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献林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研究对脾胃气虚型胃溃疡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四君子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收治的70例脾胃气虚型胃溃疡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 目的研究对脾胃气虚型胃溃疡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四君子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收治的70例脾胃气虚型胃溃疡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7例,加用四君子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7.3%,明显比对照组的78.8%高,P <0.05。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早饱、上腹痛等各症状消失用时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溃疡面积减小,胃排空率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结论对脾胃气虚型胃溃疡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建议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脾胃气虚证 胃溃疡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混悬液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下垂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治仝 张瑞 符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下垂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手术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下垂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49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Toupet或Dor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与术前相比,术后3年的反酸、烧心、腹胀、嗳气及咳嗽症状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53、-4.226、-3.529、-3.314、-3.192,均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3年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97、-3.524、-2.771、-3.176、-3.731、-3.631、-3.626、-3.630,均P<0.001)。术后3年复查消化道X线造影均未显示胃食管反流和胃下垂。结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悬吊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下垂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胃底折叠术 胃下垂 胃悬吊术
原文传递
悬浮培养构建源于胃癌患者的类器官及鉴定
3
作者 骆伟 苏圆辉 +5 位作者 于澄 柴长鹏 唐欢 苗龙 王正峰 徐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索悬浮培养构建源于胃癌患者类器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例胃癌患者的新鲜胃癌组织,将新鲜组织经混合消化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将此细胞悬液接种于超低吸附板中悬浮培养类器官,... 目的探索悬浮培养构建源于胃癌患者类器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例胃癌患者的新鲜胃癌组织,将新鲜组织经混合消化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将此细胞悬液接种于超低吸附板中悬浮培养类器官,待类器官生长到一定大小后进行传代、冻存,然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类器官的形成过程,再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类器官与原发肿瘤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成功培养出可传代、冻存的类器官。在倒置显微镜下见类器官初始时(培养至第5天时)呈球形结构,至第10天时见类器官逐渐呈短棒状结构,至第15天时出现分枝样改变,至第20天时形成不规则的腺管样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类器官与原发胃癌组织的结构高度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类器官及它对应的原发胃癌组织中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p53、Ki67表达情况基本相同,即在类器官及原发胃癌组织中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p53均呈阳性表达,Ki67均呈高比例(阳性率约为70%)表达。结论本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悬浮培养可以构建出在组织和细胞层面与原发胃癌组织基本一致的类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类器官 悬浮培养 鉴定
原文传递
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在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硕东 姚殿波 孙余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在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12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在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12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术中采用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暴露手术视野。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患者完成手术情况、手术方式、肝脏粘贴悬吊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肝脏粘贴悬吊的相关并发症。(2)术后情况: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术前和术后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获得随访的人数、随访时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1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无中转为多孔法或开腹手术。112例患者中,胃癌根治术30例,胃部分切除术23例,食管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13例,胃大部切除术11例,胰体尾切除术11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10例,全胃切除术3例,脾切除术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胰尾部切除术3例,单纯胃底折叠术1例,脾动脉瘤切除术1例。112例患者肝脏粘贴悬吊时间为(1.4±0.4)min,总手术时间为(192.0±91.3)min。112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肝脏裂伤、肝脏包膜下血肿等悬吊相关并发症。(2)术后情况:112例患者中,6例术前ALT、AST轻度升高,其中2例术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第1天升高、第3天恢复正常,3例术后1周仍轻度升高;106例患者术前ALT、AST均正常,其中31例术后第1天升高(28例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3例轻度升高),75例术后正常。112例患者术前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左外叶 悬吊 粘贴式 左季肋区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原文传递
“悬吊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王柏清 +2 位作者 李甜甜 王珏磊 孙光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背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临床医师常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切除;然而对于胃底黏膜下肿瘤应用传统方法有诸多缺点,应用悬吊法辅助EFTR... 背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临床医师常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切除;然而对于胃底黏膜下肿瘤应用传统方法有诸多缺点,应用悬吊法辅助EFTR可解决传统方法的弊端,对其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尚不多.目的探讨“悬吊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7-08/2021-06期间22例胃底固有肌层肿瘤的患者接受EFTR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EFTR组和改良“悬吊法”+EFTR组.对照组12例患者进行传统EFTR,观察组10例患者进行改良“悬吊法”+EFTR.比较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缝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缝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悬吊法”+EFTR可更好地缩短手术时间及创面缝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于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是一种安全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适合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 固有肌 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悬吊法
下载PDF
