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皮瓣修复多指全指皮肤脱套伤 被引量:43
1
作者 任义军 任高宏 +3 位作者 金丹 相大勇 胡稷杰 裴国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对腹部几种皮瓣修复多手指全指脱套伤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2000年以来对非拇指的多指全指脱套伤采用腹部皮瓣45例,其中腹部随意管状皮管修复10例,带蒂胸脐动脉穿支皮瓣15例,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12例,腹部皮瓣包埋8例。Ⅱ期断蒂... [目的]对腹部几种皮瓣修复多手指全指脱套伤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2000年以来对非拇指的多指全指脱套伤采用腹部皮瓣45例,其中腹部随意管状皮管修复10例,带蒂胸脐动脉穿支皮瓣15例,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12例,腹部皮瓣包埋8例。Ⅱ期断蒂或腹部皮瓣切取,并进行分指或皮瓣成形手术。[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3例3指分指术后出现远端皮肤坏死。随访时间5~36个月,患手平均掌指关节主动活动60°,指间关节30°。残存指神经的患指感觉恢复可达S3,其它手指精细感觉恢复差,均可持物。除3例3指远端皮肤坏死再次短缩致外形较差外,其余患手外观均满意。[结论]非拇指的多指全指脱套伤选择性的采用腹部皮瓣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外观及功能,仍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皮瓣 手指 脱套伤
下载PDF
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 被引量:32
2
作者 崔树森 李岩峰 +3 位作者 尹维田 李福 谢升伟 徐明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i001,共4页
目的介绍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并同时重建感觉的一种新的术式. 方法根据指背皮肤血供及神经支配的特点,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为血管蒂的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同... 目的介绍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并同时重建感觉的一种新的术式. 方法根据指背皮肤血供及神经支配的特点,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支为血管蒂的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同时应用指背部神经的分支重建指端及指腹感觉3例. 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动态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分别为2~4 mm及4~6 mm,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在10°以内. 结论该术式不需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采用中节指背非功能面的皮肤为供区,并能重建良好的感觉,不需2次手术,是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可选用的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 指端 逆行岛状皮瓣 指腹缺损 关节 重建 神经 柔软 耐磨 耐寒
原文传递
手指操联合局部理疗对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颖 郑燕 江东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30期2327-233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指操联合局部理疗对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因急诊外伤致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患者286例,根据入院顺序单号行手指操功能锻炼联合局部理疗,设为试验组,双号行常规功能锻炼,设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手指操联合局部理疗对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因急诊外伤致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患者286例,根据入院顺序单号行手指操功能锻炼联合局部理疗,设为试验组,双号行常规功能锻炼,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术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95.10%(136/143)、(15.32 ± 1.98)分,优于对照组的81.12%(116/143)、(22.62 ± 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t=13.35、-14.44,均P〈0.05).试验组术后1、6个月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8.46 ± 2.20)、(96.32 ± 2.64)分,高于对照组的(80.97 ± 3.69)、(87.54 ± 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21.35,均P〈0.05).结论 手指操联合局部理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手部功能,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手指操 肌腱损伤
原文传递
部分甲瓣和第二趾腹皮瓣联合修复指脱套伤 被引量:29
4
作者 芮永军 施海峰 +2 位作者 邱扬 吴权 程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6,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2~4指全指脱套伤的修复方法,寻找最佳术式。方法切取携带足背皮瓣的部分[足母]趾甲皮瓣修复手指背侧和部分掌侧,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形成一个血管蒂的部分[足母]趾甲皮瓣及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全手指脱套伤... 目的探讨2~4指全指脱套伤的修复方法,寻找最佳术式。方法切取携带足背皮瓣的部分[足母]趾甲皮瓣修复手指背侧和部分掌侧,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形成一个血管蒂的部分[足母]趾甲皮瓣及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全手指脱套伤。结果临床应用6例9指全部成活,受区伤口Ⅰ期愈合8指,其中有1例为双侧[足母]甲瓣及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示、中指,因中指近指间关节(DIP)有脱位,末节指骨坏死,死骨摘除,3个月后伤口愈合,皮瓣成活,原修复指甲及甲床也坏死。供区除1例[足母]甲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外,余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4个月,掌指关节活动度60°~70°,近指间关节活动度40°~50°,指腹饱满,两点辨别觉8~12mm,外形逼真,指甲生长良好,有1指指甲萎缩,1指指甲已缺损,供区行走良好,无疼痛及足部肿胀,植皮处肤色深,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部分[足母]甲瓣联合第二趾腹皮瓣是一种修复全手指脱套伤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足母]甲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全手指脱套伤 趾腹皮瓣 联合修复 甲瓣 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第二趾甲背皮瓣与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强 巨积辉 +2 位作者 侯瑞兴 程贺云 王天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7-390,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趾甲背皮瓣与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游离足第二趾甲背皮瓣瓦合对侧足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11例11指,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过4... 