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1
作者 IvanaŠkrlec Sergey N Kolomeichuk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4年第4期181-185,共5页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has a crucial fun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oxygen levels in mammalian cells,especially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Its importa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articularly in cardiac ischem...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has a crucial fun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oxygen levels in mammalian cells,especially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Its importa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articularly in cardiac ischemia,is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alleviate cardiac dysfunction.The oxygen-responsive subunit,HIF1α,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is process,as it has been shown to hav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affecting cellular survival,angiogenesis,and metabolism.Furthermore,HIF1αexpression induced reperfusion in the ischemic skeletal muscle,and hypoxic skin wounds in diabetic animal models showed reduced HIF1αexpression.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IF1α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apoptosi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ardiomyocyte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Genetic variations in HIF1αhave also been found to correlate with altered responses to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 addition,a link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circadian rhythm and hypoxic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with HIF1αfunctioning as an oxygen sensor and circadian genes such as period circadian regulator 2 responding to changes in light.This editorial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F1αand the circadian rhythm and highlights its significance in myocardial adaptation to hypoxia.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in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s,specifical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for innovativ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especially in low-oxygen environments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pathologies Circadian gene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HYPOXIA gene-gene interaction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SAMM50-rs738491,PARVB-rs5764455 and PNPLA3-rs738409 Increases Susceptibility t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2
作者 Ke Xu Kenneth IZheng +10 位作者 Pei-Wu Zhu Wen-Yue Liu Hong-Lei Ma Gang Li Liang-Jie Tang Rafael SRios Giovanni Targher Christopher DByrne Xiao-Dong Wang Yong-Ping Chen Ming-Hua Zhe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SCIE 2022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Background and Aims: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of SAMM50-rs738491,PARVB-rs5764455 and PNPLA3-rs738409 are associ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Howev... Background and Aims: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of SAMM50-rs738491,PARVB-rs5764455 and PNPLA3-rs738409 are associ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However,no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three genotypes to affect liver disease severity.We assessed the effect of these three SNPs o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and also examined the gene-gene interaction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biopsy-confirmed NAFLD.Methods:We enrolled 415 consecutive adult individuals with biopsy-proven NAFLD.