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 被引量:115
1
作者 申丹 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女性主义叙事学在西方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但迄今尚未得到国内文论界的关注。作为跨学科的派别,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分析与性别政治融为一体,打破了西方文学界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之间的长期对立。鉴于这是国内首篇评... 女性主义叙事学在西方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但迄今尚未得到国内文论界的关注。作为跨学科的派别,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形式分析与性别政治融为一体,打破了西方文学界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之间的长期对立。鉴于这是国内首篇评介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论文,本文将首先简要概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然后从两个特定角度对其进行评析:一是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评的差异;二是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对结构主义叙事学之批评的合理和偏误之处。本文旨在廓清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本质特征,厘清其长处和局限性,清理其理论上的某些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形式 性别政治 女性主义叙事学
原文传递
嵌入村庄政治的性别——农村社会转型中妇女公共参与个案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金一虹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7,共18页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妇女村庄公共事务参与行为的变化。通过对若干村庄的案例调查,分析她们是如何借助村庄经济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的转型,发挥自身能动性,并获取妇女组织提供的各种资源,在性别与村庄政治的复杂互动中重新定义公共性,打破...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妇女村庄公共事务参与行为的变化。通过对若干村庄的案例调查,分析她们是如何借助村庄经济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的转型,发挥自身能动性,并获取妇女组织提供的各种资源,在性别与村庄政治的复杂互动中重新定义公共性,打破公私领域的性别区隔,开启妇女公共参与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公共参与 村庄政治 性别政治 性别区隔
原文传递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空间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梁璐 李九全 +2 位作者 胡文婷 代莉 张雅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随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大规模出现,消费主义景观成为新文化地理学最新、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消费空间的象征意义、消费空间公正、消费空间性别政治和消费空间生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论文从文化解析入手,剖析了消... 随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大规模出现,消费主义景观成为新文化地理学最新、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消费空间的象征意义、消费空间公正、消费空间性别政治和消费空间生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论文从文化解析入手,剖析了消费空间的符号与象征意义、空间权力与空间公正的互构关系,消费主义语境下性别权力的空间诉求、消费空间生产等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消费空间的研究趋势:更加强调消费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消费景观的塑造与蕴含的意识形态关系,重视探讨与消费空间相对应的现代人本性场所与亚文化体系的构建,以及"时空压缩"下消费空间生产机制与地方性建构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地理学 消费空间 符号化 空间非正义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翻译的文化之维:“翻译的政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费小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本文认为"翻译的政治"的讨论能将翻译研究从传统的就事论事的语言桎梏中走出,而步入不同文化碰撞、对话、交融的思考中,对于促进"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联姻,实现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翻译 民族文化 身份认同 权力关系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超级女声”与性别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平 吴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3,共7页
女性作为“他者”长期以来处于男性创造的二元对立的一端,其形象的建构按照男性的设定。“超级女声”的公众评选结果显示女性开始恢复自主审美的标准,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对于性别政治的反叛,但是从根本上说这种大众媒介聚拢形成的“事件... 女性作为“他者”长期以来处于男性创造的二元对立的一端,其形象的建构按照男性的设定。“超级女声”的公众评选结果显示女性开始恢复自主审美的标准,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对于性别政治的反叛,但是从根本上说这种大众媒介聚拢形成的“事件公众”充其量只是文化消费的主体,而非公众民主的真正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性别政治 事件公众
下载PDF
