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真皮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洋 张宜澜 +7 位作者 黄亚兰 罗高兴 彭毅志 颜洪 罗奇志 张家平 吴军 彭代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8-203,共6页
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bFGF应用于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创面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创面类型为瘢痕切除后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 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bFGF应用于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创面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创面类型为瘢痕切除后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面、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共102个创面。根据是否联合应用bFGF,将创面分为人工真皮组60个和人工真皮+bFGF组42个。人工真皮组I期手术行瘢痕松解和切除或深度创面彻底清创,移植人工真皮,待人工真皮血管化完成时,行Ⅱ期手术移植自体刃厚皮修复创面。人工真皮+bFGF组的人工真皮先用bFGF浸泡30min后再移植,其余手术方法同人工真皮组。统计2组创面手术面积、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时间、皮片存活情况及随访情况。对数据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2组创面中瘢痕切除后、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手术面积相近(t值为-1.853~-0.200,P值均大于0.05)。人工真皮+bFGF组创面中瘢痕切除后、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时间分别为(15.6±2.9)、(14.7±2.7)、(20.3±4.g)d,较人工真皮组相应创面的(18.3±4.7)、(18.7±4.2)、(27.7±8.8)d平均分别缩短2.7、4.0、7.4d(t值为-2.779~-2.383,P值均小于0.05)。(2)人工真皮+bFGF组3种类型创面中,相同类型创面皮片存活为优者所占比例均高于人工真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术后随访1~48个月,2组创面植皮区和供皮区均无明显瘢痕生长。结论人工真皮联合bFGF能有效缩短人工真皮在瘢痕切除后创面和皮肤深度创面的血管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烧伤 伤口愈合 真皮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深度皮肤创面
原文传递
清创后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同威 汪毅平 贾赤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3,共9页
目的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清创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取32只3~4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兔,均于臀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敏,6周后于兔背部两侧注射浓度5×10^7集落形成单位/mL的牛型结核分... 目的探讨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清创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取32只3~4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兔,均于臀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敏,6周后于兔背部两侧注射浓度5×10^7集落形成单位/mL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菌液各0.5 mL,建立新西兰兔结核性创面模型。建模成功后,将32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长因子组、抗结核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生长因子组兔创面均匀涂抹重组牛bFGF凝胶(300 IU/cm^2,每个创面约涂0.45g);抗结核药物组兔创面采用6mL异烟肼注射液和0.15g利福平粉针剂混匀浸透纱布后覆盖;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同前用重组牛bFGF凝胶均匀涂抹后,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浸透纱布覆盖;空白对照组兔创面仅用无菌纱布覆盖。各组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完全愈合。于术后即刻、7、14、21、28 d,肉眼观察创面大体情况,拍照并计算术后7、14、21、28 d的创面愈合率并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7、14、21、28 d,取创缘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情况。于术后21 d,取创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微血管计数。于术后7、14、21、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创缘羟脯氨酸含量。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8。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4组兔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即刻,4组兔创面基底水肿明显。术后7 d,4组兔创面较前缩小,创面覆盖痂皮,水肿减轻,其中生长因子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组织更加红润。术后14 d,4组兔创面缩小明显,抗结核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均无明显渗出;生长因子组兔1个创面和空白对照组兔2个创面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术后21 d,生长因子组、联合治疗组兔创面基本愈合,空白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伤口愈合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英蕾 孙建义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s)家族已发现有 2 1个成员 ,其中哺乳动物有 9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s)是一类穿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它们介导FGFs信号传递入细胞质中。目前已经确定了由 4种独立基因编码的FGFRs即FGFR1、FGFR2、FG...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s)家族已发现有 2 1个成员 ,其中哺乳动物有 9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s)是一类穿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它们介导FGFs信号传递入细胞质中。目前已经确定了由 4种独立基因编码的FGFRs即FGFR1、FGFR2、FGFR3、FGFR4。FGFs/FGFRs在不同组织中 ,通过复杂的信号传递路径对细胞的增值、分化和移行进行调节。由于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传递 生物学功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不同表型血清及诱导痰中生长因子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邹晖 方秋红 +1 位作者 马迎民 王学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01-4306,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不同表型血清及诱导痰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不同表型血清及诱导痰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2例,根据其诱导痰细胞不同分为嗜酸粒细胞表型组(48例)和中性粒细胞表型组(14例);根据其肺功能分为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70%组(24例)和FEV1/FVC<70%组(38例);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10例)及重度组(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中EGF、b FGF、PDGF-AA、PDGF-BB以及VEGF水平。