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电极玻璃基防氧化涂层预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智勇 关志峰 +1 位作者 宁伟 汪庆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136,139,共4页
采用料浆涂覆的方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了玻璃基防氧化涂层;通过SEM、XRD、防氧化性能测试对涂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氧化失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玻璃基涂层预烧工艺对钼电极表面的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经1100℃保温10min... 采用料浆涂覆的方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了玻璃基防氧化涂层;通过SEM、XRD、防氧化性能测试对涂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氧化失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玻璃基涂层预烧工艺对钼电极表面的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经1100℃保温10min的热处理后,具有最优的防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电极 防氧化涂层 玻璃基 预烧工艺
下载PDF
Current progress in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2
作者 Yixin Ling Xuelian Yang +3 位作者 Lei Zhou Zhenkang Lei Yaqi Hou Xu 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 SCIE EI 2024年第1期222-237,共16页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have become powerful tools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ensing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easy prepara-tion,flexible modification,and high sensitivity.Lately,research on ion transport behavio...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have become powerful tools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ensing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easy prepara-tion,flexible modification,and high sensitivity.Lately,research on ion transport behaviors in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nanofluidic iontronic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focus,including various ion transport behaviors such as resistive-pulse,ion rectification,ionic current memory,etc.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progress of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and discuss several typical ion transport behaviors of glass-based nanochannels,as well as the main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in terms of biosensing,detection,and neuromorphic functions.The enormous assist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standardiz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was anticipated,and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in achieving neuromorphic functions was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s-based nanochannels biosensing ionic rectification ionic memristive effect nanofluidic neuromorphic functions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metallic glasses and metallic glass based composites in the Cu-Mo-Hf system by ion beam mixing 被引量:1
3
作者 BAI Xue WANG TongLe +3 位作者 CUI YuanYuan DING Ning LI JiaHao LIU BaiX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353-1358,共6页
Single-phase and dual-phase metallic glasses as well as metallic glass based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Cu-Mo-Hf ternary metal system by 200 keV xenon ion beam mixing of far-from-equilibrium. It was found that... Single-phase and dual-phase metallic glasses as well as metallic glass based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Cu-Mo-Hf ternary metal system by 200 keV xenon ion beam mixing of far-from-equilibrium. It was found that Mo-Hf-based and Cu-Mo-based single-phase metallic glasses could be obtained at compositions around CulTMo20Hf63 and Cu34Mo57Hf9, respectively. Interestingly, at the nearly equal-atomic stoichiometry of Cu38Mo31Hf3i, a dual-phase Cu-Mo-Hf metallic glass, consisting both of the Mo-Hf-based and Cu-Mo-based phases, was first obtained at relatively low irradiation doses ranging from (1-5)×10^15 Xe+/cm2, and a single-phase metallic glass was eventually obtained at a dose of 7×10^15 Xe+/cm2. In addition, two glass-based composites were obtained at the compositions