西方文论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丽亚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本文介绍“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对其立场、观点以及批评方法进行评述,展示这一学派的概貌,并对内部的差异加以辨析。女性主义叙事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叙事学领域,在迄今三十余年的历程中持续发展,形成了集形式分析与社... 本文介绍“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对其立场、观点以及批评方法进行评述,展示这一学派的概貌,并对内部的差异加以辨析。女性主义叙事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叙事学领域,在迄今三十余年的历程中持续发展,形成了集形式分析与社会批评为一体的阐释方法。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妇女文学传统的重视为起点,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女作家在运用叙事策略时的差异表现,但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所不同,更加重视叙事形式分析,探究暗含在形式中的性别意蕴。同时,有别于结构主义叙事学对叙事规律的抽象与概括,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具体作品的具体表现,但在描述差异时以叙事普遍规律为参照,凸显形式差异及其文本呈现。将性别议题带入叙事形式分析,这一做法起初遭到叙事学界质疑。不过,随着“后经典叙事学”在上世纪90年代的兴起,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方法被誉为对经典叙事学研究模式的成功拓展。以叙事学普遍规律为参照,女性主义叙事学一直聚焦于具体作品的形式差异,并在大量的阐释实践中提出了富有洞见的批评术语,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丰富了叙事学研究;另一方面,围绕性别与叙事形式关系展开的分析也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观察维度。新世纪后,女性主义叙事学从修辞叙事学、社会语言学研究、伦理叙事、情感研究中汲取新思想,使得该研究在方法上更加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性别政治 叙述策略
原文传递
知识/劳动、青年与性别政治——重读《人生》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丽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3,共10页
路遥的《人生》以青年人的自我奋斗悲剧及其爱情生活的内在矛盾为主体,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一系列变迁:公领域的溃败与私领域的利益化,知识逻辑取代劳动乌托邦再度重返历史舞台,阶层固化导致青年人遭遇向上流动的天花板,性... 路遥的《人生》以青年人的自我奋斗悲剧及其爱情生活的内在矛盾为主体,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一系列变迁:公领域的溃败与私领域的利益化,知识逻辑取代劳动乌托邦再度重返历史舞台,阶层固化导致青年人遭遇向上流动的天花板,性别政治参与了阶层分化的历史逻辑合法性的建构……在书写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路遥复原了两个三十年的巨大转折在公领域和私领域同时给青年一代带来的挑战,并且探索了一种有限的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劳动 青年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华裔女性文学中的食物叙事与性别政治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新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4-83,139,共10页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尤其是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食物"一直作为重要的意象反复地出现,蕴含着深刻的性别政治内涵。本论文借助性别政治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不同时期的华裔女性文本中各类女主人公的饮食偏好和食物选择与性别政治之...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尤其是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食物"一直作为重要的意象反复地出现,蕴含着深刻的性别政治内涵。本论文借助性别政治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不同时期的华裔女性文本中各类女主人公的饮食偏好和食物选择与性别政治之间的关系:华裔女主人公或缺乏性别意识与族群意识,安于传统刻板印象给定的角色;或处于文化认同的撕裂之中,对传统性别权利关系进行激烈的抗争与批判;或超越狭隘的性别族群意识,勇于追求女性的生理情欲。由此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华裔女性作家如何基于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将政治诉求融入其文学创作之中,藉由书写女性如何通过食物叙事表达自我,塑造一系列由从属地位向主体地位转变的女性,从而建构出属于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女性文学 食物叙事 性别政治 主体意识
下载PDF
《琐事》中空间的性别政治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晶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
苏珊·格拉斯佩尔是美国20世纪初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其剧作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例如对空间层面的两性对峙也有抨击。本文运用空间生产和性别操演理论分析其代表作《琐事》中的空间性别政治,指出该剧不仅呈现了两性在空间的对峙,... 苏珊·格拉斯佩尔是美国20世纪初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其剧作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例如对空间层面的两性对峙也有抨击。本文运用空间生产和性别操演理论分析其代表作《琐事》中的空间性别政治,指出该剧不仅呈现了两性在空间的对峙,消解了父权社会空间性别政治的系列二元对立,还阐发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格拉斯佩尔 《琐事》 空间生产 性别操演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甘加丁之路》的性别政治与人物叙事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晓烨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72,共11页
在当代后种族主义文化语境之下,种族问题往往包含着性别隐喻。赵健秀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一以贯之将性别身份作为种族和政治抗议的手段。在小说中,赵健秀探讨了华裔美国男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种族语域中面对的性属焦虑,进而... 在当代后种族主义文化语境之下,种族问题往往包含着性别隐喻。赵健秀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一以贯之将性别身份作为种族和政治抗议的手段。在小说中,赵健秀探讨了华裔美国男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种族语域中面对的性属焦虑,进而运用性别政治式的文学抗争手段:安排华裔男性成为在场、设置独特的男性空间、设计阳刚十足的男性充当故事的主要动作者和叙述者等,以此打破亚裔男性被长期消音和扭曲的历史。本文借鉴修辞性叙事理论,采用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作家凸显华裔美国男性气质和以性别身份强化政治抗议的叙事目的、文本的叙事手段和读者所感知的叙事效果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加丁之路》 华裔美国男性气质 修辞性叙事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黄春明都市小说中的性别政治——以《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我爱玛莉》为中心
