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程学莲 程春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降压、护心等常规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包括上肢和手...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降压、护心等常规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包括上肢和手功能训练(主动、被动运动):1诱发肌肉及训练伸向物体控制能力;2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3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同时借助于器械进行上肢训练;1次/d,60min/次;或令家属协助自行训练,>2次/d,15min/次。治疗组20例拔罐,中号火罐,选穴肩贞、肩髃、肩髎;大号火罐,选穴天宗;留罐10min,以皮肤潮红为度,1次/d;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d,休息1d,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水肿、疼痛、活动功能、手部小肌肉萎缩、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结论]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痹症 拔罐 康复训练 功能训练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肌肉控制能力 手部小肌肉萎缩 fugl-meyer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三种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标准效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寇程 刘小燮 毕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九孔柱测试和U-FMA 4种评价,每一受试的该4种评价在同一天完成。以U-FMA为标准,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对WMFT计时、WMFT得分、BBT计数、九孔柱计时进行标准效度检验;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研究WMFT计时与WMFT得分,BBT计数与WMFT得分、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 3种量表的标准效度结果:WMFT得分、BBT计数与U-FMA评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WMFT计时与U-FMA评分不相关(P>0.05)。3种量表间相关性的检测结果:WMFT计时与WMFT得分不相关(P>0.05);BBT计数与WMFT得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评定 Wolf运动功能测试 BOX-BLOCK测试 九孔柱测试 上肢 效度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欧海宁 康健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6期649-65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运动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fugl-meyer评分
下载PDF
腓总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敏 李嵩 +2 位作者 刘春辉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康复锻炼。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损伤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康复锻炼。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下肢功能,采用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为50.00%(P<0.01)。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 超短波 调制中频电疗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fuglmeyer评定
下载PDF
穴位埋线调控中风后痉挛状态27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宋晓蕾 冯晓东 +2 位作者 苟成刚 闫秀丽 白俊敏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2期1422-1423,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穴取大椎、陶道、至阳、筋缩、命门、腰阳关、中脘、关元、天枢等,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穴取大椎、陶道、至阳、筋缩、命门、腰阳关、中脘、关元、天枢等,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理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下肢改良Ashworth分级、Fuge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上下肢Ashworth分级和Fugel-Meyer评分明显改善,并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缓解中风后痉挛状态,提高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中风后遗症 痉挛 肢体功能 fugl-meyer评定 Ashworth量表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敏 张玉淼 +2 位作者 李嵩 李红玲 石汉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6-937,共2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徒手肌力法(MM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患肢运动功能。结果 (1)M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2,P<0.05);腓骨长短肌MM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P<0.05)。(2)FMA评定:治疗前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8.65±3.21)分,对照组为(8.78±3.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下肢评分为(24.67±6.32)分,对照组为(19.61±5.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0,P<0.05)。(3)神经功能愈合标准(MCRR标准)评定: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为35%〔(3+4)/20〕,治疗组为73%〔(7+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徒手肌力 fugl-meyer评分
下载PDF
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军 王争胜 葛健文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9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皮内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皮内针... 目的:观察皮内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皮内针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法(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MAS分级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与BI量表评分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皮内针疗法可有效缓解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常规针刺相比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皮内针疗 改良Ashworth量表 fugl-meyer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在儿童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一霞 沈素娟 蒋伟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儿68例,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儿68例,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2周Berg评分为(43.06±7.60)分,干预后4周为(49.85±4.7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9.03±7.90)、(46.18±7.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2周Fugl-Meyer为(90.18±6.21)分,干预后4周为(94.53±2.8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06±11.46)、(91.29±8.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儿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促使各项功能及早康复,确保患儿健康发育,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脑损伤 综合护理 BERG平衡量表 fugl-meyer评测
下载PDF
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锟 魏桂梅 +1 位作者 程红 韩磊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6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促通技术及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 目的:观察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促通技术及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法),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时配合中药药蜡热熨,热熨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同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SHS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中药蜡疗 促通技术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评定
原文传递
全面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么艳梅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1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时间范围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时间范围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Fugl-Meyer评测法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均显著上升,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引流量较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心理状况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fugl-meyer评测
下载PDF
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技术治疗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fMRI和MRS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郑苏 解嘉阳 +4 位作者 徐远红 杜恩辅 穆敬平 胥婧 孙伶俐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7期680-685,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技术(MRP)治疗卒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功能核磁共振技术(f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给予针刺治疗,B组给予MRP治疗,C组给予针刺配合MRP...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技术(MRP)治疗卒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功能核磁共振技术(f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给予针刺治疗,B组给予MRP治疗,C组给予针刺配合MRP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测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fMRI和MRS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FMA和MBI评分高于A组和B组,NIHSS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较治疗前升高,乳酸(Lac)/Cr、胆碱(Cho)/C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NAA/Cr明显高于A组和B组,Lac/Cr、Cho/Cr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双侧初级感觉运动区(SM1)、次级感觉运动区(SM2)、补充运动区(SMA)、扣带回运动区(CMA)和小脑(CB)的激活频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C组SM1、SM2、PM、SMA、CMA、CB激活频率明显升高,尤其是SM1、SM2、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r与FMA和MBI呈正相关(P<0.05),与NIHSS呈负相关(P<0.05);Lac/Cr和Cho/Cr与FMA和MBI呈负相关(P<0.05),与NIHSS呈正相关(P<0.05)。SM1、SM2、PM、SMA、CMA、CB与FMA和MBI呈正相关(P<0.05),与NIHSS呈负相关(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可以提高卒中患者的临床效率,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加快卒中患者NAA释放,促进卒中患者Lac清除,激活SM1、SM2、P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 中风 运动再学习技术 fugl-meyer评测 改良BARTHEL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功能核磁共振技术 磁共振波谱分析
下载PDF
全程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康复情况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亮 庞敏 焦富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全程适时干预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相关治疗和操作,并分别于入组当日、发病3个月和发病6个月进行FMA评定;于入组当天、入组2周、入组8周、发病3个月和... 目的:观察全程适时干预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相关治疗和操作,并分别于入组当日、发病3个月和发病6个月进行FMA评定;于入组当天、入组2周、入组8周、发病3个月和发病6个月进行Brunnstrom评定法的评定。结果:患者入组当天分别与发病3个月、发病6个月的FMA值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患者入组当天分别与入组2周、入组8周、发病后3个月和发病后6个月的Brunnstrom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该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肌张力或对患者肌痉挛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fugl-meyer评价 Brunnstrom评定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对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天津天士力医药)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吡拉西... 目的探讨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对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天津天士力医药)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吡拉西坦40 mg;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及入院后7天及15天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病较传统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病 神经行为评分( fugl-meyer评分) 吡拉西坦 丹参多酚酸
下载PDF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晓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64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简化Fugl-Meyer评...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64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比较两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简化fugl-meyer评分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华 郭耀良 +1 位作者 许仕海 刘燚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评估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患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能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患肢功能,促进微循环,加速局部血液流通,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甲襞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简式fugl-meyer评分(FMA)
原文传递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观察及护理
16
作者 陈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加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采用简化Fugl...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加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Barthel评定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降低致残率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疗效 简化fugl-meyer评定 Barthel评定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