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化喷雾造粒法制取低糖速溶豆粉的研究(Ⅰ)──流化喷雾造粒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涛 于才渊 +1 位作者 王喜忠 沈自求 《中国粉体技术》 CAS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在间歇式流化喷雾造粒床内,研究了豆粉流化造粒的颗粒生长机理和规律。考察了床层温度、过剩流化气速、料液的黏度和流率、品种尺寸、晶种量和晶种的类别等操作条件对颗粒生长速率的影响,寻找到较好的工艺操作条件。
关键词 流化喷雾造粒 过剩流化气速 颗粒生长速率 晶种 团聚生长
下载PDF
基于流化床包衣工艺的伊曲康唑速释微丸的制备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单利 史焱 +4 位作者 王玉丽 赵琳琳 杨美燕 蒋庆宇 高春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采用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速释型伊曲康唑固体分散体载药微丸。方法以常见的亲水性辅料为载体材料,溶剂法制备水不溶性药伊曲康唑的固体分散溶液,然后将其喷雾干燥共沉淀于流化床底喷锅内的蔗糖丸芯表面上,直接形成速释型伊曲康唑固... 目的采用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速释型伊曲康唑固体分散体载药微丸。方法以常见的亲水性辅料为载体材料,溶剂法制备水不溶性药伊曲康唑的固体分散溶液,然后将其喷雾干燥共沉淀于流化床底喷锅内的蔗糖丸芯表面上,直接形成速释型伊曲康唑固体分散体载药微丸,并对其药物溶出度、晶型表征、外观性状、以及溶剂残留等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制备的伊曲康唑载药微丸外观光洁美观,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态存在于载药层中,符合固体分散体结构特征。HPMC E5/伊曲康唑(1.5∶1,w/w)固体分散体载药微丸的药物溶出迅速,15 min可达80%以上。为保证溶剂残留在药典规定的限度内,制备的伊曲康唑载药微丸需要在真空80℃干燥6 h以上。结论采用流化床底喷上药包衣技术制备速释型伊曲康唑固体分散体载药微丸,质量可控,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包衣技术 伊曲康唑 固体分散体 羟丙甲纤维素 微丸 溶出度
原文传递
双氯芬酸钾脉冲释药微丸口服给药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延久 刘风荣 宋勋 《黑龙江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本研究以双氯芬酸钾(diclofenacpotossium,DP)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释药微丸。方法:采用微型流化床包衣设备,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为内层溶胀层材料、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为外层控释层材料制备了双层衣膜的包衣微... 目的:本研究以双氯芬酸钾(diclofenacpotossium,DP)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释药微丸。方法:采用微型流化床包衣设备,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为内层溶胀层材料、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为外层控释层材料制备了双层衣膜的包衣微丸。结果与结论: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钾 脉冲释药微丸 口服给药系统 研制 挤出滚圆造粒法 流化床包衣技术
下载PDF
茶碱两次脉冲释药微丸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明星 陈大为 王耀华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5年第4期189-198,共10页
目的制备茶碱两次不等剂量脉冲释药微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速释丸芯,用流化床包衣技术,以水溶胀性材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 E-7-19010)为外包衣控释... 目的制备茶碱两次不等剂量脉冲释药微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速释丸芯,用流化床包衣技术,以水溶胀性材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 E-7-19010)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第二次脉冲释药微丸,并考察溶胀层种类、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后增加的质量、介质pH值以及微丸粒径等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对所制得的第二次脉冲释药微丸再进行包衣,即在其外层继续包上茶碱层和普通薄膜衣制备两次脉冲释药微丸,并考察了微丸中第一剂量茶碱的体外溶出度、含量均匀度及两次脉冲释药微丸体外溶出度。结果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后增加的质量以及微丸粒径等对第二剂量脉冲释药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受溶出介质pH值的影响。结论两次脉冲释药微丸中的第一脉冲释药在45 min内能够达到理想的溶出度,其含量均匀度符合要求,时滞时间达到8.5 h开始第二剂量脉冲释药,时滞后3 h释药达到80%。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茶碱层和普通薄膜衣对茶碱第二次脉冲释药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只是时滞延长了0.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茶碱 脉冲释药微丸 挤出滚圆 流化床包衣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的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海洋 宋华先 +1 位作者 陈大为 刘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制备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底喷式流化床进行包衣,内层包衣选用水溶胀性高分子材料,外层包衣选用惰性高分子材料,考察了溶胀层、控释层及增塑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随着溶... 目的制备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底喷式流化床进行包衣,内层包衣选用水溶胀性高分子材料,外层包衣选用惰性高分子材料,考察了溶胀层、控释层及增塑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随着溶胀层厚度的增加,释药时滞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外层膜厚度增加或增塑剂用量增加,可显著延长时滞。结论制备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定时释药微丸 挤出滚圆法 流化床包衣
