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等 被引量:60
1
作者 赵彦春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它体现在词、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 ,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 ,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 ,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 ,使译文与原文能够达致模糊对等。我们通过《螽斯》三种...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它体现在词、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 ,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 ,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 ,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 ,使译文与原文能够达致模糊对等。我们通过《螽斯》三种译文的分析表明模糊处理在翻译中所产生的功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翻译 《螽斯》
下载PDF
翻译学视野中的语言模糊性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文戈 武柏珍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4-87,共4页
翻译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 ,模糊语言学和翻译学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新的模糊翻译理论。本文首先借鉴已有理论 ,粗略解读语言模糊性 ,然... 翻译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 ,模糊语言学和翻译学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新的模糊翻译理论。本文首先借鉴已有理论 ,粗略解读语言模糊性 ,然后结合现实语料寻找模糊语言现象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翻译模糊性 交叉研究 理论架构
原文传递
翻译学视角下的语言模糊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邵璐 《中国外语》 2007年第3期72-76,共5页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受模糊语言的启发,于1965年创立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一诞生,便对语言学研究发生了影响。模糊语言学即是运用模糊集合论研究模糊语言而生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在,模糊理论也被尝试用到了翻译研究领域,指导翻译理...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受模糊语言的启发,于1965年创立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一诞生,便对语言学研究发生了影响。模糊语言学即是运用模糊集合论研究模糊语言而生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在,模糊理论也被尝试用到了翻译研究领域,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较零散、不够系统。本文拟概述模糊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语言模糊性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可能出现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模糊集合论 模糊语言学 模糊翻译学
原文传递
翻译·模糊法则·信息熵 被引量:18
4
作者 谭载喜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表达人类复杂情感时,模糊语言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送较多的信息,能通过最简洁的话语达成读者与作者(或译者)心灵情感的交流,获得立体多维的审美体验,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而言,尤其如此。随着对语言模糊现象研究的深入发展,... 在表达人类复杂情感时,模糊语言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送较多的信息,能通过最简洁的话语达成读者与作者(或译者)心灵情感的交流,获得立体多维的审美体验,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而言,尤其如此。随着对语言模糊现象研究的深入发展,翻译研究者对语言的模糊特性,以及对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问题越来越发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即将出版的《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一书为例,围绕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这个核心问题,对模糊与文学、模糊与翻译、以及书中所涉若干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文学作品 翻译 模糊法则 信息熵
原文传递
论英语立法语言模糊词语的运用及不可消除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马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准确性虽然是法律语言的灵魂,但模糊语言的运用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立法语言中模糊语言的成因、运用及其不可消除性。
关键词 英语立法语言 模糊词语 不可消除性 法律语言 准确性
下载PDF
信息熵与文学翻译中模糊话语的量度--从《达芬奇密码》的源文本与目标文本选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邵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8-113,共6页
Shannon信息论的熵可用于分析特定读者群对于文本(包括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从《达芬奇密码》的英文源文本及其两个目标文本选例,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来对特定文本读者群在语言理解上的"模糊性"进行量度,... Shannon信息论的熵可用于分析特定读者群对于文本(包括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从《达芬奇密码》的英文源文本及其两个目标文本选例,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来对特定文本读者群在语言理解上的"模糊性"进行量度,为译文评量及语言模糊性、模糊语言的翻译提供一种新的测评方法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语言模糊性 翻译
下载PDF
模糊语言在教师话语中的诠释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常友 何东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通过教师课堂话语的录音和转写,对转写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教师话语中的模糊言语包括教师的寒暄、指令和讲解等言语,它们甚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模糊言语在教学中起着其他教师言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语言的模糊性 教师话语 教师模糊言语
