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被引量:71
1
作者 郭智奇 《中国农业教育》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为农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文件,为农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农民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缺位、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机制依然不活等问题。推动农民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二是科学确定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和任务,遵循职业农民成长规律和特点,三是探索建立适合农民的职业教育方式方法,四是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 职业教育 职业农民 农村教育
下载PDF
扩大的共同体:乡镇农民的道德教化及共同体想象——兼论滕尼斯乡村共同体理论及其教育遗产 被引量:11
2
作者 薛晓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滕尼斯的乡村共同体想象,既是一种道德理论,又是一种教育策略。乡镇社会的道德衰退,其本质是大共同体的现代性后果,而不是乡村世界的自然产物,更不是农民德性的天然禀赋。重建共同体经验,恢复乡镇农民本应具有或可能具有的道德本性,是... 滕尼斯的乡村共同体想象,既是一种道德理论,又是一种教育策略。乡镇社会的道德衰退,其本质是大共同体的现代性后果,而不是乡村世界的自然产物,更不是农民德性的天然禀赋。重建共同体经验,恢复乡镇农民本应具有或可能具有的道德本性,是乡镇社会作为"扩大的共同体"应对城市化道德遭遇的教育选择。乡镇共同体的文化设计、生活安排和道德传播,既是建构"城市乡村"的社会方案,又是乡镇农民教育的道德规划;既是一种城市化的社区模拟,也是滕尼斯共同体想象的现代途径。教育的任务是,让乡镇社会成为一所农民教育的"大学校",实现乡镇社会的精神改造,让碎片化的乡村和元子化的农民得到精神上的重生,重塑东方农民的共享性美德——公共精神。如果没有乡镇伦理及其教化策略的设计,任何单纯经济学的改革都将面临失败的结局。将乡镇教化奠基于乡村伦理之上,不能视为道德上的保守主义。乡村伦理作为乡镇农民教育的一种道德标准,它既是建构乡镇共同体的目的,又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农民 社会教化 扩大的共同体 农民教育
下载PDF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胜晖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共22页
农民教育政策体系对于处理农民教育公共问题以解决农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农民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全体农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与研究方法论,建构起农民教育政策体系的“四维... 农民教育政策体系对于处理农民教育公共问题以解决农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农民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全体农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与研究方法论,建构起农民教育政策体系的“四维一体”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对220份农民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和49位农民教育政策体系利益相关主体的深度访谈,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优化问题进行解构。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农民教育政策体系面临农民教育政策观念“短板视角”主导、农民教育政策主体格局碎片化、农民教育政策内容结构供需错位、农民教育政策过程有效性不足等现实问题,进而引发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民发展的保障机制存在缺陷、农民发展的片面性倾向较明显、农民发展的终身性乏力等困境。因此,面向农业强国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优化应在农民教育政策观念上更加强调农民主体性、在农民教育政策主体上更加重视整体性建设、在农民教育政策内容上更加突出需求导向、在农民教育政策过程上更加关注全生命周期,通过聚焦农民主体性培育、构建“大农民教育”工作格局、健全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农民教育评价体制机制等途径,实现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优化由理念向实践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 政策体系 农民全面发展 优势思维 整体性治理
原文传递
韩国农民教育概况及其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琼 傅定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经过长期的发展,韩国农民教育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包括国家重视农民教育的程度和农民教育的保障制度及办学体系和农民教育理念。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尤其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 经过长期的发展,韩国农民教育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包括国家重视农民教育的程度和农民教育的保障制度及办学体系和农民教育理念。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村"计划的实施,尤其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农民教育 农民培训
下载PDF
企业教育——农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成新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4期57-60,共4页
我国农业先天不足,要求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弥补,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投资农村教育的风险性等因素,又限制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市场经济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单纯的农村教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通... 我国农业先天不足,要求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弥补,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投资农村教育的风险性等因素,又限制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市场经济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单纯的农村教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分析江苏农业私营企业职工素质与农民教育的关系,发现企业教育目的明确,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具有系统性,因此让农民在企业中学习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 农业私营企业 企业教育
下载PDF
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令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1期57-58,60,共3页
从介绍农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教育 困境
下载PDF
农民教育促进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莹 李昶罕 《中国农业教育》 2013年第5期1-3,共3页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村建设发展是重点。农民教育促进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促进城乡发展培养产业人才,加速城乡产业的联动发展;二是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撑,破解农民问题及农民增收问题;三是以人才的...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村建设发展是重点。农民教育促进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促进城乡发展培养产业人才,加速城乡产业的联动发展;二是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撑,破解农民问题及农民增收问题;三是以人才的培养优势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城乡一体化 农民教育 "三农"
下载PDF
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8
作者 孟令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0期58-59,62,共3页
从介绍农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教育 困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9
作者 李全喜 《天中学刊》 2014年第3期33-36,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教育思想体现在:农民教育是革命发展、社会建设、巩固政权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民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助推新型农民出现,是农民教育的重要指向;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是农民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教育思想体现在:农民教育是革命发展、社会建设、巩固政权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民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助推新型农民出现,是农民教育的重要指向;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是农民教育的重要形式等方面。这些思想对搞好当前农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农民教育 农民素质
下载PDF
从工人教育转向农民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
10
作者 白林驰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6-7,17,共3页
中共成立初期着重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农民作用的逐步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重心逐渐转向农民。这个转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 中共成立初期着重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农民作用的逐步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重心逐渐转向农民。这个转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模式和中国具体国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工人教育 农民教育 转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园艺植物病理学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冯源 王弢 +1 位作者 孔令芳 蒋显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2期144-147,共4页
