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明明 杨朝辉 +6 位作者 王丞 王娇娇 胡灿实 雷孝平 石磊 粟海军 李佳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818,共6页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动态变化和面临威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抽样调查法,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监测样区共4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进行监测调查。2017年4月至2018年1...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动态变化和面临威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抽样调查法,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监测样区共4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进行监测调查。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红外相机累积监测14,808个相机工作日,共收集有效照片14,119张,独立有效物种照片3,199张。共鉴定野生动物9目22科61种,其中兽类26种,隶属于4目12科;鸟类35种,隶属于5目10科。记录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brelich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8种。物种的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分析结果显示,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RAI=28.23)、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RAI=15.46)、野猪(Sus scrofa, RAI=11.82)、小麂(Muntiacus reevesi, RAI=9.05)、黔金丝猴(RAI=7.70)为相对多度最高的5种兽类;紫啸鸫(Myophonus insularis, RAI=10.3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 RAI=9.59)、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RAI=6.96)、白颈长尾雉(RAI=3.71)、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RAI=1.55)为相对多度最高的5种鸟类。另外,红外相机还监测到较多的家畜活动(RAI=11.14)和人为活动(RAI=12.90),保护区管理部门仍需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红外相机监测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任豆群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茂 邓伦秀 +3 位作者 潘德权 柳新红 杨成华 李因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共4页
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任豆(Zenia insignis)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定量分析了群落主要树种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梵净山任豆群落共有植物29科41属47种,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 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任豆(Zenia insignis)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定量分析了群落主要树种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梵净山任豆群落共有植物29科41属47种,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任豆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但因缺乏更新层,在自然种群中,属于一个衰退种,整个群落将逐渐演替为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豆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梵净山
下载PDF
梵净山不同海拔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尚昆 石磊 +3 位作者 李海波 姚莉梅 周光荣 江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
采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500~600、900~1000、1300~1400、1700~1800、2100~2200 m)植被根际土壤,利用湿筛倾析法分离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 采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500~600、900~1000、1300~1400、1700~1800、2100~2200 m)植被根际土壤,利用湿筛倾析法分离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资源丰富,现确定6属23种;海拔显著影响AM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随海拔降低,AM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AM真菌优势群落,依次为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真菌多样性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4种林型的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袁腾 陶光耀 江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6,共4页
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和形态鉴定法,调查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林、山茶(Camellia japonica)林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 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和形态鉴定法,调查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林、山茶(Camellia japonica)林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梵净山4种林型根围土壤中AM真菌种类丰富,已确定10属20种,球囊霉属(Glomus)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为优势属,沙荒球囊霉(Glomus deserticola)和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为共有种。土壤AM真菌多样性与林型密切相关,不同林型根际土壤AM真菌的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都不同。4种林型AM真菌多样性表现为以下趋势: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越小,真菌孢子密度就越大,优势种的优势度就越高(例如毛竹林);AM真菌的种类越多,真菌孢子密度就越小,优势种的优势度就越低(例如山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孢子密度 物种丰富度 优势度 多样性
下载PDF
梵净山保护区同域分布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空间分布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丞 粟海军 +2 位作者 胡灿实 石磊 张明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物种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资源的竞争分化,使其都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生存和繁殖(Macarthur and Levins,1967;Schoener,1974)。根据竞争排斥原则,生态相似的物种在资源竞争中必然存在生态位的分化(Hardin,1960)。在众多的生态维度中,... 物种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资源的竞争分化,使其都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生存和繁殖(Macarthur and Levins,1967;Schoener,1974)。根据竞争排斥原则,生态相似的物种在资源竞争中必然存在生态位的分化(Hardin,1960)。在众多的生态维度中,栖息地分化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差异是同域野生动物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生态位分化形式(Schoener,1974)。同时,了解栖息地选择如何影响同域野生动物的空间分布是研究资源分配和竞争模式的必要前提(Rosenzweig,1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藏酋猴 梵净山保护区 物种共存 红外相机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适宜栖息地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蒙秉顺 黄小龙 +5 位作者 谢波 王维熙 黄继池 张涛 冉景丞 张明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4-675,共12页