下载PDF
流化床喷雾造粒制备MTO薄层催化剂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坤媛 于才渊 《干燥技术与设备》 CAS 2014年第1期47-53,共7页
根据甲醇制烯烃流化床反应-再生工艺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球形度、耐磨强度等的要求,利用流化床喷雾造粒法制备了MTO薄层催化剂。实验研究了进料流率、分子筛组合物与粘结剂质量比、分子筛组合物浓度对薄层生长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分别以... 根据甲醇制烯烃流化床反应-再生工艺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球形度、耐磨强度等的要求,利用流化床喷雾造粒法制备了MTO薄层催化剂。实验研究了进料流率、分子筛组合物与粘结剂质量比、分子筛组合物浓度对薄层生长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分别以分子筛和成型催化剂为原料造粒时的薄层生长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组合物浓度高、进料流率大时,催化剂涂层生长速率快,表面活性成分负载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喷雾干燥 薄层催化剂 造粒
下载PDF
近红外技术监测流化喷雾制粒水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建荣 何震凯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2-564,共3页
流化床喷雾制粒是一种较复杂的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中物料含水量实时监测,对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装置自动化意义重大。本文探索利用近红外测试分析技术,实现对流化床喷雾制粒生产过程颗粒含水量的实时监测。根据现代 NIR理论和不... 流化床喷雾制粒是一种较复杂的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中物料含水量实时监测,对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装置自动化意义重大。本文探索利用近红外测试分析技术,实现对流化床喷雾制粒生产过程颗粒含水量的实时监测。根据现代 NIR理论和不同含水率颗粒光谱特点,采用双光路4波段8光束反射式近红外测试装置,进行含水率测试实验,实现了颗粒含水量在线监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性,为实现产品颗粒含水量自动测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流化床喷雾制粒 水份测控
原文传递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宏伟 戈文兰 +2 位作者 张根元 任丽莉 陈国广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普勒克索微丸,再将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丸的最终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10%碳酸氢钙用量、3%包衣增重率、25%柠檬酸三乙酯用量。自制缓... 目的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普勒克索微丸,再将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丸的最终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10%碳酸氢钙用量、3%包衣增重率、25%柠檬酸三乙酯用量。自制缓释微丸片在分割后其释放行为与整片相似。结论自制缓释微丸片与市售缓释片的释放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拉克索 缓释微丸 流化床包衣 微丸压片 正交试验 释放度 多单元缓释片
原文传递
马来酸氟伏沙明缓释微丸及其压片技术的研究
9
作者 许明慧 张兴跃 +3 位作者 董乔 赵峡 步玉如 陈乐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7,共9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并评估其在体外的释药行为。采用离心-滚圆法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得缓释微丸,并将多单元缓释微丸与处方量的辅料混合压制成片。通过L8(24)田口试验,筛选并确定载药微... 本研究旨在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并评估其在体外的释药行为。采用离心-滚圆法制备马来酸氟伏沙明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得缓释微丸,并将多单元缓释微丸与处方量的辅料混合压制成片。通过L8(24)田口试验,筛选并确定载药微丸最佳处方;使用Minitab将物料温度、风机转速、雾化压力、喷液速率设计成24部分因子的DOE试验以优化底喷包衣工艺;将24~40目粒径的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主要稀释剂进行压片以缓解压片时微丸与辅料分层现象并降低包衣膜的机械损伤;对混合颗粒的休止角、堆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等粉体流动性指标进行考察发现其流动性和可压性适合直接压片;评价缓释片基本性能,考察体外释放行为,并研究其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可以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崩解成独立的微丸小单元,并达到24 h缓释的效果,其释药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制备的马来酸氟伏沙明微丸缓释片,符合制剂设计的释放要求,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氟伏沙明 离心-滚圆法 流化床包衣 多单元缓释微丸 粉体学性质 体外释放度
原文传递
流化床喷雾造粒器内“两相-三区域”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涛 于才渊 +1 位作者 王喜忠 沈自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99-106,共8页
