励中储粮发挥"领导者"作用去影响粮企预期或引入外部政策补贴来影响博弈收益,对粮企形成正向引导和激励,使执行粮储调控政策成为企业人收益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选择,从根本上规避粮企逆向操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 储备调控效果 逆向操作 博弈论
下载PDF
清代粮食储备体系及其问题的现实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浩 王文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粮食储备体系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而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曾出现在我国清代的粮食储备体系当中,当前粮食储备体系改革亦可从历史上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和问题治理中汲取有价值的历史经验。清代形成了以"... 粮食储备体系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而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曾出现在我国清代的粮食储备体系当中,当前粮食储备体系改革亦可从历史上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和问题治理中汲取有价值的历史经验。清代形成了以"仓庾""常平仓"以及"社仓(义仓)"所构成的粮食储备体系,这一粮储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供给、赈灾济荒、平抑物价以及促进社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清代的粮食储备体系在经营方面、管理方面也存在弊端,最终影响到粮食储备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也存在管理不善、行政调节与市场化运作相矛盾、粮储体系单一化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清代粮食储备体系,对比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为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仓储 粮食储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