物种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适宜性是开展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和调查数据,使用MaxEnt模型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 物种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适宜性是开展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和调查数据,使用MaxEnt模型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野猪(Sus scrofa)的适宜栖息地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期深入了解梵净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毛冠鹿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9993.1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东部;小麂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5470.9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5.6%,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和南部;中华鬣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884.78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2.0%,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和东部;野猪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339.98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6.9%,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2)4种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均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核心区。(3)毛冠鹿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和植被类型的影响;中华鬣羚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小麂和野猪的分布主要受平均气温日较差、等温性和坡度的影响,两者的适宜栖息地特征也更为相似。总之,梵净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分布是物种自身特性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种间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有蹄类动物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资源及其伴生植物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济红 祁翔 +1 位作者 周云 刘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38-1445,共8页
为了解梵净山野生黄连种质资源现状,采用民族植物学田野调查法和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主要栖息地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梵净山鸡爪黄连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700 m的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水青冈—箭竹林中,主要... 为了解梵净山野生黄连种质资源现状,采用民族植物学田野调查法和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主要栖息地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梵净山鸡爪黄连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700 m的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水青冈—箭竹林中,主要伴生种子植物有31科50属54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亮叶水青冈、枫香、黄肉楠、木姜子等,林冠参差不齐,郁闭度0.2~0.4;灌木层优势种为箭竹、茶树、悬钩子、紫楠、黄肉楠等,盖度30%~60%;草本层优势种类有莎草、冷水花、鸡爪黄连、苦苣苔和毛叶蕨等,地被植物盖度在35%~80%以上。从区系组成的地理成分看,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48.0%,温带属占48.0%,其他组成仅为4.0%。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每个居群的个体数量在31~151株,种群数量小,鸡爪黄连在梵净山已处于严重濒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黄连 分布现状 资源调查 梵净山
下载PDF
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艳清 周俊 +4 位作者 宋先华 邓怀庆 邱阳 石磊 周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隶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是中国一级保护珍稀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濒危(En)物种,仅分布在贵州省铜...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隶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是中国一级保护珍稀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濒危(En)物种,仅分布在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于黔金丝猴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关于这个物种的种群遗传多样性(Pan et al.,2011)、夜宿地选择(Xiang et al.,2009b)以及保护状态(Xiang et al.,2009a)等少量的报道。对于该物种的保护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种群数量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黔金丝猴及其同域分布物种种间关联
9
作者 黄小龙 蒙秉顺 +7 位作者 李海波 冉伟 杨伟 王丞 谢波 张旭 冉景丞 张明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0,共12页
种间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物种演化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掌握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与其所在群落物种的种间生态学关系对黔金丝猴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 种间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物种演化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掌握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与其所在群落物种的种间生态学关系对黔金丝猴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空间关联方法构建黔金丝猴地栖鸟兽关联网络,探讨了黔金丝猴在群落中的生态学作用及其保护问题。结果表明:(1)黔金丝猴与藏酋猴(Macacathibetana)、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食蟹獴(Herpestes urva)、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猪獾(Arctonyx collaris)、野猪(Sus scrofa)、勺鸡(Pucrasiamacrolopha)和小麂(Muntiacusreevesi)存在空间关联,其所处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较为相似。(2)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捕食黔金丝猴的地栖性天敌。(3)黔金丝猴与中华鬣羚、食蟹獴、马来豪猪、野猪、小麂和勺鸡存在竞争生态学关系,这些物种种群的过度增长可能会排挤黔金丝猴的生存空间,抑制黔金丝猴种群的增长。(4)黔金丝猴能够从藏酋猴和红腹角雉的存在中获利,对二者的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黔金丝猴的生存。(5)对黔金丝猴的有效保护有助于猪獾和红腹角雉的生存,也更有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本研究从空间角度初步探讨了黔金丝猴的种间生态学关系,研究发现,黔金丝猴不仅从群落中获益,也具有维持群落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保护和管理中,加强对黔金丝猴的单物种保护措施的同时,应强化多物种的综合平衡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系 空间关联 黔金丝猴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通过强势及弱势的分析构建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晓冬 黄明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5-19,共5页