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to test associations between NASH and SNPs in SAMM50-rs738491,PARVB-rs5764455 and PNPLA3-rs738409.Gene-gene interactions were ana-lyzed by performing a 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analysis.Results:The mean±standard deviation age of these 415 patients was 41.3±12.5 years,and 75.9%were men.Patients with SAMM50-rs738491 TT,PARVB-rs5764455 AA or PNPLA3-rs738409 GG genotypes had a higher risk of NASH,even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sex and body mass index.GMD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ll three SNPs was the best model for predicting NASH.Additionally,the odds ratio of the haplotype T-A-G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of NASH was nearly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aplotype G-C-C.Conclusions:NAFLD patients carrying the SAMM50-rs738491 TT,PARVB-rs5764455 AA or PNPLA3-rs738409 GG genotypes are at greater risk of NASH.These three SNPs may synergistically interact to increase susceptibility to N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polymorphisms gene-gene interaction SAMM50 PARVB PNPLA3 NASH
原文传递
Pairwise interac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determine a hierarchical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in the human brain
3
作者 Jiaojiao Hua Zhengyi Yang +1 位作者 Tianzi Jiang Shan Y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4期1437-1447,M0004,共12页
The orchestrated expression of thousands of genes gives ris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brain.However,the structures governing these myriad gene-gene interactions remain unclear.By analyzing transcription data fro... The orchestrated expression of thousands of genes gives ris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brain.However,the structures governing these myriad gene-gene interactions remain unclear.By analyzing transcription data from more than 2000 sites in six human brains,we found that pairwise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s,without considering any higher-order interactions,are sufficient to predict the transcriptional pattern of the genome for individual brain regions and th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of the entire brain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200 areas.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quadratic complexity of transcriptional patterns in the human brain,which is much simpler than expected.In addition,using a pairwise interaction model,we revealed that the strength of gene-gene interactions in the human brain gives rise to the nearly maximal number of transcriptional clusters,which may account for the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richness of the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gene interaction CO-EXPRESSION Structural network Functional network Higher-order interactions
原文传递
蛋用鹌鹑伴性羽色基因互作与连锁的关系 被引量:30
4
作者 庞有志 宋东亮 +7 位作者 陈家友 徐恒玉 邓雯 任洪涛 王建春 毛森林 王树才 孙玉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鹌鹑伴性羽基因的基因互作关系并进行了遗传验证。试验证明 ,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个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座B/b和Y/ y相互作用的结果。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 ,不控制任何性状 ,只与色素的合成有关 ,B为有色基...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鹌鹑伴性羽基因的基因互作关系并进行了遗传验证。试验证明 ,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个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座B/b和Y/ y相互作用的结果。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 ,不控制任何性状 ,只与色素的合成有关 ,B为有色基因 ,b为白化基因 ,B对b为显性 ;Y和y为另一对等位基因 ,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 ,Y对y为显性。栗羽和黄羽的表现取决于有色基因B的存在 ,B与Y相互作用产生栗羽 ,B与y相互作用产生黄羽 ,白羽是白化基因b对Y和 y上位作用的结果。B/b和Y/ y两基因座在雄性表现出一定的互换率 ,在雌性为完全连锁。这一研究补充和发展了以前人们对鹌鹑羽色伴性遗传的研究 ,为人们利用鹌鹑羽色进行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羽色基因 伴性遗传 基因相互作用 自别雌雄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DH群体花器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喻婷 张玲 +4 位作者 胡中立 宋文贞 刘少佳 章志宏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6期459-463,共5页
水稻花器性状是影响杂交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一个水稻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来源的DH群体对水稻柱头外露率、花柱长、柱头长、柱头宽、花药长、花药宽、颖花长、颖花宽和颖花长宽比9个花器性状和穗抽出度进行遗传... 水稻花器性状是影响杂交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一个水稻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来源的DH群体对水稻柱头外露率、花柱长、柱头长、柱头宽、花药长、花药宽、颖花长、颖花宽和颖花长宽比9个花器性状和穗抽出度进行遗传分析。不论性状在2个亲本间的差异显著与否,在DH群体中10个研究性状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表现为连续变异和明显的超亲分离。除花药宽的遗传力较低(50%)、且估计的基因数多达13个之外,其余9个研究性状的遗传力均较高,为68%~93%,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数估计为7~10个。这些结果表明,10个研究性状均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增效和减效基因在2个亲本中均有分布,通过基因重组可产生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除了柱头长、柱头宽和穗伸出度3个性状未发现有基因间的上位性互作外,其余7个性状均检测到显著的互补性互作。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与柱头外露率关系最密切的花器性状为柱头长、柱头宽和颖花长宽比,颖花长和颖花宽主要通过影响颖花长宽比来对柱头外露率产生影响。其次,与柱头外露率关系较密切的为花柱长。柱头外露率高的基因型通常表现为长柱头、长粒型和长花柱。花药长、花药宽与上述花器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弱。在DH群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器性状 遗传力 基因互作 通径分析 籼粳交 杂交稻