针对培养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大理大学园艺专业定位,园艺植物病理学思政教学将人才培养与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挖掘“三农”思政案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持价值引领的课程内容体系;汲取... 针对培养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大理大学园艺专业定位,园艺植物病理学思政教学将人才培养与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挖掘“三农”思政案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持价值引领的课程内容体系;汲取地方特色“三农”教育资源,搭建“三农”教育平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网络课堂横向贯通,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农”教育 课程思政 园艺植物病理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协调治理与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启光 刘剑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政府的强力推动,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源动力,新型农民培训的政府管理体制便成为影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成效的显著要素。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呈现部门结构失衡、政府体制错位、动态调控滞后的现状。结合我国新型农民教育培... 政府的强力推动,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源动力,新型农民培训的政府管理体制便成为影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成效的显著要素。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呈现部门结构失衡、政府体制错位、动态调控滞后的现状。结合我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在协调治理价值引导下,探索促进新型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治理 农民教育培训 政府管理
下载PDF
教育公平与农民受教育权益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新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年第7期26-31,共6页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党的十七大进...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受教育权益有利于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目的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农民受教育权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新中国乡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启示——基于共大、电大“一村一”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查代春 钟志贤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1年第5期1-12,21,76,共14页
人才培养在乡村建设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乡村人才培养创新探索。从办学规模和层次来看,影响深远的主要为"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和电大"一村一"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切合不同时... 人才培养在乡村建设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乡村人才培养创新探索。从办学规模和层次来看,影响深远的主要为"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和电大"一村一"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切合不同时代的乡村建设需求,工学结合且注重实践教学,多快好省地开展乡村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经验。针对当前乡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统性、连贯性、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共大、电大"一村一"乡村人才培养探索中的有益经验,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建议从构建乡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加强亲农为农教育、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数据库、开展分类培养、创新"农科教"一体化培养模式、推进协同培养、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乡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升乡村教育治理水平十个方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人才培养 共大 半工半读 电大 一村一 开放大学 农民教育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兴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141-143,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重新审视农村社区教育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重新审视农村社区教育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指出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在思想认识、机制体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比对问题、查找原因、仔细分析,并提出借乡村振兴东风,加大政策宣传和引领;联合社区教育各部门,明确各主体地位,协同合作;重规划、强质量,推动地域特色教材开发;借助现代教育媒介,多方协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等措施,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区教育 农民教育 问题对策
下载PDF
“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郝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7,共13页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普遍概念。"三农教育"目前虽然不是普遍概念,但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很有必要成为普遍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重视"...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普遍概念。"三农教育"目前虽然不是普遍概念,但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很有必要成为普遍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三农"及其教育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的丰富的农村教育、农民教育和农业教育思想及其成功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教育"主要是争取和落实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三农教育"是全面开创史无前例的教育根本制度和崭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条件下,为实现小康目标,积极实施"普九"教育和农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农教育"是在大力推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教育 农村教育 农民教育 农业教育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成艾 王德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7,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过程经历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赋能“政权下乡”乡村运动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赋能“政社合一”乡村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能“乡政村治”治理愿...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过程经历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赋能“政权下乡”乡村运动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赋能“政社合一”乡村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能“乡政村治”治理愿景勾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四大发展阶段。这一赋能过程的内在逻辑理路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赋能乡村治理目标体系化、赋能乡村治理主体专业化、赋能乡村治理范式科学化、赋能乡村治理对象现代化构成的完整架构体系,旨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村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民教育 乡村治理 脱贫攻坚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高素质农民高职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斌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1-86,共6页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高素质农民高职培养工作。从培养现状上看,高素质农民学历培养前景广阔,高职院校特色鲜明,但在教学针对性上、教学方式方法上以及教学超前性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特色,提高教师素质,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高素质农民高职培养工作。从培养现状上看,高素质农民学历培养前景广阔,高职院校特色鲜明,但在教学针对性上、教学方式方法上以及教学超前性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特色,提高教师素质,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课堂效率,注重教育的超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农民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下载PDF
农民教育培训与乡村振兴战略契合关系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2-17,共6页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从规模、结构、层次、规格等4个维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培训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关系。延庆区多年来积累了农民教育培训的丰富经验,推进了都市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和社区治理的发展,提升了乡土人才的层次和规格,...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从规模、结构、层次、规格等4个维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培训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关系。延庆区多年来积累了农民教育培训的丰富经验,推进了都市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和社区治理的发展,提升了乡土人才的层次和规格,但存在人才存量不足,结构短缺,人才层次和规格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应推进政府统筹规划、完善多主体有效参与、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强化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细化教育培训分类,以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教育 培训
下载PDF
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教育的角色转变 被引量:7
20
作者 莫丽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26-30,共5页
在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职业化两条路径。农民身份的裂变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展开:一是从农民到市民,二是从身份农民到职业农民。然而现代性思维下的农民教育片面追求技术中心取向,文化的断裂导... 在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职业化两条路径。农民身份的裂变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展开:一是从农民到市民,二是从身份农民到职业农民。然而现代性思维下的农民教育片面追求技术中心取向,文化的断裂导致了"失根"的农民和"失意"的生活。走出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走向后现代的农民教育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农民漂泊无依的状态,重新寻回逝去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民 现代农民 现代化 建设性后现代 农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