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种花类药材中八种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庞东梅 李海潮 +1 位作者 吴启勋 韩付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十二种花类药材中所含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应用四个主成分可以合理解释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得分可以用于十二种不同花类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为花类药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微量元素 综合评价 花类药材
下载PDF
刘启泉运用花类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娅 孙建慧 +5 位作者 王彩云 陈天鸽 李念 李京尧 张纨 刘启泉(指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379-1381,共3页
慢性胃炎病程长,病机往往复杂,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发现并运用花类药物拥有的质轻、气味芬芳、生清降浊、作用温和等特点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教... 慢性胃炎病程长,病机往往复杂,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发现并运用花类药物拥有的质轻、气味芬芳、生清降浊、作用温和等特点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教授左右学习,收益良多。文章将刘教授运用花药治疗慢性胃炎疾病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花药及慢性胃炎各自特点和联系方面记述了刘教授临床中诊治特点及临床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类药物 慢性胃炎 学术经验 刘启泉
下载PDF
花类中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运用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时小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总结花类中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辨证论治经验。[方法]通过参考古人在中医药典籍中花类中药的记载、在读博士期间对导师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本人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总结花类中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运用,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功... [目的]总结花类中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辨证论治经验。[方法]通过参考古人在中医药典籍中花类中药的记载、在读博士期间对导师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本人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总结花类中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运用,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功能性胃肠病以气血阴阳失和、脾胃之气升降失调为主,是由于情志异常、心神紊乱、痰邪作祟、饮食失节及寒温失宜等多方面因素所致。治疗上,作为自然植物之精华-花类药物,其质轻,香艳调神,气芳辟秽,有调畅气血、解郁止痛、疏肝和胃、化痰行瘀、宁心安神等功效,具有鲜明的临床治疗特色。在临床应用中,采用相应的剂量,合理配伍,可产生多种协同效果,同时还有助心理治疗。所附验案疗效显著。[结论]花类中药临床运用特色鲜明,疗效确定,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花类中药 辨证论治 诊疗特色 中医临床 脾胃系 验案
下载PDF
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探讨花类药治痤疮的规律机制
4
作者 赵悦 廖承成 +4 位作者 赵文斌 郭媛媛 郭晴 谢兵 成洁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滇南刘复兴学派用花类药治痤疮的规律及高频花类药的机制。方法收集门诊医案,进行性味归经、类别功效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高频花类药及痤疮靶点,取交集基因;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进行GO及KEGG分析,可视化分子对接... 目的探讨滇南刘复兴学派用花类药治痤疮的规律及高频花类药的机制。方法收集门诊医案,进行性味归经、类别功效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高频花类药及痤疮靶点,取交集基因;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进行GO及KEGG分析,可视化分子对接结果。结果以清热药为主,核心药物11味;高频花类药为金银花、野菊花、红花、玫瑰花,有6个核心成分和7个核心靶点,涉及癌症、脂质、内分泌等通路,分子对接结合较好。结论滇南刘复兴学派注重中上二焦、气血同调,以清热为大法、五味消毒饮为底方,力求攻补兼施、寒热平调、阴阳互滋;花类药可能通过MAPK通路、免疫-炎症反应、脂质、内分泌等作用于痤疮靶点,其中豆甾醇、β-谷甾醇可能是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类药 痤疮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花类药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永福 黄飞翔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9期105-109,共5页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玄府是人体中普遍存在、分布广泛的一种微观结构,是机体气血、津液、荣卫、精神出入流行之门户。玄府理论肇源于《黄帝内经...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玄府是人体中普遍存在、分布广泛的一种微观结构,是机体气血、津液、荣卫、精神出入流行之门户。玄府理论肇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发展而逐渐完善,最终由金元医家刘完素升华,并由此开启了中医学从微观角度认识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先河。玄府理论在生理上强调“贵开忌阖、以通为顺”,病理上则认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玄府闭塞,则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壅盛,或阴阳失衡、神机失常,皆可致使动脉血流阻力增加,这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关键病机。研究在玄府理论的指导下,试从“肝玄火闭”“心玄瘀闭”“脾玄浊闭”“肺玄汗闭”“脑玄神闭”5个方面阐释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花类药芳香透达,轻扬升散之性与玄府贵开忌阖的生理特点具有共通之处,既可宣通肌表玄府之密闭,又能畅通脏腑玄府之郁闭。治疗上以“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为立足点,从“平肝泻火以开肝玄”“活血化瘀以开心玄”“升清泄浊以开脾玄”“祛风清热以开肺玄”“安神解郁以开脑玄”等角度阐述花类药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机制,称为“花药开玄五法”。本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花类药 高血压病 玄府闭塞