结果中性粒细胞表型组和嗜酸粒细胞表型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40岁、吸烟率、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支气管哮喘家族史、总免疫球蛋白E(T-Ig E)、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上述几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70%组和FEV1/FVC<70%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40岁、吸烟率、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支气管哮喘家族史、血清嗜酸粒细胞、T-Ig 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1、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EGF、PDGF-AA、VEGF水平均低于诱导痰中水平(P<0.05);血清b FGF、PDGF-BB水平均高于诱导痰中水平(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EGF、b FGF、PDGF-AA及PDGF-BB在支气管哮喘不同临床表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表型组VEGF水平高于中性粒细胞表型组(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FEV1/FVC<70%组VEGF水平高于FEV1/FVC≥70%组(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重度组VEGF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表型 表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诱导人骨髓来源的多能成体祖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力军 高毅 +2 位作者 张志 李浩 单毓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生长因子-4(FGF-4)诱导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hMAP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1)取志愿者适量骨髓后采用梯度密度离心+贴壁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 目的探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生长因子-4(FGF-4)诱导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hMAP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1)取志愿者适量骨髓后采用梯度密度离心+贴壁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MSCs通过CD45、GlyA免疫微磁珠负分选得到hMAPCs。(2)将hMAPCs用HGF+FGF-4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分组:A组:HGF (20 ng/ml)+(FGF-4)10ng/ml诱导hMAPCs;B组(阳性对照组):L-02人肝细胞株; C组(阴性对照组):未加任何诱导因素的hMAPCs。(3)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等肝细胞特征的表型变化并计数阳性细胞比率。(4)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Alb、AFP、CK-18的mRNA转录。(5)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35天后细胞的Alb表达。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Alb、CK-18在诱导组中不同时间段基本为阳性着色;AFP在诱导分化第7天为阳性着色,在诱导第14、21天为阴性着色。(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作为不成熟肝细胞表型的AFP,在诱导分化的第7天有mRNA阳性表达;作为成熟肝细胞表型的Alb及CK-18,在不同时间段mRNA均为阳性表达。(3)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35天后细胞的Alb表达。结论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祖代细胞 肝细胞 多能成体祖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细胞分化 人骨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NA转录
原文传递
臭氧、臭氧水联合改良型VSD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效果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云恺 陈丽艳 +1 位作者 王惠 邱思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19-3021,3024,共4页
目的探讨臭氧、臭氧水联合改良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效果及局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四肢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臭氧+VSD组、臭氧水+VSD组、VSD组与对... 目的探讨臭氧、臭氧水联合改良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效果及局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四肢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臭氧+VSD组、臭氧水+VSD组、VSD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分别采用臭氧联合改良型VSD、臭氧水联合改良型VSD、VSD以及传统换药治疗。观察4种治疗方式对复杂性创面愈合、细菌感染以及局部FGF、IL-1水平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1.5±6.6)d,平均换药(15.4±3.9)次,感染率40%。VSD组5例接受2次VSD治疗,平均VSD治疗时间为(19.2±2.3)d,感染率10%。臭氧+VSD组与臭氧水+VSD组均经1次VSD治疗,平均VSD治疗时间分别为(14.9±2.7)d和(14.1±3.0)d,无感染。臭氧+VSD组和臭氧水+VSD组创面愈合率最高,VSD组次之,对照组愈合率最低;细菌菌落数由高到低排列为对照组、VSD组、臭氧+VSD组和臭氧水+VS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局部FGF、IL-1阳性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或臭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可降低IL-1,提高FGF表达,可缩短愈合时间、控制感染、提高复杂创面愈合率,且臭氧水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水 VSD 复杂创面 白细胞介素-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全晖 张元浩 +1 位作者 袁守信 乔师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PLC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34例和开腹组34例,分别在不同方式下行肝肿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PLC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34例和开腹组34例,分别在不同方式下行肝肿瘤切除术。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Ig G、Ig A、Ig M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 FGF)和b FGF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术前,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腔镜组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7.2±5.6)%、(46.9±7.2)%和(28.4±5.3)%,与开腹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1.9±3.2)%、(41.2±6.4)%和(33.6±2.3)%,P<0.05】;血清VEGF、a FGF和b FGF水平分别为(18.4±5.1)ng/ml、(5.3±4.2)pg/ml和(6.5±4.3)pg/ml,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31.9±5.7)ng/ml、(8.7±5.2)pg/ml和(8.4±6.9)pg/ml,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PLC患者比,可能因为创伤小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17
8
作者 苏钰涵 杜华 +2 位作者 牛广明 王静 翁立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55-2264,共10页