下载PDF
作物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鲁秀梅 张宁 +1 位作者 陈劲枫 钱春桃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5-1454,共10页
聚合多个有效基因,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而且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尤其是在抗病方面,单基因长时间反复利用容易丧失其抗病性,多基因聚合有利于拓宽抗谱,提高作物的抗性。此外,基因聚合育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已经成为今... 聚合多个有效基因,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而且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尤其是在抗病方面,单基因长时间反复利用容易丧失其抗病性,多基因聚合有利于拓宽抗谱,提高作物的抗性。此外,基因聚合育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已经成为今后育种主要方法。本研究介绍了作物基因聚合育种的主要方法、聚合基因的互作以及聚合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对目前作物聚合育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聚合育种目标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作物聚合育种的研究。基因聚合育种主要集中应用在大田作物上,在园艺作物上的研究应用较少,因此,需要加强对基因聚合育种的了解,促进基因聚合育种在园艺作物上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聚合育种 抗病 基因互作
原文传递
小麦有效分蘖数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倩辉 张晓科 +6 位作者 刘伟华 李立会 张锦鹏 武军 高爱农 李秀全 杨欣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3-576,共4页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小麦有效分蘖数目在基因水平上的调控机理,以普通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只有1~2个有效分蘖的株系3558—2为母本,具有10~13个有效分蘖的京4841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F2世代537个单株有效分蘖数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SS...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小麦有效分蘖数目在基因水平上的调控机理,以普通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只有1~2个有效分蘖的株系3558—2为母本,具有10~13个有效分蘖的京4841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F2世代537个单株有效分蘖数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SSR标记结果,发现有效分蘖数目受2对主基因控制,并且这2对主基因具有互作效应,其中1对基因具有抑制有效分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效分蘖 基因互作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具互作型弱感光特性籼稻不育系振丰A的选育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丰 刘振荣 +4 位作者 李曙光 柳武革 廖亦龙 黄德娟 彭惠普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21,共3页
振丰A是通过人工制保 (优ⅠB×博B)并与优ⅠA回交转育而成的具印尼水田谷型不育胞质的互作型弱感光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 ,株叶型较好 ,配合力强 ,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性好 ,繁制种产量高 ;所配杂交稻具有弱感光特点 ,品质较... 振丰A是通过人工制保 (优ⅠB×博B)并与优ⅠA回交转育而成的具印尼水田谷型不育胞质的互作型弱感光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 ,株叶型较好 ,配合力强 ,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性好 ,繁制种产量高 ;所配杂交稻具有弱感光特点 ,品质较优 ,后期熟色好 ,抗寒性强。该不育系于 2 0 0 3年 10月通过了广东省技术鉴定 ,所配优质杂交稻组合振优 998于 2 0 0 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互作型弱感光性 不育系 振丰A 选育
下载PDF
CETP TaqIB、KCNE1 S38G和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力辛 杨炜宇 +2 位作者 张怀勤 陶志华 段成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6-492,共7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汉族人群胆同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CETP TaqIB)、心肌缓慢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Iks)β亚单位基因S38G(KCNE1 S38G)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T-786C(eNOST-786C)遗传多态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关... 目的研究浙江省汉族人群胆同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CETP TaqIB)、心肌缓慢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Iks)β亚单位基因S38G(KCNE1 S38G)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T-786C(eNOST-786C)遗传多态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47例,病区对照14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鉴定CETP TaqIB、KCNE1 S38G和eNOST-786C遗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1)CETPB1等位基因频率在非瓣膜性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3,95%CI:1.247~2.492,P=0.