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因即公因也”:方以智的“正因”
1
作者 吴卿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正因”是方以智易学构建的重要一环,“正因即公因也”的提出,表明了“正因”是“公因”和“反因”关系的重要桥梁。借由“反因即正因”与“正因即公因也”的过渡,方以智的“公因之在反因中”得以成立。一方面,通过提出“反因即正因”... “正因”是方以智易学构建的重要一环,“正因即公因也”的提出,表明了“正因”是“公因”和“反因”关系的重要桥梁。借由“反因即正因”与“正因即公因也”的过渡,方以智的“公因之在反因中”得以成立。一方面,通过提出“反因即正因”,方以智展现了“公因”统一作用下“正因”与“反因”的对立转化,使圆∴的三点得以成立。另一方面,“正因即公因也”的提出,使“公因”能够直接参与到“正因”与“反因”的对立转化中以实现“公因之在反因中”。此外,“正因”的出场还推动了圆∴静态的三点结构向动态的“二虚一实”转化,展现了方以智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路线以及他以儒学容纳禅学和庄学、以“实学”融摄“虚学”的学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正因 反因 公因
原文传递
释文峰塔墓地M61铜器铭文中的“占”与“贞”
2
作者 刘新全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湖北随州义地岗文峰塔墓地M61出土“乔”诸器铭文反映出“乔”生前曾担任过“■尹”“■尹”“攻尹”和“大攻尹”。通过字形比较,本文最终认为“■”字当释为“占”,而“■”字当释为“贞”。“占尹”“贞尹”“攻尹”“大攻尹”是M61... 湖北随州义地岗文峰塔墓地M61出土“乔”诸器铭文反映出“乔”生前曾担任过“■尹”“■尹”“攻尹”和“大攻尹”。通过字形比较,本文最终认为“■”字当释为“占”,而“■”字当释为“贞”。“占尹”“贞尹”“攻尹”“大攻尹”是M61墓主“乔”不同时期担任的不同官职,其职务均与占卜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峰塔 曾国 占尹 贞尹 攻尹
下载PDF
“公因反因”说在方以智思想中的地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永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7,共8页
"公因""反因"是桐城方氏易学的一对核心范畴。这对范畴并不像学界通常认为的那样,源于方学渐和方大镇父子。有充分的文献材料可以证明,它的发明权理当属于方孔炤。方以智在方孔炤的基础上,对这对范畴进行了系统的... "公因""反因"是桐城方氏易学的一对核心范畴。这对范畴并不像学界通常认为的那样,源于方学渐和方大镇父子。有充分的文献材料可以证明,它的发明权理当属于方孔炤。方以智在方孔炤的基础上,对这对范畴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发挥和推广,从而使它们成了统摄一切学问的基础。因此,"公因反因"说既是方以智自己理解天道人事、学术变迁甚至个人际遇的工具,也是我们进入他的思想世界的一条便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因 反因 方以智 方孔炤 桐城方氏易学
原文传递
王邦畿生卒年及王隼出家时间考
4
作者 王富鹏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22,92,共7页
清初遗民王邦畿及其子王隼皆为享誉当时的著名诗人。在岭南,其诗名与屈大均、陈恭尹等大体相当。邦畿诗托喻遥深,生卒行迹为人稀知。其生卒年,数十年来学界皆以陈永正先生确定的1618和1668年为是。不过,通过对多处相关资料的梳理发现,... 清初遗民王邦畿及其子王隼皆为享誉当时的著名诗人。在岭南,其诗名与屈大均、陈恭尹等大体相当。邦畿诗托喻遥深,生卒行迹为人稀知。其生卒年,数十年来学界皆以陈永正先生确定的1618和1668年为是。不过,通过对多处相关资料的梳理发现,其生年当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卒年为康熙四年(1665)。王隼出家的具体时间学界向无定论。经考证得知,王隼在其父去世后,于康熙四年冬至丹霞别传寺礼澹归学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邦畿 王隼 函昰和尚 陈恭尹 屈大均
下载PDF
岭南三大家合称之始及序第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富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22,共7页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岭南三大家"合称始于王隼编选《岭南三大家诗选》之前。文章详细追溯了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三人合称形成的时间,纠正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可质疑的说法。屈、陈、梁三人的序第,自王隼选...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岭南三大家"合称始于王隼编选《岭南三大家诗选》之前。文章详细追溯了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三人合称形成的时间,纠正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可质疑的说法。屈、陈、梁三人的序第,自王隼选诗之后,即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分别以屈、陈、梁为首者各有其人。文章通过对数百年来不同说法的统计和归纳,得出的结论是首为大均,次为恭尹,梁殿其后。这一序第,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是综合数百年间人们多种评价的结果,而非个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 陈恭尹 梁佩兰 王隼