of Cu14Mo62Hf24 and Cu77Mo14Hf9, and they consisted of the Mo-Hf based and Cu-Mo based metallic glasses, dissolved with some uniformly distributed BCC Mo-based and FCC Cu-based crystalline solid solutions,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bove described non-equilibrium alloy phases was also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atomic collision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o-Hf system ion beam mixing metallic glass dual-phase metallic glass glass-based composite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Real Time pH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for Wireless Technology
4
作者 Jun-Jie Feng Jung-Chuan Chou +1 位作者 Tai-Ping Sun Shen-Kan Hsiu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3期244-245,共2页
The application of Bluetooth on the pH sensor was accomplished.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Bluetooth technology was used to measure pH values without limiting the distance.Moreover,Biuetooth technology provides ... The application of Bluetooth on the pH sensor was accomplished.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Bluetooth technology was used to measure pH values without limiting the distance.Moreover,Biuetooth technology provides low power, low cost and small volume,therefore,it can increas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system.In this investigation,the pH value was detected by the SnO_2/ITO glass-based pH sensor.During the signal progress,the detected signal was transferred to the microchip PIC18.After that,the microchip was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PC by the Bluetooth.Moreover,the microchip can diagnose the sensing signal and sends the warning signal by alert function.In addition,the part of PC has the ability to record the information,builds the database for analyzing the pH values,and provides a better long-d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tooth technology SnO2/ITO glass-based pH sensor MICROCHIP monitoring system
下载PDF
Erbium-Doped Zirconia-Alumina Silica Glass-Based Fiber as a Saturable Absorber for High Repetition Rate Q-Switched All-Fiber Laser Gener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P. Harshavardhan Reddy N. A. A. Kadir +5 位作者 M. C. Paul S, Das A. Dhar E. I. Ismail A. A. Latiff S. W. Haru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3-66,共4页
We propose and demonstrate a Q-switched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EDFL) using an erbium-doped zirconia-alumina silica glass-based fiber (Zr-EDF) as a saturable absorber. As a 16-cm-long Zr-EDF is incorporated into... We propose and demonstrate a Q-switched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EDFL) using an erbium-doped zirconia-alumina silica glass-based fiber (Zr-EDF) as a saturable absorber. As a 16-cm-long Zr-EDF is incorporated into a ring EDFL cavity, a stable Q-switching pulse train operating at 1565?nm wavelength is successfully obtained. The repetition rate is tunable from 33.97?kHz to 71.23?kHz by increasing the pump power from the threshold of 26?mW to the maximum of 74?mW. The highest pulse energy of 26.67?nJ is obtained at the maximum pump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F Zr Erbium-Doped Zirconia-Alumina Silica glass-based Fiber as a Saturable Absorber for High Repetition Rate Q-Switched All-Fiber Laser Generation kHz AS
下载PDF
玻璃基高温防氧化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文 张炼 吴金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了减少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高温氧化所造成的损失,针对H13钢研制了一种耐高温玻璃基保护涂层。高温氧化试验表明,在800~1100℃下,该玻璃基涂料对H13钢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并对该涂层的防护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玻璃基涂料 高温涂料 防氧化 H13钢
下载PDF
钼电极表面玻璃基防氧化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关志峰 宁伟 +1 位作者 汪庆卫 陈健 《玻璃与搪瓷》 CAS 2008年第5期6-10,共5页