背景:在最早的胚胎发育阶段和器官形成期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的功能是维持祖细胞并介导祖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形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常在成熟的组织通过重新激活信号通路介导代谢功能、组织修复和再生。目的:总结并... 背景:在最早的胚胎发育阶段和器官形成期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的功能是维持祖细胞并介导祖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形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常在成熟的组织通过重新激活信号通路介导代谢功能、组织修复和再生。目的:总结并讨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组织和器官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至2016年)和Medline数据库(2000至2016年),检索词分别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ignaling pathway"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全面阐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47篇文献;(2)哺乳动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信号是由18个分泌蛋白组成,这18个分泌蛋白与4个信号酪氨酸激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相互作用;(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由蛋白质或辅助因子蛋白多糖和胞外结合蛋白来调节的;(4)活化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使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调节与细胞质接头蛋白、RAS-MAPK、PI3K-AKT、磷脂酶Cγ和STAT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4个结构相关的细胞内非信号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互作用来调节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5)结果说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存在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与发育缺陷、损害对损伤的反应、导致代谢紊乱和癌症发病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 组织构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通路 Klotho细胞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微小RNA 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乳腺肿瘤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邢玥 贾俊亚 +2 位作者 张雅濡 贺丹丹 林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KD患者128例。分为CKD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组、钙化组及无钙化组,另选...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KD患者128例。分为CKD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组、钙化组及无钙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群众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FGF-23、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钙及磷水平,比较不同阶段的CKD患者的钙化率。分析CKD患者血清FGF-23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FGF-23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KD5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C及磷均高于其他3组(P<0.05),GFR、钙均低于其他3组(P<0.05);CKD3~4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C均高于CKD1~2期组和对照组(P<0.05),GFR低于CKD1~2期组和对照组(P<0.05);CKD1~2期组的血清Scr、CysC高于对照组(P<0.05),GFR低于对照组(P<0.05)。钙化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C、磷均高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0.05),GFR低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0.05)。CKD患者血清FGF-23与BUN、Scr、CysC及磷呈正相关(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GFR[Ol^R=0.312(95%CI:0.200,0.487)]和磷[OR=3.714(95%CI:1.889,7.302)]是血清FGF-23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且存在血管钙化的患者血清中FGF-23异常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慢性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靖 毛晓波 曾秋棠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心肌中的表达,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下VEGF和bFGF表达变化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心肌中的表达,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下VEGF和bFGF表达变化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 3d ,7d ,1 4d ,2 8d ,4 2d ,56d)。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VEGF和bFGF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检测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组心肌梗死后VEGF和bFGF产生量迅速增加,梗死区VEGF和bFGF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高峰,2 8天开始下降,4 2天和56天时表达明显下降,新生毛细血管密度与两者产生量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期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能通过自身分泌VEGF和bFGF协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从而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二者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到最高峰,第2 8天时开始下降,为选择在表达消退期应用外源性VEGF和bFGF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急性心肌梗死后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动态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Wistar大鼠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毛细血管密度 新生血管形成 免疫组化检测 心肌细胞 表达变化
下载PDF
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常明 蔡景龙 +2 位作者 牛扶幼 宗宪磊 陈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和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9月表浅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 目的探讨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和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9月表浅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rhaFGF和rhEGF,对照组采用机械磨削联合外涂rhaFGF及rhEGF,空白对照组采用机械磨削。研究三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9.35±0.87)d,对照组(10.02±0.96)d,空白对照组(10.66±1.02)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rhaFGF和rhEGF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了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和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肝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卢燕 王晶璞 +2 位作者 刘莉红 冯克娜 郑美斯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利拉鲁肽治疗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肝酶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诊断的81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分析利拉鲁肽治疗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肝酶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诊断的81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两组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体质指数变化情况,血浆FGF-21水平、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以及血清肝酶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指数及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FGF-21水平、血清肝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FGF-21水平、血清肝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FGF-21水平、提高调节T细胞比例以及降低血清肝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肥胖症 利拉鲁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下载PDF
