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牡荆素体内抗炎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4
1
作者 林珊 张宏 +3 位作者 韩婷 吴锦忠 Khalid RAHMAN 秦路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蔓荆子中主要成分紫花牡荆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急性抗炎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以及腹腔注射0.7%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观察紫花牡荆素的抗炎作用。结果:紫花... 目的:探讨中药蔓荆子中主要成分紫花牡荆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急性抗炎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以及腹腔注射0.7%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观察紫花牡荆素的抗炎作用。结果:紫花牡荆素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廊肿胀、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以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紫花牡荆素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作用,为蔓荆子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蔓荆子 抗炎
下载PDF
单叶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初报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体强 朱金荣 +1 位作者 吴锦忠 余德亿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5期50-52,共3页
对产于福建(莆田平海)海滨沙地的单叶蔓荆子的一般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开发利用福建沿海沙滩单叶蔓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福建产单叶蔓荆子的水分、脂肪、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0.8%、4.05%、5.9%和3.36%,符合2005年版《中... 对产于福建(莆田平海)海滨沙地的单叶蔓荆子的一般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开发利用福建沿海沙滩单叶蔓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福建产单叶蔓荆子的水分、脂肪、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0.8%、4.05%、5.9%和3.36%,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其重金属元素含量Pb<0.01μg/g、As<0.1μg/g、Hg<0.01μg/g、Cd为0.02μg/g、Cu为6μg/g,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2-2001)中重金属元素限量要求。蔓荆子生药材17种氨基酸总量为3.51%(mg/100 mg),此外还检出微量γ-氨基丁酸(GABA,2.203 mg/100 g)。蔓荆子生药材中含有10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69.6%)为主,主要成分包括棕榈酸(6.6%)、硬脂酸(5.4%)、油酸(22.0%)、亚油酸(46.0)及少量亚麻酸(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圆叶蔓荆) 蔓荆子 化学成分 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炒制对蔓荆子等含挥发油类药材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韬 李铁林 +3 位作者 江文君 麻印莲 李川 周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按照传统炮制饮片的外观性状要求,对蔓荆子、白术、香附、小茴香、枳壳5种药材进行炒制,并对炒制工艺条件进行量化,测定了炮制前后挥发油含量,对白术、枳壳挥发油做了GC分析。
关键词 蔓荆子 白术 香附 小茴香 枳壳 炒制 质量
下载PDF
蔓荆子炮制初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传山 蔡亚禄 刘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3-504,共2页
对蔓荆子生品、炒品、酒制品等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蔓荆子炒制后 ,水浸出物及醇浸出物含量降低 ,不利于成分煎出 ;酒制后尤以 10 %酒拌碎品总黄酮含量较高。综合考虑 ,蔓荆子入药以疏散风热为主时 ,以... 对蔓荆子生品、炒品、酒制品等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蔓荆子炒制后 ,水浸出物及醇浸出物含量降低 ,不利于成分煎出 ;酒制后尤以 10 %酒拌碎品总黄酮含量较高。综合考虑 ,蔓荆子入药以疏散风热为主时 ,以生品打碎为宜 ;而治疗上焦病证 ,以镇痛作用为主时 ,诸如太阳头痛等 ,则以 10 %黄酒拌打碎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炮制品 总黄酮 浸出物 中药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体强 吴锦忠 +1 位作者 余德亿 陈丽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9-104,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采收时期(早、中、晚)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35%、0.41%和0.3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采收期蔓荆子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得到19、22和29种成分;虽然仅有5种相同成分:1,8-桉油精(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采收时期(早、中、晚)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35%、0.41%和0.3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采收期蔓荆子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得到19、22和29种成分;虽然仅有5种相同成分:1,8-桉油精(1,8-环氧对薄荷烷)、反-水合桧烯、β-葑基乙醇、β-荜澄茄油烯和τ-萘醇等(在早、中、晚期样中这5种成分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3.778%、12.871%和15.097%),但主体成分均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3个时期样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6%、90.2%和94.1%)。不同采收期的蔓荆子挥发油主要成分各有特征:早期呈高蒎烷型,中期呈高乙酰氧基-对-薄荷烷型,晚期呈高对-薄荷烷(二烯)型;具代表性的首要成分分别为α-蒎烯(34.994%)、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63.943%)和dl-柠檬烯(4-薄荷烷-1,8-二烯,31.819%)。早期挥发油中质量分数较高的还有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22.972%)、β-水芹烯(10.753%)、1,8-桉油精(8.151%)和桧烯(7.842%)等,而晚期有β-蒎烯(15.798%)、β-石竹烯(10.043%)和1,8-桉油精(5.927%)。此外,中期出现4种脂肪族化合物(占总质量的6.08%);晚期不含有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而出现一些沸点较高的三环倍半萜类如δ-古芸烯(3.584%)、β-荜澄茄油烯(6.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 蔓荆子 采收期 挥发油 萜类结构类型
下载PDF
蔓荆子及不同炮炙品水煎液的成分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欧阳荣 张志国 +1 位作者 王成元 刘红宇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对蔓荆子生品及不同炮炙品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等对蔓荆子生品及不同炮炙品水煎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总黄酮的含量以蒸炙品最高,炒炭品最低;水浸出物的量以蜜炙品最高(与加入的蜂蜜有... 目的:对蔓荆子生品及不同炮炙品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等对蔓荆子生品及不同炮炙品水煎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总黄酮的含量以蒸炙品最高,炒炭品最低;水浸出物的量以蜜炙品最高(与加入的蜂蜜有关),炒炭品最低、结论:蔓荆子各炮炙品的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炮炙品 水煎液 总黄酮 中药
下载PDF
中药材蔓荆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谭业华 包建华 +1 位作者 陈珍 黄澜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蔓荆子原植物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生态环境保护、化学成分、药理实验和临床医疗等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今后的研究开发趋势.
