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本性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增林 潘佳玉 +1 位作者 郭建科 阴曙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4-645,共12页
地理本性是指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在地理空间上的本质特征。从Krugman的两大地理本性到中国学者提出的三大地理本性,区位要素更全面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区域特性。本文将流动空间的活跃要素融入地理本性分析框架中,构建全新的滨... 地理本性是指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在地理空间上的本质特征。从Krugman的两大地理本性到中国学者提出的三大地理本性,区位要素更全面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区域特性。本文将流动空间的活跃要素融入地理本性分析框架中,构建全新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1和2016年3个年份的14个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分类提升建议。结果表明:①14个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均呈现增强趋势,但适应性指数增速趋缓。舟山、厦门、青岛适应性指数大幅增长,大连、三亚、秦皇岛、广州、上海、连云港增长较为明显,北海、天津、宁波、深圳、烟台增长缓慢。②各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性。三大地理本性要素中,对多数滨海城市而言,第一本性对旅游系统适应性影响最大,第二本性影响程度降低,第三本性影响程度扩大,充分反映旅游资源禀赋是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的根本支撑,创新要素等软实力正在成为适应能力增长的新动能。③基于旅游系统适应性结构可将滨海城市分为3类。第一本性适应能力存在短板时,需重点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围绕资源特性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丰富旅游线路;第二本性存在短板时则需完善旅游系统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第三本性存在短板时则需更重视数字化、信息化等创新要素对旅游系统的助推,大力开发旅游新兴业态,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未来应统筹推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补齐适应性短板,为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本性 旅游系统 适应性分析 熵值法 滨海城市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白蛉的地域分布与地理景观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管立人 柴君杰 杨利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境内白蛉的地域分布与地理景观的关系。方法:综合白蛉地域分布的调查材料,配以各调查地点的景观特征,分析各种白蛉的地域分布格局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不同的区域地带,均有1-2种对该区环境有较强适应性... 目的:研究新疆境内白蛉的地域分布与地理景观的关系。方法:综合白蛉地域分布的调查材料,配以各调查地点的景观特征,分析各种白蛉的地域分布格局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不同的区域地带,均有1-2种对该区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代表蛉种。山地景观地带(棕钙土)以中华白蛉长管亚种为主要蛉种,与山麓相衔接的砾漠地带(棕漠土),亚历山大白蛉占蛉种组成的69.7%-100%,古老绿洲地带(绿洲潮土/黄土)以中华白蛉长管亚种为优势种,胡杨荒漠地带(荒漠森林土)以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的比例为大(60.9%-77.6%),其次为微小司蛉新疆亚种(14.3%-39.1%),梭梭荒漠地带(半固定风沙土)安氏白蛉占85.2%-97.9%,而在植被主要是琵琶柴混生红柳的地带(灰漠土),蒙古白蛉占67.3%-84.4%,在海拔低的盐土荒漠地带,地表散见骆驼刺,阿帕克司蛉为唯一的蛉种。结论:不同的地理景观地带有不同的蛉种,反映了各种白蛉对生存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 地域分布 地理景观 适应性 新疆
下载PDF
社会公平理念下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方法研究——以陕西省子长县城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辉 张晓荣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77-83,共7页
社会公平已成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理念,针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将社会公平进一步解读为地域适应性、空间公平性和社会公平性三个层次,并建立相应的布局方法。地域适应性重在对研究案例所在地域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相关变量要素的... 社会公平已成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理念,针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将社会公平进一步解读为地域适应性、空间公平性和社会公平性三个层次,并建立相应的布局方法。地域适应性重在对研究案例所在地域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相关变量要素的适宜性进行研究;空间公平性主要体现为居民对公园的选择机会和出行距离的相对均等;社会公平性重点关注人均有效公园享有水平的均等,为此借鉴区位熵原理提出公园绿地享有度的概念与分析方法,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和公园用地布局及其优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空间公平 地域适应性 公园绿地 布局方法
下载PDF
“适应性”视角下开放建筑研究与本土化应用述评
4
作者 孙磊磊 潘福林 +1 位作者 王汝昊 陈荣山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开放建筑被认为是一种设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遵循开放可变的灵活性,其理念为我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指引。研究简述开放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演化历程与流变,从“技术适应、空间适应、地域适应”... 开放建筑被认为是一种设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遵循开放可变的灵活性,其理念为我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指引。研究简述开放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演化历程与流变,从“技术适应、空间适应、地域适应”三个维度辨析其设计方法和适用领域,探讨开放建筑理论在当代城乡转型期的本土化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而从技术场景、内涵拓展、学科交叉等方面提出未来延伸方向,以期将其“开放”的内核和潜力注入更广阔的城乡更新与建设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建筑理论 技术适应性 空间适应性 地域适应性 本土化
