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被引量:82
1
作者 汪木兰 周明虎 李建启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第12期15-19,共5页
针对应用型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采用专业能力进阶培养和项目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构建出了核心专业知识模块、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文与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整个课程体系鱼骨图以及相应的... 针对应用型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采用专业能力进阶培养和项目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构建出了核心专业知识模块、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文与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整个课程体系鱼骨图以及相应的学分要求等,然后对大学四年级实施的企业顶岗实习培养计划和毕业设计环节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阐述,最后还对组织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实施本工作方案可以培养出具有大工程意识的先进制造技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先进制造技术 卓越工程师 培养方案
下载PDF
基于工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74
2
作者 王浩程 冯志友 王文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5,共4页
从工程教育模式和具体实践环节分析了传统工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现阶段工程实践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存在三方面的不适应。提出了基于工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强调以融合工程创新教育的... 从工程教育模式和具体实践环节分析了传统工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现阶段工程实践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存在三方面的不适应。提出了基于工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强调以融合工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通过深化改革,探索良性高效的实践教学过程。以实例阐明了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成效,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从创新型实践教学过程形成、体系创立、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工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建设适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使之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创新教育 卓越工程师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国华 梁峻 《化工高等教育》 2011年第2期45-49,76,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卓越工程师的相关背景,探讨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研究型工程师各自的培养模式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从教学平台、师资平台、实验平台、实践平台、社会平台等方面论述了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 本文简要介绍了卓越工程师的相关背景,探讨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研究型工程师各自的培养模式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从教学平台、师资平台、实验平台、实践平台、社会平台等方面论述了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平台基础;从七个方面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措施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我国过控专业工程人才教育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过程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知识结构 培养平台 培养措施
下载PDF
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探索 被引量:33
4
作者 吴迎年 曹荣敏 陈雯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9-181,205,共4页
在卓越工程师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和探索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设计,包括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学校社会联合教学设计,师资培养设计。依托与合作企业、学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进行了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在卓越工程师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和探索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设计,包括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学校社会联合教学设计,师资培养设计。依托与合作企业、学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进行了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指导完成的基于脑电波控制的助老助残服务产品在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了北京市"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和北京市"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银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设计 联合教学
下载PDF
“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1
5
作者 范青武 郑全英 +2 位作者 郑鲲 王卓峥 王晓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30,共5页
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但如何进行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该文构建了以互惠互利、多元合作为引导面,以制度保障、校企联盟为支撑面,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共建基地、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共建师资为4个着力面,以工程人才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但如何进行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该文构建了以互惠互利、多元合作为引导面,以制度保障、校企联盟为支撑面,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共建基地、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共建师资为4个着力面,以工程人才培养为利益共同体的"六面一体"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开展,切实提升了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1
6
作者 竺志超 王勇 谢剑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49,共4页
为在"卓越计划"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目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以致用的实验教学终极目标,建立独立于理论课程的以工程需求为主线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内容新体系,讨论在相应教材建设中体现实验项目... 为在"卓越计划"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目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以致用的实验教学终极目标,建立独立于理论课程的以工程需求为主线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内容新体系,讨论在相应教材建设中体现实验项目的工程性、梯度性和新颖性等原则以及与实验教学模式的关系。从实验大环境工程氛围、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工程化建设的改革思路,并就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综合举措,以此推动实验教学创新,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这些举措在本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改革实践表明对于指导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内容体系 实验教材 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气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杨奕 刘伟 贺晓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9,31,共5页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创新了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探究)、工程(实验+设计)、工程(实施+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工程能力发展曲线。设计了"三个关键环节为主导"...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创新了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探究)、工程(实验+设计)、工程(实施+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工程能力发展曲线。设计了"三个关键环节为主导"的企业阶段实践方案,与企业联合设计培养方案并实行校内校外学分互认。经过多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积淀,不仅理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计划之间的关系,而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从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工程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能力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爱玲 申少华 +2 位作者 胡忠于 黄念东 曾坚贤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0期160-161,159,共3页
按照"卓越计划"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和学校的要求,针对目前教学管理思想、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管理体系和学生管理工作等教学管理模式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 按照"卓越计划"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和学校的要求,针对目前教学管理思想、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管理体系和学生管理工作等教学管理模式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学生企业培养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体系;建立"卓越计划"学生选拨机制,实现"卓越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与"卓越计划"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相适用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 教学管理模式
下载PDF
全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被引量:26
9
作者 韩彬 雷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6-199,235,共5页
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针对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受重视、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弱、工程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论文全面探讨与工程实践... 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针对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受重视、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弱、工程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论文全面探讨与工程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开拓等的思路和方法,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智 陈荣军 +2 位作者 许清媛 苑俊英 陈海山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9-12,共4页
