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suture promotes fibrocartilaginous interface regeneration in a rat rotator cuff transosseous repair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Baoxiang Zhang Wen Zhang +5 位作者 Fei Zhang Chao Ning Mingyang An Ke Yang Lili Tan Qiang Zha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84-393,共10页
Despite transosseous rotator cuff tear repair using sutures is widely accepted for tendon-bone fixation,the fibrocartilaginous enthesis regeneration is still hardly achiev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utures.In the present... Despite transosseous rotator cuff tear repair using sutures is widely accepted for tendon-bone fixation,the fibrocartilaginous enthesis regeneration is still hardly achiev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utures.In the present work,degradable magnesium(Mg)alloy wire was applied to suture supraspinatus tendon in a rat acute rotator cuff tear model with Vicryl Plus 4±0 absorbable suture as control.The shoulder joint humerus-supraspinatus tendon complex specimens were retrieved at 4,8,and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The Mg alloy suture groups showed better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erms of ultimate load to failure.Gross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hyperplastic response of the scar tissue at the tendon-bone interface is progressively alleviated over time in the both Mg alloy suture and Vicryl suture groups.In the histological analysis,for Mg alloy suture groups,chondrocytes appear to proliferate at 4 weeks postoperatively,and the tendon-bone interface showed an orderly structural transition zone at 8 weeks postoperatively.The collagenous fiber tended to be aligned and the tendon-bone interlocking structures apparently formed,where transitional structure from unmineralized fibrocartilage to mineralized fibrocartilage was closer to the native fibrocartilaginous enthesis.In vivo degradation of the magnesium alloy wire was completed within 12 week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g alloy wire was promising as degradable suture with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s fibrocartilaginous interface regeneration in rotator cuff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or cuff repair Mg alloy wire Tendon-bone healing fibrocartilaginous interface
下载PDF
MR 3D-VIBE序列对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娄路馨 于爱红 +2 位作者 程晓光 程克斌 李新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MR水激发三维容积内插梯度回波(3D-VIBE)序列对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FFCD患儿的临床及MRI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3D-VIBE序列进行扫描。结果:14例中8例病变位于胫骨(近段... 目的:探讨MR水激发三维容积内插梯度回波(3D-VIBE)序列对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FFCD患儿的临床及MRI表现,全部病例均采用3D-VIBE序列进行扫描。结果:14例中8例病变位于胫骨(近段7例,中段1例),2例位于股骨远段,4例位于尺骨远段。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MRI正确诊断FFCD1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14/14)。FFCD的3D-VIBE序列表现:7例胫骨及1例股骨病变表现为楔形骨质凹陷,1例胫骨病变表现为螺旋状骨质凹陷;尺骨远段病变表现为尺骨远段桡侧不规则骨质凹陷。所有病变在骨质凹陷或缺损区均可见低信号的条带状纤维结构(线状2例,索条状3例,扁索条状5例,带状4例)。在病理显示软骨化生的9例病例中,MRI图像上8例(88.9%,8/9)可见软骨成分。8例胫骨及1例股骨病变的骨质凹陷区和骨干皮质增厚,4例尺骨病变均未见皮质增厚。结论:MR 3D-VIBE序列可清晰显示FFCD的发病部位、形态、纤维条带结构和软骨成分,对FFCD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发育不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3D-VIBE序列
下载PDF
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的影像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新民 蒋雯 +3 位作者 程克斌 张薇 于爱红 程晓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的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7年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2例FFCD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范围1.4~11.6岁,平均3.... 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的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7年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2例FFCD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范围1.4~11.6岁,平均3.4岁。由2名有10年以上骨骼放射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其X线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FFCD的影像特点。结果 12例中,4例(33%)位于右侧前臂,其中3例为尺骨远段,1例位于桡骨远段;8例(67%)位于胫骨内侧(左、右侧各4例),其中6例位于近端干骺端,2例位于远端干骺端;X线表现为患侧骨干弯曲,其中1例前臂病变伴桡骨头脱位,胫骨病变均见内翻畸形;病灶处骨皮质局部凹陷及条状透亮区,边界清晰,病变远端皮质增厚,并骨质硬化区,局部髓腔变窄,未见骨膜反应。MRI表现为尺桡骨或胫骨骨干弯曲,病灶处凹陷呈条带状低信号,部分伴等T1WI、高T2WI异常信号;在3D-VIBE序列可见纤维条索及/或软骨信号深入其内,邻近皮质呈带状低信号。其中3例(25%)病灶周围见轻度骨髓水肿,2例(17%)病变旁软组织轻度水肿。结论 FFCD的X线及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正确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 儿童 X线 磁共振 诊断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纤维软骨栓塞致偏瘫的病例报告
