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摄政未必便称王 当国未必是僭越——从出土文献看共伯和摄政称王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陶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5,共6页
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开启了两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如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现,现在越来... 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开启了两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如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共和"是指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即共伯和。"共和行政"期间,共伯和具有类似于周王的地位和权势,曾一度掌控王政大权,但仅是摄政,并未称王。清华简、上博简中的相关记载对于理解"共和行政"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将其与《竹书纪年》、《左传》、《鲁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以及相关青铜器铭文记载内容相结合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对共伯和与"共和行政"的关系作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 共伯和 共和行政 摄政称王 清华简《系年》
下载PDF
《春秋事语》札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龙建春 《台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春秋事语》中的□赫不是杜赫而应是高赫 ;闵子辛就是闵子辛而不能疑作闵子骞 ;公子浮、公子段是同一人 ,即《春秋》等中的公子鱼专 ;《燕大夫章》或许可系在前 5 36年———前 5 35年 ;“归而饮至 ,而乐”似应为“归而饮至而乐”。
关键词 《春秋事语》 高赫 闵子辛 系年 标点
下载PDF
“共伯和”与“共和行政”考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共和行政"就是指"共伯和行政"。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 "共和行政"就是指"共伯和行政"。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共伯和主动退位,周宣王即位,共伯和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国家——卫国,得以安享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伯和 共和行政 卫武公 国人暴动
下载PDF
《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美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265,共14页
对《史记》“十二诸候年表”、12“世家”和若干“本纪”的纪年与历日记载的分析表明:自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时期的纪年法,以次年王公纪年法为主流,当年王公纪年法为支流,并杂以若干非常规的王公纪年法;春秋时期其他诸侯国历法和... 对《史记》“十二诸候年表”、12“世家”和若干“本纪”的纪年与历日记载的分析表明:自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时期的纪年法,以次年王公纪年法为主流,当年王公纪年法为支流,并杂以若干非常规的王公纪年法;春秋时期其他诸侯国历法和鲁国历法大同小异,建正有建子、建丑之别;司马迁对这些纪年与历日的记述,是依据《春秋历谱谍》等可靠的史料作出的,其所构建的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代,只有比例很小的失误,其整体是可靠的;西周共和元年是为公元前841年,可作为后计其后年代、前推其前年代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共和 中国 古代历法 《史记》 东周 纪年法 年表
下载PDF
由清华简《系年》论“共和行政”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亮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9,共9页
关于"共和行政",《史记》和《竹书纪年》等的说法即有歧异,对此,古今学者已有诸多论辩。最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其所载与前二者有同亦有异,这为我们重新检讨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据清华简《系年》所载,所谓... 关于"共和行政",《史记》和《竹书纪年》等的说法即有歧异,对此,古今学者已有诸多论辩。最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其所载与前二者有同亦有异,这为我们重新检讨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据清华简《系年》所载,所谓周厉王之放逐,主要是周王室所直辖区人(包括各级官吏、内诸侯以及国人),而外诸侯实际上并未参与此事;但由于周厉王施政之暴虐,外诸侯也开始不朝王;而周厉王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流放的。所谓"共和行政"实际上是周、召二公与共伯和的联合执政,前者代表内诸侯势力,后者则代表外诸侯势力;此事件本质上是内、外诸侯争夺王权的第一次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共和行政 相关问题
原文传递
共和沙地油蒿群落演替趋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传晓 《青海农林科技》 2011年第1期11-14,共4页