目的探讨第二趾甲背皮瓣与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游离足第二趾甲背皮瓣瓦合对侧足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11例11指,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过4—15个月随访,指背侧的趾甲背皮瓣及掌侧的趾胫侧皮瓣无明显萎缩,指腹饱满,指甲生长良好,指体外形良好,指腹感觉恢复满意,2例为S4,5例为S3,3例为S2,1例为S1,全部病例指背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手指功能正常,足部供区愈合好,无瘢痕增生,行走完全正常。结论游离足第二趾甲背皮瓣瓦合对侧足第二趾胫侧皮瓣是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脱套伤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刚义 郑龙 +4 位作者 刘宗义 苟军全 石定 宋永斌 谢瑞菊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32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修复甲床缺损7例、甲下指腹缺损9例、指端或... 目的总结采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32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修复甲床缺损7例、甲下指腹缺损9例、指端或残端缺损1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cm×1.0cm~3.5cm×3.2cm;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1.5cm.4.0cm×3.5cm。均采用患者来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1例皮瓣因缝合过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给予间断拆除部分缝线后解除:1例术后3个月出现皮瓣萎缩.末节指骨外露,给予咬除末端部分指骨后关闭创面;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32例中随访0.5年以上的患者中,甲床缺损4例(总7例)、甲下指腹缺损5例(总9例)、指端或残端缺损9例(总16例):随访0.5年以上的患者18例,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两点分辨觉为8~10mm:基本恢复了拇指原有的外形及功能。依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1例,良17例,中4例,优良率87.5%;供区无影响。结论采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其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成功率高、疗效满意;既适合于技术条件及设备好的医院开展,也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拇指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改良方案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段少华 胡芳 +2 位作者 齐秀会 王淑平 黄建新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改良方案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129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采用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改良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断指再植传统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改良方案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129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采用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改良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断指再植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术后感染、便秘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患者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管危象、术后感染、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基于精准护理的改良方案应用于断指再植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降低血管危象、术后感染、便秘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指损伤 精准护理 改良方案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两点辨别觉差异性恢复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策略 被引量:18
8
作者 傅育红 朱琳怡 芮永军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7期1556-1560,共5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两点辨别觉差异性恢复的原因并提出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成功行断指再植术的125例患者,根据两点辨别觉(Two-point discrimination,2PD)恢复情况分为2PD<6 mm组81例,2PD 6~8 mm组32例,...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两点辨别觉差异性恢复的原因并提出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成功行断指再植术的125例患者,根据两点辨别觉(Two-point discrimination,2PD)恢复情况分为2PD<6 mm组81例,2PD 6~8 mm组32例,2PD 9~10 mm组12例,对影响断指再植术后两点辨别觉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康复护理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显示:康复训练、损伤机制是断指再植术后两点辨别觉差异性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年龄、保存方式、职业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中无意义。结论早期识别断指再植术后两点辨别觉恢复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术后通过感觉的康复训练,促进患指感觉功能早期恢复,在临床工作能够采取更为确切的评判标准来推测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两点辨别觉 Logisic回归分析 差异性恢复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穿支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庄加川 李敏姣 +4 位作者 吴耿 白印伟 柯于海 林慧鑫 张振伟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6~2.8)cm×(3.0~4.5)cm,以尺动脉腕上支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6~2.8)cm×(3.0~4.5)cm,以尺动脉腕上支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平均7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皮肤饱满。结论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春 蔚芃 +1 位作者 陈路 张裕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我院自1996~2003年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我院自1996~2003年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伤指外形和皮瓣质地良好,指间关节活动度达功能位,患指痛、温觉、触觉有恢复。