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孢镰刀菌碳化硅量子点标记及其长时程荧光成像 被引量:19
1
作者 宋月鹏 康杰 +4 位作者 高东升 李江涛 王晓波 尹承苗 毛志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6-292,共7页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荧光标记与活体细胞的长时程荧光成像示踪是研究其侵染机制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SiC量子点标记材料,研究了化学腐蚀法制备工艺过程,对SiC量子点标记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光学性...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荧光标记与活体细胞的长时程荧光成像示踪是研究其侵染机制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出SiC量子点标记材料,研究了化学腐蚀法制备工艺过程,对SiC量子点标记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而后对尖孢镰刀菌进行标记及长时程荧光成像,结果表明,SiC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光学性能,发射光颜色与其尺寸有内在关联性,腐蚀过程中即可在表面形成多种亲有机物功能团。尖孢镰刀菌生长初期SiC量子点将标记在分生孢子细胞膜处,而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活体细胞内部并形成稳定标记。进一步研究发现,SiC量子点无细胞毒性,可以实现活体细胞的长时程荧光成像,同时对其标记特征及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这对于尖孢镰刀菌侵染致病过程组织学与细胞学特征研究,揭示其致病机理、发展新型植株枯萎防治方法提供直观依据和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标记 成像技术 长时程荧光成像 尖孢镰刀菌 活体细胞 碳化硅量子点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in SARS coronavirus detec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SHI Rong MA Wenli +6 位作者 WU Qinghua ZHANG Bao SONG Yanbin GUO Qiuye XIAO Weiwei WANG Yan ZHENG Wenl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2期1165-1169,共4页
The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detecting of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hirty 60mer specific oligos were designed to cover the whole genome of the first su... The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detecting of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hirty 60mer specific oligos were designed to cover the whole genome of the first submit-ted coronavirus strain,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OR2 (GENEBANK Accession: AY274119). These primers were synthesized and printed into a microarray with 12×12 spots. RNA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throat swab and gargling fluid of SARS patients and reverse-transcripted into the double strand cDNAs. The cDNAs were prepared as re-stricted cDNA fragments by the restriction display (RD) technique and labeled by PCR with the Cy5-universal primer. The labeled samples were then applied to the oligo microar-ray for hybridization. The diagnostic capability of the mi-croarray was evaluated after the washing and scanning steps. The scanning result showed that samples of SARS patients were hybridized with multiple SARS probes on the microar-ray, and there is no signal on the negative and blank contro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ome of SARS coronavirus can be detected in parallel by the 60mer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hich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io of the diagno-sis. The oligo microarray can also be used for monitoring the behavior of the virus gen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CORONAVIRUS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RD tech-nique fluorescent labeling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原文传递
拮抗木霉gz-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条件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婵娟 付岗 +5 位作者 叶云峰 杨迪 张晋 潘连富 吴礼和 王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7-1823,共7页
【目的】优化拮抗木霉gz-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条件,快速、高效获得绿色荧光标记菌株,为哈茨木霉及同类真菌的GFP标记提供参考,并为下一步研究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定殖动态、分布规律及生防特性等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EG-Ca Cl2介导... 【目的】优化拮抗木霉gz-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条件,快速、高效获得绿色荧光标记菌株,为哈茨木霉及同类真菌的GFP标记提供参考,并为下一步研究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定殖动态、分布规律及生防特性等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EG-Ca 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从木霉菌株的菌龄、酶解时间、转化体系中质粒的含量及再生培养基中潮霉素B(Hm B)的浓度等方面对哈茨木霉gz-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表达稳定的转化子,并与出发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比较,评价转化效果。【结果】gz-2菌株培养36 h菌丝所形成的原生质体稳定性最好,菌丝体酶解3.5 h获得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达11.67×106个/m L;每240μL转化体系中质粒DNA含量为40μL,得到的转化子数量最多,为8.67个/皿;再生培养基中Hm B含量为600μg/m L时可获得稳定的强转化子。【结论】筛选获得1株表达稳定的转化子GFP-gz-2菌株,该菌株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上与出发菌株gz-2无显著差异,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gz-2菌株 原生质体 绿色荧光蛋白 标记技术
下载PDF
荧光标记技术在井内流体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尊年 孙建孟 +3 位作者 罗云凤 李公让 刘宝双 刘广东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荧光标记技术移植到井内流体离子分析中,从荧光标记技术的原理出发,综述了荧光标记检测的主要井内流体离子,对荧光标记技术在井内流体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主要包括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钻井安全... 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荧光标记技术移植到井内流体离子分析中,从荧光标记技术的原理出发,综述了荧光标记检测的主要井内流体离子,对荧光标记技术在井内流体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主要包括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钻井安全保障、泥浆配方调整、注水方案设计、外来污染及井下设备结垢的判断等。该技术可检测井内流体中油气勘探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阴离子、阳离子,也可进行离子检测环境的pH值测量。要实现井内流体离子荧光标记地面在线检测,还需解决泥浆循环过程中的固液分离技术、荧光标记离子的光谱检测分析技术和荧光标记离子检测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消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离子检测 荧光染料 荧光标记技术 储层识别 钻井安全 泥浆配方
下载PDF
组织透明技术在脑重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贺电 李静 +1 位作者 赵佳佳 孙海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组织透明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学技术,即将组织块或器官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后实现高度透明且完整的新兴技术。在结合光学成像、荧光标记等技术下,可对组织或器官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本文围绕组织透明技术进行综述,... 组织透明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学技术,即将组织块或器官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后实现高度透明且完整的新兴技术。在结合光学成像、荧光标记等技术下,可对组织或器官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本文围绕组织透明技术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组织透明技术在脑重大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现况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透明技术 脑重大疾病 光学成像 荧光标记技术
原文传递
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制革过程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宋映 马远 +1 位作者 曾运航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0,24,共7页
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 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 3.5,铬含量27 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下载PDF
EB病毒编码的小RNA荧光双重标记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毕阔 梅雪 +2 位作者 周小鸽 孙岚 刘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利用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建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的荧光双重标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为淋巴瘤患者的蜡块20例,其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每例取蜡块进行连... 目的利用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建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的荧光双重标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为淋巴瘤患者的蜡块20例,其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每例取蜡块进行连续切片,每例切片2张,其中1张切片进行荧光双重标记,另1张作为阴性对照。通过荧光显微镜查看双重荧光标记的效果。结果荧光双重标记成功后细胞和组织结构完整。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阳性的细胞核呈绿色荧光,免疫荧光阳性的细胞膜呈红色荧光,双重标记阳性细胞的膜与核红绿荧光对比鲜明。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EBER荧光双重标记方法,且此方法可以用于判断EB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B细胞还是T细胞,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编码的小RNA 原位杂交 免疫荧光 荧光双标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