碳酸镧应用于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菲 刘鹏 +4 位作者 施文剑 罗莉 俞梦迪 胡丽玲 李玲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4-729,共6页
目的评估碳酸镧长期应用于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MHD患者56例,血清磷>1.78 mmol·L-1,随机分为两组。碳酸镧组35例,予碳酸镧咀嚼片,起始剂量750 mg,bid,总剂量<3 000 mg·d-1。碳酸钙... 目的评估碳酸镧长期应用于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MHD患者56例,血清磷>1.78 mmol·L-1,随机分为两组。碳酸镧组35例,予碳酸镧咀嚼片,起始剂量750 mg,bid,总剂量<3 000 mg·d-1。碳酸钙组21例,予碳酸钙D3片,起始剂量600 mg,bid,总剂量<3 000 mg·d-1。根据血磷和血钙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疗程均为3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3、6、12、24、36个月患者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行心脏彩超和螺旋CT,评估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钙化状况。结果共39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碳酸镧组25例,碳酸钙组14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磷水平治疗1个月起即下降(P<0.05)。碳酸镧组治疗期间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而碳酸钙组于治疗6个月血钙开始增高(P<0.05)。碳酸镧组i PTH水平治疗6个月起下降(P<0.05),碳酸钙组治疗期间i PTH水平无明显变化。碳酸镧组FGF-23水平治疗1个月起即下降(P<0.05),碳酸钙组于治疗12个月起下降(P<0.05)。治疗36个月,碳酸镧组血磷、钙、i PTH、FGF-23水平均低于碳酸钙组(P<0.05)。治疗前后血磷水平变化值和血FGF-23水平变化值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605,P<0.01)。治疗36个月,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碳酸镧组两项指标的进展幅度均小于碳酸钙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高磷血症MHD患者,碳酸镧降血磷效果优于碳酸钙,且能同时降低血FGF-23和i PTH水平,而不引起血钙蓄积,还能够延缓MH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镧 碳酸钙 肾透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肥大 左心室
原文传递
细胞生长因子修复骨骼肌损伤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大鹏 张桂梅 罗力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78,共6页
背景:目前已经发现许多细胞生长因子参与骨骼肌再生过程,并且需要多种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协同配合,发挥再生修复的作用。目的:对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损伤修复中可能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检索万方数据... 背景:目前已经发现许多细胞生长因子参与骨骼肌再生过程,并且需要多种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协同配合,发挥再生修复的作用。目的:对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损伤修复中可能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和Pub Med在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及修复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细胞生长因子;骨骼肌损伤;修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英文检索词:"cell growth factor;skeletal muscle injury;repair;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分析国内外有关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研究成果,对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基本生物学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及促血管生成,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细胞生成因子,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体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由单核细胞及外胚层细胞合成,表皮生长因子最为突出的生物学特性是刺激体内多种类型组织细胞分裂和增殖、增强细胞移动、分裂生长及细胞间质蛋白的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两个密切相关的小多肽组成的家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肌肉蛋白合成,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分化,参与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从而加速创伤肌肉的愈合。神经营养因子存在于感觉神经元周围的微量可溶性物质,由神经元的靶细胞产生,特异地促进神经元生长和维持,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但多种生长因子协同修复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还只是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骨骼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细胞生长因子 骨骼肌损伤 修复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培红 刘京芳 +1 位作者 马学伟 裴林 《河北中医》 2011年第12期1786-1787,1790,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活血化瘀方,对照组2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活血化瘀方,对照组2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并选择同期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bFGF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9.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2组治疗前VEGF及bFGF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EGF及bFGF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0.05),bFGF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VEGF、bFGF在乳腺增生病中过度表达,提示血管生成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活血化瘀方可降低患者血清中VEGF、bFGF含量,阻断血管生成,促使病灶消散、吸收,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活血化瘀剂 中医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下载PDF
