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44
1
作者 何建坤 刘滨 王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3,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对我国的和平发展形成新的严重制约。国际社会在减排义务分担方面要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尊重处于不同经济发...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对我国的和平发展形成新的严重制约。国际社会在减排义务分担方面要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尊重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能源消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要全面权衡和正确把握适应、减缓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全一致。我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GDP的CO2排放强度可比2005年下降40%以上,为全球减缓CO2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CO2减排 节能
原文传递
CO2减排情景下中国能源发展若干问题 被引量:26
2
作者 何建坤 张希良 +1 位作者 李政 常世彦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中国目前大力推进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到2020年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会有较快增长,其后尽管增长速度放缓,但2050年前尚不能实现CO2排放的零增长。如果采取强力措施...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中国目前大力推进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到2020年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会有较快增长,其后尽管增长速度放缓,但2050年前尚不能实现CO2排放的零增长。如果采取强力措施力图到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零增长,并考虑改善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除超常规发展低碳能源供应技术外,尚需大力发展与清洁煤发电相结合的碳埋存技术和煤基液态燃料,但这将降低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导致能源总需求量的上升,同时也会大幅提高能源供应系统的成本。面对日益紧迫的全球减排温室气体形势,中国需要对外努力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对内则应积极应对,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尽快形成核能、风能、生物质发电和纤维素乙醇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的体系,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CO2减排技术 低碳经济
下载PDF
生物炭施用量对紫色水稻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祁乐 高明 +5 位作者 郭晓敏 牛海东 李婷 孙涛 曹群羚 汤镓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51-2359,共9页
为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对紫色水稻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NPK)、10 t·hm-2生物炭+NPK(LBC)、20 t·hm-2生物炭+NPK(MBC)、40 t·hm^(-2)生物炭+NPK(HBC)... 为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对紫色水稻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NPK)、10 t·hm-2生物炭+NPK(LBC)、20 t·hm-2生物炭+NPK(MBC)、40 t·hm^(-2)生物炭+NPK(HBC)这5种处理下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1)生物炭施用显著降低了土壤CH_4排放通量,其排放通量大小顺序为:NPK>CK>LBC>MBC>HBC,各处理CH_4排放通量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主要集中在水稻的生长后期,整个观测期CH_4的排放通量在-0.05~47.34 mg·( m^2·h)^(-1)之间;各处理CO_2排放通量变化较复杂,介于32.95~1 350.88mg·( m^2·h)^(-1)之间,除LBC和MBC处理呈双峰型曲线外,其余处理均呈单峰型,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处理均延后了CO_2排放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N_2O的排放通量在-309.39~895.48μg·( m^2·h)^(-1)之间,除LBC处理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外,其余处理均呈单峰型曲线;(2)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降低CH_4的累积排放量,而促进了CO_2和N_2O累积排放量,CH_4、CO_2和N_2O的平均累积排放量从大到小分别为CK>LBC>MBC>HBC处理、LBC>MBC>HBC>CK处理和HBC>MBC≈LBC>CK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用量生物炭添加均可显著降低CH_4和CO_2的排放,且生物炭添加量越多,对CH_4和CO_2排放的减缓作用越明显,但是对N_2O排放的抑制作用尚不明显;(3)在100 a时间尺度上各生物炭处理可显著降低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表明生物炭配施化肥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稻田 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增温潜势 土壤呼吸
原文传递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覃春富 张佩华 +2 位作者 张继红 张养东 周振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9-214,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各种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找出畜禽温室气体的影响因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各种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找出畜禽温室气体的影响因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机理,提出减少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与对策,为探索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温室气体 机制 影响因素 减排
下载PDF
燃煤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段志洁 张丽欣 +2 位作者 李文波 陈琳 王振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电力生产消耗的化石燃料是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温室气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温室气体量化的准确性是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实测数据的分析对比,研究了燃煤电厂典型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量化... 电力生产消耗的化石燃料是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温室气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温室气体量化的准确性是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实测数据的分析对比,研究了燃煤电厂典型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量化方法的差异和差异来源,并结合中国电厂的普遍情况,提出了符合国际惯例及中国现状的碳排放量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 电力企业 煤燃烧 温室气体量化方法 在线监测
下载PDF
Demand Response Based and Wind Farm Integrated Economic Dispatch 被引量:16
6
作者 Haijun Xing Haozhong Cheng Libo Zhang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2015年第4期47-51,共5页
Increased penetration of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is pushing the grid to prepare more reserves to meet th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Demand response(DR)is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reduce the overall loa... Increased penetration of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is pushing the grid to prepare more reserves to meet th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Demand response(DR)is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reduce the overall load at peak times.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the application of DR and make DR capable of actively supporting grid operations at all times,this paper builds a DR and wind farm integrated economic dispatch model.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operation costs,such as fuel cost,startup cost,greenhouse gas(GHG)emission costs,and DR cost.DR maximum participating time and DR ramp rate constraints are considered.A system with 10 traditional units,one large-scale wind farm,three types of DR,including interruptible load,direct load control,and load as capacity resource are select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Four DR penetration rates are analyzed:0%,10%,20%and 30%.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R penetration can decrease total operation costs.The lower price DR resource gets the priority to be committed.The DR and wind farm integr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future economic dispa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and response economic dispatch ghg emission wind farm