建立了流化床喷雾造粒器内“两相- 三区域”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得出三个基本方程,并由此计算了床层内温度分布、出口气体温度和湿度、颗粒水分含量等参数,经实验证实,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流化床喷雾造粒 流化床两相理论 传热方程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汇 陈佳佳 徐江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5-761,共7页
目的制备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米非司酮载药丸芯,对载药丸芯进行缓释功能层和黏附功能层包衣,得到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米非司酮速释颗粒,将米非司酮胃滞... 目的制备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米非司酮载药丸芯,对载药丸芯进行缓释功能层和黏附功能层包衣,得到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米非司酮速释颗粒,将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米非司酮速释颗粒外加辅料混合后压制成片剂,并从多个方面对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的体外释放进行考察。结果米非司酮溶解度随pH变化的拐点为pH 3.0;米非司酮原料微粉化导致其溶解速率提升和瞬时溶解度增加;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的速释部分释放速率比普通片更高,缓释部分比普通片持续时间更长,在猪胃黏膜上的滞留时间也大大延长;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与上市包装的米非司酮普通片无差异。结论制备的新型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体外释药研究显示该微丸片的生物利用度高于普通片,使个体差异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胃滞留缓释微丸片 流化床包衣 体外释药
原文传递
连续造粒机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艳春 张振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3期91-93,共3页
在流化振动连续造粒机的工作过程中,利用二次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多因素变化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理论与实际均合理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得到工艺参数的最佳范围。
关键词 连续造粒机 工艺参数 实验研究 流化喷雾造粒 成粒率
下载PDF
底部进料流化床喷雾造粒器内尿素造粒过程 被引量:9
13
作者 齐涛 于才渊 +1 位作者 王喜忠 沈自求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下端直径200mm、上端直径390mm、高1000mm的圆锥形流化床喷雾造粒器内,研究了尿素颗粒的生长规律和机理.料液从底部喷入床层,颗粒生长完全由分层生长控制,增大料液流量和降低床层温度,颗粒的粒径生长速率增大.... 在下端直径200mm、上端直径390mm、高1000mm的圆锥形流化床喷雾造粒器内,研究了尿素颗粒的生长规律和机理.料液从底部喷入床层,颗粒生长完全由分层生长控制,增大料液流量和降低床层温度,颗粒的粒径生长速率增大.床层内的温度分布类似于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径向上温度差别大,轴向上温度差别小,中心轴线上温度最低,温度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升高.产品颗粒与塔式造粒产品颗粒相比,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喷雾造粒 尿素颗粒 尿素造粒
下载PDF
四物汤防潮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春霞 王爱潮 +3 位作者 薛志峰 张月林 祁东利 刘志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制备四物汤防潮颗粒。方法以外观、溶化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乳糖、甘露醇、糊精为辅料,流化床一步制粒技术制备防潮颗粒,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进行包衣。然后,考察3种包衣材料(HPMC-E5、OPADRY amb、Kollicoat IR)对吸湿性的影响,... 目的制备四物汤防潮颗粒。方法以外观、溶化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乳糖、甘露醇、糊精为辅料,流化床一步制粒技术制备防潮颗粒,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进行包衣。然后,考察3种包衣材料(HPMC-E5、OPADRY amb、Kollicoat IR)对吸湿性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包衣前后形态变化进行表征。结果乳糖、甘露醇、Kollicoat IR防潮效果较好,最佳药辅比为1∶2和1∶1.5,所得颗粒均匀圆整。包衣增重为8%、10%、12%时吸湿率显著降低(P<0.05,P<0.01),以12%更明显。包衣后,颗粒表面更光滑,空隙减少。结论该方法可明显改善四物汤颗粒防潮性能,提高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防潮颗粒 制备 流化床一步制粒技术 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
下载PDF
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帅 方瑜 +4 位作者 安志华 杜青 白靖 向柏 曹德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并将微丸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片剂。考察微丸包衣增重、衣膜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的用量及单硬脂...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并将微丸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片剂。考察微丸包衣增重、衣膜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的用量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微晶纤维素、乳糖等不同片剂稀释剂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增重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为15%时包衣微丸的释放效果良好;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片剂稀释剂,与微丸比例为1∶1时,片剂的体外释药行为与微丸基本一致。1/4片、1/2片与整片之间有相似的释放特性。结论:制得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缓释片,其体外释药行为符合USP标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美托洛尔 缓释微丸 流化床包衣 多单元缓释片