11
作者 陈琛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60-68,共9页
《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和《我爱玛莉》是黄春明70年代都市题材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在女性人物上的着墨多于其他小说。本文在民族层面的“美日后殖民/台湾被殖民”阐释思路之外,挖掘其中远为丰富的性别政治内涵:殖民地男性与... 《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和《我爱玛莉》是黄春明70年代都市题材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在女性人物上的着墨多于其他小说。本文在民族层面的“美日后殖民/台湾被殖民”阐释思路之外,挖掘其中远为丰富的性别政治内涵:殖民地男性与殖民者因“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结成的同谋关系;殖民地男性在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自我东方主义”与甘愿“被去势”;被殖民女性遭遇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内部的压抑等等。三部作品的性别叙事聚焦中国台湾地区,具有宏阔的乡土关怀意识,它们揭示了殖民地内部容易被掩盖的多种问题,昭示第三世界在战后去“帝国化”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春明 后殖民 性别政治 女性寓言 去帝国化
下载PDF
浪荡子的狂欢——简论《认真的重要》中奥斯卡·王尔德对传统的颠覆与重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在其最出色的社会喜剧《认真的重要》中,王尔德不再追求严肃的情节,而是把重心转到荒诞的情境上,构筑了一个纯粹浪荡子的喜剧世界,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身份、道德以及两性等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与重构,体现了王尔德对现实世界的消解和改造,... 在其最出色的社会喜剧《认真的重要》中,王尔德不再追求严肃的情节,而是把重心转到荒诞的情境上,构筑了一个纯粹浪荡子的喜剧世界,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身份、道德以及两性等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与重构,体现了王尔德对现实世界的消解和改造,通过悖论、幻想和矛盾建构了它自身的逻辑,呈现出一个纯粹的浪荡子世界,体现出风格、技巧和形式的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与重构 身份 浪荡子 性政治
下载PDF
女性心理的独特再现——阿莉·史密斯《饭店世界》的“叙述声音”与性别政治 被引量:5
13
作者 信征 《语言教育》 2019年第3期78-84,共7页
本文聚焦于《饭店世界》中不断变换的叙事声音,通过援引苏珊·兰瑟的"女性叙述声音"理论,逐一解析个人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等三种叙述声音与性别政治的关联,试图由此洞悉小说中边缘女性饱受压迫... 本文聚焦于《饭店世界》中不断变换的叙事声音,通过援引苏珊·兰瑟的"女性叙述声音"理论,逐一解析个人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等三种叙述声音与性别政治的关联,试图由此洞悉小说中边缘女性饱受压迫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三种叙事声音协同合作,旨在帮助构建女性权威,颠覆异性恋霸权以及削弱男性权威,实现了叙述声音和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借助小说中的女性声音,作者阿莉·史密斯不仅实现了文学范式上的创新,更表述了她对社会边缘女性坚强勇敢面对生活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莉·史密斯 《饭店世界》 叙述声音 性别政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阿特伍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从女性主义角度来阐释她的作品,一直是阿特伍德研究的重要方面。其写作历程与加拿大本土乃至全球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是她的作品与女性主义理论有着天然契合之处的原因之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从女性主义角度来阐释她的作品,一直是阿特伍德研究的重要方面。其写作历程与加拿大本土乃至全球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是她的作品与女性主义理论有着天然契合之处的原因之一。但传统的女性主义视角不是阿特伍德研究的唯一途径,后现代语境下的女性主义思潮已经呈现新的趋势,衍生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等新的理论建构,值得我们在解读阿特伍德作品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性别政治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爱情?——论珍妮特·温特森《弗兰啃斯坦》中的跨界之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都岚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如果机器人真正介入人的生活,包括爱情在内的人际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人可以摈弃肉身,将大脑变为数据上传至任何载体,人是否就可以不再受物质性身体的束缚,便因此可以免除一切病痛、丧失和死亡,从而走向永生 2019年英国女作家... 如果机器人真正介入人的生活,包括爱情在内的人际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人可以摈弃肉身,将大脑变为数据上传至任何载体,人是否就可以不再受物质性身体的束缚,便因此可以免除一切病痛、丧失和死亡,从而走向永生 2019年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出版的《弗兰啃斯坦:一个爱情故事》通过重写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表达了生物工程、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语境中生命观和婚恋观的变化。本文拟围绕《弗兰啃斯坦》中的性别政治和离身性这两个核心问题,阐释温特森对后人类社会中酷儿之恋和人机之恋的设想,认为该小说体现了性别伦理、人机伦理和生命伦理三个层面的伦理隐忧,表达了新语境下对爱情以及对身体、意识、生命与死亡等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妮特·温特森 《弗兰啃斯坦》 机器人 性别政治 离身性
下载PDF
伤痕文学的创伤记忆与性别政治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春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7,共12页
