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化虹 胡伏莲 +9 位作者 林三仁 周丽雅 ZHOU Li-ya 屈汉廷 袁爱力 侯淑琴 孙士其 张小勇 刘平 王家胧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和开放相结合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4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试验组 (n =10 8)、甲磺酸加贝酯对照组 (n =10 3) ,另设乌司他丁开放组 (n =2 ... 目的 :观察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和开放相结合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4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试验组 (n =10 8)、甲磺酸加贝酯对照组 (n =10 3) ,另设乌司他丁开放组 (n =2 0 8)。用法为乌司他丁静脉滴注 5 0 0 0 0IU ,tid ,持续 3d之后改 qd ,疗程共 10d。甲磺酸加贝酯 10 0mg ,tid ,持续 3d后改为qd ,疗程共 10d。 结果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为 71.5 % ,总有效率为 90 .2 %。对照药甲磺酸加贝酯的治愈率为 5 9.2 % ,总有效率 78.6 %。整体疗效比较乌司他丁高于甲磺酸加贝酯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乌司他丁有 1例 (0 .316 % )、对照药甲磺酸加贝酯也有 1例 (0 .971% )皮疹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乌司他丁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
下载PDF
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骏 李非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8-57,共10页
目的评价加贝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70~2010年12月)、PubMed(1966~2010年12月)、EMBASE(1966~2010年12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 目的评价加贝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70~2010年12月)、PubMed(1966~2010年12月)、EMBASE(1966~2010年12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12月),查找加贝酯预防PEP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包括3 0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持续(≥12 h)大剂量(≥1 000 mg)使用加贝酯可以有效预防PEP的发生(OR=0.27,95%CI为0.11~0.64,P=0.003),并可以有效预防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OR=0.44,95%CI为0.25~0.79,P=0.005)。快速(≤6.5 h)小剂量(≤500 mg)使用加贝酯并不能有效预防PEP的发生(OR=0.85,95%CI为0.59~1.34,P=0.570),不能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OR=0.86,95%CI为0.69~1.07,P=0.180),也不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OR=0.66,95%CI为0.32~1.35,P=0.250)。加贝酯组与乌司他丁组比较,2组对PEP预防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7,95%CI为0.39~6.24,P=0.520),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预防效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1.85,95%CI为0.83~4.13,P=0.130)。结论持续(≥12 h)大剂量(≥1 000 mg)使用加贝酯能够预防PEP以及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对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也有一定效果。加贝酯与乌司他丁对PEP和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相同。上述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贝酯 预防 ERCP术后胰腺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邝世宏 丘锦龙 郭衍军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2-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住院部急性胰腺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32例,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B组33例,给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C组34例,给予醋酸奥...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住院部急性胰腺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32例,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B组33例,给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C组34例,给予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治疗前、后对全部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α-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与A组和B组相比,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至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均显著更短,血淀粉酶水平也显著更低(P均<0.05),而A组和B组患者的上述各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3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患者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且3组患者的这些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较好,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奥曲肽 甲磺酸加贝酯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肠粘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穆小松 吴珮毓 汪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2985-2988,共4页
目的:探究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肠粘膜功能的影响,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肠粘膜功能的影响,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分析各组免疫细胞、肠粘膜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BVH、PV、TL以及PAdT)、CD8^+、肠粘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和L/M值)、炎症因子(CRP、TNF-α、IL-6)显著降低,免疫细胞(CD3^+、CD4^+和CD4^+/CD8^+)显著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联合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BVH、PV、TL和PAdT)、CD8^+、肠粘膜功能(D-乳酸、DAO、内毒素和L/M值)、炎症因子(CRP、TNF-α、IL-6)显著降低,免疫细胞(CD3^+、CD4^+和CD4^+/CD8^+)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细胞、肠粘膜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乌司他丁 联合治疗 机制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联合CBP治疗SAP的效果及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健 刘贤 +2 位作者 郭雅丽 李亚强 徐宝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72-275,28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效果及其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效果及其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CB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比较2组疗效、临床治疗情况、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sTNFR、NF-κB、IL-6、IL-8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sTNFR、NF-κB、IL-6、IL-8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在CBP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或可取得更佳症状缓解获益,对炎症“瀑布效应”相关因子的改善更显著,且未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登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SS)联合甲磺酸加贝酯(GM)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7例HTG-AP患者,分为SS组和SS+GM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血淀粉酶...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SS)联合甲磺酸加贝酯(GM)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7例HTG-AP患者,分为SS组和SS+GM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白细胞(WBC)变化情况。