4
作者 范静怡 杨晓愉 +1 位作者 林毓暐 林珈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7,共5页
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病(FCEM)是由供应相应脊髓区域动脉和(或)静脉发生栓塞所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综合征。本病例患犬突发右侧偏瘫,结合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学检查和磁共振扫查结果,高度怀疑为纤维软骨栓塞,西医治疗2... 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病(FCEM)是由供应相应脊髓区域动脉和(或)静脉发生栓塞所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综合征。本病例患犬突发右侧偏瘫,结合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学检查和磁共振扫查结果,高度怀疑为纤维软骨栓塞,西医治疗2周后其自主运动部分恢复,能短暂站立但仍无法行走,转诊至中兽医门诊后辨证为肾气虚伴气滞血瘀,对证进行针刺治疗并配以推拿复健,经6次针刺治疗后,该患犬自主运动能力完全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本报告对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纤维软骨栓塞致偏瘫的病例进行介绍,以期为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病 中兽医 针灸 偏瘫
下载PDF
儿童胫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6例影像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黎芳丽 Gao Hui +3 位作者 肖怀春 李春旺 伍光春 金科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胫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ons Dysplasia,FFCD)的影像表现。方法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FFCD,对X线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FFCD的X线及MRI特点。6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4例位于左侧胫骨近... 目的 :探讨儿童胫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ons Dysplasia,FFCD)的影像表现。方法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FFCD,对X线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FFCD的X线及MRI特点。6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4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2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结果 :6例患儿X线均表现为患侧胫骨近端呈内翻改变,内侧骨皮质局部凹陷,可见条带状斜行透亮区,边界清晰,内侧骨质均可见明显硬化。在MRI上表现,6例患儿表现为胫骨近端条带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边界清晰,与X线上骨质缺损区对应;胫骨内侧可见带状长T1中等T2信号,与X线上骨质硬化对应;其中2例病变周围骨髓出现水肿。3例行增强扫描患儿病变未见强化。结论 :FFCD是罕见的良性病变,以儿童多见,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长骨,尤其是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FFCD在X线及MRI上具有特征性,依据这些特点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胫骨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 影像表现
原文传递
纤维软骨性结构不良23例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隽 张丽 +3 位作者 陈春燕 孙可洋 张惠箴 刘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8-1181,1186,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性结构不良(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CD)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FCD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运用免疫组化和Sanger测序法分析FCD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结果23例FCD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发病年...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性结构不良(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CD)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FCD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运用免疫组化和Sanger测序法分析FCD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结果23例FCD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9~55岁,中位年龄19岁。3例为多骨性病变,其余为单骨性病变。病变主要发生于股骨(18/23),尤其好发于股骨颈;余肱骨2例,胫骨、髂骨和指骨各1例。影像学大多数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膨胀性磨玻璃样背景中见点状、环状或絮状钙化。镜检:病变内可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不成熟编织骨,以及多少不等的高分化透明软骨成分及软骨化骨。免疫表型:纤维骨性成分均表达SATB2,Ki-67增殖指数低,不表达CK、CK5/6、p63等上皮标志物。6例分子检测提示GNAS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分别为CGT>TGT导致的p.R201C位点突变(2例)和CGT>CAT导致的p.R201H位点突变(4例),不同形态区域突变位点一致;IDH1/IDH2均为野生型。结论FCD是少见纤维结构不良特殊形态学亚型。纤维骨性成分和软骨成分同源,软骨成分是纤维结构不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组成部分。纤维结构不良中出现软骨,再结合影像学改变和分子检测可辅助FC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纤维软骨性结构不良 纤维结构不良 GNAS基因 IDH1/IDH2基因
下载PDF