原文传递
关于钢铁工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春霞 上官方钦 +1 位作者 张寿荣 殷瑞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2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基于对钢铁制造流程中碳排放源的解析,分析了国内外钢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和特点,指出钢铁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主要是CO2,且主要由能源消耗引起。钢铁工业或企业的CO2排放计算方法有多种,涉及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排放权抵扣等方... 基于对钢铁制造流程中碳排放源的解析,分析了国内外钢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和特点,指出钢铁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主要是CO2,且主要由能源消耗引起。钢铁工业或企业的CO2排放计算方法有多种,涉及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排放权抵扣等方面,因此,不同出处的CO2指标之间一般不具有可比性。对1991—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的直接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生产1t粗钢的CO2直接排放量由1991年的3.29t下降到2008年的约1.92t,说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介绍了国外钢铁行业CO2减排技术(如ULCOS、COURSE50等)的开发进展;分析了中国钢铁工业以二次能源利用为主的低碳技术在"十二五"时期末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指出随着低碳(节能)技术的普及率的提高,预计到"十二五"时期末(2015年),生产1t粗钢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产生104.01kg的CO2减排量。最后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温室气体减排发展的途径、措施、减排路线图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技术 减排途径 路线图 政策建议
下载PDF
绿色创新是否适应气候变化:中国专利和GHG排放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3 位作者 徐卓程 宋琼 李威龙 潘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高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减少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和能源系统所具有的高碳化特征...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高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减少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和能源系统所具有的高碳化特征,绿色创新驱动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之一。现有研究主要分析绿色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少研究绿色创新是否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本文基于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绿色技术专利与GHG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负二项式固定效应回归及自回归分布滞后等模型分析了绿色创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程度,该适应程度用气候变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程度表示,两者成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1)气候变化会诱导绿色创新,但诱发效应较小。尽管CO2EG的影响最大,但也只有0.3%左右。(2)不同GHG排放源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天然气和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与之成正比,石油和其他GHG与之成反比。(3)区域碳排放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成正比。(4)不同来源的投资对绿色技术专利数量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私人投资比政府投资更能提升绿色创新的适应程度。最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绿色创新对气候变化适应程度的若干建议:(1)中央政府应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手段刺激地方政府进行绿色创新投资;(2)实行差异化行业创新政策,更加致力于促进旨在减少煤和天然气碳排放的技术研发;(3)加大新能源投资;(4)刺激私人投资,完善投资结构,把有限的私人投资投入到能源和电信等行业,提高私人公共投资的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专利 创新 CO_(2)排放 ghg排放
下载PD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History and the Road Ahead 被引量:12
9
作者 Jinfeng Ma Lin Li +4 位作者 Haofan Wang Yi Du Junjie Ma Xiaoli Zhang Zhenliang Wa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2年第7期33-43,共11页
The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 in the global path toward net zero emissions;however,global CCS deployment is significantly lagging behind its expected cont... The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 in the global path toward net zero emissions;however,global CCS deployment is significantly lagging behind its expected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Review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examples and history of successful CCS practices in advanced countries will help other countries,including China,to promote and deploy CCS projects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CS infrastructures in advanced countries has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CC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st reduction,risk reduction,commercial promotion,and talent train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key CCS technologies.Sound development of CCS requires a transition from pilot-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s to large-scale commercial infrastructures,in addition to incentive policies;otherwise,it will be difficult to overcome the technical barriers between small-scale demonstration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llion-tonne-scale CCS and ten-million-tonne-scale CCS hubs.Geological CO_(2) storage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CCS projects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CO_(2) capture.Furthe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echnologies for the measurement,monitoring,and verification(MMV)of CO_(2) storage capacity,emission reduction,and safety remains a problem for geological storage.CO_(2) storage in saline aquifers can better couple multiple carbon emission sources and is currently a priority direction for development.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CO_(2) capture and the depletion of chemical absorbents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post-combustion CO_(2) capture systems have become the key constraints to largescale CCS deployment.Enhanced oil recovery(EOR)is also important in order for countries to maximize fossil fuel extraction instead of importing oil from les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il-producing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 research facility Net ghg emission red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下载PDF
