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戴燕琼 唐亮 +2 位作者 张敏 陈丽 曹思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3期2457-2459,246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以4周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法、Gesell发育评分法评价和比较患儿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较单纯言语训练可更有效改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 体外反搏 言语训练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尚福顺 史宏伟 +1 位作者 孙春丽 王丽媛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924-192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CP)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对患者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UA患者106例,随机...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CP)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对患者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U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EC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表面膜糖蛋白(CD62p、CD63)、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glycopropean complex of activated platelets,PAC-1)及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表达水平及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CP辅助治疗UA可以提高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韦海珠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体外反搏组每天给予45min体外反搏,3个疗程6周。分...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体外反搏组每天给予45min体外反搏,3个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体外反搏组治疗后血清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及CRP水平均无明显降低。结论体外反搏可降低冠心病患者IL-6及CRP,可能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唐荣欣 刘新灿 +5 位作者 刘明扬 任蕾元 马琳璐 屈建新 邢冬梅 李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082-4084,共3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病人164例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病人164例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接受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心绞痛症状积分、焦虑、体外反搏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积分及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行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与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相比,病人心绞痛症状及焦虑水平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体外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疼痛 焦虑 治疗依从性 满意度 护理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老年冠心病伴失眠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春田 王晓娟 +1 位作者 冯建军 权乾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55-757,761,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老年冠心病伴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脑血流学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治病机制。方法 30例老年冠心病伴失眠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比...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老年冠心病伴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脑血流学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治病机制。方法 30例老年冠心病伴失眠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及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大脑中动脉(LMCA)、右大脑中动脉(RM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流速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RMCA、LVA、BA的平均阻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体外反搏能改善老年冠心病伴失眠病人脑血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心病 失眠 脑血流变化 老年人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德海 胡敬晖 +4 位作者 刘若阳 林娟 董慧君 张祚铭 李兴梅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失眠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失眠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于患者入院当天及治疗4周后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血压的改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在干预4周后,两组PSQI各因子的得分及总分、24hSB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高血压病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建康 严瑜 +4 位作者 潘晓莉 张泓 林帆 林春锦 朱鹏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反搏(ECP)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SUA)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探讨EC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方法选取96例年龄>65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短程治疗... 目的分析体外反搏(ECP)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SUA)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探讨EC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方法选取96例年龄>65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短程治疗组(32例)、长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短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ECP治疗15 d,长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ECP治疗35 d。35 d后评价各组治疗效果,酶法检测血尿酸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醛固酮水平。结果对照组、短程治疗组、长程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3.1%、81.2%、90.6%;与对照组比较,短程及长程治疗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1);长程治疗组有效率较短程治疗组更高(P<0.05);短程及长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UA、ALD水平均下降(P<0.05);长程治疗组SUA、ALD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ECP能改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尿酸及醛固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尿酸 醛固酮 老年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龙 朱茜 +2 位作者 唐晓平 彭华 杨彬彬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1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CP)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状态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CP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ECP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CP治疗。分别于ECP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CP)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状态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CP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ECP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CP治疗。分别于ECP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以及术后3个月KPS评分。结果ECP治疗前两组患者瘫痪侧上肢、下肢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ECP组患者下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ECP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术后3个月ECP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CP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肢体肌力及神经功能状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手术 康复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清除运动后体内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岩岚 陈乐桢 +2 位作者 郑植友 吴涛 卢义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4-67,共3页
15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反搏组和不反搏组,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逐级递增极限负荷运动后,反搏组进行50分钟的体外反搏,不反搏组自然休息,于运动前后不同时刻测定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15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反搏组和不反搏组,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逐级递增极限负荷运动后,反搏组进行50分钟的体外反搏,不反搏组自然休息,于运动前后不同时刻测定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维生素E(VitE)和血乳酸(BLA)。结果提示:运动后进行体外反搏能加速除体内自由基及血乳酸、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建议体外反搏作为运动后消除疲劳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自由基 血乳酸
下载PDF