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短花针茅→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草地的植被发展过程是共和沙地植被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油蒿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干旱、耐土壤贫瘠等特性,... 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短花针茅→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草地的植被发展过程是共和沙地植被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油蒿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干旱、耐土壤贫瘠等特性,是该地区最主要的优良固沙植物和重要牧草。半固定、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在共和沙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持其稳定十分重要。从沙地油蒿群落的循环演替与逆行演替的规律来看,适度的放牧是保持沙地油蒿群落稳定的关键,既一方面要限制过度放牧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封闭保护,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向下一个演替阶段发展,导致油蒿群落的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自发演替 共和沙地
下载PDF
论“共和”是“召、周”世袭“为公为相”的产物
7
作者 吴名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5-24,共10页
暴虐好利的周厉王在位30年后,不听芮良父之谏,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公用事,与民争利。厉王不听召公之谏,杀人以弭谤,国人“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 暴虐好利的周厉王在位30年后,不听芮良父之谏,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公用事,与民争利。厉王不听召公之谏,杀人以弭谤,国人“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这些基本历史事实的后面是召公、周公世袭为公为相,周王与二相争政的结果。“共和”是“召、周”世袭为相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产物。“共和”对政权的传承、民主制度的建设、国家利益的分配、各阶层怎样才能“共和”等,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值得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厉王 代为周公 共和 朕命不易 周宣王
下载PDF
从清华简《系年》看“共和”与“共和行政” 被引量:3
8
作者 陶兴华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2期57-62,113,共6页
被司马迁称之为"共和元年"的前841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对于"国人暴动"爆发后的西周王朝政局,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极为简略地将其记述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被司马迁称之为"共和元年"的前841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对于"国人暴动"爆发后的西周王朝政局,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极为简略地将其记述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时期长达十四年之久,史称这段时期的政局为"共和行政"。学界对于"共和"及"共和行政"的原义聚讼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运用多重证据和社会背景分析的方法,将汉代以前的传世文献与清华简、金文等新出资料相结合,认为"共和"是共伯和的简称,得出了"共和行政"实为共伯和名义上摄行王政但由周、召二公实际执政掌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共和 周厉王 共伯和 共和行政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荒漠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61,共7页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依据3个主要气象站(包括20多个临时气象、水文站)长、短期气象资料和2个水文站(沙珠玉和拉曲)的径流数据,以及共和县(恰卜恰站)的土壤水分资料,利用时间序列、数字高程模型(DEM)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结...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依据3个主要气象站(包括20多个临时气象、水文站)长、短期气象资料和2个水文站(沙珠玉和拉曲)的径流数据,以及共和县(恰卜恰站)的土壤水分资料,利用时间序列、数字高程模型(DEM)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结合封育和未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牧场载畜量的调查,该文对共和盆地水分时空分布和荒漠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年降雨量序列是平稳的,没有周期;而且进一步依据年降雨量与年蒸散发、径流和土壤水分等的相关分析,研究期内共和盆地的气候干燥和荒漠化不是由于降雨量减少直接造成;依据年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共和盆地的两个沙带(沙珠玉-塔拉滩和木格滩)的年降雨量分别为250mm~300mm和300mm~400mm,所以降雨并非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最终,生物量和载畜量调查结果显示,过牧可能是共和盆地近50年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对进一步分析共和盆地和相邻的青藏高原区的气候、水文和水土资源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雨 DEM 荒漠化 共和盆地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气温的时空动态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0-106,i006,共8页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本文依据三个主要气象站(茶卡、恰卜恰和贵南)及18个临时气象站的长短期气象资料和共和县(恰卜恰站)的土壤水分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和Penman-Monteith公式,对共和盆地的年均温时空变化...