下载PDF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乡村住宅绿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任翌晨 刘启波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年第3期26-33,共8页
在我国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住宅的背景下,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浙江地区的乡村住宅进行了深度调研与分析,发现目前南方乡村住宅特别是浙西乡村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以GB/T5 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的建筑绿色性能为目标,... 在我国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住宅的背景下,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浙江地区的乡村住宅进行了深度调研与分析,发现目前南方乡村住宅特别是浙西乡村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以GB/T5 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的建筑绿色性能为目标,结合当地传统民居的绿色营建技术和相关理论,开展乡村绿色住宅研究,提炼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乡村绿色住宅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法,并总结出绿色节能的适宜技术,以衢州市五龙村为例进行了乡村绿色住宅设计实践,为南方地区乡村绿色住宅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住宅 地域适应性 绿色性能 适宜技术 性能模拟
下载PDF
中国草地贪夜蛾地理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1
6
作者 袁伟宁 罗进仓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42-153,共12页
草地贪夜蛾为一种入侵性害虫,对我国玉米、水稻等产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设置监测点,更好地防治草地贪夜蛾,针对不同省市之间草地贪夜蛾的实际发生点调查和数据共享存在滞后性,部分信息掌握不足,导致预测性研究与实际发生情... 草地贪夜蛾为一种入侵性害虫,对我国玉米、水稻等产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设置监测点,更好地防治草地贪夜蛾,针对不同省市之间草地贪夜蛾的实际发生点调查和数据共享存在滞后性,部分信息掌握不足,导致预测性研究与实际发生情况拟合度低,参考价值有限的现状,通过田间调查、数据检索和收集,整理了2019—2021年草地贪夜蛾实际发生点的地理坐标信息。数据集中共收集了719条地理分布记录,可为以后开展适生性风险评估、适生区域预测、迁飞路径分析和害虫防治等研究提供帮助,也可以为草地贪夜蛾在区域内的预测性研究提供校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地理分布 坐标 数据集 风险评估 适生性 数据共享 预测
下载PDF
两种沙枣树的流胶量及地理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银芳 潘伯荣 +2 位作者 古丽努尔.沙比尔哈孜 阿迪力.吾彼尔 刘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0,共3页
沙枣和大果沙枣无论是成林还是幼林,沙枣的流胶率和流胶量都要低于大果沙枣。生长在暖温带南疆的沙枣,流胶虽然低于寒冷的中温带北疆,但流胶量却大于北疆。虽然沙枣成林的数量巨大,但因缺乏产品型的产业替代进口的阿拉伯胶,要做到从单... 沙枣和大果沙枣无论是成林还是幼林,沙枣的流胶率和流胶量都要低于大果沙枣。生长在暖温带南疆的沙枣,流胶虽然低于寒冷的中温带北疆,但流胶量却大于北疆。虽然沙枣成林的数量巨大,但因缺乏产品型的产业替代进口的阿拉伯胶,要做到从单林转换到资源林的位置上来还需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大果沙枣 流胶量 地理适应性
下载PDF
城市中央公园与公园地带设计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超 张秀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3-36,共4页
中央公园以其规模尺度、中心区位、生态功能和服务能级等属性而不同于其他绿地类型。设计应尊重场地的自然演化和历史人文过程,强调园城共生的整体观和系统观。结合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提出多专业的综合协作与园城交融的整体设计,是优... 中央公园以其规模尺度、中心区位、生态功能和服务能级等属性而不同于其他绿地类型。设计应尊重场地的自然演化和历史人文过程,强调园城共生的整体观和系统观。结合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提出多专业的综合协作与园城交融的整体设计,是优化整合园城空间与功能格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处理中央公园与公园地带综合性、复杂性与多目标性的有效方式。同时从场地地域特征的形成过程和重要因素中,探寻景观地域性与生态适应性的结合点,采取尊重与保护、延续与更新、智慧与创新等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因地制宜,实现中央公园地域生态与场所文脉、历史感与现代性等多元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央公园 园城交融 多领域综合 景观地域性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我国近海龟足3个地理群体比较转录组及环境适应性研究
9
作者 毛宁 蔡月凤 +2 位作者 张宇 姬南京 申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3-578,共16页