结果 SS+GM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NLR、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SS+GM组低于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S+GM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S联合GM对于HTG-AP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炎症指标恢复均优于单用SS,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甲磺酸加贝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宁 丁显飞 +6 位作者 崔玉青 孙亚丽 宋恒 孙俊一 宋高飞 原阳阳 孙同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方法将57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9只,即假手术组(SC组),盲肠结扎穿刺术诱导脓毒症ALI组(CLP组),CLP后1 h腹腔给药GM组(CLP-GM组)。实验后24 h...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方法将57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9只,即假手术组(SC组),盲肠结扎穿刺术诱导脓毒症ALI组(CLP组),CLP后1 h腹腔给药GM组(CLP-GM组)。实验后24 h观察SC,CLP和CLP-GM组大鼠生存状态,并收集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收集血浆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分析其代谢物特征。结果与SC组相比,CLP大鼠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血浆的代谢轮廓发生了显著变化;但CLP-GM组的病理学和代谢组学特征显示,在给药GM后以上变化有明显的逆转趋势。脓毒症ALI大鼠血浆中发现了12个主要差异性代谢物,发生紊乱的代谢通路主要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结论GM可能通过调控氨基酸代谢、鞘脂代谢等代谢通路发挥改善脓毒症AL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贝酯 脓毒症 CLP 急性肺损伤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甲磺酸加贝酯联合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雪 周张瓅 王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211-621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采用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床旁CRRT治疗,观察组采用床旁CRRT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 d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治疗7 d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ICAM-1、TNF-α、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联合床旁CRRT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甲磺酸加贝酯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脂性胰腺炎临床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建军 朱万喜 +4 位作者 熊辉 万强 李正宗 李生用 刘波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脂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脂性胰腺炎患者11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8例)...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脂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脂性胰腺炎患者11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脂性胰腺炎常规治疗,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患者加用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5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痛和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 <0. 05),重症化率、手术治疗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降低(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酰甘油和血淀粉酶水平,以及Balthazar CT评分(局部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全身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 00%比11. 76%,χ^2=0. 002,P=0. 969>0. 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脂性胰腺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相应指标水平,预后效果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瑞舒伐他汀钙 甲磺酸加贝酯 脂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春雷 陈曹臻 林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UTI)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例AP患者随机分为UTI治疗组(4 6例 )和甲磺酸加贝酯对照组 (4 0例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UTI组总有效率 82 .6% ,明显优于甲磺酸加贝酯组的 65 .0 % (P <0 .0 5 ...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UTI)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例AP患者随机分为UTI治疗组(4 6例 )和甲磺酸加贝酯对照组 (4 0例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UTI组总有效率 82 .6% ,明显优于甲磺酸加贝酯组的 65 .0 % (P <0 .0 5 )。治疗后除血糖外 ,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异常率皆比治疗前降低 (P <0 .0 5或 0 .0 1 ) ;UTI组对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血尿淀粉酶、白细胞和TB等的恢复明显优于甲磺酸加贝酯组(P <0 .0 5 )。结论 :UTI是针对发病机理治疗AP的一种价廉、高效、广谱及使用方便的酶抑制剂 ,无明显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健 刘振芬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5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在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I/R损伤模型,将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I/R损伤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15只。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后,药物治疗组立即给予颈外... 目的观察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在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I/R损伤模型,将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I/R损伤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15只。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后,药物治疗组立即给予颈外脉注射甲磺酸加贝酯30 mg/kg,I/R组立即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注6 h后采集体静脉及门静脉血,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取肝、肺及小肠组织;假手术组仅行SMA分离术,术后6 h取标本;对照组麻醉后立即取标本。测定门、体静脉血内毒素及肺、肠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舍量,观察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肠组织病理分级,测定BALF中蛋白含量。结果肠I/R损伤可导致肝、肺、肠等远端器官中PMN聚集明显增加(P<0.05);甲磺酸加贝酯可以抑制肠I/R损伤引起的PMN聚集,减轻组织器官损伤。结论PMN在肠I/R损伤中活化聚集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甲磺酸加贝酯通过抑制PMN的活性及炎性介质的释放而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器官功能衰竭 甲磺酸加贝酯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海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甲磺酸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采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B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C组采用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分析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B组... 目的观察分析甲磺酸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采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B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C组采用甲磺酸加贝酯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分析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B组为80%,C组为98%;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乌司他丁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量泵注与皮下注射奥曲肽分别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世军 王慧清 +1 位作者 王丹 赵子兵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0期114-117,共4页
