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萜类化合物对化学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葵芬 张相宜 +6 位作者 齐罗扬 王燕 周长新 Nina Artanti Novik Nurhidayat Lince Yarni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7-254,共8页
目的:研究三萜类化合物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两步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评价积雪草酸(asiaticacid,AA)和β-甘草次酸(β-glycyrrhetinicacid,GA)对D-GalN和C... 目的:研究三萜类化合物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两步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评价积雪草酸(asiaticacid,AA)和β-甘草次酸(β-glycyrrhetinicacid,GA)对D-GalN和CCl4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光镜评价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上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并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OS),细胞上清活性氮终产物(NOx)和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用JC-1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结果:AA和GA均可显著抑制D-GalN所致的AST和LDH升高(P<0.05),AA尚能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AA和GA也能显著抑制CCl4所致的LDH释放(P<0.05)。AA和GA均显著减少两种化学损伤细胞ROS生成和NOx释放,明显改善D-GalN所致细胞线粒体ΔΨm的降低;AA尚显著抑制两种化学损伤细胞内GSH降低。结论:三萜类化合物对D-GalN和CCl4致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ROS、NOx生成和GSH降低相关,对D-GalN损伤尚有改善线粒体膜电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胺 四氯化碳 积雪草 甘草次酸 细胞 培养的 肝/药物作用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小琴 沈莹 石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7期434-439,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于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CS7 BL/6背景的小鼠和db/db小鼠分别构建1型和2型DN的动物模型。将C57 BL/6小鼠分别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甘草次酸处理的对照组(Con+GA组)、DN组和甘草次酸处理的DN组(DN...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于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CS7 BL/6背景的小鼠和db/db小鼠分别构建1型和2型DN的动物模型。将C57 BL/6小鼠分别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甘草次酸处理的对照组(Con+GA组)、DN组和甘草次酸处理的DN组(DN+GA组),db/db小鼠分为对照组、DN组和治疗组。然后分别观察GA处理对于小鼠血糖、体质量、尿肌酐、尿蛋白/肌酐的比值、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和Con组的血糖相比,DN组血糖水平和尿蛋白/肌酐的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细胞凋亡增加;尿肌酐的排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DN组相比,DN+GA组小鼠尿肌酐的水平以及尿蛋白/肌酐的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明显缓解;细胞凋亡水平下降。1型DN动物模型中,Con组和DN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DN组和DN+GA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GA对于1型以及2型DN动物模型中肾脏的病变均能够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糖尿病肾病 凋亡 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抗感颗粒有效组分质量控制研究
3
作者 靖博宇 张颖 +5 位作者 王光函 赵玥 杨瑞 邹桂欣 鞠俭奎 李国信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 通过对抗感颗粒中牛蒡子、黄芩、连翘、甘草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对有效成分黄芪苷和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抗感颗粒有效组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牛蒡子、连翘和甘草药材;采用高效... 目的 通过对抗感颗粒中牛蒡子、黄芩、连翘、甘草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对有效成分黄芪苷和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抗感颗粒有效组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牛蒡子、连翘和甘草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牛蒡苷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有效成分黄芩苷和牛蒡苷分别在88.76~887.6、33.68~336.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3%,RSD分别为1.3%、1.5%(n=6)。薄层鉴别图谱斑点圆整且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颗粒 牛蒡苷 黄芩苷 连翘苷 甘草次酸 TLC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淑萍 曹波 +3 位作者 张静泽 陈虹 高颖 白淑芳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内标定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醋酸(42:40:17:1)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在0.25-2.5μg/ml浓度范围内... [目的]建立一个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内标定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醋酸(42:40:17:1)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在0.25-2.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日内差RSD为0.88%。日间差RSD2.33%。甘草次酸的方法回收率为93.16%。[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而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指纹图谱测定四逆汤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雪丽 凌家俊 +1 位作者 魏家保 黄苏苏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7期53-55,58,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汤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新鸟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及6-姜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2)(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汤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新鸟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及6-姜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2)(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30nm,柱温为30℃。结果: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及6-姜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A96~14.96,2.340~23.40,2.628~26.28,36.00~360.0,68.640~686.40,7.008~70.08g·L^-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9,0.9999,0.9999,0.9997,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3%,97.72%,100.96%,99.80%,98.98%,95.93%;RSD%分别为4.32%,1.76%,1.78%,1.16%,2.32%,2.41%。结论:建立的该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同时对四逆汤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及6-姜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次乌头碱 新乌头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甘草苷 甘草酸 6-姜酚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对Wistar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新燕 司军强 +4 位作者 李丽 赵磊 魏丽丽 蒋学伟 马克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比较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微动脉段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及偶联力的异同,并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去除脑微动脉段外层结缔组织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 目的:本研究比较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微动脉段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及偶联力的异同,并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去除脑微动脉段外层结缔组织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8β-甘草次酸对Wistar大鼠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①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和Ginput高于Wistar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8β-GA可以浓度依赖性的降低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和Ginput(或者增加Rinput)。18β-GA抑制Wistar大鼠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Ginput的IC50分别为1.7和2.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β-GA浓度≥100μmol/L时,Wistar大鼠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Ginput或R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十分接近。结论: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耦联力增强。18β-GA可以浓度依赖抑制Wistar大鼠和SHR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对两种大鼠的抑制效力相似。18β-GA的浓度≥100μmol/L时可以完全阻断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脑微动脉 18Β-甘草次酸 缝隙连接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