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城市节日风俗的文献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毛晓帅 《艺术与民俗》 2020年第1期46-54,共9页
宋代是我国岁时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时的节日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备。通过对《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宋代文献的深入分析,发现宋代的城市节日文化和节日风俗呈现出传统节日与新兴节日并存、节日活动空间更加多元... 宋代是我国岁时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时的节日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备。通过对《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宋代文献的深入分析,发现宋代的城市节日文化和节日风俗呈现出传统节日与新兴节日并存、节日活动空间更加多元、民众参与性增强、娱乐狂欢色彩浓厚、较强的奢侈化倾向等特征,这些节日特征的出现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节日 民众参与 娱乐狂欢 奢侈化
原文传递
试析牛王节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芬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6,共5页
中国牛耕的起源很早,因此,各地都有崇牛敬牛的习俗。但把牛王节作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唐宋以后的事。从牛王节的分布范围、来源传说、酬谢牛王的食品、对牛王节的称呼、牛王节时间安排和牛王节仪式内容等方面来看,牛王节是中国传统稻作文... 中国牛耕的起源很早,因此,各地都有崇牛敬牛的习俗。但把牛王节作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唐宋以后的事。从牛王节的分布范围、来源传说、酬谢牛王的食品、对牛王节的称呼、牛王节时间安排和牛王节仪式内容等方面来看,牛王节是中国传统稻作文化的产物。牛王节的发源地虽然缺乏翔实的史料记载,但综合考察牛王节的传播情况,牛王节的最初发源地应在江浙一带。四月初八过牛王节、吃青精饭的习俗最初来源于中原和江浙一带的道教。南宋水稻种植的兴起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牛王节在华南、岭南和西南地区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稻作文化 南宋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蚊香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桂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基于传统的烧香和端午节的卫生习俗,以及对蚊子习性的了解,我国宋代发明了蚊香。当时称"蚊烟"或"蚊虫药",主要制作材料是艾草、雄黄和浮萍,产品类似线香,并出现专门的作坊。明清时期蚊香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原材... 基于传统的烧香和端午节的卫生习俗,以及对蚊子习性的了解,我国宋代发明了蚊香。当时称"蚊烟"或"蚊虫药",主要制作材料是艾草、雄黄和浮萍,产品类似线香,并出现专门的作坊。明清时期蚊香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原材料不断增多,包括阿魏、羌活、川芎、硫磺、樟脑和烟草等等。产品类型也更多种多样。19世纪中叶,我国的蚊香配方曾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 蚊香 端午 宋代
下载PDF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新探 被引量:16
4
作者 余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40,162,共29页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考订,指出《清明上河图》卷中表现了党争事件的后果,画中所表现的女性盘福龙发式和短褙服饰等,时间指向皆为徽宗朝崇宁至大观年间(1102-1110)。作者用模拟航拍制图方式"俯瞰"画中的城市结构,发现...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考订,指出《清明上河图》卷中表现了党争事件的后果,画中所表现的女性盘福龙发式和短褙服饰等,时间指向皆为徽宗朝崇宁至大观年间(1102-1110)。作者用模拟航拍制图方式"俯瞰"画中的城市结构,发现无法对应宋代汴京地图,确定此图所绘并非北宋汴京实景。张择端概括提炼了汴京城内外一部分代表性景致,是汴京实情而非实景。作者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解开画中诸多图像的历史密码,特别是画家在展现清明期间商贸繁华的汴京城时,出乎常情地表现了惊马闯市、船桥险情、官员争道、军力懈怠、城防涣散、消防缺失、商贸侵街、党祸渎文、酒患成灾等街头弊端,呈现出北宋末年沉重的社会危机,暗含着画家对社会的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 模拟航拍图 实情非实景 崇宁至大观年间 商贸繁盛 社会危机 隐忧
原文传递
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金 潘嘉虹 朱晓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3,共7页
通过分析古代图像《清明上河图》并佐以相关文献,来研究北宋市制改革的主要动因和改革推动下北宋都城东京商业空间的发展特征。认为人口数量的上升、商业地位的提升、市民阶层的抬头等是北宋市制改革的主要动因。东京商业空间发展呈现... 通过分析古代图像《清明上河图》并佐以相关文献,来研究北宋市制改革的主要动因和改革推动下北宋都城东京商业空间的发展特征。认为人口数量的上升、商业地位的提升、市民阶层的抬头等是北宋市制改革的主要动因。东京商业空间发展呈现下述特征:一是商业空间趋带状发展;二是点面结合的商业网络体系逐渐形成;三是商业空间扩展至外郭,草市发达;四是商业的经营时间进一步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宋东京 市制改革 商业空间 发展特征
下载PDF
宋代绘画的“解剖学”--从艺术史角度解读宋代都市与社会 被引量:8
6
作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1,共6页