结论应用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手指外形不臃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皮瓣 腹部 手指软组织缺损 修复 轴型皮瓣 离断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掌背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扬剑 陈林海 +4 位作者 郑雪红 宋庆华 吴睿 黄斌 魏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以掌背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对21例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以掌背动脉背侧皮支为蒂、掌横韧带以远掌背动脉与指总动脉吻合处为旋转点于手背设计掌背动脉背侧... 目的探讨以掌背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对21例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以掌背动脉背侧皮支为蒂、掌横韧带以远掌背动脉与指总动脉吻合处为旋转点于手背设计掌背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携带掌背皮神经与患指指神经吻合重建感觉,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20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1/3坏死.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至S3-S4,两点辨别觉为5-8mm。供区恢复良好,患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良好,优良率95.2%。结论应用掌背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不牺牲主干动脉、神经,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并能重建感觉.是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动脉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晓东 杨锦 +5 位作者 刘杨武 丁建波 陈逸民 付尚俊 周阳 楼旭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105例120指甲床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损伤程度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甲床无缺损)40指,Ⅱ型(部分性甲床缺损)40指,Ⅲ型(完全性甲床缺损)40指,Ⅰ~Ⅱ... 目的 探讨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105例120指甲床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损伤程度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甲床无缺损)40指,Ⅱ型(部分性甲床缺损)40指,Ⅲ型(完全性甲床缺损)40指,Ⅰ~Ⅱ型根据损伤特点又分为A、B、和C三个亚型,其中Ⅱ型损伤的A和B亚型又分出两个次级亚型.根据甲床损伤不同分型,分别采用拔甲术、甲床缝合、各种带蒂皮瓣和足趾甲皮瓣移植等进行修复.结果 Ⅰ型缺损中Ⅰ C型共3例出现甲床坏死,改行皮瓣修复后成活,Ⅱ和Ⅲ型损伤采用皮瓣或趾甲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随访3~9个月,修复与再造的甲床指甲生长良好,皮瓣外观满意.结论 手指甲床损伤的分型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带蒂皮瓣是Ⅱ和Ⅲ型甲床损伤修复的有效方法,而足趾甲床皮瓣是修复ⅡB2和Ⅲ型甲床损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甲床 损伤 分型 皮瓣
下载PDF
甲根平面以远的断指再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雷 巨积辉 +4 位作者 王威明 季李华 金光哲 李建宁 侯瑞兴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五种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及缩短原位缝合对甲根平面以远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59指甲根以远断指吻合1~2条动脉+1~2条静脉13例15指,吻合1条动脉4例4指.短缩后吻合1条动脉12例13指,吻合1条动脉+动脉静脉化静脉15... 目的探讨五种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及缩短原位缝合对甲根平面以远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59指甲根以远断指吻合1~2条动脉+1~2条静脉13例15指,吻合1条动脉4例4指.短缩后吻合1条动脉12例13指,吻合1条动脉+动脉静脉化静脉15例18指,吻合静脉动脉化动脉5例5指,缩短原位缝合进行再植4例4指。结果再植成活57指,坏死2指,其中1指甲床坏死.均二次行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成活率96.6%,术后经4~20个月随访,外形、功能恢复满意,指体无明显萎缩,36指指甲生长平整,23指指甲呈脊样生长,接合神经及神经植入感觉恢复6~10mm.原位缝合指体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4例39指,艮16例18指,差2例2指,优良率96.2%。结论对甲根平面以远指体,根据血管损伤情况应用不同方法再植离断指体可以提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术 损伤 指甲
下载PDF
指尖离断再植32指报告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任高宏 裴国献 +1 位作者 顾立强 郭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53-955,共3页
目的介绍指尖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指尖的解剖学特点和离断指尖血管的损伤情况,对26例32指灵活采用同时吻合动静脉、仅吻合动脉、静脉动脉化及动静脉转流的方法进行再植,并对再植手指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结果32指... 目的介绍指尖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指尖的解剖学特点和离断指尖血管的损伤情况,对26例32指灵活采用同时吻合动静脉、仅吻合动脉、静脉动脉化及动静脉转流的方法进行再植,并对再植手指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结果32指共成活29指,成活率为90.06%.经4个月~5年的随访,29指外形与功能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并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不仅可使指尖再植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而且可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再植术 指尖离断 功能康复
下载PDF
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损伤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炳万 张兆毅 赵维彦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近侧指间关节(PIP)掌板损伤对近侧指间关节稳定性及晚期关节屈曲挛缩的影响,同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新鲜尸体20个手指,观察PIP关节掌板及其周围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并进行掌板损伤模拟实验。(2)手术治疗PIP... 目的:探讨近侧指间关节(PIP)掌板损伤对近侧指间关节稳定性及晚期关节屈曲挛缩的影响,同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新鲜尸体20个手指,观察PIP关节掌板及其周围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并进行掌板损伤模拟实验。(2)手术治疗PIP掌板损伤12例,其中新鲜损伤7例,陈旧损伤5例。结果:(1)切断掌板远端连接韧带后,掌板向近端回缩,其断端合拢时PIP关节屈曲度为35°~50°。掌板远端切断后背伸度为(23.4±6.6)°,掌板和单侧侧副韧带同时切断后背伸度为(51.3±7.8)°,而侧搬度为(41.8±5.5)°。(2)12例患者术后随访3~13个月。新鲜病例7例,PIP关节主动背伸为0—15°,平均8°;屈曲基本正常。陈旧病例关节松解术3例5次,关节挛缩均复发;掌板松解、指浅屈肌腱切断后长期使用弹性支具1例,症状明显改善;掌板松解和2区伸肌腱切断1例,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掌板损伤后向近侧退缩粘连和瘢痕挛缩是晚期关节屈曲挛缩的主要原因;掌板损伤以早期修复为佳,晚期关节松解效果差,以单纯掌板松解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指间关节 掌板 损伤 挛缩