针对钼在高温下极易氧化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在烤窑时防止钼电极被氧化的玻璃基涂层。该涂层是以钡硅酸盐玻璃为主体,以Cr2O3为难熔填料,加入有机粘结剂,用松油醇做溶剂,配制成悬浮液,采用刷涂法涂覆于钼电极表面。研究了Cr2O3的添加量对... 针对钼在高温下极易氧化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在烤窑时防止钼电极被氧化的玻璃基涂层。该涂层是以钡硅酸盐玻璃为主体,以Cr2O3为难熔填料,加入有机粘结剂,用松油醇做溶剂,配制成悬浮液,采用刷涂法涂覆于钼电极表面。研究了Cr2O3的添加量对涂层防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能谱(EDS)和恒温失重分析,比较了有涂层和无涂层保护时,钼基体表面氧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涂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对钼电极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电极 玻璃基涂层 防氧化
下载PDF
玻璃基陶全瓷氧化锆全瓷及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对后牙体缺损患者咀嚼能力及龈沟液炎症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海珍 张红梅 +2 位作者 张帆 刘晓璐 陈新钊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857-1863,共7页
目的:探讨玻璃基陶全瓷、氧化锆全瓷及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对后牙体缺损患者咀嚼能力及龈沟液炎症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根管治疗后择期进行桩核修复治疗的后牙体缺损患者151例(151颗),依照接受冠修复体材质不同分为3组,即选择玻... 目的:探讨玻璃基陶全瓷、氧化锆全瓷及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对后牙体缺损患者咀嚼能力及龈沟液炎症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根管治疗后择期进行桩核修复治疗的后牙体缺损患者151例(151颗),依照接受冠修复体材质不同分为3组,即选择玻璃基陶全瓷高嵌体修复者为A组,选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者为B组,选择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者为C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以上病例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获取三组均衡可比的基线资料,即A组为51例(51颗),B、C组各为50例(50颗)。评估3组修复后1年后的修复效果,对比3组修复前及修复1年后的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牙周状况[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龈沟液炎症损伤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碱性磷酸酶(ALP)、前列腺素(PGE2)]水平,观察3组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的修复体完整、颜色匹配、边缘合适性、边缘着色及牙龈状况共5项内容修复合格率均显著高于B、C组(P<0.05);修复1年后,3组咬合力较修复前有显著性增强(P<0.05),咀嚼效率较修复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其中A组修复前后咬合力和咀嚼效率的差值显著大于B、C组(P<0.05),B组差值显著大于C组(P<0.05);修复1年后,3组龈沟液BI、PD、AL值较修复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但A组修复前后BI、PD、AL值差值显著小于B、C组(P<0.05),B组差值显著小于C组(P<0.05);修复1年后,3组龈沟液IL-1β、ALP、PGE2较修复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但A组修复前后龈沟液IL-1β、ALP、PGE2水平差值显著大于B、C组(P<0.05),B组差值显著大于C组(P<0.05);A组修复1年内的总并发症率分别为1.96%,显著低于B、C组的12.00%、18.00%(P<0.05)。结论:相比氧化锆全瓷及纤维桩核氧化锆冠修复,选择玻璃基陶全瓷高嵌体修复用于后牙体缺损根管治疗后,不仅能提高修复效果和咀嚼功能,还能减轻牙周组织和龈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陶全瓷高嵌体 氧化锆全瓷 纤维桩核氧化锆冠 桩核修复 咀嚼能力 龈沟液炎症损伤指标
下载PDF
中红外空芯光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特邀)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一凡 洪奕峰 +1 位作者 盛钰霖 汪滢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3,共11页
中红外光纤作为中红外领域的重要器件,在中红外激光产生与传输、生物医学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中红外光纤长期存在制备困难、制备材料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与实芯光纤相比,空芯光纤通过构建包层微结构... 中红外光纤作为中红外领域的重要器件,在中红外激光产生与传输、生物医学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中红外光纤长期存在制备困难、制备材料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与实芯光纤相比,空芯光纤通过构建包层微结构将光波限制在空气中传输,可以大幅降低光纤光学性能对制备材料的依赖,从而为光波传输提供一个低损耗、低色散、低延迟、低非线性、高损伤阈值的理想传输通道,这为中红外光纤的发展拓宽了道路。文中从光纤结构、拉制方式、材料吸收、传输性能等方面分析了石英基和软玻璃基中红外空芯光纤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通过理论仿真分析了石英基单圈结构和嵌套管结构反谐振空芯光纤吸收损耗、限制损耗与纤芯、壁厚、波长之间的关系,为低损耗中红外反谐振空芯光纤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石英基空芯光纤 软玻璃基空芯光纤 导光窗口 光纤损耗
下载PDF
玻璃基生物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强 周萘 黄文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5-290,共6页
骨水泥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和磷酸钙骨水泥,直到近期的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骨水泥,特别是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 骨水泥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和磷酸钙骨水泥,直到近期的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骨水泥,特别是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骨水泥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骨水泥 力学性能 生物活性 亲和性指数 微晶玻璃
下载PDF
