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病人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新利 栾春红 +1 位作者 汪永华 宋玉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6期2303-2307,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病人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就诊的脑卒中病人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功能...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病人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就诊的脑卒中病人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康复训练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LOTCA)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FAM评分、Barthel指数及LOTCA量表各项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1);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LOTCA量表中,观察组定向力、知觉力、思维操作、注意及专注力、视运动组织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7%与76.00%,P <0.05)。结论脑卒中病人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有助于早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灯盏花素注射液 康复功能训练 认知障碍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日常生活能力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
下载PDF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 被引量:138
2
作者 毕胜 纪树荣 +1 位作者 顾越 瓮长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严重脑损伤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SS)的响应性。方法: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训练结束后1天分别进行评价。采用Bland-Alttman方法来计算量表的一致性限度。响应性由...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训练严重脑损伤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SS)的响应性。方法: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训练结束后1天分别进行评价。采用Bland-Alttman方法来计算量表的一致性限度。响应性由治疗后超过一致性限度上限的患者比例和响应率来说明。结果:经治疗后超过一致性限度上限的患者在FMA为17例(77.3%),MSS为18例(81.8%)。FMA的响应率为8.2,MSS的响应率为5.2。结论:FMA和MSS用于评价严重脑损伤患者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效果均有很高的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脑损伤 响应性 运动功能状态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FM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3
3
作者 莫林宏 刘爱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3期4065-40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步态、平衡能力、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步态,促进平衡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经颅磁刺激 康复功能训练 步态 平衡能力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下载PDF
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mproves motor dys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41
4
作者 Zhi-yong Meng Wei-qun S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10-613,共4页
Low frequency (≤ 1 Hz)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an affect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Although this is a common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 Low frequency (≤ 1 Hz)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an affect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Although this is a common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hether it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Twen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ombined with hemiparalysis were equall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low frequency rTMS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low frequency rTMS group were given 1-Hz rTMS to the contralateral primary motor cortex with a stimulus intensity of 90% motor threshold, 30 minutes/da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ham stimulation. 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 clinical function scor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Barthel Index, and Fugl-Meyer Assessmen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ow frequency rTMS group, and the effects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e conclude that low frequency (1 Hz) rTMS for 14 days can help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 dysfun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National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Barthel Index fugl-meyer assessme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艾峰 邢勇胜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上下肢痉挛状况[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和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肌电生理指标[H反射H/M max值、表面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FMA评分、CSI评分、上肢痉挛分级、H反射H/M max值、iEMG、RMS及M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和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H/M值和肌电信号变化,缓解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中风后遗症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 改良Ashworth量表 临床痉挛指数
下载PDF
化痰祛瘀汤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MoCA评分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雪超 刘争辉 崔站军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西安北方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西安北方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5 d为一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2 d进行下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化痰祛瘀汤治疗,7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三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大脑血流量、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oCA评分、Fugl-Meyer评分量表(FMA)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大脑血流量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58.49±11.72) mL/(100 g·min)、(74.18±15.06) 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7±10.65) mL/(100 g·min)、(59.10±12.73)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和FMA评分分别为(23.86±4.69)分、(64.19±15.2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77±4.15)分、(50.28±12.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67±2.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9±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流供应情况,提高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化痰祛瘀汤 神经肌肉电刺激 血流动力学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fugl-meyer评分量表 疗效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疗效研究: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邹颖 王红星 +14 位作者 付娟娟 任彩丽 刘守国 伊文超 夏楠 蔡德亮 陈伟 万春晓 沈光宇 潘化平 冯玲 项洁 苏敏 王德强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进入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并执行相应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主要结局指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次要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者ADL能力、综合功能水平、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改善患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彩虹 李小军 +3 位作者 周彩莲 刘莹莹 唐杰 周苗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9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2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 6例、对照1组7 6例和对照2组7 4例。观察组予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对照1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2组予反射...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2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 6例、对照1组7 6例和对照2组7 4例。观察组予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对照1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2组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2周为1疗程,3组均连续治疗2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等级、Berg平衡评分(BB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等级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下降(P<0.0 5);3组BBS、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BBS、BI、FMA评分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1组、对照2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能显著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温针灸 反射性抑制模式 改良Ashworth分级 fugl-meyer运动量表(FMA)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原文传递
中医康复训练结合情志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莉亚 雷群芳 陈芬兰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7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情志干预联合中医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予以情志干预联合中医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情志干预联合中医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予以情志干预联合中医康复训练,2组均干预至出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Berg平衡量表(BBS)、跌倒功效量表(MFE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分别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负性情绪、平衡能力、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于治疗前及出院前1天分发自拟调查问卷,评估2组对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OTCA、BBS、MFES、Barthel指数、FMA评分及疾病知识、预防跌倒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干预联合中医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认知功能、平衡能力及运动能力,起到预防跌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跌倒 中医康复训练 情志干预 认知功能评定量表 跌倒功效量表 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
原文传递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in treatment of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被引量:12
10
作者 Yan-Hui Wei De-Chao Du Ke Ji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3期3964-3970,共7页
