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荫对连翘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83
1
作者 王建华 任士福 +2 位作者 史宝胜 刘炳响 周玉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11-1817,共7页
系统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0%、43%、70%、97%)对连翘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和光能利用率增加;... 系统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0%、43%、70%、97%)对连翘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增加,叶绿素a/b降低;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日变化呈单谷曲线,值均高于全光照的,且随着遮荫程度的提高其值均依次增加。这说明,连翘是一种耐荫性很强的植物,遮荫可使其降低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以及叶绿素a/b,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光能利用率以及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从而增强其在弱光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遮荫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下载PDF
连翘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7
2
作者 夏伟 董诚明 +1 位作者 杨朝帆 陈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2期1670-1674,共5页
连翘作为市场上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其用量近几年逐年增长,而连翘药材主要以野生为主。笔者综述了连翘的资源分布以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探讨了连翘的开发前景及药用价值,其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连翘资源。
关键词 连翘 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用于连翘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7
3
作者 袁敏 曾志 +4 位作者 宋力飞 杨挺 刘乡乡 曹骋 曾和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5-458,共4页
建立连翘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测定分析方法 ,为含连翘中药制剂制定指纹图谱奠定基础。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连翘的挥发油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其指纹图谱 (GC FPS) ,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该方法灵敏度高 ,谱图有较好... 建立连翘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测定分析方法 ,为含连翘中药制剂制定指纹图谱奠定基础。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连翘的挥发油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其指纹图谱 (GC FPS) ,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该方法灵敏度高 ,谱图有较好的重现性 ,样品稳定性好 ,1 1种连翘色谱峰重叠率 >97%。聚类分析法使谱图分析更为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连翘 质量控制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分析 水蒸汽蒸馏法 提取 挥发油
下载PDF
连翘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史洋 王小平 +1 位作者 白吉庆 龙凯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11期950-953,共4页
近年来关于连翘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特别是应用连翘在抗疫病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高度关注。作者对近年连翘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归纳,以期为阐明连翘清热解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要研究不同... 近年来关于连翘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特别是应用连翘在抗疫病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高度关注。作者对近年连翘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归纳,以期为阐明连翘清热解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要研究不同组分的药效和机制,结合体内、体外及临床疗效对连翘抗菌、抗病毒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抗菌 抗病毒
下载PDF
中草药连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立伟 刘金 杨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使用大孔树脂对中草药连翘有效成分连翘酯甙进行了分离提取;利用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法以及NBT法研究了连翘提取物(含60%连翘酯甙)对HO·、H2O2以及O-2·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使用大孔树脂对中草药连翘有效成分连翘酯甙进行了分离提取;利用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法以及NBT法研究了连翘提取物(含60%连翘酯甙)对HO·、H2O2以及O-2·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猪油体系验证表明:连翘提取物对猪油体系确实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延长猪油保存期,同时研究还发现磷酸、酒石酸、柠檬酸对连翘提取物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其效果略比BHA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连翘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油脂 抗氧化剂
下载PDF
连翘有效成分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46
6
作者 崔燕岩 冯少勇 +1 位作者 赵光 王慕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603-608,共6页
报道了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对连翘中的咖啡酸、连翘酯甙、芦丁、连翘甙及连翘脂素五种有效成分的测定。优化了连翘酯甙的分离提取方法。确定了生药经甲醇冷浸后超声提取的方法,并用所建立的提取分析法比较了不同产地连翘壳及用作珠茶的... 报道了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对连翘中的咖啡酸、连翘酯甙、芦丁、连翘甙及连翘脂素五种有效成分的测定。优化了连翘酯甙的分离提取方法。确定了生药经甲醇冷浸后超声提取的方法,并用所建立的提取分析法比较了不同产地连翘壳及用作珠茶的连翘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连翘酯甙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连翘转录组组装与分析及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49
7
作者 王兴春 谭河林 +3 位作者 陈钊 孟令芝 王文斌 范圣此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连翘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是连翘基因资料非常匮乏,限制了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本研究以连翘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的混合样品作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 SeqTM 2500... 连翘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是连翘基因资料非常匮乏,限制了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本研究以连翘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的混合样品作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 SeqTM 2500测序平台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3164327条干净数据(clean reads),总碱基数为4678791021 bp.Clean reads经de novo组装后获得45112条unigenes.进一步利用五大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注释了28699条unigenes.其中,473个基因参与了连翘次生物质的合成和代谢,包括81个与苯丙氨酸和苯丙烷代谢相关的基因.对这81个基因的分析表明,有4个基因编码苯丙氨酸脱氨酶,1个基因编码肉桂酸4-羟化酶,2个基因编码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这3个酶催化了连翘中主要药用活性物质苯乙醇苷和木脂素前体肉桂酸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此外,还发现了2个松脂醇-落叶松树脂醇还原酶和1个开环异落叶松脂醇脱氢酶编码基因,这2个酶是木脂素合成的关键酶.最后,分析了长度在1 kb以上的12721个unigenes的基因结构,检测到3199个SSR位点,并对其中40个位点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不仅为连翘基因克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信息,而且为连翘遗传多样性研究、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转录组 次生代谢 苯乙醇苷 木脂素 SSR分子标记 连翘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连翘中多种不同类型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8
