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识畏寒与恶寒病机的关键是卫气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宏春 罗永兵 +1 位作者 王浩中 严石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通过分析历代医书中畏寒与恶寒的含义,阐述畏寒与恶寒的用法,恶寒最初代指一切怕冷症状,宋代用畏寒部分代指外感怕冷,明清则畏寒与恶寒混用。在高等教育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将畏寒与恶寒严格区分,怕冷这一症状,用恶寒描述的表示外感,用... 通过分析历代医书中畏寒与恶寒的含义,阐述畏寒与恶寒的用法,恶寒最初代指一切怕冷症状,宋代用畏寒部分代指外感怕冷,明清则畏寒与恶寒混用。在高等教育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将畏寒与恶寒严格区分,怕冷这一症状,用恶寒描述的表示外感,用畏寒描述的表示内伤,对临床诊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认为这容易导致初学者忽略怕冷形成的机理,对一些疑难病证的诊断容易产生错误,所以提出临床上区别畏寒与恶寒,关键在于判断卫气是虚弱还是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畏寒 恶寒 病机 卫气
下载PDF
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伍芳 谢远见 +3 位作者 廖家权 唐昌敏 胡振平 田朝晖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究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日常活动、压痛感及怕冷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究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患者日常活动、压痛感及怕冷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主穴给予围刺法,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压痛评分、怕冷程度评分、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怕冷程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PGE2、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减轻压痛感、缓解怕冷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刺法 温针灸 肩周炎 日常活动 压痛感 怕冷程度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探讨乌梅丸治疗腹痛、畏寒验案2则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文静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3期2244-2246,共3页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原治蛔厥及久泻久利之证,因其寒热刚柔同用,被历代医家作为厥阴病主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此文基于六经辨证探讨乌梅丸治疗腹痛、畏寒验案2则并分析其病因病机,以期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六经辨证 乌梅丸 厥阴病 验案 腹痛 畏寒
下载PDF
王平从培元固本论治畏寒症诊疗经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晓 王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71-2173,共3页
畏寒症多是由于气血不足,内伤阳气,卫阳不固,肢体肌肤失于温煦,故出现手脚发凉、怕冷、面色白、倦怠喜卧、寒颤等一系列阳虚而寒的症状。其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从内生,阳气不足而体表肌肤失于温煦。王平教授认为畏寒症虽表现为阳... 畏寒症多是由于气血不足,内伤阳气,卫阳不固,肢体肌肤失于温煦,故出现手脚发凉、怕冷、面色白、倦怠喜卧、寒颤等一系列阳虚而寒的症状。其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从内生,阳气不足而体表肌肤失于温煦。王平教授认为畏寒症虽表现为阳虚失煦的症状,但其本质为气虚,阳虚是在气虚之"极"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元气亏虚,温煦功能低下,故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在培元固本的基础上,兼温阳祛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畏寒症 阳虚 气虚
原文传递
多次人工流产导致阳虚体质怕冷症的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惠敏 王东坡 +1 位作者 王济 李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58-3959,共2页
怕冷症是以身体严重畏寒怕冷为主要症状,兼或伴随有畏风、自汗、乏力、性欲低下的一组症候群。女性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多次人工流产史,说明多次人工流产与怕冷症的发病相关。文章从胞宫与肾、冲任督脉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 怕冷症是以身体严重畏寒怕冷为主要症状,兼或伴随有畏风、自汗、乏力、性欲低下的一组症候群。女性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多次人工流产史,说明多次人工流产与怕冷症的发病相关。文章从胞宫与肾、冲任督脉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多次流产术后引起怕冷症的病机。其病机的要点:一是精血损伤,阴损及阳;二是胞宫受损,病及冲任督脉。二者叠加,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女性怕冷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怕冷症 人工流产术 中医病机
原文传递
恐惧的代价:疼痛恐惧、心理忧虑和躯体化对疼痛感知预测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西磊 Todd Jackson +1 位作者 陈红 杨周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首次在无痛群体中比较疼痛恐惧、心理忧虑和躯体化对疼痛感知的预测作用大小及调节和中介关系。以多个同类量表得分的Z分数加和作为三者的因子分,以冷压痛觉测验(CPT)疼痛指标(阈限、耐受性、强度、不愉快度)为目标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及... 首次在无痛群体中比较疼痛恐惧、心理忧虑和躯体化对疼痛感知的预测作用大小及调节和中介关系。以多个同类量表得分的Z分数加和作为三者的因子分,以冷压痛觉测验(CPT)疼痛指标(阈限、耐受性、强度、不愉快度)为目标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及调节和中介作用分析,发现疼痛恐惧对疼痛不愉快度的预测作用最强,心理忧虑对疼痛体验(强度、不愉快度)的预测作用被疼痛恐惧完全中介,躯体化只有在高疼痛恐惧条件下才显著负向预测疼痛不愉快度。综上,疼痛恐惧是三因素中预测CPT疼痛体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疼痛恐惧 心理忧虑 躯体化 冷压痛觉测验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王平运用培元固本法验案3则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旖旎 李非洲 王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22-6124,共3页
元气根于肾,以肾中所藏的先天精气为主体,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培元固本法是一种以培护脾肾元气为核心的治法,重视脾肾同调,先天后天相互资生,促进受损的元气恢复,使疾病痊愈。王平教授长年坚持中医临床工作,擅长应用培元固本法治... 元气根于肾,以肾中所藏的先天精气为主体,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培元固本法是一种以培护脾肾元气为核心的治法,重视脾肾同调,先天后天相互资生,促进受损的元气恢复,使疾病痊愈。王平教授长年坚持中医临床工作,擅长应用培元固本法治疗以元气亏虚为主的疾病,疗效显著。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元气亏虚所致的泄泻、瘛疭、畏寒病案3例,结合病案分析其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固本 王平 泄泻 瘛疭 畏寒 临证经验
原文传递
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郭亚平 郭姣利 刘超群 《右江医学》 2020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采用隔姜灸治疗的56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的54例... 目的探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采用隔姜灸治疗的56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脘痛、痞满不适、反酸嗳气、大便稀溏、畏寒肢冷、纳差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虚畏寒型 建中和胃汤 隔姜灸 胃泌素 胃动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