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神经节丛刺激对正常犬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勃 何文博 +5 位作者 鲁志兵 黄兵 吴柳 胡笑容 崔博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研究高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犬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取犬12只,分别经左、右侧第五肋间隙开胸,暴露心脏,将2根多极电生理导管分别沿心尖部至心底部缝于左、右心室游离壁各记录4个部位的局部电图,以自制Ag-AgCl电极记录... 目的研究高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犬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取犬12只,分别经左、右侧第五肋间隙开胸,暴露心脏,将2根多极电生理导管分别沿心尖部至心底部缝于左、右心室游离壁各记录4个部位的局部电图,以自制Ag-AgCl电极记录左、右心室游离壁心尖部、心底部以及心尖部-心底部之间3个部位的单相动作电位,分别在基础状态和左、右以及双侧高强度GP刺激(降低窦性心率50%或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时测定心室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时程(APD)、APD交替和构建APD回复曲线。结果高强度GP刺激显著延长心室各部位ERP及APD并降低ERP及APD的空间离散度(P均<0.05)。高强度GP刺激使心室APD回复曲线斜率及其空间离散度变小,APD交替延迟发生(P均<0.05)。结论高强度GP刺激可能具有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神经节丛 心室电生理性质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低强度神经节丛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江洪 何勃 +5 位作者 何文博 鲁志兵 黄兵 吴柳 胡笑容 崔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14-218,223,共6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体重18~25kg的正常成年杂种犬39只随机分为正常心脏组(n=12)和急性心肌缺血组(n=27,其中对照组12只,低强度GP刺激组15只),以... 目的研究低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体重18~25kg的正常成年杂种犬39只随机分为正常心脏组(n=12)和急性心肌缺血组(n=27,其中对照组12只,低强度GP刺激组15只),以2根多极电生理导管记录左、右心室局部电图,以自制Ag.AgCl电极记录左、右心室单相动作电位。在正常犬,分别在6h低强度GP刺激前和刺激后测量心室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时限(APD),APD回复性质和APD交替以及血清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在急性心肌缺血犬,比较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正常犬,6h低强度GP刺激显著延长心室各部位ERP及APD(P〈0.05),但未改变其空间离散度;6h低强度GP刺激促进APD交替发生但不改变APD回复曲线斜率及其空间离散度;6h低强度GP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在急性心肌缺血犬,低强度GP刺激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GP刺激不增加正常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日有助于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心脏窜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丛 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阻断心脏自主神经节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降低心房快速起搏犬心房颤动的易损性研究
3
作者 宋孟洋 鲁志科 +4 位作者 张进锋 李鹏飞 马亚哲 赵庆彦 王友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42-647,共6页
目的探究心脏自主神经节(GP)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3.1)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在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开展。18只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快速心房起搏(RAP)组(n=6)和TRAM-34... 目的探究心脏自主神经节(GP)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3.1)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在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开展。18只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快速心房起搏(RAP)组(n=6)和TRAM-34组(Kca3.1阻断剂),分别在TRAM-34组和其他组犬的GP中局部注射TRAM-34(0.3 ml,15 mmol/L)和生理盐水。之后,所有组监测右前GP(ARGP)神经活性及心房在体电生理。最终取材后检测ARGP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及巨噬细胞极化情况。结果TRAM-34注射后对非起搏犬心房电生理及ARGP活性无明显影响。RAP明显缩短了心房各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增加了心房颤动易损性和ARGP神经活性,而TRAM-34局部注射有效抑制了这些变化。RAP组和TRAM-34组ARGP组织中CD68+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此外,起搏组ARGP组织中CD68+细胞、iNOS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高于TRAM-34组。结论心房快速起搏时,阻断KCa3.1可抑制GP活性,降低心房颤动易损性,该作用可能与抑制局部巨噬细胞参与GP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节 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巨噬细胞 炎症
下载PDF