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本文依据三个主要气象站(茶卡、恰卜恰和贵南)及18个临时气象站的长短期气象资料和共和县(恰卜恰站)的土壤水分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和Penman-Monteith公式,对共和盆地的年均温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年均温序列是非平稳的,存在线性增长趋势;依据年均温的线性模型,茶卡、恰卜恰和贵南的气温平均每年分别升高0.0247、0.0422和0.0272℃;共和盆地的两大沙地(沙珠玉-塔拉滩和木格滩)处于气温高值区(1.0-4.0℃和1.0-2.9℃),而且气温的空间分布与年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是显著的正相关;由于气温升高,盆地内水汽压饱和差和潜在蒸散增大,表层土壤水分减少,因此共和盆地的气候会逐渐趋于干燥;但研究期内气温升高的效应比较小,所以短期内(尤其是研究期内)共和盆地的荒漠化加剧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共和盆地 温度 DEM 气候变暖
下载PDF
共和盆地塔拉滩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丽霞 沙占江 +2 位作者 陶炳德 郭丽红 张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共和盆地塔拉滩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137 Cs侵蚀模型来进行土壤侵蚀量的估算;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土壤资料获得土壤容重和有效土层厚度;在ArcGIS 9.3下,由土壤年均侵蚀量、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得... 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共和盆地塔拉滩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137 Cs侵蚀模型来进行土壤侵蚀量的估算;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土壤资料获得土壤容重和有效土层厚度;在ArcGIS 9.3下,由土壤年均侵蚀量、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得到抗蚀年限图。根据土壤侵蚀的特点参照水利部标准对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分级,研究表明:共和盆地塔拉滩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以轻险型为主,面积为1 692.98km2,占塔拉滩总面积的61.64%,从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SEPDI)来看,为2.42,属于轻度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 分级 137Cs GIS 共和盆地塔拉滩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封育季节草场生物量、种群与生境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27,共3页
试验研究青海共和盆地封育季节草场生物量、种群与生境变化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生物量和株高均高于未封育草地,且依据未封育与封育草地生物量之比,共和盆地草场退化等级为中度和重度;由于沙生和荒漠植被入侵并逐渐成为优势种或伴生优... 试验研究青海共和盆地封育季节草场生物量、种群与生境变化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生物量和株高均高于未封育草地,且依据未封育与封育草地生物量之比,共和盆地草场退化等级为中度和重度;由于沙生和荒漠植被入侵并逐渐成为优势种或伴生优势种,退化草地优势物种生物量降低,依据其他物种与优势物种生物量之比,确定共和盆地草场退化等级〈0.1为弱度,0.1-0.5为轻度,0.5~1.0为中度,1.0~5.0为重度,〉5.0为严重,芨芨草草原处于中度、重度退化,针茅草原处于重度和严重退化;共和盆地封育草场存在两极恢复(原草场和新退化草场类型),而未封育草场只有单极退化(荒漠),故过牧不仅使共和盆地草地退化,且使草地生境不断恶化,荒漠化程度加剧;相反封育有利于草地恢复和生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退化与恢复 生物量 生境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东北戏曲史专题研究之六:伪满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评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世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4-59,共6页
东北的评剧,在伪满期间虽然处境艰难,实力削弱,但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不仅编演了一大批新戏,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从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的评剧奄奄一息,而解放区的评剧却获得了新的生机。戏班经... 东北的评剧,在伪满期间虽然处境艰难,实力削弱,但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不仅编演了一大批新戏,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从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的评剧奄奄一息,而解放区的评剧却获得了新的生机。戏班经过初步民主改革,面貌一新,既改革传统剧目,又编演革命新戏,使戏改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戏热 京派落子 时装戏 旧戏改造 共和班 现代评剧
下载PDF
“共和行政”真相探赜
14
作者 刘丽文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3期73-80,共8页