纤维软骨性间叶瘤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瑾 罗彦丽 +5 位作者 白岳青 焦琼 陈杰 蒋智铭 刘志艳 张惠箴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性间叶瘤(fibrocartilaginous mesenchymoma, F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2020—2022年4例FM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性间叶瘤(fibrocartilaginous mesenchymoma, F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2020—2022年4例FM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对其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会诊病例, 患儿女, 10岁。CT示骶骨和L5关节突骨质破坏。例2, 患儿女, 7岁。右尺骨远段病灶合并病理性骨折。例3, 患儿男, 11岁。左侧胫骨近端干骺端骨质破坏。例4为会诊病例, 患儿男, 11岁。左侧桡骨远端干骺端病灶伴骨皮质破坏。镜下肿瘤均由多量的梭形细胞成分、透明软骨结节和小梁状的骨构成。梭形细胞区域细胞密度低至中等, 呈束状或交叉排列, 梭形细胞轻至中度异型, 例1间质富于黏液。透明软骨结节呈骺板软骨样排列。骨小梁周围被覆骨母细胞。例2~4均未发现GNAS、IDH1/IDH2基因突变和MDM2基因扩增。结论 FM罕见, 多位于长骨的干骺端, 其次为髂骨、耻骨和脊柱骨;好发于青少年。增生的梭形细胞、透明软骨结节和编织骨的形成是FM三大特征性形态表现, 无特异性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FM为中间型肿瘤, 有局部复发倾向, 需与软骨性纤维结构不良、髓内高分化骨肉瘤和去分化软骨肉瘤等鉴别;广泛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诊断 鉴别 纤维软骨性间叶瘤
原文传递
纤维软骨性脂肪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8
作者 李红玲 王坚 +2 位作者 程虹 张淑君 毛荣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由纤维软骨、纤维及脂肪构成的纤维软骨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4家医院病理科... 目的探讨由纤维软骨、纤维及脂肪构成的纤维软骨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4家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存档的6例纤维软骨性脂肪瘤,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6例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6~69岁,中位年龄53岁。肿瘤发生在四肢、头颈部和躯干,表现为局部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境界清楚,位于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大体检查,3例有完整的纤维包膜,1例无包膜但境界清楚,2例周边附少许横纹肌组织,肿瘤由灰黄色脂肪组织和混杂的灰白色区域组成,平均直径2.9 cm(1.5~5.5 cm);镜下观察,瘤组织主要由不同比例的成熟脂肪、纤维及纤维软骨组织构成。纤维软骨呈结节状或片块状,其内可见脂肪细胞;瘤细胞形态温和,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组织内纤维软骨细胞表达S-100蛋白及SOX9,脂肪细胞表达S-100蛋白、Adipopholin及HMGA2,梭形成纤维细胞表达CD34,但不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RB1蛋白表达无缺失,4例暂未发现分子遗传学异常。随访10~51个月,5例无复发,1例仅行活检。结论纤维软骨性脂肪瘤是一种良性的脂肪肿瘤,含有纤维软骨、纤维及脂肪成分。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脂肪及软骨标志物,暂未发现特异性分子遗传学改变,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与具有相似形态的间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脂肪瘤 纤维软骨性脂肪瘤
原文传递
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影像学表现
9
作者 胡克非 赵振 +1 位作者 刘晓越 徐守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手术及病理证实10例FFCD,10例X线检查,8例MRI检查。结果 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7例,尺骨远端干骺端3例。X线显示患骨弯曲,2例合并肢体缩短。骨皮质凹陷,并... 目的 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手术及病理证实10例FFCD,10例X线检查,8例MRI检查。结果 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7例,尺骨远端干骺端3例。X线显示患骨弯曲,2例合并肢体缩短。骨皮质凹陷,并可见斜行透亮区,同侧骨皮质增厚。MRI的T_(1)WI及T_(2)WI均呈低信号,4例病变内可见片状T_(2)WI高信号,邻近骨质硬化于T_(1)WI及T_(2)WI上均呈低信号。5例病灶周围见骨髓水肿。3例行增强扫描其内软骨成分明显强化。结论 FFCD是罕见的良性骨病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长骨干骺端,MRI增强软骨成分明显强化为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 X线 磁共振
下载PDF
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多姿 郭富强 +2 位作者 吴文斌 余能伟 杨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青年男性患者均因突发颈痛、快速进展性四肢无力伴呼吸骤停入院,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转入我...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青年男性患者均因突发颈痛、快速进展性四肢无力伴呼吸骤停入院,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转入我院后查CSF常规、生化及头颈CT均未见异常,头颈MRI均示延髓及颈段脊髓长T_1、长T_2信号影。临床诊断为颈椎椎间盘纤维软骨栓塞可能。患者经甲泼尼龙、丙球蛋白冲击、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支持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2例患者均于发病3个月后恢复自主呼吸,其后进行康复治疗。结论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多由外伤运动等因素诱发,快速起病,且进展迅速的脊髓横贯性损伤等表现,CSF和头颈CT无异常表现,而MRI示长T_1、长T_2局灶性病灶改变,排除其他常见器质性病变后要考虑该疾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 颈椎 椎间盘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肋骨纤维软骨间叶瘤1例
11
作者 陈学志 王长福 +1 位作者 代翠羽 孙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16-1916,共1页
患者女,28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肩背部疼痛5天,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胸部CT:平扫示左侧第二后肋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图1A、IB),呈偏心性、多房状,部分边缘硬化,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突破前方骨皮质突向胸腔,肿块约3.3cm×3.5cm... 患者女,28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肩背部疼痛5天,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胸部CT:平扫示左侧第二后肋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图1A、IB),呈偏心性、多房状,部分边缘硬化,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突破前方骨皮质突向胸腔,肿块约3.3cm×3.5cm× 3.2cm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肿块边缘及分隔强化(图IC)。CT诊断:考虑骨巨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间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