心房神经节消融后心房结构重构与心房颤动诱发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庆彦 唐艳红 +6 位作者 王晞 邓宏平 张玉国 刘育 于胜波 鲁志兵 黄从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心房心外膜神经节丛(GP)消融后心房基质的变化,探讨其与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关系。方法10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GP消融组。所有犬均行超声心动图后无菌下右侧开胸,观察右心房短阵快速电刺激诱发房颤情况。之后GP消融组... 目的研究心房心外膜神经节丛(GP)消融后心房基质的变化,探讨其与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关系。方法10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GP消融组。所有犬均行超声心动图后无菌下右侧开胸,观察右心房短阵快速电刺激诱发房颤情况。之后GP消融组分别消融心房右前和右下GP,消融后即刻观察右心房短阵快速电刺激诱发房颤情况。所有犬喂养8周后,同样方法再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取出心脏分离左、右心房肌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钠肽(BNP)水平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密度;同样方法检测犬开胸前和开胸后8周血浆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假手术组和GP消融后即刻右心房刺激未能诱发出房颤,但房颤在GP消融后8周易诱发;血浆和右心房组织BNP水平在GP消融后8周明显升高[(119.5±22.6)pg/mlV8(167.7±26.4)pg/ml,(213.2±34.9)pg/gVS(287.6±36.4)pg/g,P〈0.05],但左心房BNP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犬术前和术后左右心房大小均无明显变化;GP消融8周后右心房GAP43、TH和ChAT阳性纤维的密度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1±714)permm2vs(2540±863)permm2,(448±582)permm。VS(1855±623)permm2,(580±726)permm2vs(2833±851)permm2,P〈0.05],但左心房无明显变化。结论心房心外膜GP消融后,心房基质发生重构,可能是GP消融后房颤易诱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神经节丛 消融 重构
原文传递
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自主神经节消融对阵发性房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惠宽 田慧 +1 位作者 吴永全 侯斐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联合左心房自主神经节(ganglionated plexi,GP)消融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首...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联合左心房自主神经节(ganglionated plexi,GP)消融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10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VI组和PVI+GP组,每组54例,以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为随访终点,比较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50个月,中位时间28.5个月,PVI组有36例(66.7%)复发房性心律失常,PVI+GP组有23例(42.6%)复发房性心律失常。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PVI+GP组的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生存率(57.4%)高于PVI组(33.3%),差异有显著性(P=0.044)。Cox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联合GP消融是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0.459,95%CI 0.220~0.958,P=0.038)。结论与单纯的PVI相比,PVI+GP消融治疗降低了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节 射频消融 环肺静脉隔离 复发
下载PDF
左心房神经节丛消融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黎晖 孙巍 +7 位作者 胡锋 刘尚雨 沈利水 涂斌 李甲坤 张震昊 吴灵敏 姚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00-305,共6页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左心房神经节丛(GP)去神经化消融术后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倾斜试验阳性VVS患者45例,年龄(41.3±14.2)岁,女24例,接受左心...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左心房神经节丛(GP)去神经化消融术后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倾斜试验阳性VVS患者45例,年龄(41.3±14.2)岁,女24例,接受左心房GP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分析DC、昼间DC(DDC)和夜间DC(NDC),并记录晕厥复发事件,并将患者分为复发晕厥组和未复发晕厥组。分析术中各个GP诱发迷走反应同术前和术后DC、DDC和NDC的相关性,并分析复发晕厥组和未复发晕厥组患者在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DC、DDC和NDC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GP消融中诱发进而消除迷走反应,其中左上GP 38例,左侧GP 12例,左下GP 19例,右下GP 12例,右前GP 22例。7例患者未诱发迷走反应,术后也有晕厥发作。相关性分析提示各个GP的迷走反应诱发性和基线DC、DDC和NDC无相关性;左上GP同术后随访节点的DC、DDC和NDC呈负相关(P<0.05),右前GP与术后1 d的DC和DD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与复发晕厥组相比,未复发晕厥组患者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的DC、DDC和NDC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左心房GP消融可以预防大部分VVS患者晕厥复发,其中左上GP和右前GP的消融对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血管迷走性晕厥 左心房 自主神经节丛 心率减速力
原文传递