肝素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敏 安云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4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肝素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取肺癌...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肝素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取肺癌组织样本作为观察组,取癌旁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观察肝素酶、b FGF在两组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肝素酶、b FGF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探究NSCLC患者肝素酶、b FGF表达与转移和生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肝素酶阳性例数38例(79.17%),b FGF阳性例数37例(77.08%)。对照组中肝素酶、b FGF均为阴性表达,观察组肝素酶、b FGF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酶表达与NSCLC患者病理分期、血管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b FGF表达则与NSCLC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访NSCLC患者3年,生存患者26例,生存率54.17%。死亡患者22例,病死率45.83%。NSCLC生存和死亡患者在分化程度、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b FGF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上述有差异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分化程度、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b FGF表达均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肝素酶、bFGF与NSCLC的转移、血管浸润等密切相关,与NSCLC的预后也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肝素裂合酶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鲁梅 张斌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VEGF、bFGF在35例尖锐湿疣皮损、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包皮)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VEGF、bFGF在尖锐湿...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VEGF、bFGF在35例尖锐湿疣皮损、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包皮)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VEGF、bFGF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组织(P<0.001)。尖锐湿疣皮损中VEGF、bFGF阳性细胞遍及表皮全层,但VEGF呈现以基底层、棘层细胞显著表达,到颗粒层表达减弱的模式,而bFGF呈现基底层低表达,从棘层到颗粒层表达逐渐增强,空泡细胞表达最为显著的模式。结论尖锐湿疣皮损中VEGF、bFGF的过量表达在促进真皮微血管生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FGF VEGF 表达水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皮损 正常人 细胞 过量表达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伟伟 姚星宇 +2 位作者 杨丽敏 赵鹏伟 张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较骨髓、脂肪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易取材、更为原始,并不受伦理、法律的限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最具治疗潜力的细胞来源之一。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较骨髓、脂肪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易取材、更为原始,并不受伦理、法律的限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最具治疗潜力的细胞来源之一。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潜能。方法:采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巢蛋白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形态学观察经诱导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神经干细胞球改变;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均可检测到神经干细胞标记物巢蛋白,并可进一步分化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以及神经胶质细胞蛋白、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可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带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诱导分化 神经干细胞 巢蛋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治疗创伤性鼓膜大穿孔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华英 吴小洪 杨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7-949,共3页
目的评估直接应用碱性重组牛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治疗创伤性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07例鼓膜穿孔面积超过鼓膜面积50%的创伤性鼓膜大穿孔患者,患者均在伤后14 d内就诊,按照就诊顺... 目的评估直接应用碱性重组牛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治疗创伤性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07例鼓膜穿孔面积超过鼓膜面积50%的创伤性鼓膜大穿孔患者,患者均在伤后14 d内就诊,按照就诊顺序分为3组:保守治疗组(n=36)、bFGF治疗组(n=35)、bFGF联合明胶海绵贴片组(联合治疗组,n=36)。随访观察3组的鼓膜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耳漏发生率及听力改善程度。结果随访3个月时,保守治疗组、bFGF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失访7、3、3例,共94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bFGF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的愈合率分别为100.0%(32/32)、97.0%(32/33)、55.2%(16/29),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1.1±1.5)、(11.1±2.3)、(46.3±8.7)d。与保守治疗组比较,bFGF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愈合率高,平均愈合时间短(P<0.05),bFGF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愈合率和平均愈合时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感染的穿孔无一例愈合;bFGF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感染的穿孔分别在治疗17、14 d时闭合;联合治疗组中1例发生感染的穿孔经局部抗生素滴耳后在治疗11 d时闭合。随访期间,3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直接应用bFGF能提高创伤性鼓膜大穿孔愈合率,缩短平均愈合时间,且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鼓膜穿孔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大燕 黄晶 +3 位作者 盛娓娓 刘地川 邓昌明 李文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注射人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hFGF-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于梗死心肌周围心肌内注射重组质粒pAdTrace-hFGF2100μg,对照组给予等量... 目的探讨心肌内注射人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hFGF-2)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于梗死心肌周围心肌内注射重组质粒pAdTrace-hFGF2100μ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4周取心肌组织行冰冻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Ⅷ因子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结果术后4周时,治疗组有红色荧光蛋白表达,HE染色及Ⅷ因子染色均可见梗死心肌周围新生血管数目较对照组增多(P<0.05);治疗组左室壁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加(P<0.05),但两组左室腔大小、瘢痕心肌厚度及心肌细胞大小无显著差异;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Ⅰ/Ⅲ型胶原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心肌内注射FGF-2可能促进血管新生,调节胶原含量及胶原比值,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室重构 胶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