到 1999年底 ,贵州省已经建立了 5 1个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达到 32 130 0hm2 ,占全省面积的1 81%。根据贵州省自然保护区规划 ,到 2 0 10年贵州省将建成 15 3个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达 80 5 92 1hm2 。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区建在贫困落后的地... 到 1999年底 ,贵州省已经建立了 5 1个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达到 32 130 0hm2 ,占全省面积的1 81%。根据贵州省自然保护区规划 ,到 2 0 10年贵州省将建成 15 3个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达 80 5 92 1hm2 。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区建在贫困落后的地区 ,保护区内有大量的群众 ,他们的生产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 ,同时 ,对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使他们对保护区的资源无节制的利用 ,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造成很大的影响。保护区周边社区与保护区本身的关系 ,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十分关键。本文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通过对保护区强势与弱势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分析 管理策略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强势分析 贵州 资源保护
下载PDF
梵净山同域分布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差异
11
作者 黄小龙 李海波 +7 位作者 张旭 程绍传 晏玉莹 杨伟 蒙秉顺 王丞 杨杰 冉景丞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动物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胃肠道构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为探究梵净山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差异,本研究采集两个物种冬...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动物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胃肠道构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为探究梵净山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差异,本研究采集两个物种冬季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藏酋猴肠道微生物Chao1和Shannon指数都显著高于黔金丝猴(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两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门水平,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两者肠道微生物的绝对优势,且藏酋猴相对丰度高于黔金丝猴;属水平,除相对丰度较高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外,其他优势菌属类群均不相同。LEfSe分析发现粪球菌属(Coprococc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与代谢通路功能相关的微生物在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表明,两者肠道微生物与新陈代谢、基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等功能相关,Level 2水平,有3类代谢通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黔金丝猴与藏酋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群落特征差异较大,可能是由于同域觅食灵长类的种类、数量及食物来源不同。同时,PICRUSt功能预测揭示了两者肠道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显著差异,表明两者可以通过调整自身肠道微生物组成来适应外界食物资源变化带来的挑战。该结果可为生态位高度重叠的两种灵长类肠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也对两者开展野外人工保护干预措施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藏酋猴 梵净山 肠道微生物 16S rRNA基因测序 PICRUSt功能预测
下载PDF
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磊 杨传东 +4 位作者 熊源新 杨妮 张弘 杨华江 杨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39-44,共6页
2010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的药用植物2 086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苔藓植物17科23属32种。同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生境、药用功效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梵净山药用... 2010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的药用植物2 086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苔藓植物17科23属32种。同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生境、药用功效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的可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药用苔藓植物 多样性 分布特点
下载PDF
贵州省发现短肢角蟾 被引量:5
13
作者 牛克锋 杨业勤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0,共2页
2012年6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松桃县一村庄采到雄性角蟾标本1号,经鉴定为短肢角蟾(Megophrys brachykolos Inger and Romer),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关键词 短肢角蟾 新纪录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松桃县 贵州省
原文传递
梵净山花面狸日活动节律研究
14
作者 王亚强 姚志诚 +3 位作者 蒙秉顺 冉景丞 黄小龙 张明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解梵净山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日活动节律,探讨其在自然环境下的时间分配模式,本研究于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145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监测,获得大量的花面狸野外数据,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Kernel de... 为了解梵净山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日活动节律,探讨其在自然环境下的时间分配模式,本研究于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145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监测,获得大量的花面狸野外数据,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研究了花面狸的日活动节律特征。