下载PDF
“精确”与“模糊”的辩证法——论袁鹰儿童诗的语言政治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翔宇 任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1-99,共9页
袁鹰儿童诗语言具有“精确性”与“模糊性”两个特点。在国家文学体制的框架下,袁鹰运用语言的精确性以保障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传输。然而,一旦政治与文学的权重失衡,势必会遮蔽儿童文学“儿童的”与“文学的”的双重特性。袁鹰接续了... 袁鹰儿童诗语言具有“精确性”与“模糊性”两个特点。在国家文学体制的框架下,袁鹰运用语言的精确性以保障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传输。然而,一旦政治与文学的权重失衡,势必会遮蔽儿童文学“儿童的”与“文学的”的双重特性。袁鹰接续了“五四”儿童文学倡导的“儿童本位”儿童文学观,以模糊语言方式达至“为儿童”的目标。由此,袁鹰儿童诗没有完全异化为政治的副本,其借助融合“精确”与“模糊”的语言策略,在获得政治“合法性”的同时,并未失却儿童文学的本体特性。在表述政治图景与彰显文学特性的对位中,袁鹰儿童诗溢出了既定的框架,形构了育化社会主义新人的语言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鹰 儿童诗 语言政治 语言的精确性 语言的模糊性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莫洪宪 刘峰江 《刑法论丛》 CSSCI 2018年第4期166-183,共18页
刑事立法文本应当语言统一、表意准确。在《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均采用"公共场合"用语情况下,《刑法修正案(十)》通过将"公众场合"修改为"公共场合",实现了与"三国法"的语言统一。用&... 刑事立法文本应当语言统一、表意准确。在《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均采用"公共场合"用语情况下,《刑法修正案(十)》通过将"公众场合"修改为"公共场合",实现了与"三国法"的语言统一。用"公共场合"取代"公众场合"之后,缩小了犯罪打击面,符合刑法谦抑原则;"公共场合"与"公共场所"相比较,能够实现传统刑法理论由现实物理场所向网络空间场合的合理延伸。刑事立法语言兼具明确性与模糊性特征。"公共场合""公众场合""公共场所"共同出现在立法文本中,增加了词义的模糊性,需要在司法论的层面运用刑法教义学的恰当解释予以厘清。通过对"公共场合"用语教义学层面合乎立法目的的解释,为后续在构成要件阶层的展开起到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合 刑法修正案(十) 语言统一性 刑法教义学 语言模糊性
原文传递
中国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述评——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的反思
10
作者 楚行军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0-45,共6页
回顾了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在中国的历程,着重分析了学者们从哲学、认知语言学和符号学等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 模糊性 语言模糊性 模糊性根源 系统
下载PDF
语言模糊性与语用学研究
11
作者 吴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它源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社会交际等因素的模糊性。回顾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语言模糊性与语用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模糊性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语用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起了推动作用,...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它源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社会交际等因素的模糊性。回顾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语言模糊性与语用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模糊性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语用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起了推动作用,而语用学研究的实质是对语言模糊意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意义研究 语用学
下载PDF
语言模糊性根源新探
12
作者 楚行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数学算术化认为,自然数系统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自然语言最明显的共性在于语义背后的整个意义系统。自然数系统和语义系统的对比研究表明:精确性只存在于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中,是相对的,模糊性是语言充当人类认知参照点的结果,是绝对... 数学算术化认为,自然数系统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自然语言最明显的共性在于语义背后的整个意义系统。自然数系统和语义系统的对比研究表明:精确性只存在于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中,是相对的,模糊性是语言充当人类认知参照点的结果,是绝对的,其只有放在某个认知场才有意义;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来源于认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其辩证统一的基础在于认识的历史性、无限性决定了人类只能够用离散来把握连续,用有限去追求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模糊性根源 认知场 认知参照点 系统
下载PDF
汉英旅游文本中的语言模糊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蓉 侯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个角度分析探讨汉英旅游文本中的模糊语言: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汉英旅游文本中的模糊语言是更高层次的精确,能增加语言的美感和文本的可读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其...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个角度分析探讨汉英旅游文本中的模糊语言: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汉英旅游文本中的模糊语言是更高层次的精确,能增加语言的美感和文本的可读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其语用和交际功能。就汉英旅游文本中的语言模糊性,可以采取四种翻译策略: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汉英旅游文本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论俄语复合句分类中的模糊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源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语法中每一个定义的中心区域是清晰的,而一些边界区域却往往是模糊的。即存在着过渡性。本文以模糊语言学为指导,对俄语复合句中存在的某些边界不清的现象进行了探讨。按常规分类法。复合句可分为并列、主从和无连接词复合句。但每两... 语法中每一个定义的中心区域是清晰的,而一些边界区域却往往是模糊的。即存在着过渡性。本文以模糊语言学为指导,对俄语复合句中存在的某些边界不清的现象进行了探讨。按常规分类法。复合句可分为并列、主从和无连接词复合句。但每两种复合句之间,甚至三种复合句之间都存在着过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复合句 主从复合句 并列复合句 无连接词复合句 过渡现象