学术研究强调使用多样性的资料来探讨过往的历史。但是,使用视觉资料(尤其是绘画资料)的历史研究比较罕见。相较文字资料而言,绘画资料可以更加直接地传达当时的社会情景。反映北宋晚期都市与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图卷,在2012年日本东... 学术研究强调使用多样性的资料来探讨过往的历史。但是,使用视觉资料(尤其是绘画资料)的历史研究比较罕见。相较文字资料而言,绘画资料可以更加直接地传达当时的社会情景。反映北宋晚期都市与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图卷,在2012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被展出,受到日本新闻媒体与广大民众的热情关注。日本学者尝试利用绘画、壁画、雕刻等图像资料,解读宋代都市、社会及其变迁,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根据黄河周边卫南县出土的石刻资料,可以反映开封城外地方商业活动的活跃,可能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 城市景观 《清明上河图》 宋代绘画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中宋代家具的形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萌 牛思琦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6期26-27,共2页
在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重要时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取代,家具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得到了广泛发展,家具类别和设计风格基本成型。北宋画院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 在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重要时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取代,家具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得到了广泛发展,家具类别和设计风格基本成型。北宋画院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代表之一,生动地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的市井生活,其中出现的家具是北宋末年市井家具的荟萃,对研究中国古代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清明上河图》中家具从椅、桌、凳三个方面对画作中出现的典型家具进行概括性描述,进而总结归纳出宋代家具的形式和风格特点并简述其对后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宋代家具 宋代家具特点
下载PDF
一幅珍贵的宋代水榭演剧图——苏汉臣《重午戏婴图》解读 被引量:4
8
作者 康保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143,共13页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重午戏婴图》,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予以击赏,并揭示出此图以二十五人应"重午"节气的寓意。整幅绘画以荷花池、池边绿茵石树和水榭歌台为背景,其下半部分绘二十人在池边绿茵场游戏;上半部分为五小儿在歌...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重午戏婴图》,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予以击赏,并揭示出此图以二十五人应"重午"节气的寓意。整幅绘画以荷花池、池边绿茵石树和水榭歌台为背景,其下半部分绘二十人在池边绿茵场游戏;上半部分为五小儿在歌台上进行杂剧扮演,应即宋代教坊中的"小儿班"杂剧。儿童扮戏在我国源远流长,而宋代水榭歌台作为杂剧的演出场所却为首次发现。宋代文献中的"射厅"使用了"榭"的原始意义——习射场所,同时"射厅"也是观剧演剧场所。从文图对照、图图对照进行探究,可知此图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汉臣 《重午戏婴图》 水榭歌台 小儿班 宋杂剧 射厅
下载PDF
以《清明上河图》为参照的宋代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9
作者 丁昶 曹明蕾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0期116-121,共6页
中国宋代市民阶层兴起,是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阶段。以故宫博物院馆藏《清明上河图》中城市公共空间为参考,探讨宋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并思考其背后原因。对宋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探寻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和传统文... 中国宋代市民阶层兴起,是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阶段。以故宫博物院馆藏《清明上河图》中城市公共空间为参考,探讨宋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并思考其背后原因。对宋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探寻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宋代 公共空间 空间布局 空间特点
下载PDF
宋代节日词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宋代节日词研究以《全宋词》中节日题材作品为对象,对宋代节日词的创作情况、文本特征和发展动态作出系统而深入地探讨,考察节日词的文学风貌和审美特质,揭示其中所蕴涵的两宋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等深层次意义。当前宋代节日词研究多停... 宋代节日词研究以《全宋词》中节日题材作品为对象,对宋代节日词的创作情况、文本特征和发展动态作出系统而深入地探讨,考察节日词的文学风貌和审美特质,揭示其中所蕴涵的两宋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等深层次意义。当前宋代节日词研究多停留于较为零散、感性的层面之上,亦或以民俗文化、都市文化的先验视角凌于对节日词作本身的探讨之上。有鉴于此,有必要在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以推动宋代节日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节日词 诗词创作 古代文学
下载PDF