下载PDF
于志强运用花类药调节肝之疏泄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姬壮壮 祁向争 于志强(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7期43-45,共3页
于志强教授临证配伍花类药,取其气味芬芳,质轻不燥,性善上达,理气而不伤阴,清热而不败胃,凉血而不壅滞的特点及其疏肝理气、醒脾和胃、活血化瘀、凉血清热、解郁安神的作用,用其调节肝之疏泄功能尤为适当,用于治疗情志病、皮肤疾病、妇... 于志强教授临证配伍花类药,取其气味芬芳,质轻不燥,性善上达,理气而不伤阴,清热而不败胃,凉血而不壅滞的特点及其疏肝理气、醒脾和胃、活血化瘀、凉血清热、解郁安神的作用,用其调节肝之疏泄功能尤为适当,用于治疗情志病、皮肤疾病、妇科疾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恰如其分,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类药 肝主疏泄 名老中医经验 于志强
下载PDF
毛德西运用花类药平调脾胃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举静 禄保平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699-1705,共7页
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中坚持“燮理阴阳,平和为期”之治则,遣方用药不宜太过、不及,太过则留邪,不及则伤正,很少使用孟浪之剂。同时强调“勿伐中气”,中土立则四旁建,中土败则四旁废,重视对脾胃的顾护。花类药气味芬芳故可醒脾悦脾,药性平... 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中坚持“燮理阴阳,平和为期”之治则,遣方用药不宜太过、不及,太过则留邪,不及则伤正,很少使用孟浪之剂。同时强调“勿伐中气”,中土立则四旁建,中土败则四旁废,重视对脾胃的顾护。花类药气味芬芳故可醒脾悦脾,药性平和恰和中焦敦厚之性,轻灵活泼而善畅达气机,秉受少阳春升之气,能升脾清气而降胃浊气,且无辛温刚燥之弊,无峻猛伤正之嫌,常将之应用于脾胃病的治疗中,如以旋覆花、葛花升清降浊;绿萼梅、佛手花疏肝行气;厚朴花、白扁豆花、代代花芳香化浊;丁香、金银花调和寒热;百合、合欢花安神舒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花类药 升清降浊 疏肝行气 芳香化浊 调和寒热 安神舒郁 毛德西
下载PDF
浅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中医治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达洲 孙旗策 谢冠群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经整理相关医家治疗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可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医家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一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热毒炽盛证,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配伍清热解毒、清气分热药;二者,血瘀常伴随于疾病的发展... 经整理相关医家治疗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可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医家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一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热毒炽盛证,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配伍清热解毒、清气分热药;二者,血瘀常伴随于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是皮损的重要病因,治疗可灵活选用养血和血、破血消癥药;三者,清肺祛风,擅治在表在上之邪,尤其适合在头面部的皮疹;四者,花类药轻灵清化,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作用,可起到清透病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 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清肺祛风 花类药
原文传递
常用花类药在肝癌中的应用探赜
9
作者 雷书浚 万何琴 曹建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646-650,共5页
肝癌的发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可导致肝郁、气滞、湿聚、血瘀等形成癌毒,而花类药善于疏肝解郁、行气健脾、化湿和胃、散瘀止痛,且具有芬芳馥郁、作用温和、副反应少的特性,在临床肝癌的治疗中疗效满意。该文对临床常用花类药治疗... 肝癌的发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可导致肝郁、气滞、湿聚、血瘀等形成癌毒,而花类药善于疏肝解郁、行气健脾、化湿和胃、散瘀止痛,且具有芬芳馥郁、作用温和、副反应少的特性,在临床肝癌的治疗中疗效满意。该文对临床常用花类药治疗肝癌的中医理论依据、临床用药经验、现代药理研究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探讨,以期为临床规范使用花类药治疗肝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类药 肝癌 中医药治疗 用药探讨
下载PDF
花类药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超 张会超 +1 位作者 韩丽华 袁彬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2年第3期98-102,共5页
花类药质地轻扬,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小,是中药本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通过撷取古籍的载录、医家的用花经验和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探析花类药安神宁心、通利心脉、平肝降压的中医功效,概述其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律... 花类药质地轻扬,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小,是中药本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通过撷取古籍的载录、医家的用花经验和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探析花类药安神宁心、通利心脉、平肝降压的中医功效,概述其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压血脂的作用,并从中成药和多种入食途径角度列举了花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具体应用,谨为医者在心系疾病的用药方面提供一定参考,并期推动花类药的现代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类药 心系疾病 中医功效 现代研究 应用