北京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玫 马文林 +3 位作者 吴建繁 路永强 任康 康静文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5,共8页
为了研究北京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尤其是碳排放管理水平较高养殖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特点,通过调研获取了北京8家碳排放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的基础数据。本研究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奶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评... 为了研究北京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尤其是碳排放管理水平较高养殖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特点,通过调研获取了北京8家碳排放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的基础数据。本研究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奶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框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及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畜牧养殖业》标准(公示中),以北京8家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2015年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对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评估。由评估结果可知,北京碳排放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中,肠道发酵是主要的排放源,占总排放量的77.65%;奶牛场的能源消耗和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分别占总排放量的11.24%和11.11%。北京市规模奶牛场的主要温室气体是CH_4和CO_2,分别占80.15%和11.24%,每生产1kg标准奶(FPCM)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95kg CO_2。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和其他城市奶牛养殖企业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规模化奶牛场 北京市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环境效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申卫华 江浩 亢超群 《电力与能源》 2014年第5期627-631,635,共6页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缓和了日益增大的能源需求,且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技术环境效益显著,但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光伏发电组件生产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针对各类污染的治理方法给出了建议,并提取了电...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缓和了日益增大的能源需求,且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技术环境效益显著,但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光伏发电组件生产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针对各类污染的治理方法给出了建议,并提取了电池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GHG)的CO2当量排放量和能源偿还时间(EPBT)作为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评价因子。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生命周期评估大量相关文献的综述得出:较之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而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环境效益最好,但其广泛的应用还有待其能量转换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光伏发电 环境效益 能源补偿时间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公正分担——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开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56,157,共18页
对公正减排进行界定并达成共识对于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来说至关重要。作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应用到国际领域中来,其正义原则的理论进路也使得在气候变化领域建立一种超越国家利益的伦理共识成为可能。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 对公正减排进行界定并达成共识对于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来说至关重要。作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应用到国际领域中来,其正义原则的理论进路也使得在气候变化领域建立一种超越国家利益的伦理共识成为可能。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推导出如下减排原则:一是人均平等排放原则,即无论所属国国籍、种族、肤色以及经济水平,每个人均拥有通过一定碳排放来提高生活水平的平等权利和通过限制碳排放来保护全球环境的平等义务;二是差别原则,即在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一条件下,允许不平等的减排安排,只要它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这两个原则分别界定了减排的标准与实现方式,旨在使高排放国家与低排放国家在历史累计排放和当前排放方面最终趋于人均一致。落实这一理念的适当减排方案应基于工业化进程的动态二个趋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平等 罗尔斯 动态二个趋同法
原文传递
交通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贺礼 谢运生 +1 位作者 罗成龙 黄贞岚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交通运输业排放的CO2在发达国家占CO2排放总量的20%~30%,在我国约8%。近年来,交通运输业成为全球和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只有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温室气体 减排
下载PDF
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贡献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洋 郑景云 +1 位作者 葛全胜 王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99-2407,共9页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当前至2060年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达峰时间和累积排放量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既有能源政策支持下,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144.28±7.48)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将比无减缓政策情景减少约2243.82亿t CO_2eq;(2)加快能源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尽早达峰,如中国在2025年达成2030年能源规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时间将提前到2027年,其峰值(133.88±6.03)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较2030年达峰的情景减少约517.46亿t CO_2eq,尽早达峰可使排放总量显著下降;(3)在各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s)承诺顺利实现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达峰时间从2030年提前至2027年,不太可能改变全球排放达峰的时间(2031年),但可使全球排放峰值从534.89亿t CO_2eq下降为523.54亿t CO_2eq左右,2031—2060年的全球排放量下降速率从4.26亿t CO_2eq/a提高到4.38亿t CO_2eq/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政策规划 排放峰值 全球减排 低碳发展 情景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曦 滕飞 王革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50,共6页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策略意义,也体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污染物减排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上的共赢共利。文章从协同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于减缓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效益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同效益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协同效益分析的主要模型研究工具,及协同效益经济化货币化的必要性。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文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向混合模型和经济化中寻找区域政策优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协同效益 货币化
下载PDF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sustainable nutri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Asia and Europe: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Germany
16