关键词 蔓荆子 生物学特性 生态环境保护 化学成分 药理实验 临床医疗
下载PDF
蔓荆子及其炮制品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作承 常瑞莲 张桂菊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673-675,共3页
蔓荆子是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传统的辛凉解表中药,并列为上品,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是风热感冒较常用中药。本文就蔓荆子及... 蔓荆子是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传统的辛凉解表中药,并列为上品,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是风热感冒较常用中药。本文就蔓荆子及炮制品的历代本草、炮制沿革和现代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蔓荆子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炮制 历史沿革 现代研究
下载PDF
近10年蔓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牟宗慧 彭艳丽 +1 位作者 刘红燕 王玉团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0A期57-59,共3页
综述近10年蔓荆子的化学成分、栽培、炮制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蔓荆子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多种炮制方法,具有镇痛、抗菌、消炎、降压、祛痰、平喘、抗过敏、明目等作用。
关键词 蔓荆子 化学成分 栽培 炮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3种多基源饮片质量考察谈等量性研究的必要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典花 张军 孙立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0-324,共5页
郁金、吴茱萸、蔓荆子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多基源中药品种,其中郁金有4种基源,吴茱萸有3种基源,蔓荆子有2种基源。笔者通过对市售郁金、吴茱萸、蔓荆子饮片的质量考察研究发现,3种多基源饮片的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均差异较大... 郁金、吴茱萸、蔓荆子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多基源中药品种,其中郁金有4种基源,吴茱萸有3种基源,蔓荆子有2种基源。笔者通过对市售郁金、吴茱萸、蔓荆子饮片的质量考察研究发现,3种多基源饮片的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均差异较大,且均与基源相关。基于此提出应重视多基源饮片的质量共性和差异性,开展多基源中药饮片的等量性研究,以更好地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以实现精准治疗,保障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 吴茱萸 蔓荆子 质量考察 等量性
原文传递
蔓荆子挥发油体外化学模拟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红燕 《抗感染药学》 201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蔓荆子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蔓荆子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挥发油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蔓荆子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 目的:研究蔓荆子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蔓荆子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挥发油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蔓荆子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挥发油浓度与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清除能力呈正相关。结论:蔓荆子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1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挥发油 体外抗氧化
下载PDF
闽产蔓荆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小芬 杨成梓 黄泽豪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福建产蔓荆子的研究现状。方法:对现有福建产蔓荆子的质量研究、生态效应、规范化种植等综合分析。结果和结论:蔓荆子是福建省的地产药材与主药材之一,应对不同部位入药进行研究,综合利用资源。
关键词 福建 蔓荆子 质量研究 生态效应 GAP种植
下载PDF
福建省市售蔓荆子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小芬 杨成梓 +1 位作者 范世明 叶梦屏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对福建省16份市售蔓荆子商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为蔓荆子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汇总各县市市售蔓荆子来源与商品性状,测定总灰分、热浸物、总黄酮、蔓荆子黄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市售蔓荆子药材有效成分... 通过对福建省16份市售蔓荆子商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为蔓荆子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汇总各县市市售蔓荆子来源与商品性状,测定总灰分、热浸物、总黄酮、蔓荆子黄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市售蔓荆子药材有效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炒制明显提高蔓荆子药材黄酮类成分浸出率。在蔓荆子药材市场流通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以保证药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市售品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蔓荆子有效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晓楠 安东建 +1 位作者 曹建国 杨小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472-475,共4页