体外反搏技术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麒 谢伟坚 +3 位作者 张业昆 黄炬辉 莫秀英 何卓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CP)辅助治疗初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初诊失眠症患者,排除特殊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CP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催眠类药物治疗,ECP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辅助体外反搏治...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CP)辅助治疗初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初诊失眠症患者,排除特殊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CP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催眠类药物治疗,ECP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辅助体外反搏治疗,疗程1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睡眠质量(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对催眠类药物的依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2组血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ECP组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明显增加,AIS评分明显下降,且对催眠类药物的依赖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患者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与否同颈内动脉血流增速及AIS评分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初诊失眠的患者在使用催眠类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体外反搏治疗有助于增加临床疗效,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失眠 AIS评分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远 邱庆华 +1 位作者 吴星伟 许迅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方法视神经挫伤55例(60眼)分为3组:常规药物组17例(20眼),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复方樟柳碱组20例(20眼),除常规药物外,加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方法视神经挫伤55例(60眼)分为3组:常规药物组17例(20眼),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复方樟柳碱组20例(20眼),除常规药物外,加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14d;体外反搏组18例(20眼),除用以上两组治疗方法外,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是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常规药物组有效率为35%,樟柳碱组有效率为70%,体外反搏组有效率为8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体外反搏 视神经挫伤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治疗小儿急性脑外伤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秀华 唐亮 +2 位作者 戴燕琼 陈丽 周慧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物理治疗(PT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于治疗1、3个月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粗大运动能力(GMFM)评分、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GMFM、F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一个月后ADL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48%和76.19%,治疗三个月后分别为95.24%和85.71%,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脑外伤后偏瘫患者ADL及部分运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儿童脑外伤 偏瘫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对缺血心肌血流灌注影响的建模和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 王怀阳 郑振声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研究体外反搏治疗心肌缺血的机理 ,建立冠脉循环缺血模型 ,利用PSPICE仿真工具对体外反搏治疗心肌缺血进行仿真 ,得到反搏前后缺血心肌血流灌注量变化的数据。结果表明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心肌缺血 冠脉循环缺血 PSPICE仿真工具 血流灌注量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多元化康复护理对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价值
14
作者 翁小清 黄丹 曲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8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元化康复护理对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研究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6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接受多元化康复护理,n=34)和康复组(接受多元化康复护理,n=34),均治... 目的 探讨多元化康复护理对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研究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6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接受多元化康复护理,n=34)和康复组(接受多元化康复护理,n=34),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量[6 min步行试验(到达运动终点时间、6 min步行最大距离、终点ST段压低>1 mm次数)、代谢当量、最大摄氧量]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绞痛发生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 接受体外反搏治疗前,对照组和康复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体外反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6 min步行最大距离、LVEF、代谢当量、最大摄氧量更高,而到达运动终点时间、终点ST段压低>1 mm次数、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LVESD及LVEDD更低(P<0.05)。结论 多元化康复护理能对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进一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运动耐量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多元化康复护理 体外反搏 心功能 运动耐量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艺 黄靓 谭浩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体外反搏治疗,用椎动脉彩超检测...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体外反搏治疗,用椎动脉彩超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搏动指数(PI)等参数,Berg平衡量表评定(BBS).结果: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内径、PSV、PI、BBS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的双侧椎动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双侧椎动脉PSV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因椎动脉型颈椎病至眩晕发作而再住院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反搏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改善椎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提高血管弹性、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内径 收缩期峰值流速 搏动指数 BERG平衡量表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提高血浆心钠素浓度的研究
16
作者 邹毓斌 于夫 +3 位作者 刘尚清 王莲君 任慧 袁丽生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本文研究在体外反搏治疗心,脑血管病前、后血浆心钠素浓度的变化,探索体外反搏对心脏内分泌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低于正常人群;而经体外反搏治疗后血浆心钠素浓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反搏前后对比差异... 本文研究在体外反搏治疗心,脑血管病前、后血浆心钠素浓度的变化,探索体外反搏对心脏内分泌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低于正常人群;而经体外反搏治疗后血浆心钠素浓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反搏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心钠素 冠心病 高血压
下载PDF
顽固性心绞痛治疗进展
17
作者 黄震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8-712,共5页
顽固性心绞痛是指传统的抗心绞痛药物均无效 ,又不适合做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的心绞痛。新的药物治疗 (新的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溶栓药物、抗心肌缺血的代谢疗法 )、神经刺激、增强的体外反搏、激光血管重建术、基因... 顽固性心绞痛是指传统的抗心绞痛药物均无效 ,又不适合做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的心绞痛。新的药物治疗 (新的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溶栓药物、抗心肌缺血的代谢疗法 )、神经刺激、增强的体外反搏、激光血管重建术、基因治疗、经皮穿刺心肌静脉动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激光 基因 药物疗法 血小板聚 集抑制剂 抗凝药 体外反搏
下载PDF
体外反搏治疗“石街”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高树欣 刘秉成 +1 位作者 赵立军 翟秀芬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探索体外反搏治疗“石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华南牌 WTB- V型反搏装置对 2 9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形成“石街”的病人体外反搏治疗。结果 :2 9例病人中 ,14例经过 3次 ECP,10例经过 7次ECP治疗 ,结石完全排出 (腹平片证实 ) ,... 目的 :探索体外反搏治疗“石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华南牌 WTB- V型反搏装置对 2 9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形成“石街”的病人体外反搏治疗。结果 :2 9例病人中 ,14例经过 3次 ECP,10例经过 7次ECP治疗 ,结石完全排出 (腹平片证实 ) ,5例病人“石街”龙头石较大 ,行 ESM击碎龙头石后 ,再行 ECP治疗 ,其中 3例经 3次 ,2例经 5次治疗后 ,结石完全排出。结论 :体外反搏动术治疗“石街”具有简单、安全、有效、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石街 反搏动术 治疗
下载PDF
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19
作者 李天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14-315,318,共3页
①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②方法 选择 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9例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 4 8例 ,采用抗缺血、抗血小板、抗... ①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②方法 选择 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9例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 4 8例 ,采用抗缺血、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4周。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85 .7%,对照组为77.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5 8,P <0 .0 5 ) ;治疗组硝酸甘油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t=2 5 .2 ,P <0 .0 0 1 )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 73.5 %,对照组为 6 2 .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5 1 ,P <0 .0 5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④结论 体外反搏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药物疗法 反搏动术 曲美他嗪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吴宇红 任强 +1 位作者 林如明 张高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装置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后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CHF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EECP...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装置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后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CHF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EEC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2组均按照指南常规药物治疗,EECP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EECP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6 min步行试验结果、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心率、6 min步行距离、BNP水平、LVEF及Tei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EECP治疗组的心率[(76.4±4.5)vs(80.7±5.7)次/min]、BNP[(1309.0±1497.2)vs(2196.1±2586.6)pg/ml]、Tei指数[(0.59±0.10)vs(0.62±0.11)]均显著下降,而6 min步行距离[(446.20±31.92)vs(407.69±34.80)m]及LVEF[(47.9±2.8)%vs(47.1±3.5)%]均显著增加(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vs 6.7%,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改善部分CHF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体外反搏 射血分数 TEI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