自主神经节丛消融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的急性期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柳 何勃 +4 位作者 鲁志兵 崔博 胡笑容 温华知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丛(GP)消融对窦房结(SAN)及房室结(AVN)功能的影响。方法 7条犬开胸并在左、右心房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以备记录及刺激,对左侧及右侧GP分别进行消融,消融前后分别测定静息心率、SAN及AVN功能,SAN功能包括测定6个不... 目的探讨神经节丛(GP)消融对窦房结(SAN)及房室结(AVN)功能的影响。方法 7条犬开胸并在左、右心房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以备记录及刺激,对左侧及右侧GP分别进行消融,消融前后分别测定静息心率、SAN及AVN功能,SAN功能包括测定6个不同水平起搏周长(380,350,330,300,280及250 ms)时SAN恢复时间(SNRT)以及校正的SNRT(cSNRT);AVN功能包括AH间期(H is束电图记录的房室结传导时间)、递增起搏时出现文氏房室传导阻滞时起搏周长、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时起搏周长、右房短阵超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的平均心室率。结果 GP消融后窦性心率无显著改变,长起搏周长时SNRT及cSNRT无显著变化,而短起搏周长时则显著减少(P<0.05)。各起搏周长下AH间期、出现文氏房室传导阻滞及2∶1房室传导阻滞时的起搏周长、房颤时平均心室率在GP消融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GP消融在较短起搏周长情况下增强了SAN功能,但对AVN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能与GP消融时同时破坏了副交感及交感神经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神经节丛 消融 窦房结 房室结
下载PDF
外源性Apelin-13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乾 黄晏 +1 位作者 张胜叶 牛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8期1464-1466,1453,共4页
目的:研究给予外源性Apelin-13治疗对血流动力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DM)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心衰组(n=20)、治疗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10),阿霉素(ADR)腹腔... 目的:研究给予外源性Apelin-13治疗对血流动力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DM)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心衰组(n=20)、治疗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10),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治疗组给药外源性Apelin-13治疗,检测大鼠血浆AngⅡ和ADM水平(ELISA法)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水平。结果:心衰组和治疗组血浆AngⅡ和ADM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但治疗组血浆AngⅡ和ADM水平比心衰组明显降低,治疗组左心室内压最大升降速度(LV±dp/dtmax)、左室最大收缩压(LVESP)比心衰组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比心衰组低(P均<0.05)。结论:外源性apelin-13抑制体内的AngⅡ和ADM水平可能对ADR诱导的大鼠心衰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髓质素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自主神经机制与神经节消融 被引量:2
9
作者 蔡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机制,除了局灶学说和多发子波折返学说,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心脏内源性自主神经系统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于心脏自主神经的神经节消融为治疗房颤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节 消融
下载PDF
心脏神经节丛在诱发房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博渊 王洪涛 +3 位作者 翟明珠 于亮 曾广伟 郑强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在神经系统。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心脏内在神经系统是否能独立诱发房颤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在房颤诱发中的独立作用。方法:采用10只实验用... 目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在神经系统。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心脏内在神经系统是否能独立诱发房颤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在房颤诱发中的独立作用。方法:采用10只实验用犬,建立Langenfro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在基础状态下,刺激心脏神经节丛时,分别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以及房颤诱发率。结果:刺激心脏神经节丛能够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基线:(129±11)ms;刺激:(105±17)ms;P<0.05),以及缩短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基线:(136±12)ms;刺激:(112±14)ms;P<0.05)。同时能显著增加房颤的诱发率(基线:7%;刺激:93%;P<0.05)。结论:在完全去除心脏外在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张力增高,能够独立诱发房颤。心脏内在神经系统组成的局部环路在房颤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系统 心房颤动 心脏神经节丛
下载PDF
犬心房神经丛消融对靶心房肌组织超微结构的远期影响
11
作者 王曦敏 李续玲 +4 位作者 仉晓红 张明 李展 王海燕 侯应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犬心房神经丛消融区靶心房组织超微结构的远期改变,试图为解释临床心房颤动患者远期复发寻求潜在的新线索。方法3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神经丛消融组(n=24)和假手术组(组1,n=8)。神经丛消融组行心脏右上神经丛和右下神经丛消融,术... 目的观察犬心房神经丛消融区靶心房组织超微结构的远期改变,试图为解释临床心房颤动患者远期复发寻求潜在的新线索。方法3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神经丛消融组(n=24)和假手术组(组1,n=8)。神经丛消融组行心脏右上神经丛和右下神经丛消融,术后随机分为3个亚组(2~4组)分别观察1、6、12个月。造模结束后,取靶心房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靶心房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消融后1个月,靶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显著异常改变,且这种变化持续到消融后12个月。此外,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心房神经丛消融引起的心房去神经化,可引起靶心房组织超微结构的长期损伤及心肌纤维化,此可能为临床解释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远期复发提供某种潜在的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神经丛 去神经化 心房颤动 超微结构 心房纤维化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自主神经机制的新观点