原文传递
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本元 巨积辉 +1 位作者 蒋国栋 胡淼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白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采用游离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15例15指,其中13例采用静脉动脉化重建血供,2例采用静脉系统供血... 目的探讨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白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采用游离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15例15指,其中13例采用静脉动脉化重建血供,2例采用静脉系统供血重建血供。结果术后皮瓣均存活,其中14例供区直接缝合,伤口Ⅰ期愈合;1例供区采用前臂近端取皮植皮,植皮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指外观及功能满意。按照肌腱修复术后TAM/TPM标准评价疗效:优8指,良4指,可2指,差1指。结论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一次手术能同时完成肌腱、皮肤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肌腱损伤 静脉皮瓣
原文传递
吸烟患者离断手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影响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雪萍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调查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吸烟组57例(88指)与不吸烟组50例(83指)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救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 目的调查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吸烟组57例(88指)与不吸烟组50例(83指)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救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组血管危象救治成功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患者每日吸烟量与血管危象发生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的吸烟年限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吸烟可使再植断指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增高并降低危象救治成功率,应加强对断指再植长期吸烟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术后护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再植断指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指损伤 再植术 手术后护理 血管危象
下载PDF
微型骨锚钉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撕脱伤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汤样华 李浩阳 +3 位作者 曾林如 岳振双 徐灿达 任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微型骨锚钉技术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8.3个月,按Saetta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周、6周手指关节肿胀消退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线结排斥反应及关节不稳。未见锚钉松动、脱落。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在缓解术后关节肿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钉 中药 外洗疗法 侧副韧带 指损伤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骨间背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潘朝晖 蒋萍萍 王剑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0-12,I0003,共4页
目的游离长蒂骨间背侧穿支感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急诊或择期行同侧骨间背侧穿支感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8例;其中单纯皮肤缺损4例,各关节主及被动活动正常;合并肌腱伤或骨折者4例,关节主动活动有不同程度影响。皮瓣大小:3.5cm... 目的游离长蒂骨间背侧穿支感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急诊或择期行同侧骨间背侧穿支感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8例;其中单纯皮肤缺损4例,各关节主及被动活动正常;合并肌腱伤或骨折者4例,关节主动活动有不同程度影响。皮瓣大小:3.5cm×2cm~5cm×3cm;端端吻合骨间背侧动脉—指固有动脉,伴行静脉—指掌侧浅静脉,前臂后侧皮神经—指固有神经。术后定期测量两点辨别觉、外观满意度及关节活动度,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皮瓣全部存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两点辨别觉8~18mm。外观满意度评估优5例,良3例。结论长蒂骨间背侧穿支感觉皮瓣是修复手指尤其是指端及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皮瓣 指损伤 骨间背侧血管 移植
下载PDF
吻合掌侧浅静脉的末节及指尖断指再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柴益民 林崇正 +2 位作者 邱勋永 陈汉东 陈彦堃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36-137,F003,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掌侧浅静脉的末节及指尖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显微解剖基础上对41例46指指尖离断伤及伴指背静脉缺损的末节断指,应用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方法重建静脉回流。结果存活45指,存活率97.8%。随访3~24个月,再植指外... 目的探讨吻合掌侧浅静脉的末节及指尖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显微解剖基础上对41例46指指尖离断伤及伴指背静脉缺损的末节断指,应用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方法重建静脉回流。结果存活45指,存活率97.8%。随访3~24个月,再植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两点辨别觉为3mm~7mm,36例恢复原工作。结论吻合指掌侧浅静脉法为末节及指尖断指再植提供了重建静脉回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 末节 断指再植 指掌侧浅静脉 静脉回流 指尖 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