结果表明:花面狸的日活动呈夜行性,一天中的日活动开始时间为18∶00,结束时间为次日7∶00,一天的活动时间约为13 h;花面狸在不同海拔段的日活动差异不显著(P>0.05);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日活动差异不显著(P>0.05);在旱季和雨季的日活动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揭示了梵净山花面狸的日活动不受海拔变化、繁殖周期和降雨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野生花面狸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活动节律 花面狸 红外相机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敬才 李仕泽 +5 位作者 牛克锋 陈靖 姜森 田宇 魏刚 徐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3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至今已记录到两栖动物42种(亚种),隶属2目9科21属;其中,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贵州省两栖类新纪录,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为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区内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共计35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7种。在物种相似性上,梵净山与雷公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性为0.68;梵净山与佛顶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系数为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两栖动物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一种重点保护植物分布新纪录
16
作者 安元强 冯邦贤 +3 位作者 冯帮才 谭志明 安启明 梁玖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2-74,共3页
本文报道了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纪录植物——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调查植物生境和特征,并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 秃杉 分布新纪录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黔金丝猴昼间休息团抱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克锋 杨天友 +1 位作者 杨业勤 崔多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3-420,共8页
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岩高坪片区对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昼间休息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ad libitum sampling),观察记录黔金丝猴个体的休息姿势、休息位置的林层高度、休息时利... 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岩高坪片区对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昼间休息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ad libitum sampling),观察记录黔金丝猴个体的休息姿势、休息位置的林层高度、休息时利用支撑物树枝的粗细与倾斜角度以及团抱组合的个体数量等休息行为相关参数。研究发现黔金丝猴昼间休息行为主要选择利用林层的树冠中位,占总频次的52%;黔金丝猴的休息姿势主要为坐姿,占总频次的99%,偏好利用直径介于5~10 cm之间中等粗细树枝作为支撑物;选择支撑物树枝的倾斜角度趋近于水平;昼间休息多采用2只个体组成的团抱模式;猴群休息位置支撑物树枝直径与树冠层高度呈显著负相关;黔金丝猴在树冠各层间休息时的平均团抱大小差异显著。树冠层支撑物资源在树冠的垂直分布可能是黔金丝猴昼间休息行为利用树冠层高度与团抱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休息行为 位置利用 支撑物选择 团抱模式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贵州5个植物新纪录种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磊 胡小亮 +3 位作者 杨传东 陈靖 张泓 杨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4-16,共3页
首次报道贵州4个新纪录种和1个新纪录变种,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山豆根属(Euchresta)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Hook.f.ex Regel)、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果扬子铁线莲(Clematis ganpiniana var.tenuisepala(Maxim)C.T.Ting)和厚... 首次报道贵州4个新纪录种和1个新纪录变种,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山豆根属(Euchresta)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Hook.f.ex Regel)、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果扬子铁线莲(Clematis ganpiniana var.tenuisepala(Maxim)C.T.Ting)和厚叶铁线莲(Clematis crassifolia Benth.)、芸香科(Rutaceae)茵芋属(Skimmia)的黑果茵芋(Skimmia melanocarpa Rehd.et Wils.)、爵床科(Acanthaceae)马蓝属(Pteracanthus Bremek)弯花马蓝(Pteracanthus cyphanthus(Diels)C.Y.Wu et C.C.Hu)。其中,三豆根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首次发现在贵州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新纪录种 贵州
下载PDF
梵净山地区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瀛龙 贺兴江 +3 位作者 周文才 黎华君 李应 韦小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由于本土中华蜜蜂种群面临多种威胁,有必要了解自然保护区在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利用15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中华蜜蜂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遗传分化上,保护区内外的中华蜜... 由于本土中华蜜蜂种群面临多种威胁,有必要了解自然保护区在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利用15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中华蜜蜂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遗传分化上,保护区内外的中华蜜蜂没有产生种群遗传分化;在遗传多样性上,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的等位基因数(N_a)为3~20、期望杂合度(H_(e))为0.689 1±0.040 5、香农指数(I)为1.508 6±0.133 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 3±0.170 9。保护区外中华蜜蜂的N_(a)为3~20,H_(e)为0.691 4±0.037 1、I为1.512 4±0.127 7、PIC为0.647 4±0.163 4。保护区内外的中华蜜蜂维持了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估测了其有效种群大小为8 171.2。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本土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中华蜜蜂能够维持较大的种群数量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蜜蜂资源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有效种群大小
下载PDF
贵州种子植物新记录(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传东 石磊 +1 位作者 杨妮 杨华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29,32,共4页
对采自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进行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贵州蔷薇科一新记录属,即小米空木属(Stephanandra Sieb.&Zucc.);5个新记录种,即华空木(Stephanandrachinensis)、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距... 对采自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进行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贵州蔷薇科一新记录属,即小米空木属(Stephanandra Sieb.&Zucc.);5个新记录种,即华空木(Stephanandrachinensis)、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距药黄精(Polygonatum franchetii)、管萼山豆根(Eu-chresta tubulosa)和河南石斛(Dendrobium henane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