发生在公元前841年到公元前828年的"共和行政",是共伯和与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其中"共伯和"的身份是卫国共邑的采邑主姬和,即后来即位为卫国国君的卫武公。"共和行政"形成的过程是:周厉王奔彘后,召公拥... 发生在公元前841年到公元前828年的"共和行政",是共伯和与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其中"共伯和"的身份是卫国共邑的采邑主姬和,即后来即位为卫国国君的卫武公。"共和行政"形成的过程是:周厉王奔彘后,召公拥立太子静失败,旋即偕太子静跑到成周,纠集同姓诸侯商讨解决宗周危机的办法,共伯和作为姬姓诸侯大国卫国的代表与会,并被派往宗周平乱;随后,召公、周公亦让太子静以"准王"身份为共伯和派遣辅佐兼具监视意味的助手,维系联合执政格局的权力平衡。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为他赢得了人望,使他成为事实上的摄政王。厉王死后,太子静正式登基,姬和返回共邑,权力平稳过渡。在权力交接中,虽不乏对神意的借助,但共伯和仍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伯和 召公 周公 准宣王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三工河组油藏初期产能分布特征研究
15
作者 解克萍 李婷 +2 位作者 王辉 杨丽 胡晓荣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1年第4期45-49,107-108,共5页
七中东区三工河组油藏位于克拉玛依市东30㎞处,区域构造上位于克百断裂带的中段—南白碱滩断裂上盘。2006年申报新增含油面积6.73km2,地质储量197.52×104t,2007-2009年采用250m注采井距反七点法井网实施滚动开发,先后钻采油井32口... 七中东区三工河组油藏位于克拉玛依市东30㎞处,区域构造上位于克百断裂带的中段—南白碱滩断裂上盘。2006年申报新增含油面积6.73km2,地质储量197.52×104t,2007-2009年采用250m注采井距反七点法井网实施滚动开发,先后钻采油井32口,注水井15口。采油井初期产能0.1-13.2t,含水6.0-98.0%,初期产能差异较大。通过对该区储层特征、沉积微相、油层厚度、原油性质、生产压差、油嘴大小、储层压裂改造、注水见效等地质工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七中东三工河组油藏初期产能主要与沉积微相、储层压裂改造规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工河组油藏 初期产能 沉积微相 储层改造
下载PDF
冯应榴《苏诗合注》的文献考证
16
作者 何泽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6-91,共6页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针对从宋代到清代的苏诗旧注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考订。首先是删除了冗注、合理地移动了部分注文的顺序、补充了旧注的阙文,并核对原书,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其次,冯应榴在查慎行《苏诗补注》的的...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针对从宋代到清代的苏诗旧注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考订。首先是删除了冗注、合理地移动了部分注文的顺序、补充了旧注的阙文,并核对原书,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其次,冯应榴在查慎行《苏诗补注》的的基础上,依靠宋代至明清的各类文献,进行了辑佚和辨伪工作。此外,冯应榴还对前代的苏轼年谱作了考证,纠正了其中关于苏轼的事迹、苏诗的编年、宋代的时事的错误。因而,《苏诗合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应榴 《苏文忠公诗合注》 文献考订 辑佚 辨伪 年谱考证 文献价值
下载PDF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缺误补正
17
作者 彭文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0-35,共6页
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是苏诗注释史上的集大成之作,成就颇高,但仍存在明显问题,亟需补正:第一,冯注所收注释材料有严重缺漏,其中所引施注至少缺12卷,可补辑者达二十余万字;第二,冯注注释错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所引他注原本有误,... 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是苏诗注释史上的集大成之作,成就颇高,但仍存在明显问题,亟需补正:第一,冯注所收注释材料有严重缺漏,其中所引施注至少缺12卷,可补辑者达二十余万字;第二,冯注注释错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所引他注原本有误,冯氏未加核实而沿其误,二是原注本不误,冯氏反改误;第三,冯氏在苏诗编年方面功夫甚巨,但仍存在问题,需要重新编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文忠公诗合注》 缺误 编年 补正 冯应榴 注释 苏轼
下载PDF
乾嘉注释学视野中的《苏文忠公诗合注》
18
作者 何泽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8-134,共7页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汇集宋代王十朋的集百家分类注、施顾注、清代邵长蘅等补施注、查慎行注、翁方纲注等苏诗旧注,选用了较佳的版本,并对旧注的引文错误进行了考订。在此基础上,冯应榴又受乾嘉时期重视考证的诗...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汇集宋代王十朋的集百家分类注、施顾注、清代邵长蘅等补施注、查慎行注、翁方纲注等苏诗旧注,选用了较佳的版本,并对旧注的引文错误进行了考订。在此基础上,冯应榴又受乾嘉时期重视考证的诗歌注释风气影响,将史实考证的方法融入到"以史证诗"的诗歌解释思路中,将"以史证诗"方法升华为"寓考证于注释"的释诗方法,对旧注的编年、人物、事件、地理、职官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精确的补正。冯应榴的合注,是苏诗注释史上的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应榴 《苏文忠公诗合注》 史实考证 寓考证于注释 诗歌注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