清热愈溃混悬剂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杜玮泽 倪志涛 +4 位作者 商婷 王谨慧 靳子明 史玉攀 李茂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建立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探讨清热愈溃混悬剂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体质量均匀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清热愈溃混悬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无水乙醇致大鼠实... 目的建立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探讨清热愈溃混悬剂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体质量均匀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清热愈溃混悬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无水乙醇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评价口服给予清热愈溃混悬剂低、中、高剂量〔2.2、3.3、4.4 g·(kg·d)^(-1)〕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预防效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黏膜表面出现大量淤血,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清热愈溃混悬剂可使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显著减小;可明显降低大鼠胃组织中丙二醛、白介素-1β、白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P<0.01);可升高胃组织中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表皮生长因子水平(P<0.01)。结论清热愈溃混悬剂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症等作用对大鼠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清热愈溃混悬剂 炎症 氧化应激 大鼠
下载PDF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波 陈佳平 胡建昆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14-515,共2页
目的:研究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38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检测,随后对患者行胃癌根治术。结果:38例患者中有34例(89.5%)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在3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25例存... 目的:研究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38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检测,随后对患者行胃癌根治术。结果:38例患者中有34例(89.5%)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在3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25例存在前哨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0.6%(25/31),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率为19.4%(6/31)。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对胃癌术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前哨淋巴结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雯 李静 +4 位作者 韩全利 陈英 唐合兰 杜斌 杨春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863-2868,共6页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d组、尾部悬吊14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d组、尾部悬吊14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游标卡尺检测胃溃疡面积,电镜下观察再生黏膜结构,放免法检测胃液EGF含量,观察大鼠胃溃疡愈合分期.结果:与对照7d组相比,悬吊7d组大鼠溃疡面积明显增大(6.0mm2±1.7mm2vs2.2mm2±0.7mm2,t=5.661,P<0.01),溃疡分期明显降低(χ2=12.771,P<0.01);与对照14d组相比,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增大(3.0mm2±1.2mm2vs1.1mm2±0.4mm2,t=4.233,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增高(0.155ng/mL±0.052ng/mLvs0.103ng/mL±0.019ng/mL,t=2.635,P<0.05);与悬吊7d组比较,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3.0mm2±1.2mm2vs6.0mm2±1.7mm2,t=3.805,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降低(0.155ng/mL±0.052ng/mLvs0.434ng/mL±0.137ng/mL,t=5.657,P<0.01),溃疡分期明显降低(χ2=12.953,P<0.01).与对照7d组、14d组相比,悬吊7d组、14d组再生黏膜结构的恢复差,组织学成熟度降低.结论:模拟失重可降低再生黏膜结构,延迟溃疡愈合,胃液EGF含量可出现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实验性胃溃疡 尾部悬吊 再生黏膜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谢华辉 沈明 +5 位作者 张仁浩 牛天峰 罗靖 李明堃 何文涛 熊健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79例,根据悬吊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B组(26例)和C组(27例)三组。A组采用肝粘贴... 目的 探讨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79例,根据悬吊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B组(26例)和C组(27例)三组。A组采用肝粘贴悬吊法,B组采用W型悬吊肝左叶法,C组采用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三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7天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肝悬吊时间[(16.23±2.52)分钟]和手术时间[(318.48±30.62)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同时也大于C组的(12.43±1.56)分钟和(270.81±25.77)分钟,C组肝悬吊时间[(12.43±1.56)分钟]和手术时间[(270.81±25.77)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B组出血量[(224.51±20.27)ml]和术中输血例数(5例)、C组出血量[(223.54±21.87)ml]和术中输血例数(7例)低于A组出血量[(324.54±30.51)ml]和术中输血例数(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27.52±3.62)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25.75±3.95) U/L,白蛋白(ALB)为(31.65±3.18) g/L,C组分别为(26.54±3.73) U/L、(26.34±3.82) U/L和(32.06±3.09) g/L,均较术前升高,且B、C组术后血清ALT、AST、ALB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肝脏裂伤发生率(11.54%)、出血发生率(7.69%)较高,B组术中壁腹膜出血发生率(11.54%)较高,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粘贴悬吊法操作简单、省时,但不适用于左肝肥厚者,术后脱胶可能引起肝表面撕裂出血;W型悬吊效果良好,耗时稍长,适用于肥胖、肝左叶肥大病人;V型加纱布悬吊效果适中,耗时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粘贴悬吊法 W型悬吊肝左叶 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 腹腔镜根治术
下载PDF
肝脏悬吊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龙 李婷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悬吊技术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肝脏悬吊技术组(LST组)30例和肠钳组(IC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脏副损伤及... 目的探讨肝脏悬吊技术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肝脏悬吊技术组(LST组)30例和肠钳组(IC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脏副损伤及肝功能异常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吻合口并发症等。结果LST组和IC组病人手术时间分别为(240.0±9.0)分钟和(256.2±7.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2±14.9)ml和(98.0±12.6)ml,肝脏副损伤(包括肝破裂出血及肝包膜下血肿)分别为3.3%(1/30)和20.0%(6/30),肝功能异常分别为6.7%(2/30)和26.7%(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2.1±3.0)个和(20.8±3.1)个,吻合口瘘分别为6.7%(2/30)和3.3%(1/30),吻合口狭窄分别为3.3%(1/30)和10.0%(3/30),吻合口出血分别为3.3%(1/30)和6.7%(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使用肝脏悬吊技术可以更好的显露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反复暴露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及肝脏副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肝脏悬吊技术 肠钳
下载PDF
