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博简《凡物流形》的思想主旨与学派归属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6,共8页
上博简《凡物流形》篇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很多人讨论它的学派属性问题,将其归为道家学派的观点影响较大。这种分析法在方法论上有可质疑之处。实际上,《凡物流形》思想来源比较驳杂,说明其作者可能学习过不同来源的思想。又《凡物流... 上博简《凡物流形》篇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很多人讨论它的学派属性问题,将其归为道家学派的观点影响较大。这种分析法在方法论上有可质疑之处。实际上,《凡物流形》思想来源比较驳杂,说明其作者可能学习过不同来源的思想。又《凡物流形》有甲乙两本,可以表明《凡物流形》流传比较广。则其作者在当时至少在一定地域之内,很可能是比较著名的人,足以自成一家。那么,《凡物流形》所属的学派,其名称就应该以此篇的作者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凡物流形》 学派 道家 黄老
下载PDF
“察一”(“察道”)的工夫与功用——论楚竹书《凡物流形》第二部分文本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6
2
作者 丁四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126,共6页
楚竹书《凡物流形》第二部分文本以"察道"或"察一"为核心概念。"察一"是对"察道"的深化和具体化,"一"与"道"具有相应乃至等同关系,"一"为百物的本体;"察一... 楚竹书《凡物流形》第二部分文本以"察道"或"察一"为核心概念。"察一"是对"察道"的深化和具体化,"一"与"道"具有相应乃至等同关系,"一"为百物的本体;"察一"、"得一"与"守一"是一个连续的工夫过程,"察一"包括"心能胜心"和"心之所贵唯一"两个层面,并在此突出了"心"的"主宰"和"精一"作用;"修身而治邦家"是"察道"的两种功用,"小彻"、"小成"乃"修身"的两个层次,而"大彻"包括"先知四海"、"谋于千里"和"一焉而为天地稽"三个方面,"大成"指"大之以知天下,小之以治邦"的政治功用。此外,"人白为察"当为在楚地流传很久的一种修心之术,而不必以为稷下学之流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凡物流形 察道 察一
下载PDF
“薛足”词义考证
3
作者 蔡蒙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1期42-50,170,共10页
上博简《凡物流形》“十围之木,其始生如薛,足将至千里,必从寸始”一节断句有误,其中“足”字应属上读,以“薛足”成词,可与见于《尸子·贵言》的“蘖足”及傅咸《小语赋》中的“薛足”对照。以上文例中,“薛”“蘖”应读为“糵”... 上博简《凡物流形》“十围之木,其始生如薛,足将至千里,必从寸始”一节断句有误,其中“足”字应属上读,以“薛足”成词,可与见于《尸子·贵言》的“蘖足”及傅咸《小语赋》中的“薛足”对照。以上文例中,“薛”“蘖”应读为“糵”。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有“与糵半斗,毋去其足”之文,可知“足”是“糵”的一部分。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作糵法”,有糵米“脚出”的步骤,即麦芽生出幼根,所谓“薛(糵)足”当指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物流形》 《尸子》 《五十二病方》 薛足
下载PDF
上博藏楚竹书《凡物流形》篇补释二则
4
作者 邬可晶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所收《凡物流形》是一篇题材独特、富有道法家思想的重要佚籍。其中"阴阳之凥"的"凥"当读为"处",指所居处的方位;原整理者释为"此"之字当改释为"肘"...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所收《凡物流形》是一篇题材独特、富有道法家思想的重要佚籍。其中"阴阳之凥"的"凥"当读为"处",指所居处的方位;原整理者释为"此"之字当改释为"肘",读为"守","守一"与马王堆帛书《十大经.成法》和传世古书的有关说法可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物流形》 阴阳之凥 守一 补释
原文传递
上博楚简《凡物流形》的鬼神观探究
5
作者 叶树勋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8,42,共9页
《凡物流形》中对鬼神的追问是比较独特的一处,其间的一些说法与通常讨论的先秦诸子的鬼神观有所不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较新的鬼神世界。作者对鬼的态度是虽不否认但颇有疑问,他追问鬼的能力来源与范围,质问如何与鬼进行沟通,反思祭祀... 《凡物流形》中对鬼神的追问是比较独特的一处,其间的一些说法与通常讨论的先秦诸子的鬼神观有所不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较新的鬼神世界。作者对鬼的态度是虽不否认但颇有疑问,他追问鬼的能力来源与范围,质问如何与鬼进行沟通,反思祭祀行为的意义所在,这种态度可谓是一种相对的"有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物流形》 鬼生于人 神明 祭祀
下载PDF
楚简中一类从“付”之字初探
6
作者 凡国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7,共7页
本文考察了楚简中一类从"付"之字的省形写法,提出包山楚简147号简的"■"可读为"釜"或"鬴"。上博七《凡物流形》7号简的"■"字可考虑读为"腐"、"祔"和"附&q... 本文考察了楚简中一类从"付"之字的省形写法,提出包山楚简147号简的"■"可读为"釜"或"鬴"。上博七《凡物流形》7号简的"■"字可考虑读为"腐"、"祔"和"附",并对这三种释读分别做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凡物流形 包山
原文传递
上博简残漶字拟补四则
7
作者 张荣辉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1期56-60,31,155,156,共8页
上博简五《弟子问》简11首端残字"■",拟补为"■";简17、18旧释作"■"的残漶字,拟补为"■";附简"谓"下一残漶字"■",拟补为"身",读作"仁"。上博简七... 上博简五《弟子问》简11首端残字"■",拟补为"■";简17、18旧释作"■"的残漶字,拟补为"■";附简"谓"下一残漶字"■",拟补为"身",读作"仁"。上博简七《凡物流形》甲本简8首端残漶字"■",拟补为"自",为"百"字的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弟子问》 《凡物流形》 残漶字 拟补
下载PDF
《凡物流形》校读札记
8
作者 黄儒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2,共5页
本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收录的《凡物流形》篇,在字词考释方面提出新的解释,并探讨其所涉及的神话传说、文本来源等问题。
关键词 战国楚竹书 凡物流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