从《清明上河图》探究宋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耀 顾正鸿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中国家具经历了从古代的席地而坐到宋代高坐家具的发展,宋代成为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为后世家具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椅、凳、桌等着手对宋代家具的样式、功能、风格特点进行分析。通过... 中国家具经历了从古代的席地而坐到宋代高坐家具的发展,宋代成为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为后世家具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椅、凳、桌等着手对宋代家具的样式、功能、风格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该画作的分析研究,总结宋代垂足而坐形成的原因,为明清家具的样式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家具 宋代 风格 特点
下载PDF
宋代元夕词探微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海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宋代元夕词是记录历史、反映历史变迁的一条内在感情线索,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巨变。宋代词人常在节序词中不经意地对社会变迁作纵向比较,叹眼前景,诉心中情,从而使得节序文化日趋成为词人创作的缘由和契机。这里以柳永、李清照、刘辰翁三... 宋代元夕词是记录历史、反映历史变迁的一条内在感情线索,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巨变。宋代词人常在节序词中不经意地对社会变迁作纵向比较,叹眼前景,诉心中情,从而使得节序文化日趋成为词人创作的缘由和契机。这里以柳永、李清照、刘辰翁三位处于宋代历史转型期的词人为例,通过对其有关文本的解读和比较来阐释时代巨变给词人的心理和创作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解析宋代元夕词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元夕词 时代特征 盛世歌吟 乱世绝唱 亡国悲音
下载PDF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家具形制
13
作者 傅毅 袁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48-353,共6页
宋代家具处于中国家具从低坐向高坐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家具发展史上占据着关键地位。以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为研究对象,对宋画中的家具形制进行了探究。结合北宋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图中展现的椅、凳、桌、柜等家具... 宋代家具处于中国家具从低坐向高坐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家具发展史上占据着关键地位。以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为研究对象,对宋画中的家具形制进行了探究。结合北宋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图中展现的椅、凳、桌、柜等家具形制进行剖析,总结与归纳宋代市井家具的形制特点,既明晰了宋代垂足而坐形成的原因,也为后世家具的形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市井生活 宋代家具 家具形制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中“表木”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合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清明上河图》中虹桥桥头两侧立有四根高杆,此高杆为北宋东京街道两侧众多"表木"中的四个,是当时宋廷制止侵街行为的产物,具有标识方位及道路"红线"的作用,在中国古都规划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它采用古代桥梁端头&qu... 《清明上河图》中虹桥桥头两侧立有四根高杆,此高杆为北宋东京街道两侧众多"表木"中的四个,是当时宋廷制止侵街行为的产物,具有标识方位及道路"红线"的作用,在中国古都规划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它采用古代桥梁端头"华表"的形制,但功能不同。其并非有学者认为的观风向杆,以杆上之鸟的转动来辨别风向,亦非有人所谓的古代"华表",或木制金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风向杆 表木 华表 侵街 红线 仙鹤 宋代
下载PDF
《古今岁时杂咏》与宋代文教关系研究
15
作者 卢荻菲尔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9-94,共6页
考察宋代类编诗歌总集《古今岁时杂咏》编选者宋绶的家庭背景及个人经历,阐释在宋前期朝廷兴文教的政策、制度下,文官家族的文学活动与参政“家学”的关系,分析科举考试取士标准变化对该书传播的影响,结合两个续编版本的选录内容、选录... 考察宋代类编诗歌总集《古今岁时杂咏》编选者宋绶的家庭背景及个人经历,阐释在宋前期朝廷兴文教的政策、制度下,文官家族的文学活动与参政“家学”的关系,分析科举考试取士标准变化对该书传播的影响,结合两个续编版本的选录内容、选录标准,比较同主题文学选本的不同编选者的文学观念差异,钩稽其中所沉淀的时代思想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岁时杂咏》 宋代文教 文官家族 类编诗文集
下载PDF
北宋中元节民俗活动内涵演变考
16
作者 张舰戈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华夏民族传统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它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斋会",后来经过儒学孝悌和道学神论的不断修改完善,到南北朝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道教采用"援佛入道"的方式,把"盂兰盆斋"和&q...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华夏民族传统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它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斋会",后来经过儒学孝悌和道学神论的不断修改完善,到南北朝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道教采用"援佛入道"的方式,把"盂兰盆斋"和"中元地官赦罪"的故事结合起来,再加上人们望秋告成的习俗,逐步形成了七月十五中元节大众祭祖的民俗节日。中元节民俗活动在整个北宋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由朝廷寺院举行的大型"盆斋"祭祀活动转变为民间家庭祭祖的固定节日,让人们在这秋收之际不忘祖先恩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中元节 祭祀祖先 盂兰盆斋 内涵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