下载PDF
论清初“岭南三家”词——兼论“岭南词派”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松义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岭南词从清初开始崛起,此期以"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最为出色。大均词多抒写故国之思与哀怨之情,词风雄浑,词境开阔,想像飞腾,成就甚高;梁佩兰词清刚幽峭,陈恭尹词寄托深远,亦属出类拔萃者。"岭南三家"... 岭南词从清初开始崛起,此期以"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最为出色。大均词多抒写故国之思与哀怨之情,词风雄浑,词境开阔,想像飞腾,成就甚高;梁佩兰词清刚幽峭,陈恭尹词寄托深远,亦属出类拔萃者。"岭南三家"使得岭南词坛风气大开,在岭南词史上有特殊意义。屈大均、梁佩兰又和岭外词人有词学交流,这对于扩大岭南词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界素有"岭南词派"的观点,此说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三家 屈大均:陈恭尹 梁佩兰 岭南词派
下载PDF
论明遗民对清政权的接受和认可——以陈恭尹交游的转变过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富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康熙十八年(1679)前后,许多汉族士人对待清政权的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陈恭尹是抗清烈士遗孤,是明末清初标志性的著名遗民。他早年谨慎交接,晚年却与仕清者密切交往,对清政权的态度也逐渐由敌视转变为接受和认同。他虽然终身不... 康熙十八年(1679)前后,许多汉族士人对待清政权的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陈恭尹是抗清烈士遗孤,是明末清初标志性的著名遗民。他早年谨慎交接,晚年却与仕清者密切交往,对清政权的态度也逐渐由敌视转变为接受和认同。他虽然终身不仕,但对地方官员、当朝皇帝多有肯定和颂美,并鼓励自己的朋友和儿子求取当朝功名。覆巢孑遗陈恭尹的这一转变在当时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明遗民 仕清者 清政权 康熙帝
下载PDF
略论诗人陈恭尹的遗民心迹
8
作者 张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0-86,共7页
介绍明末清初顺德籍大诗人陈恭尹的不寻常身世与人生经历,尝试从他的诗作探求身为英烈遗孤的他,在无奈地成为遗民之后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陈恭尹 大诗人 英烈遗孤 遗民心迹
下载PDF
论陈恭尹诗中的“雨”意象
9
作者 黎燕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10,共4页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的交融中使读者获得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恭尹 诗歌 “雨”意象
下载PDF
谈曾工尹缶中读为“工”的字
10
作者 徐在国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8-40,共3页
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M61出土一件缶,有铭文7字,整理者释为“曾旨(?)尹乔之赴缶”。整理者怀疑是“旨”的字,我们认为应该释为“临”,“临尹”读为“工尹”,曾官名,掌管工官。
关键词 随州 文峰塔 曾缶 临尹 工尹
下载PDF
清代揭阳《德里陈氏族簿》的族产经济信息及其宗族运作
11
作者 欧俊勇 李晓龙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1年第1期133-144,249-250,共14页
族产簿是记录族产信息的文本,在研究宗族经济运作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揭阳《德里陈氏族簿》记录了清代中后期潮汕地区宗族族产的形成、运作以及经济纠纷等历史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中后期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以及基层社会的经济生... 族产簿是记录族产信息的文本,在研究宗族经济运作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揭阳《德里陈氏族簿》记录了清代中后期潮汕地区宗族族产的形成、运作以及经济纠纷等历史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中后期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以及基层社会的经济生活信息。德里陈氏宗族通过建立大宗祠形成了以公银为中心的运作体系,并随着宗族的发展逐渐扩大族产的规模和公银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德里陈氏还形成一系列宗族的合同规例,维系着宗族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产 公银 清代 《德里陈氏族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