根据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探讨了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与内容,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有学习激情、自学能力强、善于思考的优秀本科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在信息学科校企卓越工程师培... 根据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探讨了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与内容,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有学习激情、自学能力强、善于思考的优秀本科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在信息学科校企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采用"3+1"的校企培养模式并通过学科竞赛等手段,使学生在保证学科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并完成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卓越工程师 创新能力 实习实训
原文传递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26
11
作者 韩新才 闫福安 +4 位作者 王存文 余响林 喻发全 王凯 陈启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7,32,共6页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条件,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下载PDF
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一个质化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曼丽 胡欣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9,共10页
挖掘优秀工程师成长的关键阶段,识别影响工程师成长阶段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探讨中国工程师培养机制问题十分有益。本研究在对27位参与过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青藏铁路工程的优秀工程师进行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质性研究Nvivo8分析软件... 挖掘优秀工程师成长的关键阶段,识别影响工程师成长阶段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探讨中国工程师培养机制问题十分有益。本研究在对27位参与过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青藏铁路工程的优秀工程师进行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质性研究Nvivo8分析软件,探讨了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的关键阶段及其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对于揭示培育优秀工程师的规律性认识,为未来卓越工程师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健全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工程师 成长阶段 影响因素 质化研究
原文传递
卓越计划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曹贺 赵存有 +1 位作者 侯清泉 刘训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9-211,265,共4页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组教学内容,从卓越人才规格定位的本质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和补充,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增...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组教学内容,从卓越人才规格定位的本质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和补充,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增加典型液压系统实例,开设液压传动综合实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实动画和视频素材,广泛联系工程实例,将课堂、现场和网络相结合进行立体化教学;在学法设计上,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学生分析,注重每节课的导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注重课堂互动。教学改革经过了两轮的教学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液压与气压传动 学法设计
下载PDF
校企深度合作建设面向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工程设计实践课程 被引量:19
14
作者 袁焱 杨宇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4-217,共4页
上海交通大学是首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卓越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最近,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与业界工程设计技术发展相脱节的问题,遵照教育部《关... 上海交通大学是首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卓越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最近,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与业界工程设计技术发展相脱节的问题,遵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该校进一步深化工程设计实践课程的改革,深度利用科技型企业的优势资源,以项目引导、自主探究方式开展工程实践课程的校企共建,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项目引导 自主探究
下载PDF
CDIO理念下硬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文 黄文 +1 位作者 李连胜 伍铁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164,共4页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分析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硬件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CDIO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从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环节实施与管理、教学师资力量加强、...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分析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硬件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CDIO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从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环节实施与管理、教学师资力量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及校企生三方合作等多方位、多角度提出了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通过实践该专业教学质量、学生就业水平显著提高。从学生高就业率及各方高满意度的调查证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硬件课程体系 嵌入式技术 CDIO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培养卓越工程师:比较视野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博 《理工高教研究》 2010年第4期79-82,共4页
我国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严重制约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卓越工程师定位的矛盾;工与学的矛盾;学校统一管理与企业参与不足的矛盾;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优势整合不够的矛盾。为此,需要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严重制约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卓越工程师定位的矛盾;工与学的矛盾;学校统一管理与企业参与不足的矛盾;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优势整合不够的矛盾。为此,需要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加强对工程硕士工程创新能力的培育,形成高校与企业一体化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初探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宝刚 冯传平 +3 位作者 匡颖 周荣吉 沈晔 胡伟武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实习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创了与山东省桓台县科技局联合开展环境工程生产实习的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实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实习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创了与山东省桓台县科技局联合开展环境工程生产实习的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实习质量。具体实施过程的经验表明,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注重前期充分沟通,选择全面综合的实习点,并采取多样有效的实习形式,注重实习成果的深化与后续全面合作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辅助内容的全面并落到实处,才能促进该模式的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生产实习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工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正辉 周琦 +2 位作者 朱瑞芬 房江华 张玲莉 《化工高等教育》 2016年第3期27-29,56,共4页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总结了宁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参加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所取得的经验及成绩,提出了"以赛促改"的观念,即以化工设计竞赛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对化工专业卓越工程...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总结了宁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参加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所取得的经验及成绩,提出了"以赛促改"的观念,即以化工设计竞赛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对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改革,并以化工专业学科转型,带动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计竞赛 应用型本科教育 卓越工程师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旭 沈岚 +1 位作者 姚春龙 邵利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9-111,共3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品质特征,从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产学联合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师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品质特征,从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产学联合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中“实践不实”现象的诱发因素研究——基于参与者视角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超 李冰冰 晋媛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52,共7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中“实践不实”现象是当前工程教育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运用扎根理论对卓越工程师班学生、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认为“主体-内容-条件-策略”是造成“实践不实”的主要维度。主体维度上,参与者目标和态度... 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中“实践不实”现象是当前工程教育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运用扎根理论对卓越工程师班学生、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认为“主体-内容-条件-策略”是造成“实践不实”的主要维度。主体维度上,参与者目标和态度的偏差是起始因素;内容维度上,传统模式的教学体系设计、实践安排的不周延、与企业需求不对接是激发因素;条件维度上,学校支持力度不够、企业条件有限是过程性因素;策略维度上,考核形式简单、激励机制不到位、实践方式单一是消极因素。这四个维度不仅反映出参与主体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行为表现,也为未来培育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实践机制 实践不实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