12
作者 黄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349-351,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是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尽管针对不同靶点(肺静脉,碎裂电位或神经节)的导管消融治疗均能根治部分心房颤动,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朗。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心脏内在自主神经系统可能与心房颤...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是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尽管针对不同靶点(肺静脉,碎裂电位或神经节)的导管消融治疗均能根治部分心房颤动,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朗。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心脏内在自主神经系统可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有关,临床资料也初步表明神经节消融的有效性。神经节消融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心房颤动 消融
下载PDF
低强度自主神经节刺激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吴柳 鲁志兵 +5 位作者 何勃 何文博 黄兵 崔博 胡笑容 江洪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6h低强度自主神经节(GP)刺激对犬心房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杂种犬开胸暴露心脏,在左右心房、左右心耳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用以记录和刺激。实验组16只犬同时在左上GP及右前GP予以6h低强度高频刺激(0.1—1... 目的研究6h低强度自主神经节(GP)刺激对犬心房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杂种犬开胸暴露心脏,在左右心房、左右心耳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用以记录和刺激。实验组16只犬同时在左上GP及右前GP予以6h低强度高频刺激(0.1—1.0V),使心率下降10%。对照组6只犬在心房远离GP处给于同样6h低强度刺激(无心房激动)。刺激前、刺激开始时及6h刺激后测定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颤动(房颤)易颤窗口(WOV)。结果在实验组犬中,GP刺激开始时ERP及WOV较刺激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P刺激6h后各部位ERP均显著缩短,总WOV显著增加(127+35对0对0,P〈O.05)。对照组中,刺激前、刺激开始时及刺激6h后ERP及WOV(3±2对0对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h低强度GP刺激可致心房电生理性质显著改变,并有利于房颤发生,提示长期低强度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可形成有利于房颤发生的电生理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节
原文传递
消融右肺动脉神经节丛对肾上腺素能刺激和胆碱能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
14
作者 王洪涛 张军 +5 位作者 苏菲菲 于亮 王彬 范博渊 郑强荪 柳荫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8期1461-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右肺动脉神经节丛(RPVGP)消融对胆碱能及儿茶酚胺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20只犬麻醉开胸后,暴露RPVGP,分别在消融RPVGP前后,经股静脉静滴乙酰胆碱(ACh)及儿茶酚胺。测量房颤诱发率及两类递质诱发房颤的阈浓度。结果:RPVGP消融前... 目的:探讨右肺动脉神经节丛(RPVGP)消融对胆碱能及儿茶酚胺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20只犬麻醉开胸后,暴露RPVGP,分别在消融RPVGP前后,经股静脉静滴乙酰胆碱(ACh)及儿茶酚胺。测量房颤诱发率及两类递质诱发房颤的阈浓度。结果:RPVGP消融前,静滴Ach和异丙基肾上腺素(IPA)及肾上腺素(EPI)(1~100μmol/l)均可诱发AF,诱发率100%。Ach、IPA和EPI的诱发阈浓度分别为2.6±0.3μmol/l,3.3±0.2μmol/l,5.6±0.2μmol/l。RPVGP消融后,Ach及儿茶酚胺的AF诱发率分别降至10%及35%,且三种递质的诱发阈浓度分别提高至2.6±0.3μmol/l、22.5±2.4μmol/l和26.±2.6μmol/(lP<0.05)。结论:消融RPVGP使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诱发房颤的阈浓度增高,并降低此二类介质的房颤诱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肾上腺素能 胆碱能 神经节丛 阵发性房颤
原文传递
心内神经丛对快速刺激致犬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15
作者 曲秀芬 于阳 +2 位作者 姜久仰 刘丽 李晶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心内神经丛对犬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3只,开胸测定心房不同部位不应期(AERP)后,将起搏电极缝于左上肺静脉与左房交界处。其中7只切除右上肺静脉与左房交界处的脂肪垫(去神经组),另外6只不切除脂肪垫... 目的研究心内神经丛对犬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3只,开胸测定心房不同部位不应期(AERP)后,将起搏电极缝于左上肺静脉与左房交界处。其中7只切除右上肺静脉与左房交界处的脂肪垫(去神经组),另外6只不切除脂肪垫(对照组)。以AOO模式600次/min起搏。记录二组犬形成持续性房颤所需要的时间及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维持的时间。测定二组犬心房有效不应期和不应期离散度。结果二组形成房颤所需时间和房颤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差别。去神经组形成持续性房颤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120±67h比80±52h,P<0.01)。而且,对照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维持的时间均长于去神经组(持续性房颤维持时间为57±39min比42±13min,P<0.01)。房颤后,所有犬各部位AERP均较术前缩短,不应期离散度(dAERP)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去神经组AERP缩短和dAERP的增大更为明显。结论犬心外膜脂肪垫内的心内神经丛对心脏的电生理特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去除这些心内神经丛能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缩小不应期离散度,从而抑制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神经丛