作者 Birgit Anika RUMPOLD SUN Lingxiao +1 位作者 Nina LANGEN YU Ruide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Global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 loss,and health crises necessitate a shift towards sustainable diets.Incorporating sustainability into food-based dietary guidelines(FBDGs)is essential for this sh... Global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 loss,and health crises necessitate a shift towards sustainable diets.Incorporating sustainability into food-based dietary guidelines(FBDGs)is essential for this shift,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also play a vital role,as food cultu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dietary habits.Considering that Asia and Europe exhibit distinct food cultures,tailored approaches are necessary.Additionally,countries face diverse nutritional challenges,ranging from malnutrition to diet-related diseases,and regional varia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necessitates context-specific strategies.Achieving sustainable nutrition depends on understanding cultural influences and regional dynamics.This paper compares China’s and Germany’s dietary guidelines and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 on sustainability.It shows that Chinese and German FBDGs only slightly differ,despite the different eating cultures and habits of each country.Alone the recommended amounts for eggs and fish are considerably higher in China than in Germany.However,in both China and Germany,actual dietary patterns deviate from the dietary guidelines.In China,concomitant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a dietary shift towards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animal products and decreased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s and cereals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last decades,which has led to a decline in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but an increase in obesity and overweight.Obesity and overweight are also on the rise in Germany.A dietary shift could therefore also be beneficial for public health.While following the respective national guidelines would benefit the environment,alternative diets such as a plant-based diet offer even lowe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Revising guidelines to prioritize sustainability in addition to health aspects while considering regional contexts and cultural preferences is recommended to foster sustainable eating habits globally.This approach is pivotal for promoting dietary shift towards sustainability on a glo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based dietary guidelines (FBDGs) Dietary shift Planetary health diet Dietary patterns Sustainable nutrition Greenhouse gas (ghg)emission
下载PDF
基础四国温室气体排放及未来挑战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田 苏明山 徐华清 《中国能源》 2014年第10期22-26,共5页
基础四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研读基础四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入手,分析比较基础四国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减排目标以及减缓措施,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在谈判策... 基础四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研读基础四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入手,分析比较基础四国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减排目标以及减缓措施,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在谈判策略上,四国应以人均GDP和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形成共同立场;在减缓措施上,四国应在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加强合作;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交流推广相关经验;在清单核算方面强化沟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四国 温室气体排放 国家信息通报
下载PDF
适用于生物质直接耦合煤发电过程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优化
18
作者 赵悦 李小姗 +1 位作者 张立麒 赵永椿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5,共8页
生物质与煤直接耦合燃烧发电作为降低火电行业碳排放的关键技术选择得到广泛关注,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准确量化生物质掺烧电力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能有效提升发电行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确保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向更公平稳定... 生物质与煤直接耦合燃烧发电作为降低火电行业碳排放的关键技术选择得到广泛关注,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准确量化生物质掺烧电力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能有效提升发电行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确保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向更公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耦合煤发电机组碳核算方法,提出生物质直接耦合发电机组温室气体核算边界、计算方法和核算参数的选取原则。结果表明:与现行核算法相比,基于生物质直接耦合煤发电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在核算边界、核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上均有一定差异。对于核算边界,有必要新增燃料燃烧过程N_(2)O排放、新增设备资源带来的间接碳排放;针对常见生物质是否可视为零碳燃料进行评估,发现在各省份生物质的最佳经济运输半径内秸秆、城市垃圾、林类剩余物等常见生物质均达到温室气体减排要求,且合理运输范围(48 km)内均可视为零排放;在计算方法上,燃料消耗量建议根据碳排放量分层级选取测定方法,小比例掺烧时碳氧化率可直接选取缺省值99%,并且建议核算脱硫环节带来的碳排放,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温度在1123 K以下的工况需要进行N_(2)O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直接耦合 火电行业 核算法 温室气体 碳排放
下载PDF
氰氨化钙与生物炭配施对设施菜地土壤N_(2)O、NH_(3)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丹 苏晓红 +3 位作者 杨亚婷 董凯杰 廖文华 高志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3,共7页
为了探索施用氰氨化钙(石灰氮)设施菜地土壤N_(2)O和NH_(3)的协同减排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静态箱法和动态箱法测定了氰氨化钙(LN)、氰氨化钙+酸性生物炭(LN+MB)、氰氨化钙+中性生物炭(LN+WB)、氰氨化钙+碱性生物炭(LN+AB)... 为了探索施用氰氨化钙(石灰氮)设施菜地土壤N_(2)O和NH_(3)的协同减排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静态箱法和动态箱法测定了氰氨化钙(LN)、氰氨化钙+酸性生物炭(LN+MB)、氰氨化钙+中性生物炭(LN+WB)、氰氨化钙+碱性生物炭(LN+AB)4个处理N_(2)O和NH_(3)的排放量与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单施氰氨化钙相比,配施酸性和碱性生物炭使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6.70%和55.45%。配施3种生物炭均使土壤NH_(3)累积挥发量降低,降幅为7.26%~59.61%,另外提高土壤NO3--N含量8.05%~23.57%,降低土壤NH_(4)^(+)-N含量19.00%~43.12%。配施酸性生物炭对土壤N_(2)O、NH_(3)联合减排效果最佳,土壤N_(2)O、NH_(3)和GHG比单施氰氨化钙分别降低了66.70%、59.61%和6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排放 NH_(3)挥发 氰氨化钙 生物炭 设施菜地土壤 增温潜势
下载PDF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概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爽 张硕慧 李义良 《中国海事》 2008年第5期60-64,共5页
文中分析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介绍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 温室气体(ghg) 减排 措施 国际海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