下载PDF
语言的模糊性与英语教学
15
作者 刘驭昊 《科教文汇》 2016年第27期171-172,共2页
人们对模糊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2年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哲学家Pierce给模糊语下了一个定义,随后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为模糊语言学界定了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学的定义和表现方式,着重探... 人们对模糊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2年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哲学家Pierce给模糊语下了一个定义,随后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为模糊语言学界定了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学的定义和表现方式,着重探讨模糊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表达与解读 英语教学
下载PDF
模糊理论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16
作者 白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模糊理论使人们认识到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在翻译中,对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是正确理解原文并用译文准确表达的基础。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识别和运用模糊语言,从而有效地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 模糊理论 语言的模糊性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下载PDF
模糊性视角下古诗的不可译性
17
作者 沈婷 刘永亮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中国古诗是一种极致的文学表现形式,古人通过模糊含蓄的语言将自己凝练的情感浓缩在诗的格律里,以委婉的形式表现出来。尤其诗的点睛之笔——意象,更是语言模糊性在古诗中的体现。意象这个植根于中国文化大背景的模糊语言,如果译成英文... 中国古诗是一种极致的文学表现形式,古人通过模糊含蓄的语言将自己凝练的情感浓缩在诗的格律里,以委婉的形式表现出来。尤其诗的点睛之笔——意象,更是语言模糊性在古诗中的体现。意象这个植根于中国文化大背景的模糊语言,如果译成英文,其韵味必然会出现亏损;鉴于此,在古诗的翻译中,模糊语言存在不可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古诗 意象 不可译
原文传递
英汉互译模糊而达精确
18
作者 叶宜生 梁子恒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49-151,共3页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取词的品级、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它使得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思潜势理解系统,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着对一些翻译理...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取词的品级、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它使得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思潜势理解系统,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着对一些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翻译 精确
下载PDF
能源报告中的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以《2018世界能源问题监测》为例
19
作者 修文乔 姜天扬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1,共4页
本文以《2018世界能源问题监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和语法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科技类文本中模糊性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研究发现,针对文本中最常出现的词义模糊和语法模糊现象,翻译过程中常用三种翻... 本文以《2018世界能源问题监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和语法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科技类文本中模糊性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研究发现,针对文本中最常出现的词义模糊和语法模糊现象,翻译过程中常用三种翻译策略,即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针对不同的模糊现象,译者应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避免错译、误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类文本 模糊性语言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模糊理论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启示
20
作者 计红丽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X期143-144,共2页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语言的所有层面从语音、词语、句子到语法都存在着模糊性。分析了目前英语口语表达的现状,阐述了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将模糊化的思维运用于口头表达中,以期提高英语口语交...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语言的所有层面从语音、词语、句子到语法都存在着模糊性。分析了目前英语口语表达的现状,阐述了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将模糊化的思维运用于口头表达中,以期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模糊性 口语表达 模糊交际能力 模糊化思维 表达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