下载PDF
钠离子通道1.8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发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保振 谢钟磊 +8 位作者 沈冬丽 代世摩 张春瑜 林佳雄 刘少稳 聂振宁 周京敏 钱菊英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阻断心脏神经节丛(ganglionated plexi,GP)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_(V)1.8)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A-803467组(Na_(V)1.8阻断剂,n=6)及对照组(DMSO,n=6)。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目的探讨阻断心脏神经节丛(ganglionated plexi,GP)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_(V)1.8)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A-803467组(Na_(V)1.8阻断剂,n=6)及对照组(DMSO,n=6)。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A-803467组于4个主要GP表面多点注射A-803467(1μmol/0.5 mL),对照组注射DMSO(1μmol/0.5 mL)。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60 min及90 min,两组犬的窦性心率、心房有效不应期、心房易损窗口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长的变化情况;记录用药后10 min高频电刺激(20 Hz,0.1 ms,方波)右前GP引起的窦性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803467可提高窦性心率,显著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增宽心房易损窗口,延长心房颤动时长。此外,A-803467可抑制高频电刺激右前GP导致的窦性心率减慢。结论阻断GP的Na_(V)1.8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的诱发性。Na_(V)1.8可调控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心脏GP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 钠离子通道 心脏神经节丛 电生理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对心房神经节丛功能及神经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倩倩 王梦龙 +4 位作者 孟冠南 王宇虹 王振亚 余锂镭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心房神经节丛(GP)注射后对其功能及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6)在右前GP(ARGP)注射0.1ml IL-1β溶液(20μg/ml);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基础状态...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心房神经节丛(GP)注射后对其功能及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成年雄性家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6)在右前GP(ARGP)注射0.1ml IL-1β溶液(20μg/ml);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基础状态(注射前)和注射10min后,以高频电刺激诱导窦性心率(sinus rate,SR)降低,测定ARGP功能;使用微电极记录神经放电,测定ARGP神经放电的频率和振幅。结果实验组注射10min后,电刺激ARGP诱导的SR减慢作用与基础状态相比明显增强[以刺激电压梯度3(3~5V)为例,(48.7±11.2)%vs(35.1±7.8)%,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注射10min后ARGP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均显著上升[频率:(69±9)次/分vs(32±5)次/分;振幅:(0.25±0.06)mV vs(0.12±0.05)mV,P<0.05],对照组注射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L-1β对ARGP的功能及神经活性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白细胞介素-1Β 心房神经节丛 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活性记录
原文传递
心脏神经节丛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犬心脏功能及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慧慧 罗达 +6 位作者 秦智亮 马瑞松 余小梅 何勃 鲁志兵 李元红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心脏神经节丛(GP)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犬心脏功能及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体重18~20kg正常成年杂种犬18只按4∶5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GP刺激组(GPS组,n=10),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胸... 目的研究低强度心脏神经节丛(GP)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犬心脏功能及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体重18~20kg正常成年杂种犬18只按4∶5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GP刺激组(GPS组,n=10),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1h以180~240次/分快速心室起搏(VP)GPS组AMI后行低GP刺激,对照组不予GP刺激。