BACKGROUND Stroke is a typ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high prevalence,mortality,and onset of disability.As a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ort... BACKGROUND Stroke is a typ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high prevalence,mortality,and onset of disability.As a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orthopedic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It is mainly used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or orthopedic diseases,movement disorders,and pain rehabilitation.According to related studies,NJF can also be used as a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JF in patients with HSP.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HS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JF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lone.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 index(BI),and 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All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20.0 statistical software.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 the terms of duration of treatment,age,and pre-treatment indicators,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P>0.05).After the treatment,VAS,PROM,BI,and FMA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The VAS,PROM and FMA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Howev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Both acupuncture alone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JF in the treatment of HSP are effective,and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JF can improve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relieve pain,and increase joint mobility in patients with HSP.The combination therapy is better than acupuncture alone.However,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mproving the score of patients’self-care a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fugl-meyer assessment Therapy
下载PDF
头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然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头体针及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加作业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头体针及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加作业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较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M-UEA及MBI提高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头针 中风后遗症 康复训练 作业治疗 上肢功能 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针刺疗法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安瑜 徐应倩 黄璐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症状、肢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症状、肢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肢肌张力改善情况(Ashworth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改良RANKIN量表)及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肌张力Ashworth评分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Ashworth评分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ANKIN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可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肢体肌张力与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痉挛性偏瘫 针刺 推拿 fugl-meyer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Fug1—Meyer评价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凤珍 吕秀东 《中国康复》 199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应用Fugl—Meyer评价法对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评价,并对其与Brunnstrom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Fugl—Meyer评价法中除感觉和疼痛外,其余各项目的内部相关性很好。与Brunnstrom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密切,不同... 应用Fugl—Meyer评价法对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评价,并对其与Brunnstrom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Fugl—Meyer评价法中除感觉和疼痛外,其余各项目的内部相关性很好。与Brunnstrom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密切,不同的是它能直观反应运动模式,有利于指导治疗,本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偏瘫躯体功能综合评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评价 相关性 中风 偏瘫
下载PDF
早期针刺干预对偏瘫平衡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多喜 郭奎奎 +4 位作者 李国民 张志琦 谢娇 彭亮 谢辉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第4颈椎到第1胸椎(C_4-T_1)、第12胸椎到第1腰椎(T_(12)-L_1)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平衡针刺组(60例)、普通针刺组(60例)和基础对照组(60例)。在治疗后与...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第4颈椎到第1胸椎(C_4-T_1)、第12胸椎到第1腰椎(T_(12)-L_1)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平衡针刺组(60例)、普通针刺组(60例)和基础对照组(60例)。在治疗后与治疗后3个月从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站起-走计时测试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平衡针刺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平衡针刺组平衡功能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针刺组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平衡针刺组平衡功能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针刺组平衡功能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同时联合平衡针刺比单纯基础治疗以及普通针刺治疗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更有效,并能改善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偏瘫 中风后遗症 平衡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fugl-meyer量表 BERG平衡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静 汪伍 +3 位作者 厉坤鹏 苏剑清 王晓蕾 冯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alance Manager平衡测试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稳定极限测试、坐-站测试,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别评估患者的平衡、下肢功能与步行能力。结果:4周治疗后,稳定极限测试中两组患者向后和患侧的方向控制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坐-站测试的重心转移时间和重量对称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周的六式太极拳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部分姿势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姿势平衡 太极拳 BERG平衡量表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功能性步行量表
下载PDF
不同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莲莲 沈毅 +1 位作者 李德岩 王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频率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3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10 Hz TMS治疗)和试验组49例(1 Hz TMS治疗)。对... 目的 分析不同频率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3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10 Hz TMS治疗)和试验组49例(1 Hz TM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步态。结果 实验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评分、SS-QOL评分及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选择低频TMS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高频治疗,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步态,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经颅磁刺激 偏瘫 临床疗效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实效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海霞 王圆圆 +1 位作者 汤俊芬 陈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3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派齐片(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接诊的PSD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原发病治疗...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派齐片(安理申)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接诊的PSD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原发病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理申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16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8周,观察组MoCA、FMA及BI评分为(24.5±1.9)分、(31.2±8.3)分和(35.2±7.5)分,对照组为(20.1±1.4)分、(26.3±8.1)分、(31.8±6.3)分,观察组MoCA、FMA及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6周后,观察组MoCA、FMA及BI评分为(28.2±1.3)分、(34.1±8.8)分和(36.2±8.5)分,对照组为(22.5±1.2)分、(27.1±8.3)分、(31.6±6.8)分,观察组MoCA、FMA和BI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理申治疗PSD患者能有效提升认知功能,并增强自理能力,是治疗PSD的较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盐酸多奈派齐片(安理申) 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 fugl-meyer运动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脑卒中量化评定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墅娜 郁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在日常康复训练时的动作相似性,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构建了一个新的量化评定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原始加速度信号进行预处理;其次,依次计算加速度信号与四个动作的标准模板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识别出加速度信... 为了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在日常康复训练时的动作相似性,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构建了一个新的量化评定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原始加速度信号进行预处理;其次,依次计算加速度信号与四个动作的标准模板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识别出加速度信号所属的动作类别;最后,根据识别出的动作类别结果,调用对应的映射模型,从而计算出该加速度信号所对应动作的量化评定结果。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动作间的DTW最短路径长度R值存在较大差异,R值作为动作分类的特征,识别准确率可达91%以上。此外,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R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即R值可以作为评价脑卒中患者完成指定动作质量的量化指标,应用于康复运动处方自动生成或情景交互游戏场景中,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更改康复训练计划或者调整游戏中的难度等级,以便开展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规整 加速度传感器 脑卒中 fugl-meyer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瓜蒌桂枝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唐乐毅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瓜蒌桂枝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瓜蒌桂枝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瓜蒌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卒中专门化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桂枝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SS-QOL评分,降低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瓜蒌桂枝汤 针灸 中医证候积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卒中专门化生命质量量表
下载PDF
针刺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树雯 张尊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14-51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照观察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针刺组治疗后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