原文传递
振动流化床造粒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峰 叶世超 +1 位作者 李天友 李爱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6-59,共4页
实验在尿素颗粒和油菜籽颗粒晶种上喷涂尿素熔融液或尿素溶液,使晶种以层式生长机理造粒。着重讨论了初始粒径,晶种种类,料液流率,流化气速,振动强度以及喷嘴高度等参数对颗粒成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化气速U=1.86Umf时油菜籽晶... 实验在尿素颗粒和油菜籽颗粒晶种上喷涂尿素熔融液或尿素溶液,使晶种以层式生长机理造粒。着重讨论了初始粒径,晶种种类,料液流率,流化气速,振动强度以及喷嘴高度等参数对颗粒成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化气速U=1.86Umf时油菜籽晶种的生长率明显大于尿素晶种;增大料液流率和晶种初始粒径,减小流化气速、振动强度以及减低喷嘴高度都有利于颗粒长大;当U=(1.5~2)Umf时,料液流率存在一个极值(W<8.5kg/h);振动的引入使操作气速降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流化床 造粒特性 层式生长 尿素颗粒 油菜籽颗粒 粒径 晶种种类
下载PDF
牛初乳粉低温造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庆 叶京生 +1 位作者 郑泽春 李占勇 《化工机械》 CAS 2009年第3期215-218,共4页
为考察料液流量、料液浓度和料液种类等影响牛初乳颗粒生长速率的因素,得到牛初乳颗粒的生长规律及工艺参数,为流态化低温造粒装置的研制提供依据,以牛初乳粉为原料,采用低温流态化喷雾造粒技术制取了牛初乳颗粒。结果表明,低温造粒能... 为考察料液流量、料液浓度和料液种类等影响牛初乳颗粒生长速率的因素,得到牛初乳颗粒的生长规律及工艺参数,为流态化低温造粒装置的研制提供依据,以牛初乳粉为原料,采用低温流态化喷雾造粒技术制取了牛初乳颗粒。结果表明,低温造粒能够保护产品质量不变,保持物质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流态化喷雾造粒技术 牛初乳
下载PDF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制备工艺与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洪模 吴小春 +3 位作者 何勇 岳志伟 黄进 郭正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5期61-65,共5页
目的制备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考察不同包衣增重对其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工艺,以羟丙基纤维素(HPC)为致孔剂、柠檬酸三乙酯(TEC)为增塑剂、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制备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制备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考察不同包衣增重对其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工艺,以羟丙基纤维素(HPC)为致孔剂、柠檬酸三乙酯(TEC)为增塑剂、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制备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及体外释放度,并与参比制剂的释放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参比制剂相比,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缓释层包衣增重为12.0%,13.5%,15.0%时,体外释放曲线相似因子(f_(2))分别为69.9,89.6,74.1。结论所建立的制备工艺可行,缓释层包衣增重为13.5%时体外释放度与参比制剂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 流化床底喷包衣 体外释放度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增免强力颗粒制粒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宗耀 任非 +2 位作者 张兰桐 孙莉 倪旭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99-700,共2页
目的:优选增免强力颗粒的最佳制粒工艺。方法:以喷雾制粒后颗粒的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选流化床喷雾制粒的最佳工艺。结果:流化床喷雾制粒的影响因素程度依次为:A(浸膏相对密度)>B(进风温度)>C(进风量)>D(喷浆... 目的:优选增免强力颗粒的最佳制粒工艺。方法:以喷雾制粒后颗粒的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选流化床喷雾制粒的最佳工艺。结果:流化床喷雾制粒的影响因素程度依次为:A(浸膏相对密度)>B(进风温度)>C(进风量)>D(喷浆速度);最佳流化床喷雾制粒方案为:清浸膏相对密度1.25、进风温度80℃、进风量1 500 m3/h、喷浆速度40 mL/min。结论:确定了增免强力颗粒合理的制粒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免强力颗粒 流化床喷雾干燥制粒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流化床侧喷技术制备淀粉颗粒的工艺研究
20
作者 龙园园 景秋芳 +1 位作者 陈爱玲 任福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流化床侧喷技术制备淀粉丸芯,主要以颗粒粒径分布、流动性及表面形态为评价指标,考察了黏合剂及工艺参数对制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流化床进风温度70℃,进风风量60~70m3/h,雾化压力0.15MPa,在17.5g/min速度下喷入黏合剂(HPMC... 采用流化床侧喷技术制备淀粉丸芯,主要以颗粒粒径分布、流动性及表面形态为评价指标,考察了黏合剂及工艺参数对制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流化床进风温度70℃,进风风量60~70m3/h,雾化压力0.15MPa,在17.5g/min速度下喷入黏合剂(HPMC K100的质量分数为3%),当黏合剂的用量为起始物料质量数的3.0%时,在65~100目的颗粒收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规整的表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侧喷技术 淀粉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