GPS组分别在基础状态、AMI 1h、VP-3h、VP-6h,对照组于相应时间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GPS组于基础状态、AMI-1h、VP-2h、VP-4h、VP-6h,对照组于相应时间采静脉血并采用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B型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实验结束后处死犬取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梗死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酪氨酸羟化酶(TH)以及左侧星状神经节c-fos、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两组AMI-1h、VP-3h、VP-6h的LVEDV、LVESV均有增加趋势,LVEF、IVSS均有减少趋势,但组内各时间点的LVEDV、LVESV、LVEF无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GPS组的LVEDV、LVESV和LVEF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GPS组分别在VP-3h、VP-6h时测得的IVSS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VP 6h后,与对照组相比,GPS组有改善LVEF的趋势,但无差异(P=0.074)。与基础状态相比,两组AMI-1h血浆NE、BNP、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GPS组VP-6h时显著抑制AMI导致的NE、BNP、Ang-Ⅱ水平升高(P均<0.05)。GPS组心肌梗死周边区GAP43和TH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侧星状神经节c-fos和NGF的表达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GP刺激可改善左室功能,抑制AMI后VP所致急性心衰犬的心脏交感神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神经节丛刺激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自主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脂联素对心脏神经节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振 刘志豪 +5 位作者 杨晓萌 赖燕秋 王振亚 周丽平 孟冠南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对心脏神经节丛(GP)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3%戊巴比妥钠全身麻醉后经右侧开胸暴露心脏右前神经节丛(ARGP),实验组将0.1 mL脂联素(0.1 mg/mL)注射至ARGP,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 目的探究脂联素对心脏神经节丛(GP)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3%戊巴比妥钠全身麻醉后经右侧开胸暴露心脏右前神经节丛(ARGP),实验组将0.1 mL脂联素(0.1 mg/mL)注射至ARGP,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基础状态和注射后20 min测定ARGP功能和神经活性。其中,电压递增式高频电刺激ARGP引起窦性心率(SR)下降的程度反映ARGP功能。使用微电极记录ARGP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振幅以反映ARGP神经活性。实验结束后留取ARGP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检测神经元上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显示ARGP神经元上存在脂联素受体1和脂联素受体2表达。实验组给予脂联素后可显著减轻不同电压下刺激ARGP引起的SR下降[2 V:(23.3±4.3)%vs(14.4±5.6)%;3 V:(43.3±5.1)%vs(30.9±5.1)%;4 V:(57.3±5.2)%vs(47.9±8.0),P均<0.05]。给予脂联素后神经元放电频率[(40±5)impulses/min vs(32±3)impulses/min,P<0.05]和振幅[(0.036±0.006)mV vs(0.026±0.004)mV,P<0.05]均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脂联素可抑制心脏神经节丛功能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脂联素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心脏神经节丛
原文传递
不同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神经节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周丽平 余锂镭 +5 位作者 王松云 王卓 黄兵 廖凯 萨仁高娃 江洪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1873-187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神经节活性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成年家犬随机分为四组:低强度耳屏刺激(LL-TS)组(n=6)、低强度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LL-CBS)组(n=6)、低强度脊髓神经刺激(LL-SCS)组(n=6)和对照组(n=6... 目的研究不同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神经节活性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成年家犬随机分为四组:低强度耳屏刺激(LL-TS)组(n=6)、低强度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LL-CBS)组(n=6)、低强度脊髓神经刺激(LL-SCS)组(n=6)和对照组(n=6)。各组分别给予自主神经干预:LL-TS组通过连接于刺激仪的自制耳夹以降低窦性心率阈电压80%对双侧耳屏给予耳屏刺激3 h;LL-CBS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以使血压下降的阈电压80%进行LL-CBS 3 h;LL-SCS组在T1-5脊髓节段放置刺激电极以使肌肉收缩的阈电压80%给予SCS 3 h;对照组不给予干预观察3 h。别在基础状态和3 h干预后,将电极置于左上神经节(SLGP)发放高频电刺激(HFS)诱导窦性心率减慢,将微电极插入右前神经节(ARGP)记录神经放电,分测定各组SLGP的功能和ARGP的活性。结果 LL-TS、LL-CBS和LL-SCS降低了高频刺激SLGP产生的减慢窦率作用,并且抑制了从ARGP记录到的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结论 LL-TS、LL-CBS和LL-SCS自主神经干预方法可以抑制心房神经节的功能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系统 心房神经节 神经活性记录 脊髓神经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