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BMI等混杂因素之后,CETP TaqIB基因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子降维法分析表明,CETP TaqIB、KCNE1 S38G和eNOST-786C存在交互作用,3个基因多态性同时存在危险度优势比为CETP TaqIB单独存在时的1849倍。结论CETP B1等位基因是非瓣膜性房颤遗传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子。CETP B1等化基因、KCNE1 S38G等位丛因和eNOST-786C等值基因同时存在可能增加非瓣膜性房颤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 多因子降维法 单核旨酸多态性 基因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水稻台中65与其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杂种F_1的裂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志胜 卢永根 +2 位作者 冯九焕 刘向东 张桂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1-527,共7页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受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控制。不同杂合座位内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导致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程度不同,S-b座...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受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控制。不同杂合座位内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导致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程度不同,S-b座位导致杂种F1部分花药不开裂;不同杂合座位间非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明显降低杂种F1的裂药程度;杂种F1中含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数越多,其裂药指数越小,裂药程度越低,含三个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的杂种F1裂药指数为2.27,35.3%的花药不开裂。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原因随其所含的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种类和数目不同而异。杂种F1裂药程度的下降显著减少落在其柱头上的花粉总数和萌发的花粉数。杂种F1裂药指数和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不育基因 亚种间杂种 裂药性 基因互作
下载PDF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解析陆地棉铃重与铃壳率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13
11
作者 狄佳春 陈旭升 +1 位作者 赵亮 章元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为明确棉花杂种F1铃重超亲优势的遗传基础,利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P1、P2、F1和F2群体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铃重有超亲优势的3个组合L178×L029(Ⅰ)、L178×L057(Ⅱ)与L029×GP72(Ⅲ)的铃重与铃壳率。结果表明:3... 为明确棉花杂种F1铃重超亲优势的遗传基础,利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P1、P2、F1和F2群体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铃重有超亲优势的3个组合L178×L029(Ⅰ)、L178×L057(Ⅱ)与L029×GP72(Ⅲ)的铃重与铃壳率。结果表明:3个组合F1铃重的超亲优势和铃壳率的负向中亲优势表现稳定。组合Ⅰ和ⅡF2群体的铃重与铃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和铃壳率均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但主基因作用方式在组合间有所不同。铃重超亲优势主要来自多基因显性效应,而组合Ⅲ的主基因显性×显性互作对铃重的超亲优势也有很大作用。组合Ⅰ和Ⅲ铃壳率的负向中亲优势主要来自于主基因显性效应,组合Ⅱ铃壳率的负向优势主要来自于多基因显性效应。因此,改良铃重和铃壳率时可通过轮回选择或修饰回交聚集增效基因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铃重 铃壳率 主基因+多基因 杂种优势 基因互作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双显性核不育896AB恢复系基因型的鉴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振生 刘创社 +4 位作者 景军胜 冉龙贵 张修森 董军刚 刘绚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以白菜型油菜双显性核不育896AB为材料,采用成对兄妹交和相应可育株自交,验证显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用恢复系与全不育系测交,测交一代与临保系复交,验证显性恢复基因的抑制作用,并区分F_2代育性分离为3:1和13:3的遗传类型.经4个年度的研... 以白菜型油菜双显性核不育896AB为材料,采用成对兄妹交和相应可育株自交,验证显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用恢复系与全不育系测交,测交一代与临保系复交,验证显性恢复基因的抑制作用,并区分F_2代育性分离为3:1和13:3的遗传类型.经4个年度的研究认为,育性是由一对显性不育基因MSMS和一对显性可育基因RfRf互作控制,且显性可育基因能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不育性恢复可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双显性核不育 基因型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行车人员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及与职业精神紧张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宝英 周权 +3 位作者 钟萍 杨华 陈晋 郭志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Arg16Gly基因多态性及与职业精神紧张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职业紧张高暴露的男性行车人群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95对),调查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焦虑、A型行为等职业...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Arg16Gly基因多态性及与职业精神紧张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职业紧张高暴露的男性行车人群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95对),调查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焦虑、A型行为等职业精神紧张及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β2-ARArg16Gly基因多态性。采用似然比检验判断因素效应之间是否有相乘模型OR交互=OR11/(OR01×OR10)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β2-AR16位点基因Arg/Arg、Arg/Gly、Gly/Gly频率分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BMI等影响因素后,携带Gly/Gly的个体患EH的OR值为2.759(95%CI:1.200~6.347);携带突变型Arg16Gly基因与紧张反应、特质焦虑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交互作用符合相乘模型,当携带突变型Arg16Gly基因与高紧张反应、特质焦虑同时存在时,其患EH的风险分别增加至12.797(95%CI:3.379~48.461),40.862(95%CI:1.403~119.057)。结论β2-AR基因Arg16Gly多态性很可能是职业紧张高暴露男性行车人群EH发生的重要易感因素;携带突变型Arg16Gly基因的个体,暴露于紧张反应和特质焦虑时,其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职业精神紧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湖南瓦乡人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皮建辉 李林 +1 位作者 周建波 刘涛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1-54,共4页