不同模拟体液对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基骨水泥矿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子扬 常宇辰 +3 位作者 吴章凡 包荣 林文庆 王德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5-752,共8页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基(Borosilicate bioactive glass-based,BBG)骨水泥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骨肿瘤、骨创伤、骨髓炎等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氨基酸对...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基(Borosilicate bioactive glass-based,BBG)骨水泥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骨肿瘤、骨创伤、骨髓炎等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氨基酸对其植入生物体内后的矿化影响,本研究在常规的SBF溶液中添加了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氨基酸物质,重点研究对植入体表面形貌的影响。同时为在矿化过程中同步形成白磷钙矿(Whitlockite,WH)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调整了SBF溶液的温度以及酸碱度和Mg^(2+)浓度,研究了不同SBF溶液中BBG骨水泥表面形成的矿化产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氨基酸及浓度的变化对矿化产物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天冬氨酸和赖氨酸的浓度变化影响矿物的长径比,而甘氨酸对矿物形貌的影响较小。将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压片放置在70℃下的高Mg^(2+)浓度的酸性(pH=3.5)SBF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能够获得HA/WH的复相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体液 氨基酸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基骨水泥 白磷钙矿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钛合金铸锭表面加热保护及锻造润滑用玻璃涂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欣 张勇 +4 位作者 李争显 杜继红 李晴宇 杨涛 严鹏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玻璃涂层用作钛合金铸锭的高温保护涂层,可以同时解决铸锭加热过程中的高温氧化问题和锻造过程中的润滑问题,还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从而降低钛合金铸锭的氧化消耗并避免锻造开裂。介绍了钛合金铸锭在加热和锻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玻璃涂层用作钛合金铸锭的高温保护涂层,可以同时解决铸锭加热过程中的高温氧化问题和锻造过程中的润滑问题,还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从而降低钛合金铸锭的氧化消耗并避免锻造开裂。介绍了钛合金铸锭在加热和锻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钛合金铸锭表面加热保护及锻造润滑用玻璃保护涂层的研究进展,包括涂层的设计原则、化学组成以及制备方法,简述了玻璃涂层的抗氧化和润滑机理以及涂层/基体的高温界面反应,并展望了钛合金铸锭表面加热保护及锻造润滑用涂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铸锭 高温氧化 润滑 锻造 玻璃涂层
下载PDF
玻璃基介电型MALDI-TOF MS一次性靶片设计制备及其在微生物检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瀚仑 刘宁炀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5-1174,共10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广泛用于生物检材测试,由于其具备快速、精准、高通量的特性,将成为医疗微生物测试领域应用的新途径。目前,用于医疗微生物检测的MALDI-TOF MS靶片主要为钢质重复使用型,存在交叉污染、...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广泛用于生物检材测试,由于其具备快速、精准、高通量的特性,将成为医疗微生物测试领域应用的新途径。目前,用于医疗微生物检测的MALDI-TOF MS靶片主要为钢质重复使用型,存在交叉污染、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因此,研发基于新型低成本材料的高性能一次性靶片成为研究热点。本团队开发了一种玻璃衬底、靶点为金属金表面、含有特殊结构的介电型一次性靶片。本文分别从基质结晶情况、分辨率、测试质量稳定性以及细菌标准品测试稳定性等方面,对介电型玻璃一次性靶片与钢靶片的性能做详细对比。结果表明,介电型玻璃一次性靶片具有比钢靶片更优的结晶均匀性,对大质量细菌蛋白有更优的分辨率,有与钢靶片持平的测试稳定性以及更好的细菌检测评分稳定性。由于玻璃衬底廉价易得,在量产状态下,有望将平均材料成本控制在10元/片,可实现对钢靶片低成本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玻璃基靶板 微生物鉴定
下载PDF
玻璃基珠光颜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振荣 李广福 邵俊杰 《陶瓷》 CAS 2010年第10期16-20,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玻璃基珠光颜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珠光颜料的白度最终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为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以固液质量比1∶20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清洗24 h。对应于10 g玻璃鳞片,制备玻璃基珠光颜料方法:加入1... 通过实验研究玻璃基珠光颜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珠光颜料的白度最终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为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以固液质量比1∶20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清洗24 h。对应于10 g玻璃鳞片,制备玻璃基珠光颜料方法:加入1 ml的四氯化锡和2 ml硅烷;尿素的加入量为15 g,加入方式为将尿素的80%一次性加入到玻璃鳞片悬浮液中,20%加入到四氯化钛溶液中;水解的最佳温度为90℃;四氯化钛溶液的加入量为30 ml,钛液滴加速度为0.5 ml/min;煅烧的最优条件为500℃下煅烧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珠光颜料 尿素缓冲法 PH 白度
下载PDF