本文从性别范畴研究1980年代的伤痕文学思潮,意在探究伤痕文学如何藉性别表意创伤,以创伤来建构"新时期"历史意识的记忆政治。伤痕文学在女性表象与男性主体、历史见证者与受害者、叙述者与被叙述者、归来者与丧失者等叙述结... 本文从性别范畴研究1980年代的伤痕文学思潮,意在探究伤痕文学如何藉性别表意创伤,以创伤来建构"新时期"历史意识的记忆政治。伤痕文学在女性表象与男性主体、历史见证者与受害者、叙述者与被叙述者、归来者与丧失者等叙述结构上存在一个性别与政治之间的转换机制。借助自然化的性别与性别关系型构,伤痕作家在以创伤叙事重构性别、代际、阶层等权力秩序的同时,也呼应并落实了一个走向重生时代的"新时期"意识形态。对伤痕文学的女性主义解读,不仅将指出伤痕文学的新父权本质,也可能发现一个隐藏于"光明"文本之内的"阴性"文本,它偏离了通过再造女性/底层等他者来确证主体的创伤叙述规范,重新打开了那个单维与封闭的记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痕文学 创伤记忆 性别政治 隐藏的文本
下载PDF
厌女敌意·女性困境·父权焦虑——论乔叶《零点零一毫米》中的强暴叙事与性别政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铎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2-90,共9页
乔叶的《零点零一毫米》从一桩意外发生的强暴事件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父权文化主导下的残酷生存处境,触及强暴中的权力关系与厌女敌意、中年女性的情感压抑与欲望困境,以及身为丈夫的男性特权与身份焦虑等多个尖锐话题,以一部短篇... 乔叶的《零点零一毫米》从一桩意外发生的强暴事件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父权文化主导下的残酷生存处境,触及强暴中的权力关系与厌女敌意、中年女性的情感压抑与欲望困境,以及身为丈夫的男性特权与身份焦虑等多个尖锐话题,以一部短篇小说的体量深刻地揭示了婚姻家庭内外广泛存在的性别压迫及其作用机制。从性别政治的角度对《零点零一毫米》予以细读,深入挖掘《零点零一毫米》所提供的父权批判的思想动能,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特质、重新定位新世纪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抵达的高度与深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叶 《零点零一毫米》 女性书写 强暴叙事 性别政治
下载PDF
历史语境、性别政治与文本研究——对当代“女性文学史”写作格局的反思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丽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3-152,共10页
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已成潮流。现有的"女性文学史"版本从纵向来说,没有处理好立足于当下立场的女性"问题意识"与进入"历史现场"的文学史把握方式之间的关系;从横... 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已成潮流。现有的"女性文学史"版本从纵向来说,没有处理好立足于当下立场的女性"问题意识"与进入"历史现场"的文学史把握方式之间的关系;从横向来说,没有处理好"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与文学特有的叙事形态的关系。因此,现有女性文学史的写作格局需要重新设置。首先要调整写作立场,将"性别"问题与历史/文学史语境相结合,重新确立"女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其次要明确写作规范,将性别立场与文学的叙事特点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文本批评的作用。这样,性别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有效的交叉与互动,才能使得女性文学史真正确立起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历史语境 性别政治 文本研究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荒潮》英译本研究
19
作者 汪馨菲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荒潮》是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的长篇科幻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小米”这一重要女性形象。笔者对《荒潮》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文本细读,发现相对于原文,译文在叙述声音、叙述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等方面都有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 《荒潮》是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的长篇科幻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小米”这一重要女性形象。笔者对《荒潮》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文本细读,发现相对于原文,译文在叙述声音、叙述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等方面都有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叙事所体现的性别权力关系。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话语层次的性别政治,本文尝试在该理论视角的观照下,探讨隐含译者的叙事调整如何对故事层面的“身体政治”、权力关系以及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影响,并造成译文与原文的性别政治立场偏离,在此基础上讨论偏离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潮》 科幻小说英译 女性主义叙事学 性别政治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论文学经典化中的文化权力转移与文明新识
20
作者 魏丽娜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9,159,160,共9页
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流传,与近现代社会制度、文化权利转移和审美体制形成有密切关系,具体呈现为“经典化”“去/反经典化”“再经典化”的相关机制与过程。秉承知识社会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后... 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流传,与近现代社会制度、文化权利转移和审美体制形成有密切关系,具体呈现为“经典化”“去/反经典化”“再经典化”的相关机制与过程。秉承知识社会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流派,以“上-下对冲”的文化权力斗争方式,破坏了现代主义构建的文化“板结”,“冲决”了知识领域的“割据”与思想领域的“等级”,并将传统经典生成的“潜规则”公诸于众——貌似严肃庄重和苦大仇深的历代经典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合谋”。不断涌现的文学经典的时代重构,蕴藏着文化权力的斗争与文学场域的博弈,也带来了思想视域的拓展与文明新识的构建。“二战”后兴起且至今盛行的女性批评,带来了性别政治的两性发现与两性平衡的文明更新,文学经典的历史浮沉与权力转移浸透着思想的能量和文明的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化 文化权力转移 文明新识 性别政治 女性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