蔓荆子(Fructus Viticis)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功效。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酚... 蔓荆子(Fructus Viticis)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功效。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酚类、木质素类和萜类等成分,其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将近几年来关于蔓荆子中主要成分多甲氧基黄酮、紫花牡荆素以及其他有效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为蔓荆子抗肿瘤作用在临床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多甲氧基黄酮 有效提取物 紫花牡荆素 抗肿瘤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蔓荆子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海量 胡园 +2 位作者 张巧艳 郑汉臣 秦路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依据蔓荆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优选蔓荆子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材中总黄酮和紫花牡荆素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UV法和HPLC法测定,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综合两个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蔓... 目的:依据蔓荆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优选蔓荆子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材中总黄酮和紫花牡荆素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UV法和HPLC法测定,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综合两个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蔓荆子药材粗粉,用20倍量的95%乙醇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为最佳工艺。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紫花牡荆素 分离和提纯 工艺学
下载PDF
薄层层析法检测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铖璐 赵振坤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分步萃取以及薄层色谱等方法,根据各个部位的Rf值和显色行为进行归并,Rf值相同、显色行为类似的部分归并为同一个馏分。采用萃取法分离蔓荆子提取物,得到石油醚部... 目的分析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分步萃取以及薄层色谱等方法,根据各个部位的Rf值和显色行为进行归并,Rf值相同、显色行为类似的部分归并为同一个馏分。采用萃取法分离蔓荆子提取物,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结果石油醚部位主要是油脂和挥发性油,氯仿部位主要是萜类,乙酸乙酯部位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水部位含有极性不相同的较多物质。结论本研究可为蔓荆子的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薄层色谱
下载PDF
不同产地蔓荆子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月娥 孙素琴 牛立元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来自云南、广西、山东和安徽的蔓荆子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根据红外吸收光谱的不同,蔓荆子可以分成为两种类型,其中山东和安徽蔓荆子属于一种类型,云南、广西蔓荆子属于另一种类型。山... 本文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来自云南、广西、山东和安徽的蔓荆子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根据红外吸收光谱的不同,蔓荆子可以分成为两种类型,其中山东和安徽蔓荆子属于一种类型,云南、广西蔓荆子属于另一种类型。山东、安徽产蔓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在2925 cm-1,2850 cm-1和3008 cm-1处具有明显的C-H伸缩振动峰,而云南、广西蔓荆子则没有明显的2850 cm-1和3008 cm-1处C-H伸缩振动峰,不同蔓荆子在1741 cm-1处和1648 cm-1处的峰高也明显不同。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对于不同产地蔓荆子的鉴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二阶导数谱 蔓荆子
下载PDF
蔓荆子野生品及不同采收期栽培品氨基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榕青 张亚敏 林文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9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蔓荆子野生品及不同采收期栽培品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方法色谱柱3μm×4.6 mm×60 mm,缓冲液流量0.4 m1.min-1,茚三酮流量0.3 m1.min-1,分析时间30 min。结果蔓荆子生药材中检出17种氨基酸,野生与栽培蔓荆子中氨基酸... 目的比较蔓荆子野生品及不同采收期栽培品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方法色谱柱3μm×4.6 mm×60 mm,缓冲液流量0.4 m1.min-1,茚三酮流量0.3 m1.min-1,分析时间30 min。结果蔓荆子生药材中检出17种氨基酸,野生与栽培蔓荆子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2.5 g.kg-1和46.5 g.kg-1,8月下旬、10月中旬、12月中旬3个采收期栽培蔓荆子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7 g.kg-1、47.5 g.kg-1和47.2 g.kg-1。结论蔓荆子中氨基酸总量与其生长环境及方式有关,栽培品质量优于野生品;不同采收期蔓荆子中氨基酸总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氨基酸 野生 栽培 采收期
下载PDF
闽产蔓荆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燕评 刘小芬 许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闽产蔓荆子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为蔓荆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2批福建不同地区蔓荆子的指纹图谱,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5个色谱峰构成闽... 目的建立闽产蔓荆子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为蔓荆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2批福建不同地区蔓荆子的指纹图谱,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5个色谱峰构成闽产蔓荆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相似度大于0.8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闽产蔓荆子的质量标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蔓荆子炒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立方 郭长强 李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10期22-24,42,共4页
目的:选择蔓荆子最佳炒制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制备不同炒制程度的样品,经测试挥发油、水浸出物、总黄酮、蔓荆子黄素4项指标,选择最佳炒制工艺。结果:由挥发油含量看120℃炒制5min效果最好;由水浸出物看120℃炒制5min效果最好;由... 目的:选择蔓荆子最佳炒制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制备不同炒制程度的样品,经测试挥发油、水浸出物、总黄酮、蔓荆子黄素4项指标,选择最佳炒制工艺。结果:由挥发油含量看120℃炒制5min效果最好;由水浸出物看120℃炒制5min效果最好;由总黄酮看160℃炒制5min效果最好;由蔓荆子黄素看160℃炒制15min效果最好。结论:综合4项指标并以文献及实际操作经验确定120℃炒制5min为最佳炒制工艺。炒制温度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炒制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