目的 分析对比微量泵注与皮下注射奥曲肽分别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皮下组和泵注组,每组各50例。皮下组采取皮下注射奥... 目的 分析对比微量泵注与皮下注射奥曲肽分别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皮下组和泵注组,每组各50例。皮下组采取皮下注射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泵注组采取微量泵注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水平变化、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性指标、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泵注组恢复情况较皮下组更优(P<0.05);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泵注组较皮下组更低(P<0.05);泵注组不良反应较皮下组更低,泵注组疗效较皮下组更高(P<0.05)。结论 微量泵注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相较于皮下注射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注 皮下注射 奥曲肽 甲磺酸加贝酯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金烽 杨文革 +3 位作者 沈磊 赵晓磊 陆修涛 胡永红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3-474,共2页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经水解得氨基己酸,然后与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反应得胍基己酸,经盐酸化得中间体胍基己酸盐酸盐,再经酯缩合,两步酸化得标题化合物。改进后的工艺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总收率65%。
关键词 甲磺酸加贝酯 己内酰胺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对重症胰腺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先勇 钟鹰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在治疗重症胰腺炎(SAP)中,对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桑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治...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在治疗重症胰腺炎(SAP)中,对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桑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在治疗SAP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这可能与抑制D‐二聚体、降钙素原等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加贝酯 重症急性胰腺炎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16
作者 王英杰 阎旭冉 +1 位作者 姜军 王凯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甲磺酸加贝酯是一种小分子非肽类蛋白抑制剂,能够进入胰管降低胰液中酶的活性.本研究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水解为氨基己酸,己内酰胺与氢氧化钠比例为1∶1.2,反应时间1.5 h.然后氨基己酸与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在氢氧化钠... 甲磺酸加贝酯是一种小分子非肽类蛋白抑制剂,能够进入胰管降低胰液中酶的活性.本研究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水解为氨基己酸,己内酰胺与氢氧化钠比例为1∶1.2,反应时间1.5 h.然后氨基己酸与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在氢氧化钠条件下先在10℃下反应30 min,然后常温反应6 h,胍基化为6-胍基己酸.6-胍基己酸制为盐酸盐后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三氟甲磺酸存在的条件下,吡啶为缚酸剂,经过两步酸化形成甲磺酸加贝酯.本研究以“一锅法”为参考,不使用污染性、腐蚀性更大的氯化亚砜,改用三氟甲磺酸,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出最适合的条件.本方法操作更为简便,反应更为绿色,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贝酯 合成工艺 绿色环保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学磊 陈宝泉 +2 位作者 麻静 李彩文 王瑞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改进甲磺酸加贝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己内酰胺(2)为原料,经水解、缩合两步反应制得中间体6-胍基己酸盐酸盐(4),4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缩合后再经成盐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目的改进甲磺酸加贝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己内酰胺(2)为原料,经水解、缩合两步反应制得中间体6-胍基己酸盐酸盐(4),4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缩合后再经成盐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总收率为43.1%,含量≥99.2%(质量分数)。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收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贝酯 胰腺炎治疗药 合成
原文传递
甲磺酸加贝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方玲 夏永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82-485,49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甲磺酸加贝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甲磺酸加贝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腹内压、APACHEⅡ评分、血清内毒素、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腹痛、腹部压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7d的腹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d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7d的血清内毒素、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d、7d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辅助治疗可促进AP症状改善,降低腹内压,加速恢复,并在减少肠源性感染方面具有潜能,在中重症AP临床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内毒素 淀粉酶 脂肪酶
原文传递
甲磺酸加贝酯对Ⅲ度烧伤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震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对大鼠Ⅲ度烧伤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烧伤脓毒血症对照组(A组)、烧伤脓毒症实验组(B组)、未烧伤脓毒血症对照组(C组)和未烧伤脓毒症实验组(D组),每组15只。制作烧伤模型,并单次腹腔...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对大鼠Ⅲ度烧伤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烧伤脓毒血症对照组(A组)、烧伤脓毒症实验组(B组)、未烧伤脓毒血症对照组(C组)和未烧伤脓毒症实验组(D组),每组15只。制作烧伤模型,并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5μg/g),造成脓毒症。实验组分别于烧伤后的第1天开始给予甲磺酸加贝酯股静脉注射30 mg/kg,1次/d;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 d后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其肺、脾中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表达情况。结果 IL-1、IL-6、TNF-α表达在A组高于B、C、D组(P<0.05),C组高于D组(P<0.05),B组低于D组(P<0.05);PMN在各组肺、脾中的表达存在着差异,A组高于B、C、D组(P<0.05),B组低于C、D组(P<0.05),C组高于D组(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能够有效减轻Ⅲ度烧伤后炎性反应,从而降低致炎因子对组织、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甲磺酸加贝酯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甲磺酸加贝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母齐鸣 廖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3090-3092,共3页
目的: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0、0.01、0.1、0.25、0.5、1.0mmol/LGM分别作用24、48、72h后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0、0.25、0.5、1.0mmol... 目的: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0、0.01、0.1、0.25、0.5、1.0mmol/LGM分别作用24、48、72h后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0、0.25、0.5、1.0mmol/LGM作用24h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GM5mg/kg)组和对照(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7只,于接种瘤组织后1d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日2次,连续14d,每周测量两组裸鼠肿瘤大小,连续测量6周,计算抑瘤率。结果:与未给药比较,GM在0.01、0.1mmol/L浓度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P>0.05),在0.25、0.5、1.0mmol/L浓度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0.25、0.5、1.0mmol/LGM作用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15.2%、21.4%,明显高于未给药的2%(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瘤块体积在给药2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周开始明显减小(P<0.05),GM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41.43%。结论:GM可明显抑制BxPC-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该细胞凋亡,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可有效抑制裸鼠异体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贝酯 人胰腺癌BxPC-3细胞 生长抑制 移植瘤 裸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