龟足(Capitulum mitell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指茗荷科(Pollicipedidae)龟足属,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近海沿岸中高潮地带。由于龟足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导致其不同地理群体形成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 龟足(Capitulum mitell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指茗荷科(Pollicipedidae)龟足属,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近海沿岸中高潮地带。由于龟足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导致其不同地理群体形成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浙江舟山、福建宁德和广东珠海3个典型海域的龟足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3个地理群体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3个地理群体间存在651个(广东珠海和福建宁德群体间)至3738个(浙江舟山和福建宁德群体间)数量不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涉及核糖体合成、抗原加工与递呈、分子伴侣代谢通路。基因序列的非同义替换率(K_(a))和同义替换率(K_(s))之间的比例K_(a)/K_(s),如果其超过1,则认为有正选择压力作用于该基因,基因正在快速进化。3个地理群体间龟足直系同源基因正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254个直系同源基因中有7个基因受到正选择压力,包括D-天冬氨酸酶基因(K_(a)/K_(s)=2.076)、GTP结合核蛋白基因(K_(a)/K_(s)=1.001)、凋亡抑制蛋白基因(K_(a)/K_(s)=1.008)、真核起始因子2B基因(K_(a)/K_(s)=1.001)、RNA聚合酶介体II基因(K_(a)/K_(s)=2.867)、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基因(K_(a)/K_(s)=1.13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K_(a)/K_(s)=1.145),它们是参与龟足免疫系统调节、生长发育等生物过程的关键基因。本研究的开展有助于初步了解龟足对外界多重环境的适应机制,为研究龟足这3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足 地理群体 比较转录组 环境适应性
原文传递
环境制约与农村庙会生态适应性研究
10
作者 涂俊 《唐都学刊》 2013年第5期91-94,共4页
庙会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和适应才是和谐的一种生态关系。庙会文化发展顺应地理环境制约促使其强化了物物交换的贸易往来,并从地理分布上适应生态环境需要。经过时代变迁,庙会文化也顺应了人们对休闲文化的需求,但是,过... 庙会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和适应才是和谐的一种生态关系。庙会文化发展顺应地理环境制约促使其强化了物物交换的贸易往来,并从地理分布上适应生态环境需要。经过时代变迁,庙会文化也顺应了人们对休闲文化的需求,但是,过分的创意和庙会环境使用的恶意透支损害了庙会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制约 庙会群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 适应性
下载PDF
鄂伦春族在地理环境中的适应性研究
11
作者 李丽娜 张思冲 +2 位作者 杨丹 宫晓磊 王明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0-173,共4页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本文从生态学,环境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了鄂伦春族在地理环境中的适应...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本文从生态学,环境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了鄂伦春族在地理环境中的适应性的表现,具体表现为鄂伦春族构建了仙人柱"和"奥伦"的建筑房屋;具备了长达数百年的狩猎文化;独特的桦树皮文化、刺绣、狍皮服饰、葬丧习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地理环境 适应性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27
12
作者 戴福初 张晓晖 +1 位作者 李军 唐蕴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26-432,共7页
以 GIS为支撑工具 ,对城市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初步划分及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的协调性评价模型作了分析 ,并选取典型实例进行剖析 ,结果表明 GIS是城市地质环境研究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建设用地 地质环境 协调性评价
下载PDF
湖南杜鹃属植物研究现状及新记录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菊阳 闫文德 +2 位作者 朱颖芳 彭春良 黄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6-149,共4页
杜鹃属是杜鹃花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对湖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和适应性进行了简述,报道了湖南杜鹃属植物2新记录种:团叶杜鹃Rhodedendron orbiculare、岩谷杜鹃Rhododendron rupivalleculatum。
关键词 植物学 杜鹃属 研究现状 新分布 栽培适应性
下载PDF
浅析福建传统民居的环境适应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雪 《福建建筑》 201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福建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多样,再加上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得福建地区传统民居呈现出类型众多,风格迥异的特点。形形色色的福建传统民居是体现环境适应性的杰出范例。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 福建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多样,再加上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得福建地区传统民居呈现出类型众多,风格迥异的特点。形形色色的福建传统民居是体现环境适应性的杰出范例。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顺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乡土建筑材料与废弃物品,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这些从福建传统建筑身上折射出的生态智慧,值得为现代建筑所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福建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种业的布局及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957-6960,共4页