8
作者 孔晶晶 朱晶晶 +3 位作者 王智民 张启伟 高慧敏 闫利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连翘中4个主要成分的含量,重点探讨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开展一测多评研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DAD,计算指标性成分芦丁与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酯素在275 nm处的紫外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连翘中4个主要成分的含量,重点探讨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开展一测多评研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DAD,计算指标性成分芦丁与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酯素在275 nm处的紫外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RCF),并将该校正因子应用于连翘药材中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芦丁、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酯素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11批连翘药材中3个不同类型4种成分的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以外标法测定芦丁,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酯素的含量测定是快速的、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连翘中不同类型成分间的定量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连翘
原文传递
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曲欢欢 翟西峰 +1 位作者 李白雪 孙文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考察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连翘根、树皮、枝、叶、花、果实、种子、果壳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以 Diamonsil—C_(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A)-甲醇(B),梯度洗... 目的:考察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连翘根、树皮、枝、叶、花、果实、种子、果壳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以 Diamonsil—C_(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A)-甲醇(B),梯度洗脱(0~14 min,34%B;14~15 min,34%B~43%B;15~23 min,43%B;23~24 min,43%B~45%B;24~34 min,45%B;34~36 min,45%B~80%B;36~40 min,80%B),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连翘酯苷在连翘的树皮、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含量较高,在根、枝、果壳含量很低,连翘苷在连翘叶中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结论:连翘不同部位连翘甘和连翘酯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别,中药连翘应增加连翘酯苷作为标识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不同部位 连翘酯苷 连翘苷
下载PDF
不同采摘期连翘叶中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39
10
作者 王燕 王儒彬 +4 位作者 孙磊 王本华 丁月新 许丽琴 田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能力的关系。方法:连翘叶样品粉末脱脂后用60%甲醇超声波提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不同采摘时...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能力的关系。方法:连翘叶样品粉末脱脂后用60%甲醇超声波提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抗氧化能力。样品粗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用亚硝酸钠法,总酚酸含量的测定采用Folin试剂法。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月采摘的刚萌发幼叶表现出最高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相关性研究表明,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841。结论:3月连翘叶的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生长时期连翘叶,这显示从抗氧化方面而言连翘嫩叶刚萌发的时期是最佳的采摘时期,为较好的开发和利用连翘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总黄酮 总酚酸 2 2-二苯基-1-苦井基自由基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应用M-H琼脂进行连翘体外抗菌实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仲兴 王秀华 +2 位作者 赵建宏 杨敬芳 王鑫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42-745,共4页
目的 :用两种培养基对连翘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连翘对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连翘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 ,用M H琼脂为 1∶6 40 ,而用营养琼脂则为 1∶40 ,使连翘的抑菌效果增加 16倍... 目的 :用两种培养基对连翘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连翘对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连翘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 ,用M H琼脂为 1∶6 40 ,而用营养琼脂则为 1∶40 ,使连翘的抑菌效果增加 16倍。结论 :中药体外抗菌实验应使用M H琼脂 ,淘汰使用营养琼脂。此外 ,应使用多点接种仪接种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M-H琼脂 金黄色葡葡球菌 抗菌
下载PDF
连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宋小俊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20-220,F0003,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连翘化学成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连翘果实中所含化合物主要有木脂素类、挥发油和萜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花中... 目的探讨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连翘化学成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连翘果实中所含化合物主要有木脂素类、挥发油和萜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花中主要含挥发油类成分,其组成与连翘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接近,但活性成分含量较低;叶的化学成分与果实中所含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甚至高于其在果实中的含量,但种类较少;籽为连翘果实中挥发油的主要来源,其化学成分组成与果实中挥发性成分基本一致。结论连翘果实、叶、花、籽均含不同化学成分且活性成分不同,为寻找新的药源及连翘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中药连翘质量的灰色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忠 苏薇薇 何新新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9期536-538,共3页
在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了新的评价中药质量的模式识别模型,并将其用于连翘质量的评价。本研究在国内属首创。