调查了湖南苗族瓦乡人291例中学生(男142例,女149例)的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研究结果表明:5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男女间仅尖舌存在显著性别差异;5项舌运动类型中翻舌基因、尖舌基因、三叶舌基因间存在彼此互作关... 调查了湖南苗族瓦乡人291例中学生(男142例,女149例)的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研究结果表明:5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男女间仅尖舌存在显著性别差异;5项舌运动类型中翻舌基因、尖舌基因、三叶舌基因间存在彼此互作关系,且翻舌基因与卷舌基因也存在互作关系.通过与国内其他已研究的群体比较,湖南苗族瓦乡人的叠舌和三叶舌出现率较高,而尖舌出现率较低,卷舌率和翻舌率处于中等水平,且瓦乡人各舌运动类型出现率大多数与其他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运动类型 瓦乡人 基因互作
下载PDF
大麦DH群体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军 周美学 +2 位作者 黄祖六 吕超 许如根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69,共5页
以大麦品种Y erong与F rank lin进行杂交,对其F1代通过花药培养构建DH群体,利用该群体估测株高(PH)、穗长(SL)、穗下节间长(TF IL)、单株穗数(SPP)、主穗粒数(GPS)、单株秆重(SW PP)、单株粒重(GW PP)、单株粒数(GPP)和千粒重(W TG)9个... 以大麦品种Y erong与F rank lin进行杂交,对其F1代通过花药培养构建DH群体,利用该群体估测株高(PH)、穗长(SL)、穗下节间长(TF IL)、单株穗数(SPP)、主穗粒数(GPS)、单株秆重(SW PP)、单株粒重(GW PP)、单株粒数(GPP)和千粒重(W TG)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基因数目,并通过估算各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①上述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79、0.67、0.54、0.31、0.90、0.30、0.20、0.41和0.77;控制各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为8.76、9.30、5.30、24.67、3.63、14.59、14.90、12.36和6.81对。遗传力(Y)依基因对数(X)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9 6X+0.878 5(r=-0.780 0*),回归系数-0.029 6与0的差异显著(t=-3.30*,d f=7),表明多基因性状易受环境影响,同时也佐证了多基因遗传学说。②控制SL、TF IL、GW PP和W TG的多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控制PH、SW PP和SPP各性状的多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而控制GPS和GPP的多基因间无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DH群体 遗传力 基因互作
下载PDF
神经嵴发育异常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亚兰 张华 冯永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1-1144,共14页
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loss,SHL)现已报道400多种,大多数发病率低,临床常见的有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天性小耳畸形综合征、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等。因SHL具有极强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所以对其遗传基础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loss,SHL)现已报道400多种,大多数发病率低,临床常见的有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天性小耳畸形综合征、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等。因SHL具有极强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所以对其遗传基础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变得十分困难。以SOX10和PAX3为中心的基因作用网络引起的神经嵴细胞功能异常与WS、小耳畸形及前庭导水管扩大等表型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实该基因网络参与WS的发病机制。文章针对神经嵴发育异常导致相关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并归纳了与综合征型耳聋发病相关的神经嵴发育异常基因互作网络,以期为系统地研究常见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发病机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型耳聋 神经嵴 基因突变 基因互作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多巴胺D1受体基因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卫红 张晨 +3 位作者 易正辉 吴志国 陈俊 方贻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l)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否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方法选取BDNF基因Val66Met位点(rs6562)以及DRDl基因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32、rs5326、rs2168631、rs6882300和rs267418),采...