原文传递
十二种花类药材中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牛迎凤 韩春梅 +1 位作者 邵赟 陶燕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97-2000,共4页
选取藏药中极为常见的12种花类药材葛花、千日红、菊花、桃花、美人蕉、雪梨花、月季、鸡冠花、槐花、雪莲、马蔺花和秦艽花,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Ca,Cu,Fe,Mn,Zn,K,Mg和Na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对这些花类... 选取藏药中极为常见的12种花类药材葛花、千日红、菊花、桃花、美人蕉、雪梨花、月季、鸡冠花、槐花、雪莲、马蔺花和秦艽花,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Ca,Cu,Fe,Mn,Zn,K,Mg和Na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对这些花类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观察不同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6.76%~102.93%之间,RSD值在1.13%~3.46%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这12种花类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K,Mg,Na的含量普遍较高。不同药材中各元素的含量均有差异,含微量元素较丰富的是雪莲、马蔺花、美人蕉、鸡冠花;含量较少的是槐花和秦艽花。本试验为这些花类药材的合理药用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花类药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试论我国食用·药用花卉的市场开发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卫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128-13132,共5页
论述了我国食花的历史,分析了我国食用和药用花卉的市场前景、开发方向、开发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举例说明了常见花卉的主要保健和药用功能,指出我国的食用、药用花卉和花卉食品、药品必将成为有活力的产业之一。
关键词 花卉食品、药品 食花文化 食用、药用花卉 市场开发
下载PDF
蔡永亮教授运用花类药治疗抑郁性疾病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胜利 蔡永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2期73-74,共2页
抑郁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情志病范畴,蔡永亮教授研究认为郁证多有情志所伤致使五脏气机郁滞的病症,包括五气之郁以及情志之郁,其中五气之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人体气血津液不通所致;情志之郁是由于情志导致患者躯体症... 抑郁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情志病范畴,蔡永亮教授研究认为郁证多有情志所伤致使五脏气机郁滞的病症,包括五气之郁以及情志之郁,其中五气之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人体气血津液不通所致;情志之郁是由于情志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显现。在治疗中尤擅长应用花类药,自拟中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验之临床,效果颇佳。本文通过对蔡永亮教授运用花类药治疗抑郁性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类药 郁证 蔡永亮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基于中药望闻问切理论对花类中药的特色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雨蒙 朋汤义 +3 位作者 高兵 吴军杰 王梦娜 虎旭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194-197,共4页
花类中药(简称花类药)是指用植物的花蕾、花朵入药,能够行气调经、解毒利湿、散瘀止血等[1]。花类药在中医用药史上历史悠久且效果良好。由于花类药本身的药性,使得它在妇科疾病中应用甚广。该文通过中药望闻问切理论阐述花类药的形、... 花类中药(简称花类药)是指用植物的花蕾、花朵入药,能够行气调经、解毒利湿、散瘀止血等[1]。花类药在中医用药史上历史悠久且效果良好。由于花类药本身的药性,使得它在妇科疾病中应用甚广。该文通过中药望闻问切理论阐述花类药的形、色、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特性,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探讨花类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作用和价值,以期拓展花类药的发展前景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望闻问切 花类中药 妇科疾病 象思维 功效
下载PDF
花类中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雨桐 曾鹏飞 +1 位作者 夏宛廷 曾倩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8期167-169,共3页
花类中药气味芳香、药效平和,尤擅治疗妇科疾病。根据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将花类中药按功效进行分类,从功效主治、常用配伍、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释、总结,以供同道参详。
关键词 花类中药 妇科疾病 功效主治
下载PDF
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银花”类药材的鉴定
16
作者 罗姣姣 李旭东 +11 位作者 赵豆豆 彭芳 李琪 吴宇 徐皖菁 米亚东 苏志强 毛常清 陶珊 廖海浪 李羿 张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0-996,共7页
本文通过探究金银花、山银花和川银花3种“银花”类药材次生代谢物种类与含量的差异,为鉴定“银花”类药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成功构建OPLS... 本文通过探究金银花、山银花和川银花3种“银花”类药材次生代谢物种类与含量的差异,为鉴定“银花”类药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成功构建OPLS-DA模型并筛选得到19种差异代谢物,且3种“银花”类药材代谢物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适用于3种“银花”类药材的鉴定,为该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金银花 山银花 川银花 GC-MS “银花”类药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