关键词 连翘 灰色系统 相对关联度 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连翘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黄瑞玉 穆小萍 +2 位作者 柏彩英 张德纯 邓文喻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连翘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主动外排耐药机制。方法从临床分离的30株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对环丙沙星(CIP)外排表型和外排泵编码基因均阳性的9株菌作为实验菌株,应... 目的研究中药连翘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主动外排耐药机制。方法从临床分离的30株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对环丙沙星(CIP)外排表型和外排泵编码基因均阳性的9株菌作为实验菌株,应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连翘水煎剂作用前后CIP对上述9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取作用前后MIC变化较大的代表菌株进行基因测序,并将作用前后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连翘水煎剂可降低CIP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为2 242 bp,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分析表明,连翘作用后鲍曼不动杆菌adeB基因序列共有12个碱基突变;突变发生氨基酸替换的有E140V、K145I、A147V、K150N、A151V、K153I,并有3个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的突变。结论连翘水煎剂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泵,并可引起主动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序列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鲍曼不动杆菌 主动外排泵 adeB基因
原文传递
连翘的HPLC指纹谱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文婷 何翱 陈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 :研究连翘药材HPLC指纹谱 (HPLC FP)差异 ,为合理应用连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对连翘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伪品进行指纹谱测定。结果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连翘伪品同科植物果实暴马丁香及同属植物果实金钟花均显示了各... 目的 :研究连翘药材HPLC指纹谱 (HPLC FP)差异 ,为合理应用连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对连翘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伪品进行指纹谱测定。结果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连翘伪品同科植物果实暴马丁香及同属植物果实金钟花均显示了各自的指纹特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指纹谱 产地 HPLC指纺谱
下载PDF
连翘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丹丹 方建国 +5 位作者 陈娟娟 万进 张亚伟 尹宗智 王楠 陈素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研究连翘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和细胞毒性。方法:用细胞病变法和MTT法,检测连翘、槲皮素抗人巨细胞病毒的最大无毒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和治疗指数,并与更昔洛韦进行比较。结果:更昔洛韦、连翘及槲皮素的最... 目的:研究连翘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和细胞毒性。方法:用细胞病变法和MTT法,检测连翘、槲皮素抗人巨细胞病毒的最大无毒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和治疗指数,并与更昔洛韦进行比较。结果:更昔洛韦、连翘及槲皮素的最大无毒浓度分别为10,30,30 mg.L-1,最小有效浓度分别为10,30,0.3 mg.L-1,治疗指数分别为1,1,100。结论:槲皮素抗HCMV效果大大高于更昔洛韦和连翘,细胞毒性与连翘相同、比更昔洛韦低。连翘尤其是槲皮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效果,有望成为临床抗HCMV的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槲皮素 人巨细胞病毒
原文传递
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对临床11种致病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玉婕 王长福 +2 位作者 齐彦 贾博宇 陈德欣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目的:在确定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的基础上,探讨金银花、连翘及二者配伍后对临床常见的11种致病菌的作用。方法:将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 目的:在确定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的基础上,探讨金银花、连翘及二者配伍后对临床常见的11种致病菌的作用。方法:将金银花、连翘及其配伍后抗多药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MRSA)的最优活性组分,分别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金银花、连翘配伍使用后对11种菌均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作用优于单味药和双黄连粉针剂。结论:金银花、连翘配伍不仅对MDR-MRSA具有抗菌作用,对临床分离的11种致病菌依然具有抗菌作用,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致病菌 MDR-MRSA 金银花 连翘 配伍
下载PDF
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析及其入药探讨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进明 范圣此 +3 位作者 李安平 陈婷婷 孙斌 杨霞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7期556-559,共4页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2)100A(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2)100A(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连翘苷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连翘酯苷A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连翘苷在3.33~13.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连翘酯苷A在4.17~6.69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1.8%。结论:连翘苷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枝梗、果梗;连翘酯苷A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同样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果梗、枝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连翘苷 连翘酯苷A HPLC
下载PDF
连翘花芽分化及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旭辉 江莎 +2 位作者 李一帆 许珂 韩轶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6-428,共3页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连翘的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如下:(1)连翘花芽分化期为5月中下旬~7月中旬,整个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冠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2)雌雄蕊的...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连翘的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如下:(1)连翘花芽分化期为5月中下旬~7月中旬,整个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冠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2)雌雄蕊的发育紧随着花芽分化的完成而进行。9月上旬花药中分化出花粉母细胞和完整的花粉囊壁;10月下旬胚珠的发育进入大孢子母细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花芽分化 发育
下载PDF
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立夫 张向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应用兔回肠结扎试验研究了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LT)致肠分泌的拮抗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致病作用的影响至少涉及到抑菌和对热敏肠毒素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且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高... 应用兔回肠结扎试验研究了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LT)致肠分泌的拮抗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致病作用的影响至少涉及到抑菌和对热敏肠毒素的拮抗作用两个方面,且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连翘 大肠杆菌 热敏肠毒素 拮抗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