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l)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否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方法选取BDNF基因Val66Met位点(rs6562)以及DRDl基因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32、rs5326、rs2168631、rs6882300和rs267418),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3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7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检验,使用多因子降维法软件(MDR)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以上6个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0.0083);MDR分析结果显示,BDNF与DRD1基因交互作用存在于两位点模型(rs6265-rs5326)[OR=1.83,95%可信区间(CI):1.33~2.53;X2=13.91,P=0.0002],t位点模型(rs6265-rs4532-rs6882300)(OR=2.06,95%CI:1.53~2.78;)(X2=22.73,P〈0.0001)及四位点模型(rs6265-rs5326-rs2168631-rs6882300)(OR=2.85,95%C/:2.09~3.89;X2=44.99,P〈0.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与DRDl基因存在交互作用,DRDl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BD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多巴胺D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5-羟色胺受体相关基因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卓文 马靖松 +6 位作者 戚东 张健 邱晓惠 杨秀贤 乔正学 王琳 杨艳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5-HT1BR基因(rs6298),5-HT2AR基因(rs6311、rs6313)及5-HT2BR基因(rs765458)交互作用的关联。方法提取281例伴随冲动性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281名身心健康的对照者(对照组)基因组DNA...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5-HT1BR基因(rs6298),5-HT2AR基因(rs6311、rs6313)及5-HT2BR基因(rs765458)交互作用的关联。方法提取281例伴随冲动性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281名身心健康的对照者(对照组)基因组DNA,采取TapMan探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的技术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所选取的位点基因型;采用x^2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采用Haploview4.0软件实施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GM—DR分析基因.基因交互效应与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5-HT2AR基因的rs6313和rs6311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756,r^2=0.375),rs6313、rs6311存在单体型。5-HT1BR基因rs6298,5-HT2AR基因rs6311、rs6313及5-HT2BR基因rs765458交互作用,检验准确度为O.6182,CV值为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HT2AR基因的位点rs6311、rs6313单体型与自杀行为可能存在关联。5-HT1BR基因rs6298,5-HT2AR基因rs6311、rs6313及5-HT2BR基因rs765458交互作用与抑郁症自杀行为可能存在某些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5TH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交互 单体型 连锁不平衡
原文传递
ApoB与UCP基因间上位效应对鸡腹脂性状影响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户国 王守志 +4 位作者 张森 陈维星 刘爽 田建伟 李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6,共8页
已有研究表明,上位效应在畜禽重要复杂经济性状的表型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对肉鸡7周龄腹脂率有显著影响的载脂蛋白B(Apoliprotein B,ApoB)基因T123G位点与解耦连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基因C1197A位点,在东北农业大... 已有研究表明,上位效应在畜禽重要复杂经济性状的表型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对肉鸡7周龄腹脂率有显著影响的载脂蛋白B(Apoliprotein B,ApoB)基因T123G位点与解耦连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基因C1197A位点,在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8、9、10世代内检测这两个SNPs的多态性并利用Natural and Orthogonal InterActions(NOIA)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上位效应对7周龄腹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脂系内这两个位点之间存在着对7周龄腹脂率有显著影响的上位效应组分(P<0.05),并且在连续多世代选育过程中仍能持续稳定存在;同时,在低脂系中二者之间各上位效应组分对腹脂率均无影响(P>0.05)。此结果意味着,至少在高脂系内,腹脂率的遗传受到这两个基因间上位效应的影响;同时提示两系间脂肪性状QTL或重要候选基因功能位点之间不同的遗传互作模式可能是引起这两个品系腹脂性状巨大表型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基因互作 APOB UCP SNP
下载PDF
基于KEGG通路和基因网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佳慧 郑洋 +1 位作者 王嘉孺 李卫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期159-163,173,共6页
目的运用DAVID数据库得到通路和基因的相关信息,分析出重要基因的功能和分布,筛选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相关的靶点基因,促进对CAG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药的开发。方法 2018年6月以"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为关键词在N... 目的运用DAVID数据库得到通路和基因的相关信息,分析出重要基因的功能和分布,筛选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相关的靶点基因,促进对CAG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药的开发。方法 2018年6月以"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为关键词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CAG的相关基因,将得到的基因数据导入DAVID数据库,得到基因富集的通路数据。15个非冗余基因富集在20条KEGG通路上进行了分析,将15个基因输入String数据库做相互作用的网络图,将富集在通路上的关键基因也做网络图,并且将这两个网络图进行比较。结果在两张网络图中,FASLG、FAS、ICAM1、IL1B、AKT1、STAT3、TGFβ1、IL4R、IL11、IL23A是位于关系度排名靠前的基因。结论STAT3、ICAM1、IL1B、TGFβ1和AKT1五个基因与CAG相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与疾病相关基因的所在通路和基因之间互作的网络图,有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可靠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基因互作网络 KEGG通路 富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