中国种业必须立足于区位优势,根据中国的地理生态特征和农作物种植区划,培育适合本地生态特征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具备与国外先进种业有竞争力。本研究试图从中国的地理生态特征、种植业区划、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探讨中国种业的布局... 中国种业必须立足于区位优势,根据中国的地理生态特征和农作物种植区划,培育适合本地生态特征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具备与国外先进种业有竞争力。本研究试图从中国的地理生态特征、种植业区划、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探讨中国种业的布局,为优化种业的结构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实现现代种子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提升、确保国家种业安全和开放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种业 地理生态特征 生态适应性 种植业区划
原文传递
北黄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定居群体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钰 倪守胜 +2 位作者 刘毅 柳淑芳 庄志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8,共8页
本研究选取山东长岛、辽宁海洋岛和獐子岛底播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群体、人工选育的"獐子岛红"品种养殖群体、辽宁旅顺自然群体以及原产地日本青森县陆奥湾自然群体,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虾夷扇贝不同地理... 本研究选取山东长岛、辽宁海洋岛和獐子岛底播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群体、人工选育的"獐子岛红"品种养殖群体、辽宁旅顺自然群体以及原产地日本青森县陆奥湾自然群体,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虾夷扇贝不同地理群体的特征。结果显示,(1)虾夷扇贝各群体的闭壳肌和内脏团δ^(13)C值分别为–20.47‰±0.66‰和–24.13‰±2.41‰;闭壳肌和内脏团δ^(15)N值分别为8.52‰±1.32‰和7.26‰±0.49‰。(2)基于δ^(13)C值和δ^(15)N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显示,群体间各个取样点闭壳肌和内脏团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差异显著(P<0.05);基于地理位置构建所有群体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散点分布图,可以明显地区别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3)中国8个虾夷扇贝群体之间,只有长岛群体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明显低于其他群体,而其余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虾夷扇贝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间已经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中国群体间因生长海域、水文环境的不同也呈现出分群现象。说明虾夷扇贝定居群体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地理群体 稳定性同位素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耐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钟景辉 张飞萍 +1 位作者 江宝福 陈家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探讨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对低温的地理适应能力,2007年测定并比较了广东信宜和福建漳州、泉州和长乐4个地区冬季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信宜、泉州、长乐3地区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结果表明:4个地区松突圆蚧... 为探讨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对低温的地理适应能力,2007年测定并比较了广东信宜和福建漳州、泉州和长乐4个地区冬季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信宜、泉州、长乐3地区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结果表明:4个地区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具有显著差异(P<0.05),福建长乐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为-15.71℃,广东信宜的平均过冷却点最高,为-13.68℃,总体呈现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各种低温暴露下,广东信宜松突圆蚧种群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长乐种群;尤其在-10℃时,前者的死亡率达85.97%,而后二者分别仅为37.58%和56.65%。松突圆蚧各地、各虫态的低温暴露死亡率变化规律均服从改进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曲线模型(P<0.01),但广东信宜各虫态和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SLIT50)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长乐。因此认为:随分布纬度上升,松突圆蚧耐寒性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耐寒性 过冷却点 暴露死亡率 地理适应性
下载PDF
食物对四个茶尺蠖地理种群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强 郑吉澍 +3 位作者 李平 高冬梅 郭萧 韩霜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959,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成熟度茶树叶片对浙江等4个地理种群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不同质量食物的适应力差异,为制定各地茶尺蠖种群的差异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湖... 【目的】明确不同成熟度茶树叶片对浙江等4个地理种群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不同质量食物的适应力差异,为制定各地茶尺蠖种群的差异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湖北、福建和江西等地茶尺蠖种群饲喂嫩叶、成叶和老叶3种不同成熟度的茶树叶片后,对比研究其发育历期、死亡率以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与生命表参数。【结果】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成叶处理发育历期最短;幼虫3龄前死亡率以老叶处理死亡率最高(达33%),嫩叶处理最低(达15%),每雌产卵量以嫩叶处理最高(达362.23粒),老叶处理最低(达56.67粒);在内禀增长率、净繁殖率、种群加倍时间、周限增长率等5个生命表参数方面,各地理种群在成叶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嫩叶和老叶处理下差异显著(P<0.05)。通过茶树叶片内含物与茶尺蠖发育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生命参数与各物质成分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分别有2种物质与湖北种群、江西种群相关性最大,分别有1种物质与浙江种群、福建种群密切相关。【结论】浙江、福建、湖北和江西4地区茶尺蠖种群在取食适应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浙江种群取食不同发育成熟度茶树叶片后的适应性较强,在幼虫期存活率、每雌产卵量和世代净繁殖率(R0)等重要参数方面都较突出;而湖北种群对老叶这一不良食物的适应能力最弱(死亡率最高、净繁殖率较低);江西种群对老叶的适应能力较弱(死亡率较高、净繁殖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地理种群 茶树叶片 生命表参数 取食适应性