聚乙烯结晶度对银抗菌剂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志敏 李焕新 季君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8,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玻璃载体银系抗菌剂(IONPURE)的抗菌塑料。用溶出伏安法测定了抗菌塑料中银离子的溶出速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抗菌LDPE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用XRD和POM对LDPE的晶形和结晶度进行... 采用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玻璃载体银系抗菌剂(IONPURE)的抗菌塑料。用溶出伏安法测定了抗菌塑料中银离子的溶出速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抗菌LDPE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用XRD和POM对LDPE的晶形和结晶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抗菌剂在LDPE中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随着其含量从0%增加到8%,LDPE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晶粒尺寸则逐渐减小。同时,通过加速溶出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晶度抗菌LDPE样品中银离子的溶出行为,发现样品结晶度越大,银离子溶出速率越小,并且随着在水中浸泡时间的延长,结晶度影响越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玻璃载体银系抗菌剂 结晶度 溶出
下载PDF
一种CuZr合金锭压缩断裂行为的研究
16
作者 王利峰 张武锋 +3 位作者 王传婷 兰司 孙保安 贾广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2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一种铜锆合金(Cu_(47.2)Zr_(47.2)Cr_(0.6)Al_(5))合金锭经铜模快速冷凝后的压缩断裂行为。研究发现,该样品在压缩试验中发生的断裂为典型的脆性断裂,断裂起源于枝... 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一种铜锆合金(Cu_(47.2)Zr_(47.2)Cr_(0.6)Al_(5))合金锭经铜模快速冷凝后的压缩断裂行为。研究发现,该样品在压缩试验中发生的断裂为典型的脆性断裂,断裂起源于枝晶与含铝共晶相之间的晶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 CuZr合金 断裂失效分析
下载PDF
颗粒状β-TCP对玻璃基骨水泥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付海罗 周萘 +1 位作者 黄文旵 王德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7,122,共6页
在玻璃基生物骨水泥中掺加不同含量及粒径的颗粒状β-磷酸三钙(β-TCP),制得复合玻璃基骨水泥,在生理模拟液(SBF)中浸泡,并在不同时间取出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状β-TCP的加入有利于促进骨水泥中羟基磷灰石(H... 在玻璃基生物骨水泥中掺加不同含量及粒径的颗粒状β-磷酸三钙(β-TCP),制得复合玻璃基骨水泥,在生理模拟液(SBF)中浸泡,并在不同时间取出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状β-TCP的加入有利于促进骨水泥中羟基磷灰石(HAP)的生成,由于β-TCP的降解,骨水泥的气孔率提高,力学强度下降;并且加入的颗粒状β-TCP的含量及粒度对骨水泥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本实验在加入合适的颗粒状β-TCP下得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配比方案,使试样的气孔率和力学强度均达到较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骨水泥(GBC) Β-TCP 气孔率 力学强度
下载PDF
AW玻璃基骨水泥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18
作者 高姗姗 刘敬肖 +3 位作者 史非 王振宇 于玲 王继红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以AW生物玻璃与柠檬酸/磷酸氢钾复合固化液混合制得玻璃基生物骨水泥(GBC),利用XRD、FTIR和SEM对GBC的产物晶相、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BC在固化反应后就已经有羟基磷灰石(HA)晶相生成;随... 以AW生物玻璃与柠檬酸/磷酸氢钾复合固化液混合制得玻璃基生物骨水泥(GBC),利用XRD、FTIR和SEM对GBC的产物晶相、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BC在固化反应后就已经有羟基磷灰石(HA)晶相生成;随着GBC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延长,又生成了少量碳酸钙晶体,且HA晶相数量增多,抗压强度在7 d时达到最大值,骨水泥呈现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生物骨水泥 羟基磷灰石 碳酸钙
下载PDF
铝电极表面抗氧化涂层的制备研究
19
作者 马旭 袁柱桐 刘艳辉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年第21期13-15,共3页
测试了涂层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采用料浆法,在铝基体上制备出了ZrO_2-玻璃基抗氧化涂层。通过XRD、SEM对涂层进行了物相及显微结构的观察分析,了解到氧化过程中,涂层中有ZrSi_3O_9新相的生成,使得涂层在一定时间内不易氧化,随着氧化... 测试了涂层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采用料浆法,在铝基体上制备出了ZrO_2-玻璃基抗氧化涂层。通过XRD、SEM对涂层进行了物相及显微结构的观察分析,了解到氧化过程中,涂层中有ZrSi_3O_9新相的生成,使得涂层在一定时间内不易氧化,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的氧化增重曲线较平缓,且增重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极 ZrO2-玻璃基涂层 抗氧化 料浆法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对玻璃基骨水泥显微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逄锦涛 周萘 +1 位作者 黄文 周何铤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4,669,共5页
以CaHPO4.2H2O和CaCO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β-磷酸三钙(TCP),并将其掺加到玻璃基生物骨水泥中制成复合骨水泥,浸泡在人体模拟体液(SBF)中,研究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湿式粉碎和固相反应法可以制得晶体发育良好、纯度高的... 以CaHPO4.2H2O和CaCO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β-磷酸三钙(TCP),并将其掺加到玻璃基生物骨水泥中制成复合骨水泥,浸泡在人体模拟体液(SBF)中,研究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湿式粉碎和固相反应法可以制得晶体发育良好、纯度高的-βTCP粉末;复合骨水泥试样中的-βTCP在SBF溶液的浸泡下会逐步降解,从而制得具有较高孔隙率的骨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生物骨水泥 Β-磷酸三钙 显气孔率 体积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