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晓江 文其武 +7 位作者 张玉新 康慧鑫 张红兵 郄文斌 唐柚青 金迪 曾松华 吴良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5例接受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动肝脏悬吊装置组与分叶拉钩组,比较建立小胃囊、小胃囊空肠吻合两大主要步骤所需时间。结果自动肝脏悬吊装置组建立小胃囊... 目的探讨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5例接受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动肝脏悬吊装置组与分叶拉钩组,比较建立小胃囊、小胃囊空肠吻合两大主要步骤所需时间。结果自动肝脏悬吊装置组建立小胃囊及小胃囊空肠吻合的时间分别是33.80±13.34 min和22.44±5.26 min,显著短于分叶拉钩组,其时间分别为61.74±18.09 min和32.40±4.07 min(P<0.0001)。结论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中使用自动肝脏悬吊装置可以更好的显露手术视野,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胃旁路术 自动肝脏悬吊装置 分叶拉钩
原文传递
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陈佳萍 张家晨 +2 位作者 张家媛 李楚荞 郭莲怡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其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40例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给予... 目的探讨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其对胃蛋白酶原、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40例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给予患者铝镁混悬液(Ⅱ)及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120例)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胃镜下黏膜糜烂情况积分及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氧化应激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糜烂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AS)、血栓烷素B2(TXB2)较对照组更低,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镁混悬液(Ⅱ)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在促进胃黏膜修复方面更有优势,且能够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治疗效果更好,用药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黏膜损伤 铝镁混悬液(Ⅱ) 雷贝拉唑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胃黏膜脱垂症内镜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晓芳 马瑞丽 +2 位作者 方立峰 窦胜昔 郑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l2月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l2月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射频点灼治疗,然后服用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连续28d,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连续28d;对照组:不予射频治疗,服药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字2=5.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字2=7.04,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1例复发(2.5%),对照组有8例复发(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1,P<0.05)。结论:内镜下射频联合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脱垂 内镜下射频治疗 雷贝拉唑 铝镁加混悬液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代多珍 王志红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0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射频点灼治疗,然后服...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射频点灼治疗,然后服用雷贝拉唑,10mgbid×28d,铝镁加混悬液15mltid×28d;对照组:不予射频治疗,服药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率为94%,总有效率达97%;对照组33例,治愈率为18%,总有效率为39%,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愈病例随访6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结论内镜下射频联合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脱垂 内镜下射频治疗 雷贝拉唑 铝镁加混悬液
下载PDF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在早期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金亮 赵玉亭 宋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实验组输注肠内营养乳剂(瑞能)。结果 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实验组营养指标和免疫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结论 输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乳剂(瑞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内营养混悬液 肠内营养乳剂 免疫增强型
下载PDF
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罗建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行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 目的:探讨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行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病理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采用Kimura法完成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230(170,310)min,术中出血量190(100,270)mL,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8(5,10)d。术后病理提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4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体尾切除术 全胃悬吊 腹腔镜检查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胃底悬吊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秀广 刘尚国 +3 位作者 姚文健 赵宝生 王忠民 李汉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0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胃底悬吊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明确胃底悬吊的优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3月5日~2013年6月26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食管癌患者257例,术中均使用吻合器行胸内吻合,按术中是否行胃底悬吊分为对照组(132例)和... 目的 探讨胃底悬吊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明确胃底悬吊的优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3月5日~2013年6月26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食管癌患者257例,术中均使用吻合器行胸内吻合,按术中是否行胃底悬吊分为对照组(132例)和治疗组(1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手术时间、肺不张、包裹性脓胸及术后吻合口狭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胃底悬吊不仅操作简单,且术后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瘘与吻合口出血发生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胃底悬吊 吻合口瘘 吻合口出血
下载PDF
悬浮球培养法制备ABCG2阳性表达胃癌细胞株
18
作者 梅海军 刘建明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悬浮球培养法制备具有干细胞特性(ABCG2阳性表达)胃癌细胞株MKN45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悬浮球培养法在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观察细胞球体的形成过程,并检测球... 目的:探讨悬浮球培养法制备具有干细胞特性(ABCG2阳性表达)胃癌细胞株MKN45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悬浮球培养法在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观察细胞球体的形成过程,并检测球体细胞及原代贴壁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ABCG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胃癌细胞MKN45能形成悬浮球体;球体细胞ABCG2表达水平高于原代贴壁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球培养法可制备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ABCG2阳性表达胃癌细胞株,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肿瘤干细胞 胃癌 悬浮球培养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