原文传递
Elite sd1 alleles in japonica rice and their breeding applic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Hanjing Sha Hualong Liu +10 位作者 Guangxin Zhao Zhongmin Han Huilin Chang Jingguo Wang Hongliang Zheng Jifeng Zhang Yang Yu Yuqiang Liu Detang Zou Shoujun Nie Jun F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224-233,共10页
The Green Revolution gene sd1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modern rice breeding,especially in indica cultivars.However,elite sd1 alleles and related germplasm resources used for japonica rice breeding have not been id... The Green Revolution gene sd1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modern rice breeding,especially in indica cultivars.However,elite sd1 alleles and related germplasm resources used for japonica rice breeding have not been identified,and extensive efforts are needed for japonica rice breeding to obtain new dwarfing sources.Data from MBKbase-Rice revealed seven sd1 haplotypes in indica and four in japonica rice.Two new sd1 alleles were identified in indica rice.In 295 japonica accessions from northeast Asia,except for the weak functional allele SD1-EQ,sd1-r was the major allele,reducing plant height in comparison with SD1-EQ.Japonica germplasm resources carrying reported sd1 alleles were identified by genotype searching and further verified by literature search,genealogical analysis,and d Caps markers.Pedigrees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sd1-r is an excellent allele widely us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Tohoku in Japan,and sd1-j is commonly used in east China and Kyushu in Japan.Dongnong-and Xiushui-series cultivars carrying sd1-r and sd1-j,respectively,are essential branches of the backbone parents of Chinese japonica rice,Akihikari and Ce21,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descendants and derived generations.In semi-dwarf japonica rice breeding,sd1-d was introgressed into Daohuaxiang 2(DHX2).Dwarf and semi-dwarf lines carrying sd1-d were selected and designated as 1279 and 1280,respectively,after withstanding typhoon-induced strong winds and heavy rains in 2020,and are anticipated to become useful intermediate materials for future genetic research and breeding.This work will 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parental selection,and marker-assisted breeding,and provide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 next step in identifying favorable genes that selected together with the sd1 alleles in japonica backbone par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dwarf breeding Elite allele Pedigree analysi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Regional adaptability
下载PDF
地理环境要素对机电设备通用零部件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恩山 李恒 孙春然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7期46-48,71,共4页
为提高设备环境适应性,本文针对地理环境对于机电设备通用零部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萃取法,整理以往设备适应性实验的研究成果,梳理不同地理气候要素对散热产品、发动机、电子设备、密封设备、液体物质、材料性能、机械... 为提高设备环境适应性,本文针对地理环境对于机电设备通用零部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萃取法,整理以往设备适应性实验的研究成果,梳理不同地理气候要素对散热产品、发动机、电子设备、密封设备、液体物质、材料性能、机械系统以及蓄电池的定性或定量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地理环境对机电设备影响的认知,对精准设计装备适应性的控制实验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机电设备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